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分析比只会解答更重要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arfie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进修学校组织获得“优秀青年教师”称号的几位教师开汇报课,课题是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图形与证明(二)”的复习课。具体要求是对本章重点知识进行整理,帮助学生对证明的必要性、证明的方法与思路、证明表述的规范等有进一步的理解和领悟。笔者听过后,感受颇多。现就本节课的部分教学片段加以赏析,并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
  片段一 活动与思考
  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一个正方形,你能证明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吗?
  
  (2分钟后,学生就完成了操作,并积极思考证明方法)
  生1:将长方形纸片按图1的方式折叠,裁去右边部分可得正方形ADEF。
  师:生1折叠出的四边形ADEF一定是正方形吗?
  生2:是的。由长方形ABCD可得:∠A=∠ADC=90°,由折叠知:△ADF≌△EDF,因此∠A=∠DEF=90°,AD=ED。所以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
  师:生2的证明思路很清晰。通过这个活动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生3:仅靠操作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其正确性还须通过推理论证。
  师:很好!今天我们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复习“图形与证明(二)”。
  【赏析】本教学片段旨在通过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表现积极,学习兴趣浓,在思考如何证明时,思维活跃,表述清晰。教学中也有个别同学思路受阻,但通过与同桌的交流后也能完成。在新授课、习题课或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猜想、操作、说理、验证等手段,以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片段二 常规问题
  例1 如图2,在△ABC中,AB=AC,D为底边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点E、F。求证:DE=DF。
  
  师:请大家独立思考,并在学案上书写证明过程。
  (大多数学生3分钟左右就完成了,教师选取一学生的作业展示,并请该生谈思考方法。)
  生4:我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解决的。因为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而且这两条线段分别是△BDE、△CDF的边,分析条件可得到∠B=∠C,BD=CD,所以△BDE≌△CDF。
  师:生4分析得很完整。还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吗?
  生5:(展示作业)我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的。因为DE、DF分别表示点D到边AB、AC的距离,要证明DE=DF,我就试着思考能否证明出AD是∠BAC的平分线,分析条件AB=AC,D为底边BC的中点,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平分顶角的性质就可以知道AD是∠BAC的平分线,从而解决问题。
  师:大家明白生5的思考方法吗?(学生集体回答:明白)显然生5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的。从这个问题的解决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呢?大家可以分别交流,然后面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交流内容。
  (3分钟后,大部分小组有想法了)
  生6:我们小组认为,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最常用的方法是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过,有时也可能与等腰三角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等知识相联系。因此,在分析问题时,要结合已知条件、图形加以辨析,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法。
  生7:我们小组认为,做证明题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从已知条件入手,通过分析已知条件得到一些新的结论,然后对照结论,思考可运用哪些条件来解决问题;还有一种是可以由结论逆推,即倒过来思考。更好的做法是,从条件与结论两个方面共同思考,生4、生5就是这样做的,我们认为效果很好!
  生8:我们小组认为,分析很重要,但证明过程的表述也很重要,每一个步骤都要完整,而且能运用我们所学过的定理、性质。
  师:三个小组的代表汇报得很好!大家在讨论时特别好,既归纳了一般方法,还提出了注意点。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这种严谨的思维习惯。
  【赏析】本题是一道常规的证明问题,难度小,解决方法单一。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等腰三角形的主要知识,并对证明问题的一般思路加以小结、归纳。在思考中,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互相补充、完善,表现出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几何证明问题的教学中,应以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形式为主,摈弃教师的“一言堂”旧习,教师在归纳、总结中也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片段三 变式问题
  例2 如图3,将?荀ABCD的边DC延长到点E,使CE=CD,连接AE,交BC于点F。
  (1)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加以证明。
  (2)连接AC、BE ,如图4,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四边形ABEC是矩形。
  (3)小明添加了∠AFC=2∠D,你能证明四边形ABEC是矩形吗?试一试。
  (4)你能不能试着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添加适当的条件使问题成立?
