中国文化的4次传播高潮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面孔,那么回首五千年历史,在每一段中国文化输出的高峰时期,中华民族这个巨人,都给世界留下一些大致相仿的面孔:国力强盛、一派盛事气象;政策开明、个性兼容并包。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道路上,丝绸、瓷器、茶叶、科技发明这些物质文明符号,带动了世界的进步,而“四书”、“五经”等典籍所倡导的中庸、守信、谦和、善治和求索精神则在世界上树立了中国的精神符号。
  丝绸之路:打通中国文化第一次大规模外传的通道
  
  在交通和通讯很不发达的古代,有一个地方让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以及希腊文明产生过全方位、长时间的交流。这个地方就是西域,也就是丝绸之路经过的所在。西汉时期,两度出使。西域的张骞,虽然没能完成汉武帝最初交予他联合大月氏人共同抗击匈奴的使命,却无意中开通了这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中国文化从这里第一次大规模地向外传播。
  汉朝时期,中国的经济处于上升阶段,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商品,经由丝绸之路,不仅盛行于中亚和西亚,甚至远销到罗马帝国。为了换取中国美丽的丝绸,罗马帝国的金币每年大量流向中国,以至于罗马皇帝不得不下令禁止男子穿着绸衣。但这丝毫不能降低罗马人的热情,罗马城内出现了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即使在伦敦,丝绸风行的程度也不亚于中国的洛阳。与丝绸相伴,中国的科学技术也开始西传。铸铁技术被逃亡的汉朝士兵带到中亚和西亚,土库曼斯坦的木鹿成了当时中国钢铁的集散地,就连罗马都要从这里进口中国的钢铁。用中国钢。铁制成的武器以犀利著称,备受各国推崇。穿井开渠的技术也由中国传入中亚和西亚。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发现了汉代的灌溉渠道;在阿曼,至今仍保有4000多条采用中国方法开凿的地下渠道。
  丝绸之路成了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通道,并在以后几千年里始终扮演着中外文明桥梁的重要角色。沿着这条通道,中国的茶叶、纸张、书籍走向海外,外国的商贾、文人、僧侣慕名而来。这种中外文化的有效互动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
  
  唐朝:占据世界文明的制高点
  
  公元7世纪到9世纪的二三百年间,全世界的文明制高点在长安——唐朝的都城。长安无愧于当时世界上最具开放性的国际性大都市,见证着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的高度融合。这里居住着大量外国侨民:波斯国王卑路斯和他的儿子泥涅斯曾久居长安,最后客死长安;唐玄宗用32名外族将领取代汉将,一时间满朝皆是异族将领;大食人李彦昇考上了唐朝的进士,为时人所称颂。长安也是亚洲各国学术文化交流的中心,高句丽、百济、新罗和日本就有8000多学生来长安学习,并将中国的典章制度、文化与技术带回本国,进一步发扬光大。盛唐时期,工商业发达、百姓安居乐业、社会井然有序,为文化产品的极大丰富奠定了坚实基础;政府开明而开放的对内对外政策,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环境;而唐朝广袤边界上呈现出的安定气象,则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有力保障。
  641年,玄奘与印度一代名王戒日王相会。没想到,戒日王虽然对遥远的大唐所知甚少,却非常神往。这是因为,一首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统一国家的唐朝军歌《秦王破阵乐》早已在印度广为流传。这就是戒日王所说的“闻雅乐而慕圣土”。武则天时代,《秦王破阵乐》传到日本,至今,日本还保存有它的9个古本。玄奘带去了中国人对佛教的精辟见解,又在归回后将《老子》翻译成梵文介绍给了印度。唐朝的瓷器也深受世界欢迎,阿拉伯人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灯并称为“三大名牌货”。埃及开罗曾出土唐朝陶器1万多片,著名的“唐三彩”在日本也有仿制品,被称作“奈良三彩”。唐朝时期,中国的炼丹术极盛。不少波斯商人慕名前往长安购买丹药。伴随着丹药传播到中亚和西亚的是中国的化学知识。阿拉伯化学家贾比尔从中国炼丹家那里了解到水银的知识,并借助炼丹术制作出硝酸。另一位阿拉伯医生兼化学家拉齐兹结合中国炼丹知识和本人实践,写下《秘典》一书,后经意大利学者翻译,炼丹术由此传到欧洲。
  对同一时期的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唐朝具有无法企及的“软实力”。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借鉴和吸收了中国的文字、政治制度、建筑风格甚至生活习俗,使本国的文化得以发展。我们从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唐人街”、“唐山”、“唐装”等词汇上也可以看出唐朝中国文化影响之深,涉及面之广。
  
