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跃天山
喀纳斯的暴风雪还意犹未尽,就已经踏上了温暖南疆之旅。为了节省时间直接从乌鲁木齐坐飞机到南疆重镇喀什。从乌鲁木齐到喀什公路里程约1500公里,坐飞机需要2个小时,坐火车需要23小时,从距离和时间上足以见证了新疆之大。这些里程在内地即可以跨越几个省市。
起飞的命令下达,飞机滑出跑道,穿越云雾烟尘天空豁然开朗,一片晴空万里。一座座雪山扑面而来,天山北坡的雪岭云杉清晰可见。进入秋季,草场已经枯萎,山顶也少有积雪,挺拔云杉树傲立在冰雪之间依然翠绿。飞过天格尔峰,山峰如剑、白雪如刃,冰川犹如支架托起主峰,雪山簇拥雪山,横跨在云雾之中,有一种万山来朝的气势。
向南飞,这一路的美景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停不下手中的摄像机和照相机,蓝宝石般的湖泊镶嵌在山谷之中,从冰舌中流出的河流支流万千,就像是大地脉络。飞过天山北麓,到达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上空,放眼看去河水曲折迂回,自西向东缓缓地流淌,滋润着中国第二大高山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从天空俯视,秋季的草场已经泛黄,只有开都河还透着蓝宝石般的光芒,九曲十八弯荡气回肠。飞过天山北坡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片黄色的沙石,喀什不远了。
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
喀什的魅力不用过多的言语,就连飞扬的尘土都能感受到这里古老的气息。浓烈的中亚气息,严肃的伊斯兰风格,古老的生土建筑,行走在这里犹如时空穿越一般。周末的喀什热闹非凡,巴扎上人来人往,空气中弥漫着烤馕的香气,巨大烤包子刚刚出坑,烟雾缭绕的炉子前摆放着长长的烤肉串,人群接踵而至,玉石摊子上各种讨价还价起此彼伏。一路拿着索尼HXR-NX70C拍来,这里的同胞非常好客,对于我的拍摄没有羞涩的躲避,反而大方的给我展示他们的制作过程和各种美食,他们的热情好客完全抵挡了语言不通带来的尴尬。也许很多人对这里心存疑虑,但我只想说走在喀什的街头如果你微笑对人,你不但能得到同样的微笑,还可能得到的是意想不到热情。中午在艾提尕尔清真寺旁边的巷子里吃午饭,吃的是喀什特色的凉粉,凉粉店仅仅几个平方米,但是却十分有名,老板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儿子,两兄弟对摄像机和照相机都体现出强烈的好奇,我让他们自己把玩一下,教他们按下快门,让他们操作摄像机,两个小家伙玩得非常开心。
在喀什还有一个必去的地方——喀什高台民居,一个建在高40多米、长800多米的黄土高崖上,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居民区。从那里出来进入阔孜其亚贝希巷,巷口的一家人正在点火做饭,举行一场小型宴会,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聚会还请了专门的音响师和乐手,他们的孩子伴着试音的音乐跳着传统舞蹈,蹒跚走路的小孩也跳的津津有味,小家伙面对镜头越跳越开心,直到音乐结束都停不下来。告别这一家来到一家四代制作土陶的手工作坊,在和这家的主人经过简单汉语交流后,我付了50元并且购买了他制作的土陶罐子,获得了拍摄他工作的权利。进入低矮的门框,爬上满是尘土的台阶,进入工作间,四周墙壁已经被窑火熏黑,工作间内仅有阳光从玻璃射入,光束中卷杂着尘土清晰可见。我将摄像机的光圈调整成自动,放在三个位置进行拍摄。造型、打磨、装饰、对比,俨然这位传人是经过大场面的,他的动作娴熟而且根本对镜头毫无任何反应,由于不是烧陶的时间今天只拍到了他的制作过程。拍完这一段,摄像机上已经是布满了尘土,在干燥且尘土飞扬的南疆,索尼HXR-NX70C的防尘功能让人拍摄的十分放心,至少在拍摄的时候可以放心的拍,不必过分顾虑其他的环境因素,只要专心拍摄即可。