  
  师:请大家思考问题1,并交流你的想法。
  生9:我的结论是AB=CE,由?荀ABCD 可得AB=CD,又CE=CD,所以结论成立。
  生10:生9的结论太简单了些,我的结论是△ABF≌△ECF。由AB∥CD可得:∠BAF=∠E,∠B=∠ECF,再由生9得到的结论,就可以证明了。
  生11:在生10的基础上还可以得到BF=CF,AF=EF。
  师:大家讨论得很好。哪位同学归纳一下,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12:我认为解决几何问题寻找结论,可以从线段、角、基本图形等方面思考。
  生13:我认为寻找新的结论时,要尽可能多地使用已知条件,比如生9的结论就太简单了。
  师:大家总结得很有条理,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中需要引起重视的地方。我们来看问题2,大家思考一会,然后交流。
  生14:由生11得出的结论,可以知道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了,因此只要添加条件∠BAC=90°,或者AE=BC就可以了。
  生15:也可以添加条件AE=AD,方法与生14的差不多。
  师:大家思路很开阔,想法也很好。解决了问题(1)、(2)之后,有什么想法吗?
  生16:问题(1)是根据已知条件寻找新的结论,问题(2)是给出部分条件和结论,让我们添加新的条件来解决。两个问题有很多的不同。
  师:生16归纳得很好。这种问题我们称之为开放型问题,解决的途径常常有多种,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同时要吸收其他同学的一些精彩想法。大家共同来看问题3。
  生17:由问题2的解决知道,四边形ABEC已经是平行四边形了,因此只要能结合条件∠AFC=2∠D,证明出四边形ABEC的一个内角是直角或者对角线相等就可以了。只是我还没有想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师:生17的思路很好!大家可以继续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
  生18:我想出来了!由平行四边形ABEC可以得出∠ABC=∠D,所以∠AFC=2∠ABF,又∠AFC=∠B+∠BAF,所以,∠BAF=∠ABF,所以FA=FB,因此AE=BC,就可以证得四边形ABEC为矩形。
  生19:在生18的基础上可以证明出AE=AD,又CE=CD,所以AC⊥DE,即∠ACE=90°,则问题就解决了。
  师:由于时间关系,还有不同的思路我们留到课后交流了。刚才交流自己想法的三位同学中,哪一位同学的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齐答:生17!
  师:是的。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有全局的意识,只有把解决问题的大方向把握了,那么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大家来思考最后一个小问题。
  生20:我的问题是,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EC是菱形。可以从边、对角线的角度思考,具体是添加AB=AC,或者AE⊥BC。
  生21:我的问题是,添加适当的条件,使四边形ABEC是正方形。至少需要添加两个条件,在生20的基础上,再添加∠BAC=90°或者AE=BC就可以了。
  师:很好!请大家课后继续交流。刚才我们花了不少时间探究了四个问题,其实四个问题是环环相扣的,第(1)、(2)、(4)都是开放型问题,大家交流得很好!问题3是在问题2的基础上给出的一种特殊情况,生17的想法值得大家借鉴。下面我们来做练习……
  【赏析】本教学片段以平行四边形为基础,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开放型问题和一个确定型问题,关注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与提高,同时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也有所关注。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班级汇报等方式组织活动,效果很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思维非常活跃。在探究思维层次较高的问题时,可适当铺设台阶,增加变式练习,以更好地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
  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在笔者平时所听的习题课中,大多数教师都不放心学生,只是一味地自己讲,不愿意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结果,题目讲解得很多,但收效甚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把握预设与生成方面表现得相当出色。如在生2回答问题后,教师问:“生2的证明思路很清晰。通过这个活动大家有什么想法吗?”因此就出现生3的精彩小结。这样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常常出现的教师“一言堂”现象。再如,生5回答结束后,教师问:“大家明白生5的思考方法吗?(学生集体回答:明白)显然生5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的。从这个问题的解决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呢?大家可以分别交流,然后面向全班汇报小组的交流内容。”学生交流出了一系列精彩的想法,帮助大家归纳出了一般性的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思路与方法。当然,如果教师接着问:“我们证明两个角相等可以有什么办法呢?”或许效果会更好。分析例2时,教师放手让学生思考,只说了简短的几句话,而且学生在交流中显得意犹未尽。其实,在后面的课堂练习中,教师也是这样做的。
  在数学教学中,除了复习课、习题课,我们在上新授课时也会遇到大量的习题教学。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关注如何分析问题,而不能一味地教学生做习题。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预设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我们的教学就一定有效果。长期这样,学生的思维水平也必将得到很大提升!(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39中学)