  蒙元时期:中国文化走向西方
  
  如果说,唐朝时期中国文化对亚洲国家的影响力无与伦比的话,那蒙元时期,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已远远超越了亚洲范围。蒙古人的西征以及四大汗国的建立,使几乎整个欧亚大陆都处在成吉思汗子孙的统治下。原本障碍重重的欧亚大陆交通被彻底打通,为中国文化输出奠定了重要基础。与此相伴,中国文化所包含的富庶、宽容、文明等特征,给西方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他们开始积极前往中国。伴随着大量欧洲人的来来往往,中国文化走向了西方。
  1291年,马可·波罗离开中国返回欧洲,其游记轰动欧洲。书中对中国大量翔实、生动又充满想象色彩的描述,让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欧洲人眼界大开,对中国的繁荣昌盛极为倾倒。1325年,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来到北京,在这里居住3年。他惊诧于大汗朝会的气派和狩猎的壮观,对北京皇宫——“全世界最美丽的宫殿”的描述让欧洲读者叹为观止。甚至那些从未到过中国的人,也以杜撰中国游记为荣。1357年,一部虚构的中国游记《曼得维尔游记》问世,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它传遍了整个欧洲,成为欧洲人了解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书籍之一。在这部书中,作者对中国作出了极尽想象力的描述——它的统治者拥有100多个妻子,无数金银财宝,还有1万只大象和1万只狒狒,200位基督徒……在这里,真实性已经显得不再重要,关键是它迎合了欧洲人对中国文化的集体认同和想象。
  