喀什的秋天刚刚到来,一切是那么诗意,一路向南沿着中巴公路继续往南前行,进入昆仑山,走过红色的盖孜峡,当年唐僧就是沿着这一条道路几进几出,前往西天。昆仑山是万山之祖,气势非凡。慕士塔格峰下的卡拉库里湖,泛着蓝色的浪花将摄像机放置湖边拍摄,一会儿的工夫天气由阴变晴,湖水也开始变得幽兰,这时候气温在零度以下,湖水边缘还有薄冰,高寒和轻微的高原反应让人有点不舒服,半个多小时候结束了拍摄,由于搭乘的便车不继续向南到塔县,只好原路返回喀什市。
行走在塔克拉玛干的边缘
离开了喀什,开始前往中国的玉石之都和田。500多公里的路程火车将近行走9个多小时,一辆绿皮列车驶出了站台,农田渐渐远去,树木渐少,火车朝着荒凉一路前行。中午时分走入一片沙漠地,瞬间气温升高,干热的让人难耐,一会的功夫火车的窗子上已经是厚厚的一层沙土。
行走在这一条玉石之路上,与各种文化擦肩而过,犹如穿行在时空隧道。在达玛沟的小佛寺遗址,芦苇与梭梭林已经将残岩断壁掩埋,不能想到这里曾今是新疆最大一个佛教中心,如今只剩下地下的沙土在这里诉说。站在一个制高点,架起摄像机,夕阳的芦苇、风中梭梭、沙土、还有掩埋的佛寺,光线的烘托让一切非常有感染力。在和田的拍摄索尼HXR-NX70C一样面临着尘土的问题,与喀什不同的是这里的沙子更加细小,极具穿透力,但是有一点比较好的是这里的沙土比较柔软吸附力不强,给拍摄的后清洁带来很大方便。并非极致的风沙环境,索尼HXR-NX70C的防尘能力还是可以的。
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和田的拍摄并没有喀什的顺利,整体上素材也没有喀什拍得多,由于时间关系,我早早地结束了和田的拍摄。坐班车走新沙漠公路去了库车。和田至库车的新沙漠公路是沿着和田修建的,到了阿拉尔市公路就改沿塔里木河修建。由于一路有水,这条沙漠公路并不像民丰到轮台那条老沙漠公路一样,荒凉而又苍茫,新沙漠公路一路都有各种梭梭、红柳等沙漠植物陪伴,到了阿拉尔以后那一段还有大片的胡杨林可以观赏,所以新沙漠公路是一条很好的景观公路。由于坐的车过于“高级”,所有的玻璃都贴了深色的玻璃纸,所以无法拍摄,只好望景兴叹。
一个人的龟兹
不得不说库车是本次南疆之旅中第二个非常美妙的地方,这里的人文、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是非常值得品味的。
在库车安顿好之后,开始独自一人到老城区闲逛。库车的老城区基本就是清代以后的建筑居民区,走过了龟兹古渡就到了这个伊斯兰世界。清真寺、巴扎、传统的艺人、伊斯兰风格的家庭建筑、还有古老城墙,穿梭在这一旧城区的之中突然让我想起了一部伊朗电影《小鞋子》。这时恰逢林基路小学的学生们下课,孩子们一群群飞奔出旧城墙内的校园,结队回家,看见我在拍照摄像,这些热情好客的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孩子们总是天真可爱的,不停要求我给他们照相,反复的要看他们的回放,吸引来了几十个孩子热闹非凡。陪着帮小家伙玩完,沿着城墙走入了居民区辗转来到库车大寺前。正是星期五的主麻日礼拜时间,男人们匆匆走入清真寺,穹顶上阿訇在向全城的穆斯林召唤,安拉…胡哎克白…安拉…胡艾克白雷。人越来越多,礼拜即将开始,这时候很多人对我的摄像机投来异样的目光,没有得到拍摄的许可,我这个非穆斯林悄悄的离开了。
