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动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数学教学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精神建构、人格发展的过程。当代小学生并不单单是带着“求知”的期望走进课堂的,更重要的是带着“求发展”的要求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渴望与教师进行平等的交往和对话,这就需要师生双方积极互动、相互理解。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农村小学数学师生互动的现状
1、教师互动意识模糊
数学教学中的师生要有效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等的改进。在对教师的访谈中,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独到见解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他们组织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都充满热情,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但与此同时,让人感到忧心的是:老师们对课堂师生互动的理解还很模糊甚至狭窄。在他们看来,课堂中师生的一问一答就是最好的互动。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小学生活泼的特点,要做到一问一答也不是一件难事,因而教师没有思考这种简单的问答式互动对学生的发展到底有多大的作用。部分老师甚至将热闹的课堂等同于互动。
2、师生言语互动存在表征性的互动
从对传统教学的分析和与教师们的访谈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教师的内心深处仍保留着“师道尊严”的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人格,断然否定学生的独特见解。这种不平等、不民主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有的教师认为,将师生关系抬到相平等的地位将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因为一旦学生的地位有所提高,学生就会无视教师的权威,教师将不易驾驭课堂,控制不了课堂氛围。教师的这种顾虑并不无道理,但现代情感心理研究表明,情绪状态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轻松、和谐的氛围能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并且能调动课堂气氛,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稳定学生的情绪,保证课堂效果。
3、教师利用非言语行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明显不足
非语言可分为辅助语言和体势语。辅助语言也称副语言或类语言,指一些超出语言特征的附加现象,如说话的音调、音量、音质、语素、韵律等,通过类语言发出的信息往往可以更好的表达师生的情绪情感。体势语则是人们在交际时通过身体各部位动作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主要包括手势、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
在随堂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虽然承认非言语行为的重要性,但对非言语行为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状态,而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控制不好自己的非言语行为。把把自己的感情总是随意流露到脸上,把自己的不快带到课堂中来,不太注意自己的姿态和举止。而学生则对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极为关切,学生要求教师表现恰当的非言语行为,认为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对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促成其以相应的非言语行为进行反馈。而对于自己的非言语行为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则没认识到。
二、农村小学数学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探讨
1、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互动理念
良好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学生在心理上趋向教师,从而主动的接近教师,提高与教师交往的频率,缩小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学生会乐于从教师方面接受大量的信息,模仿教师的思想行为。教师的教诲能通过学生敞开的心扉直接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教师要做好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的情绪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新型的课堂上更应如此,自由平等的环境氛围往往容易产生灵感,课堂上,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因而,和谐师生关系的第一步是转变观念。
2、加强教师的培训
学校、教育行政机构和科研部门要积极配合,针对教师素质结构现状,组织高质量的师资培训,而不要流于形式,为培训而培训。在教师培训中,对教师在课堂中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应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不断增强教师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效果。教师的言语能力作为互动的基本功,应进一步提高。教、师在课堂中的一些具体教学行为,如提问、反问、板书、组织讨论等技能技巧,教师应加强训练,以提高在课堂师生互动时运用它们的功效。在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人际知觉、人际交往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对课堂师生互动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和各中学,要努力给教师创设和提供培训机会,并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3、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这主要体现在教师能恰当运用非言语行为辅助,辅助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进行。非言语行为具有目的性与示范性、伴随性与独立性的特点。目的性指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多以实现教学目的为出发点;示范性则专指教师的非言语行为,由于教师角色的特殊性,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会被学生模仿和效仿。伴随性是指非言语行为多是伴随言语行为出现的,是对言语信息的重要补充;独立性是指非言语行为在某种情况下还可代替言语行为,独立传达信息。教師应注意不让自己有忧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也应尽量不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小学课堂中的各种非言语行为,力争合理运用。
面势语对学生直接获取教师的情感信息很重要。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运用得体的眼神会使学生自觉地融入到教师的授课中去。教师授课时要适时微笑,避免总是板起面孔。师生间眼神的交流。看人的不同部位和看人时间的长短都会反映不同的表情,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研究发现,看人三秒钟,足以引起人的注意,看20秒钟甚或更长时间会使人难以忍受。令人生畏的眼神会使学生精神紧张,不能认真听课。