  □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催化剂是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现代化工生产中加快反应速率的重要、有效的手段。本课题取材于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第二章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但教材通篇只提供了一个实验,且不足以支持教材上本身的结论。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执教者最后确定为: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围绕变量控制,设计补充大量实验。既从逻辑上完善教材,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完美发挥实验在设问、探究、取证、追
期刊
【片段一】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是夕阳斜照的意思,那可不可以把“铺”字换成“照”字呢?并说出你的理由。  生:我觉得可以换,这样更清楚明白。  师:除了“照”还可以换哪些词呢?  (生相继说出:射、洒、映等)  师:换上这些词行吗?  生:我觉得行,因为它们的意思相近。   生:不行。(说不出理由)  师: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一起来查查字典,了解它们各自的意思,进行比
期刊
海安县十大杰出青年,南通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全国优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发表文章100多篇。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概率教学进入了我们的小学教学领域,如何把握好小学概率教学的“度”,是课程改革以来大家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几年,我先后观摩了不少关于概率的课堂教学,这些课中,既有名师和新秀的课,也有普通教师的课,他们的课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甚至在教学过程中还遭遇到一些尴
期刊
【片段一】和在于引  师:预习了吗?谁敢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谁敢在不知道问题的情况下来回答。(生一人举手)  师:好,请你。(生站起来听问题)上课时不论是回答什么问题都是锻炼自己的机会,这个机会需要你自己去争取,你不争取,机会就从你身边溜走了。  师:我们今天上课的课题是什么?  生:《将相和》。  师:你们后悔了吗?(生纷纷点头)  师:现在我给大家第二次机会。谁来?(多数人举手)  师:你有足够
期刊
《论语》首先是文言文,“言”是不可偏废的,文意和字词句的梳理是重点。但《论语》本身的文化内涵,又是要细细感悟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文”“言”并重,避免枯燥的说理和繁琐的字词解释。不久前,笔者聆听了特级教师肖培东先生的一堂《诲人不倦》,颇有感触。  【片段一】“言”“文”并重,引领学生  师:“诲人不倦”中的“诲人”,是什么意思?  生:教导别人。  师:“诲人不倦”是什么意思呢?  生:教导别人不懈
期刊
在古城泉州,相比于很多百年老校,创办于2001年的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显得很年轻。然而,建校10年,学校的教育质量迅速跃居全市前列。这样的跨越式发展,着实令人称奇!  2011年3月,刺桐花开的季节,记者走进泉州实验中学。透过一连串闪光的办学业绩,看到了十年如一日对育人规律的自觉遵从。在这里,教育者倾力传递给学生一生受益的素养。  学校发展的第一块奠基石  建校10年,实验中学有一项持之以恒的做法,
期刊
【编者按】教育公平是当今中国谋求教育大发展的题中之要,是舆情中最为滚烫的焦点,从中央到地方为此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尚有许多热点、盲点、误点以及难点需要关注、调整、纠正和解决。我们该如何做,才能逐步解决影响教育公平的主客观因素,逐步走向教育公平呢?本栏刊发一组文章希冀引发思考。
期刊
特级教师林良富在“圆柱的认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组织适合学生参与、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处发展,使课堂充满活力。下面撷取几个片段与同仁共赏。  [片段一]猜想激发活力   ■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1)号长方形平面向后平行移动后,会形成一个什么形体?(2)号长方体,以宽所在的一条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后,会形成一个什么形体。  生:(展开想象后)
期刊
钱金铎老师的教学大家给出了各种赞誉。细细品味之后,我觉得“朴实”两个字更适合他,朴实的教学设计,朴实的教学演绎,然而朴实的背后却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教育追求……纵观钱老师的教学我不得不说,朴实也是一种艺术。听了钱老师执教的“交换律”一课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后,重新审视这节课仍觉得有诸多精彩是现在盛行的教学过程中所不具有的,现将部分教学环节整理下来与各位同行分享。  [片段一] 朴实引入却行之有
期刊
“轻叩诗歌的大门”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展示一]诗歌朗诵会  一、活动计划  1.准备朗诵材料: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课本中学过的,也可以是课外读过所喜爱的。  2.确定朗诵形式:可以小组合作参加班级的朗诵会,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