整个下午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包了一辆出租车去了苏巴什故城遗址和克孜尔千佛洞。苏巴什故城就是西游记中传说的“女儿国”,玄奘去印度取经西行至此,见寺庙僧侣云集,香火甚盛,便在这里滞留两月余讲经弘法。几度变迁,这里已经不是佛国圣地,只剩下残岩断壁,屹立在风中。
到达克孜尔千佛洞正值阳光照射在山崖上的石窟上,鸠摩罗什孤独的矗立在洞窟前的花坛中,低头沉思,夕阳光影正好营造出了一幅孤凉的画面,仿佛在诉说这位坎坷的传教译经者的一生。走过鸠摩罗什的雕塑,摄像机和照相机就被要求寄存,只能空手上山参观洞窟。龟兹研究院的一个美女全程陪同简单地介绍了开放洞窟的内容,个人认为克孜尔千佛洞开放的洞窟是整体千佛洞中比较差的几个,壁画损毁十分严重,很多洞窟内部都已经成了“水泥漫窑洞”,完全是应付游客,当然如果你想参观更完整的洞窟,譬如拥有龟兹乐舞的38号窟,则需要付出3倍于门票的费用。告别鸠摩罗什,伴随着日落离开了千佛洞返回库车,准备下一站的行程。
塔里木的金色胡杨
塔里木河的水流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滋润着一片片绿洲,让人们在这片恶劣的土地上足矣生息繁衍,也孕育出奇迹般生存的胡杨林。站在塔里木河大桥上,河流的两边是茂密的芦苇,芦苇之后就是已经树叶泛黄的胡杨林。塔河的水平如镜,金色的胡杨林倒影在河水之中,安静地流向沙漠。有水滋润的胡杨林并没有那么粗壮的树干,却有着巨大的树冠,从高处远望去一丛丛的金黄穿插在沙漠之中,映衬在蓝天之下伴随着几丝白色的云彩,彩墨点点犹如一幅水彩画。在这里拍摄同样会遇到沙土袭击的问题,不过这里的风沙并不是很大,尤其在秋季的晴天里,并没有太大的沙尘。
走完这一段沙漠公路中最美的一段,也感慨道,在任何人们认为荒凉的地方,也同样存在拥有让你惊奇的生命之美,这里生命因为顽强而美丽。同样是傍晚离开了塔里木河折回轮台,前往库尔勒。
在这个即将进入冬天的季节,南疆还有一丝秋意。在库尔勒短暂休整一天后继续向北前行,原本打算走和静到巴仑台翻越天山胜利达坂前往乌鲁木齐,但是走到巴仑台镇后就戛然而止,一个是没有班车,另外据说路也不好走,沿途搭车都不方便,最终放弃。在镇上听说今天是巴仑台黄庙诵经之日,正好拦到了镇上团委一位工作人员的车将我带到黄庙。很多人也许不理解在伊斯兰化的新疆怎么会有如此藏传佛教寺院存在?这正是新疆魅力之所在,多元的民族构成和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巴仑台的黄庙是从沙俄东归回来的土尔扈特部族人所修,始建于乾隆年间,落成于光绪十四年,宗教法名“夏尔布达尔杰楞”,意为“黄教圣地”。寺庙的建筑形式和雍和宫有点相似,穿着红袍的喇嘛坐在大殿里,今日有法事他的妆容也很特别,脸上涂有白色的粉,深色眉毛,勾勒嘴唇。在寺庙外拍摄完后,看寺院的喇嘛对我还很有戒备,询问我的拍摄理由,主持不在喇嘛们也不愿意对着摄像机和我谈话。由于还要赶路,下午的法会刚刚开始便离开了这里。
之后去了和硕县,在和硕受到了同为影友的公安局的朋友们热情招待。那几日,日出前就集结一起去金沙滩拍摄,下班了又一起去胡杨林拍牧归的羊群,晚上喝酒聊天交流心得,算是一路上过得最开心的几天。最后在和硕还巧遇了来新疆采风的河南画家王留民老先生,路遇知音,我们一起搭伴结束了南疆之旅。
回到乌鲁木齐迎接我们的是今冬的第一场雪,一夜之间乌鲁木齐被白色覆盖,又一个冬天到来了。
[责任编辑:郝大鹏]