【作者单位:泗水县苗馆镇马家井小学 山东 泗水273205】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农村小学数学师生互动的现状
1、教师互动意识模糊
数学教学中的师生要有效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等的改进。在对教师的访谈中,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独到见解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他们组织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都充满热情,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但与此同时,让人感到忧心的是:老师们对课堂师生互动的理解还很模糊甚至狭窄。在他们看来,课堂中师生的一问一答就是最好的互动。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小学生活泼的特点,要做到一问一答也不是一件难事,因而教师没有思考这种简单的问答式互动对学生的发展到底有多大的作用。部分老师甚至将热闹的课堂等同于互动。
2、师生言语互动存在表征性的互动
从对传统教学的分析和与教师们的访谈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教师的内心深处仍保留着“师道尊严”的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人格,断然否定学生的独特见解。这种不平等、不民主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有的教师认为,将师生关系抬到相平等的地位将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因为一旦学生的地位有所提高,学生就会无视教师的权威,教师将不易驾驭课堂,控制不了课堂氛围。教师的这种顾虑并不无道理,但现代情感心理研究表明,情绪状态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轻松、和谐的氛围能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并且能调动课堂气氛,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稳定学生的情绪,保证课堂效果。
3、教师利用非言语行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明显不足
非语言可分为辅助语言和体势语。辅助语言也称副语言或类语言,指一些超出语言特征的附加现象,如说话的音调、音量、音质、语素、韵律等,通过类语言发出的信息往往可以更好的表达师生的情绪情感。体势语则是人们在交际时通过身体各部位动作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主要包括手势、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
在随堂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虽然承认非言语行为的重要性,但对非言语行为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状态,而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控制不好自己的非言语行为。把把自己的感情总是随意流露到脸上,把自己的不快带到课堂中来,不太注意自己的姿态和举止。而学生则对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极为关切,学生要求教师表现恰当的非言语行为,认为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对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促成其以相应的非言语行为进行反馈。而对于自己的非言语行为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则没认识到。
二、农村小学数学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探讨
1、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互动理念
良好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学生在心理上趋向教师,从而主动的接近教师,提高与教师交往的频率,缩小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学生会乐于从教师方面接受大量的信息,模仿教师的思想行为。教师的教诲能通过学生敞开的心扉直接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教师要做好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的情绪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新型的课堂上更应如此,自由平等的环境氛围往往容易产生灵感,课堂上,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因而,和谐师生关系的第一步是转变观念。
2、加强教师的培训
学校、教育行政机构和科研部门要积极配合,针对教师素质结构现状,组织高质量的师资培训,而不要流于形式,为培训而培训。在教师培训中,对教师在课堂中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应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不断增强教师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效果。教师的言语能力作为互动的基本功,应进一步提高。教、师在课堂中的一些具体教学行为,如提问、反问、板书、组织讨论等技能技巧,教师应加强训练,以提高在课堂师生互动时运用它们的功效。在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人际知觉、人际交往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对课堂师生互动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和各中学,要努力给教师创设和提供培训机会,并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3、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这主要体现在教师能恰当运用非言语行为辅助,辅助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进行。非言语行为具有目的性与示范性、伴随性与独立性的特点。目的性指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多以实现教学目的为出发点;示范性则专指教师的非言语行为,由于教师角色的特殊性,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会被学生模仿和效仿。伴随性是指非言语行为多是伴随言语行为出现的,是对言语信息的重要补充;独立性是指非言语行为在某种情况下还可代替言语行为,独立传达信息。教師应注意不让自己有忧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也应尽量不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小学课堂中的各种非言语行为,力争合理运用。
面势语对学生直接获取教师的情感信息很重要。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运用得体的眼神会使学生自觉地融入到教师的授课中去。教师授课时要适时微笑,避免总是板起面孔。师生间眼神的交流。看人的不同部位和看人时间的长短都会反映不同的表情,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研究发现,看人三秒钟,足以引起人的注意,看20秒钟甚或更长时间会使人难以忍受。令人生畏的眼神会使学生精神紧张,不能认真听课。
【作者单位:泗水县苗馆镇马家井小学 山东 泗水27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