  明清:掀起一个世纪的热潮
  
  1700年1月7日,为庆祝新世纪的到来,“太陽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凡尔赛宫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随着一阵音乐响起,只见国王竟身着中国式服装,坐着一顶中国式八抬大轿出场。这场“中国式”舞会,其实只是18世纪欧洲“中国热”的一个片段。不仅如此,仿照中国风格制作的家具进入了欧洲贵族的卧室,路易十五的情人蓬巴杜夫人宅邸中就使用整套的中国漆制家具;中国的屏风与壁纸成为欧洲上层社会抢购的舶来品;法国宫廷贵妇纷纷以中国的绢制折扇,取代之前风行的羽毛扇。
  明清之际,中国的海外影响力达到巅峰。中国本可以凭借其影响,成为一个支配性的强权。然而,中国却,选择了和平的对外政策。在这样一种氛围内,以利玛窦、艾儒略、为代表的欧洲传教士,怀揣对中国文化的景仰和宗教虔敬来到中国。他们写下大量关于中国的回忆录、游记和书信,全方位地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这一时期,四大发明远渡重洋,传播到欧洲。直到18世纪,欧洲造纸技术的提高还必须依赖中国。另外三项发明——火药、罗盘、印刷术,则成为“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这一时期,欧洲人开始翻译中国的经典书籍。利玛窦将“四书”译成拉丁文寄往意大利;比利时人金尼阁将“五经”译成拉丁文;法国耶稣会士孙璋等人开始翻译《诗经》。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易经》的影响下,提出了二进制理论。在绘画,建筑等艺术领域,中国艺术以新奇、精致、纤巧和优雅成为欧洲洛可可新艺术风格的灵感源泉。法国著名画家华托深得中国绘画精髓,其作品《孤岛帆阴》陈列于卢浮宫内,一派江南风光。英国建筑家钱伯斯为肯特公爵兴建中国式园林——丘园。园内有一座玲珑宝塔,塔旁更有孔子楼,图绘孔子故事。在文学领域,马若瑟翻译了中国戏剧《赵氏孤儿》,在欧洲各大舞台不断上演。在思想领域,启蒙思想家们纷纷以中国开明的政治制度来映照他们的不足。伏尔泰把康熙皇帝比作他心日中的哲人王,并赞扬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和治理最好的国家”。中国文化犹如一股不可抗拒的浪潮冲击着欧洲社会,其影响持续了整整一个世纪。
其他文献
【编者按】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希勒(Robert·J·Shiller)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上海对中国人的消费进行研究。实际上,他一开始是研究中国人的收入的。为什么他后来改为研究中国人的消费呢?他说,因为中国人的收入他怎么也搞不透。他举例说,一个中国人告诉他,一个月的收入是2000元人民币,可是这个人去买一件价值1000元的衣服,眼睛都不眨。  他的结论是,2000元不是中国人的真实收入。从
期刊
“3·14”骚乱以意料之外的速度发酵,成为中国在奥运之年必须要跨过去的一道坎。4月18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教授单光鼐、时事评论员蒋兆勇、新加坡联合早报研究员于泽远等就本次事件里部分西方媒体的表现、中西方社会的冲突与误解、西藏事件的应对之策等问题做了深入对谈。    如何与外国媒体打交道    当年毛泽东、周恩来在延安会见西方记者,穿一身朴素的旧布衫,很会说话,感动了西方。  于泽远:有一部分西方
期刊
(一)1.5亿农村孩子学杂费免除,义务教育“实至名归”    事件:2007年1月,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国家将免除全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将普遍减轻。不仅如此,去年政府还启动了免费师范生教育计划,并增加财政拨款140多亿元完善国家助学体系。  点评:我国义务教育在经历多年“收费教育”后,终于彻底向全
期刊
《股神有道》,从巴菲特的身世、生平出发,以巴菲特的创业历程、事业发展为线索,以巴菲特的对外书信、媒体采访、公开演讲为素材,全面考察巴菲特的家庭生活和投资实践,提炼出这位大师的为人处世哲学、股票投资理念。    熊市何所惧哉    对于巴菲特这样的价值投资者而言,熊市一点儿也不值得害怕。首先,300年的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已经证明,熊市不会持续到永远。其次,一旦选定并购买一只股票,他得到的不是一纸凭证,
期刊
对美国人而言,2008年是个重要的选举年。但是,对世界大多数地区而言,2008年是中国之年  原文提要关于中国将成为全球大国的沸沸扬扬的预言已不再是一种预测,而是现实。现在,我们,还有他们,都必须处理好中国的成功。    “脆弱的超级大国”    对美国人而言,2008年是个重要的选举年。但是,对世界大多数地区而言,2008年很可能会目睹中国步入世界舞台中心,奥运会将成为中国期待已久的首次亮相机会
期刊
有一天,闲聊中,一个年轻的朋友不经意间对我,说,你对人总是笑,虽然说不上是满脸堆笑,却总是笑着;但你的笑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敷衍的甚至是妥协的笑。是吗?我问朋友,也问自己。不说,也没有这种自觉,一说,反省一下,觉得还真有这么回事。真有。见了人,不管喜欢不喜欢,不管讨厌不讨厌,往往不由自主,就以笑脸相迎,内里有敷衍,在某种场合,多少也有些妥协。  是奴颜吗?想想自己内心还是很清高的,不会吧?  有媚骨
期刊
张露萍:打入军统的女情报英雄    张露萍,1921年出生于四川省崇庆县(今崇州市)。1937年11月,张露萍奔赴延安,先后毕业于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10月,张露萍受党派遣回四川工作,秘密打入重庆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及电讯总台,担任党在军统局的地下党支部书记。她从军统机关截获了大量重要情报直接送到了我南方局。  张露萍和她的战友犹如一柄利剑,直插敌人
期刊
徐向前的岳母汪秀芝目不识丁,但性格开朗,爱管“闲事”,是个热心肠。她一生养育了5个孩子,徐向前的前妻程训宣是她的掌上明珠。  1931年秋,正当徐向前在前线指挥作战时,张国焘却在后方大肆“肃反”。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事事都走在前面的程训宣也不幸被害。那时,徐向前正帶领全军在前方紧张地对付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根本抽不开身回家看望妻子。直到长征到了延安,徐向前才得知妻子已牺牲几年了。  新中国
期刊
在美国陆军当中,第七十五游骑兵团是一支骁勇善战的特种部队。然而这支部队的服装却总让人感到疑惑,因为在这支部队官兵们的军服上,竟有一个画有青天白日圆徽的臂章。一支美军特种部队为何要佩戴着60年前中国国民党的军徽呢?  游骑兵属于轻型步兵,有着悠久的历史。200多年前,为应付印第安人的突袭,英国殖民者就在美洲大陆上组织了小型侦察骑兵队,他们被视作游骑兵的前身。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期间,游骑兵部队要么
期刊
广东省阳东县东平镇东帆石附近的一小片海域,随着“南海I号”南宋古沉船的打捞,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南海I号”沉船的成功出水,使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神秘面纱有望随之揭开,而其所载的数万件宋代珍贵文物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影响力都无法估量。但鲜为人知的是,作为海上执法部队,阳江市边防支队自沉船被发现的那一刻起,就默默承担起保卫任务。  “南海I号”是在1987年夏天发现的,但在2003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