喀纳斯的暴风雪还意犹未尽,就已经踏上了温暖南疆之旅。为了节省时间直接从乌鲁木齐坐飞机到南疆重镇喀什。从乌鲁木齐到喀什公路里程约1500公里,坐飞机需要2个小时,坐火车需要23小时,从距离和时间上足以见证了新疆之大。这些里程在内地即可以跨越几个省市。
起飞的命令下达,飞机滑出跑道,穿越云雾烟尘天空豁然开朗,一片晴空万里。一座座雪山扑面而来,天山北坡的雪岭云杉清晰可见。进入秋季,草场已经枯萎,山顶也少有积雪,挺拔云杉树傲立在冰雪之间依然翠绿。飞过天格尔峰,山峰如剑、白雪如刃,冰川犹如支架托起主峰,雪山簇拥雪山,横跨在云雾之中,有一种万山来朝的气势。
向南飞,这一路的美景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停不下手中的摄像机和照相机,蓝宝石般的湖泊镶嵌在山谷之中,从冰舌中流出的河流支流万千,就像是大地脉络。飞过天山北麓,到达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上空,放眼看去河水曲折迂回,自西向东缓缓地流淌,滋润着中国第二大高山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从天空俯视,秋季的草场已经泛黄,只有开都河还透着蓝宝石般的光芒,九曲十八弯荡气回肠。飞过天山北坡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片黄色的沙石,喀什不远了。
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
喀什的魅力不用过多的言语,就连飞扬的尘土都能感受到这里古老的气息。浓烈的中亚气息,严肃的伊斯兰风格,古老的生土建筑,行走在这里犹如时空穿越一般。周末的喀什热闹非凡,巴扎上人来人往,空气中弥漫着烤馕的香气,巨大烤包子刚刚出坑,烟雾缭绕的炉子前摆放着长长的烤肉串,人群接踵而至,玉石摊子上各种讨价还价起此彼伏。一路拿着索尼HXR-NX70C拍来,这里的同胞非常好客,对于我的拍摄没有羞涩的躲避,反而大方的给我展示他们的制作过程和各种美食,他们的热情好客完全抵挡了语言不通带来的尴尬。也许很多人对这里心存疑虑,但我只想说走在喀什的街头如果你微笑对人,你不但能得到同样的微笑,还可能得到的是意想不到热情。中午在艾提尕尔清真寺旁边的巷子里吃午饭,吃的是喀什特色的凉粉,凉粉店仅仅几个平方米,但是却十分有名,老板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儿子,两兄弟对摄像机和照相机都体现出强烈的好奇,我让他们自己把玩一下,教他们按下快门,让他们操作摄像机,两个小家伙玩得非常开心。
在喀什还有一个必去的地方——喀什高台民居,一个建在高40多米、长800多米的黄土高崖上,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居民区。从那里出来进入阔孜其亚贝希巷,巷口的一家人正在点火做饭,举行一场小型宴会,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聚会还请了专门的音响师和乐手,他们的孩子伴着试音的音乐跳着传统舞蹈,蹒跚走路的小孩也跳的津津有味,小家伙面对镜头越跳越开心,直到音乐结束都停不下来。告别这一家来到一家四代制作土陶的手工作坊,在和这家的主人经过简单汉语交流后,我付了50元并且购买了他制作的土陶罐子,获得了拍摄他工作的权利。进入低矮的门框,爬上满是尘土的台阶,进入工作间,四周墙壁已经被窑火熏黑,工作间内仅有阳光从玻璃射入,光束中卷杂着尘土清晰可见。我将摄像机的光圈调整成自动,放在三个位置进行拍摄。造型、打磨、装饰、对比,俨然这位传人是经过大场面的,他的动作娴熟而且根本对镜头毫无任何反应,由于不是烧陶的时间今天只拍到了他的制作过程。拍完这一段,摄像机上已经是布满了尘土,在干燥且尘土飞扬的南疆,索尼HXR-NX70C的防尘功能让人拍摄的十分放心,至少在拍摄的时候可以放心的拍,不必过分顾虑其他的环境因素,只要专心拍摄即可。
