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是学生初步系统接触更深层次科学理念的关键时期,如何在理论性以及实践性都较强的物理学科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不仅是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提高学生综合水平的必经之路。而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实验,从初中物理教学方向出发,探寻自制物理实验器材对学生学习的趣味引导价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验器材;趣味引导
一、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从教育教学的大背景来讲,《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相关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初步分析能力及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物理课程本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日常学习课程中的物理实验也较多,这在充实物理教学课堂之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有所影响。
传统物理教学中,可用的实验器材会受到一定限制,很多时候并不能够将所有实验都在课堂上加以展现,并且大多数实验都是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的参与感较低,这样也就难以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也逐渐成为新时代物理教学创新发展的方向潮流。
二、自制实验器材提升兴趣的方法
通过上述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提高学生自制器材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接下来笔者将从以身示范、小组合作以及切身实践三方面进行举例论证,进一步分析以此提高兴趣的方法。
(一)以身示范,保障实验准确安全
学生在初步接触物理实验的制作时难免会因经验不足而产生许多问题,因此,在进行一些难度较大或者制作过程较为烦琐的实验时,教师应该首先做出示范,或者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便于学生在练习时更加便捷地开展活动。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格外注意,实验的过程不仅要保证数据精准,也要保障学生的安全。
笔者在进行简单的实验时,会将一些知识点简单化,尽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亲身实验。比如在学习有关“光的折射”这部分时,笔者就引导學生用自己的透明水杯进行实验,学生先将杯中盛满水,然后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之后将自己的笔伸入杯中,学生就能够明显地看到因光的折射造成的视觉错落感。由于这种实验较为简单,笔者只是稍加引导,在简单明确几个问题的关键节点后,学生就开始了正式动手练习。不过在进行一些难度较为复杂的实验时,笔者就会认真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动手实验时的问题并加以提醒。
(二)小组合作,互相协助、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是目前进行教学引导的重要教学模式,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督促成长,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有些实验的制作过程费时费力,学生之间共同制作、一起实验还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实验时,笔者就为学生提前准备了一些小型的“凸透镜片”,而学生也纷纷从家里带来小蜡烛以及白色硬纸板。在正式进入实验教学时,笔者就先为学生进行了基础讲解,并引导学生按照小组形式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随后笔者就先指导学生物体具体的摆放位置,学生则按照分工任务纷纷参与到实验中。由于这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比较经典的实验,因而笔者多花了些时间,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切实参与进来。而学生也能够互相协助,一起讨论,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
(三)切实体验,在实践中加深记忆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切身体验并制作实验才能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锻炼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器材不仅能够极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在学生切身准备的过程中加深对于物理学习的记忆。
比如学习有关“比较物体运动快慢”这一课题时,笔者就先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的处理,学生就用自己身边的器材(橡皮、笔帽、杯盖、书本、抹布等)进行实验。学生先将书本进行斜放,并将手头的“工具”进行由轻到重的摆放并记录物体下滑的时间。之后学生又将抹布盖在书本上,再次重复之前的实验过程,学生在实验时就能够直观地进行观测,并从中获取较为准确的实验结论。而学生用简易工具所制作出来的实验器材既便利又准确,为课堂教学的展开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实践基础。
三、研究价值总结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展开的,物理课程,本身是一门追求精准且逻辑性要求较高的一门理科课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物理的学习都多少具有一定难度。再加上物理教学的实验内容较多,这本是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内容,但是教师如果忽视了“学”,而过分强调了“教”,就会消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物理学习的长远发展。
由此可见,想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兴趣并保持足够的内在动力,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展示平台,并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实验器材,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魅力以及趣味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福增.试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204.
[2]张传景.浅论物理实验课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8(33):49-50.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验器材;趣味引导
一、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从教育教学的大背景来讲,《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相关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初步分析能力及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物理课程本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日常学习课程中的物理实验也较多,这在充实物理教学课堂之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有所影响。
传统物理教学中,可用的实验器材会受到一定限制,很多时候并不能够将所有实验都在课堂上加以展现,并且大多数实验都是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的参与感较低,这样也就难以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也逐渐成为新时代物理教学创新发展的方向潮流。
二、自制实验器材提升兴趣的方法
通过上述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提高学生自制器材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接下来笔者将从以身示范、小组合作以及切身实践三方面进行举例论证,进一步分析以此提高兴趣的方法。
(一)以身示范,保障实验准确安全
学生在初步接触物理实验的制作时难免会因经验不足而产生许多问题,因此,在进行一些难度较大或者制作过程较为烦琐的实验时,教师应该首先做出示范,或者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便于学生在练习时更加便捷地开展活动。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格外注意,实验的过程不仅要保证数据精准,也要保障学生的安全。
笔者在进行简单的实验时,会将一些知识点简单化,尽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亲身实验。比如在学习有关“光的折射”这部分时,笔者就引导學生用自己的透明水杯进行实验,学生先将杯中盛满水,然后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之后将自己的笔伸入杯中,学生就能够明显地看到因光的折射造成的视觉错落感。由于这种实验较为简单,笔者只是稍加引导,在简单明确几个问题的关键节点后,学生就开始了正式动手练习。不过在进行一些难度较为复杂的实验时,笔者就会认真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动手实验时的问题并加以提醒。
(二)小组合作,互相协助、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是目前进行教学引导的重要教学模式,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督促成长,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有些实验的制作过程费时费力,学生之间共同制作、一起实验还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实验时,笔者就为学生提前准备了一些小型的“凸透镜片”,而学生也纷纷从家里带来小蜡烛以及白色硬纸板。在正式进入实验教学时,笔者就先为学生进行了基础讲解,并引导学生按照小组形式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随后笔者就先指导学生物体具体的摆放位置,学生则按照分工任务纷纷参与到实验中。由于这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比较经典的实验,因而笔者多花了些时间,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切实参与进来。而学生也能够互相协助,一起讨论,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
(三)切实体验,在实践中加深记忆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切身体验并制作实验才能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锻炼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器材不仅能够极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在学生切身准备的过程中加深对于物理学习的记忆。
比如学习有关“比较物体运动快慢”这一课题时,笔者就先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的处理,学生就用自己身边的器材(橡皮、笔帽、杯盖、书本、抹布等)进行实验。学生先将书本进行斜放,并将手头的“工具”进行由轻到重的摆放并记录物体下滑的时间。之后学生又将抹布盖在书本上,再次重复之前的实验过程,学生在实验时就能够直观地进行观测,并从中获取较为准确的实验结论。而学生用简易工具所制作出来的实验器材既便利又准确,为课堂教学的展开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实践基础。
三、研究价值总结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展开的,物理课程,本身是一门追求精准且逻辑性要求较高的一门理科课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物理的学习都多少具有一定难度。再加上物理教学的实验内容较多,这本是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内容,但是教师如果忽视了“学”,而过分强调了“教”,就会消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物理学习的长远发展。
由此可见,想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兴趣并保持足够的内在动力,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展示平台,并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实验器材,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魅力以及趣味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福增.试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204.
[2]张传景.浅论物理实验课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8(3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