喀什的秋天刚刚到来,一切是那么诗意,一路向南沿着中巴公路继续往南前行,进入昆仑山,走过红色的盖孜峡,当年唐僧就是沿着这一条道路几进几出,前往西天。昆仑山是万山之祖,气势非凡。慕士塔格峰下的卡拉库里湖,泛着蓝色的浪花将摄像机放置湖边拍摄,一会儿的工夫天气由阴变晴,湖水也开始变得幽兰,这时候气温在零度以下,湖水边缘还有薄冰,高寒和轻微的高原反应让人有点不舒服,半个多小时候结束了拍摄,由于搭乘的便车不继续向南到塔县,只好原路返回喀什市。
行走在塔克拉玛干的边缘
离开了喀什,开始前往中国的玉石之都和田。500多公里的路程火车将近行走9个多小时,一辆绿皮列车驶出了站台,农田渐渐远去,树木渐少,火车朝着荒凉一路前行。中午时分走入一片沙漠地,瞬间气温升高,干热的让人难耐,一会的功夫火车的窗子上已经是厚厚的一层沙土。
行走在这一条玉石之路上,与各种文化擦肩而过,犹如穿行在时空隧道。在达玛沟的小佛寺遗址,芦苇与梭梭林已经将残岩断壁掩埋,不能想到这里曾今是新疆最大一个佛教中心,如今只剩下地下的沙土在这里诉说。站在一个制高点,架起摄像机,夕阳的芦苇、风中梭梭、沙土、还有掩埋的佛寺,光线的烘托让一切非常有感染力。在和田的拍摄索尼HXR-NX70C一样面临着尘土的问题,与喀什不同的是这里的沙子更加细小,极具穿透力,但是有一点比较好的是这里的沙土比较柔软吸附力不强,给拍摄的后清洁带来很大方便。并非极致的风沙环境,索尼HXR-NX70C的防尘能力还是可以的。
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和田的拍摄并没有喀什的顺利,整体上素材也没有喀什拍得多,由于时间关系,我早早地结束了和田的拍摄。坐班车走新沙漠公路去了库车。和田至库车的新沙漠公路是沿着和田修建的,到了阿拉尔市公路就改沿塔里木河修建。由于一路有水,这条沙漠公路并不像民丰到轮台那条老沙漠公路一样,荒凉而又苍茫,新沙漠公路一路都有各种梭梭、红柳等沙漠植物陪伴,到了阿拉尔以后那一段还有大片的胡杨林可以观赏,所以新沙漠公路是一条很好的景观公路。由于坐的车过于“高级”,所有的玻璃都贴了深色的玻璃纸,所以无法拍摄,只好望景兴叹。
一个人的龟兹
不得不说库车是本次南疆之旅中第二个非常美妙的地方,这里的人文、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是非常值得品味的。
在库车安顿好之后,开始独自一人到老城区闲逛。库车的老城区基本就是清代以后的建筑居民区,走过了龟兹古渡就到了这个伊斯兰世界。清真寺、巴扎、传统的艺人、伊斯兰风格的家庭建筑、还有古老城墙,穿梭在这一旧城区的之中突然让我想起了一部伊朗电影《小鞋子》。这时恰逢林基路小学的学生们下课,孩子们一群群飞奔出旧城墙内的校园,结队回家,看见我在拍照摄像,这些热情好客的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孩子们总是天真可爱的,不停要求我给他们照相,反复的要看他们的回放,吸引来了几十个孩子热闹非凡。陪着帮小家伙玩完,沿着城墙走入了居民区辗转来到库车大寺前。正是星期五的主麻日礼拜时间,男人们匆匆走入清真寺,穹顶上阿訇在向全城的穆斯林召唤,安拉…胡哎克白…安拉…胡艾克白雷。人越来越多,礼拜即将开始,这时候很多人对我的摄像机投来异样的目光,没有得到拍摄的许可,我这个非穆斯林悄悄的离开了。
整个下午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包了一辆出租车去了苏巴什故城遗址和克孜尔千佛洞。苏巴什故城就是西游记中传说的“女儿国”,玄奘去印度取经西行至此,见寺庙僧侣云集,香火甚盛,便在这里滞留两月余讲经弘法。几度变迁,这里已经不是佛国圣地,只剩下残岩断壁,屹立在风中。
到达克孜尔千佛洞正值阳光照射在山崖上的石窟上,鸠摩罗什孤独的矗立在洞窟前的花坛中,低头沉思,夕阳光影正好营造出了一幅孤凉的画面,仿佛在诉说这位坎坷的传教译经者的一生。走过鸠摩罗什的雕塑,摄像机和照相机就被要求寄存,只能空手上山参观洞窟。龟兹研究院的一个美女全程陪同简单地介绍了开放洞窟的内容,个人认为克孜尔千佛洞开放的洞窟是整体千佛洞中比较差的几个,壁画损毁十分严重,很多洞窟内部都已经成了“水泥漫窑洞”,完全是应付游客,当然如果你想参观更完整的洞窟,譬如拥有龟兹乐舞的38号窟,则需要付出3倍于门票的费用。告别鸠摩罗什,伴随着日落离开了千佛洞返回库车,准备下一站的行程。
塔里木的金色胡杨
塔里木河的水流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滋润着一片片绿洲,让人们在这片恶劣的土地上足矣生息繁衍,也孕育出奇迹般生存的胡杨林。站在塔里木河大桥上,河流的两边是茂密的芦苇,芦苇之后就是已经树叶泛黄的胡杨林。塔河的水平如镜,金色的胡杨林倒影在河水之中,安静地流向沙漠。有水滋润的胡杨林并没有那么粗壮的树干,却有着巨大的树冠,从高处远望去一丛丛的金黄穿插在沙漠之中,映衬在蓝天之下伴随着几丝白色的云彩,彩墨点点犹如一幅水彩画。在这里拍摄同样会遇到沙土袭击的问题,不过这里的风沙并不是很大,尤其在秋季的晴天里,并没有太大的沙尘。
走完这一段沙漠公路中最美的一段,也感慨道,在任何人们认为荒凉的地方,也同样存在拥有让你惊奇的生命之美,这里生命因为顽强而美丽。同样是傍晚离开了塔里木河折回轮台,前往库尔勒。
在这个即将进入冬天的季节,南疆还有一丝秋意。在库尔勒短暂休整一天后继续向北前行,原本打算走和静到巴仑台翻越天山胜利达坂前往乌鲁木齐,但是走到巴仑台镇后就戛然而止,一个是没有班车,另外据说路也不好走,沿途搭车都不方便,最终放弃。在镇上听说今天是巴仑台黄庙诵经之日,正好拦到了镇上团委一位工作人员的车将我带到黄庙。很多人也许不理解在伊斯兰化的新疆怎么会有如此藏传佛教寺院存在?这正是新疆魅力之所在,多元的民族构成和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巴仑台的黄庙是从沙俄东归回来的土尔扈特部族人所修,始建于乾隆年间,落成于光绪十四年,宗教法名“夏尔布达尔杰楞”,意为“黄教圣地”。寺庙的建筑形式和雍和宫有点相似,穿着红袍的喇嘛坐在大殿里,今日有法事他的妆容也很特别,脸上涂有白色的粉,深色眉毛,勾勒嘴唇。在寺庙外拍摄完后,看寺院的喇嘛对我还很有戒备,询问我的拍摄理由,主持不在喇嘛们也不愿意对着摄像机和我谈话。由于还要赶路,下午的法会刚刚开始便离开了这里。
之后去了和硕县,在和硕受到了同为影友的公安局的朋友们热情招待。那几日,日出前就集结一起去金沙滩拍摄,下班了又一起去胡杨林拍牧归的羊群,晚上喝酒聊天交流心得,算是一路上过得最开心的几天。最后在和硕还巧遇了来新疆采风的河南画家王留民老先生,路遇知音,我们一起搭伴结束了南疆之旅。
回到乌鲁木齐迎接我们的是今冬的第一场雪,一夜之间乌鲁木齐被白色覆盖,又一个冬天到来了。
[责任编辑:郝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