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带你超越疾病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TA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海平幼年时,一个哥哥曾因参军不成、插队农村而精神失常,这成了他后来关注精神疾病的最初动因。20世纪90年代初,他从事过几年心理咨询工作,加上他一直潜心艺术实践,使他对精神疾病和艺术的关系有更广更深的认知。
  真正让郭海平体会到“疾病”是一种超越,可能是2009年他被诊断为肺癌,虽然他最终被告知是误诊。但在他等待手术的那些日子里,他对“疾病”有了更深的体悟。人们把健康视为身体的天性,一旦疾病突然降临,人们会忍不住思考它神秘的来源,尤其是重大疾病。
  人们即便有了现代医学,面对那些绝症,仍会尝试各种神秘疗法,并对疾病之源充满敬畏。但是,现代医学在摆脱了巫术、祭司和宗教的阴影后,也把疾病的存在与整体的人分开了,疾病只被视为某个器官的病变,与人的整体精神无关。医生就变成了活动在药物和器械流水线旁的技术工人,与病人不再有精神交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酝酿了现代医学的良心与精神危机。
  其实在西方,一直有器官医学与精神医学的分流。20世纪30年代,美国精神病医生南姆伯格提出了“艺术疗法”,艺术治疗在欧美等国获得较大的市场。美国不仅有各种专业的艺术治疗专业组织,而且20世纪60年代就有了专业的《美国艺术治疗杂志》,很多大学还开设了艺术治疗的课程,授硕、博等各种学位。
  艺术治疗在欧美发展很迅速,从对“病”的治疗转向对“人”的治疗,开始重视平日的心理干预。其中范围最广泛、疗效最好的,主要是绘画和音乐疗法。虽然郭海平是作为艺术家介入藝术治疗这一领域的,但他的很多理论与欧美的艺术治疗是相通的。
  后来,郭海平在他的作品《我病故我在》中,有很多对疾病的新认知。比如,他认为疾病给予人们的是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疾病中的疼痛、呻吟或呼救,看似伤害,但也是一种关心,它表达了生命和自然的真实需要。如果你认真面对疾病,会发现它对人的折磨过程,其实是在调动人的生命潜能和唤醒人对自然的敬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疾病使人与自然实现了统一。
  疾病更像是死亡的一次预演、一个警告,沉思疾病,人才能放弃生命中那些不重要的东西,使生命进入一个更为自由的空间。但如果抗拒这种警示,人就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只有当疾病降临时,人才会丢掉自己的面具,在不断反思中变得单纯、真实起来,这大概就是他讲的“我病故我在”的真正含义。
  尽管都是死亡,有精神和信仰者的死亡,与没有精神和信仰的人的死亡,显然是有很大差别的。疾病也是同一个道理。
  (摘自《可以论》中信出版社图/杨树山)
其他文献
1972年秋,我初中毕业,下放插队到永康长城公社下店午生产队。一天,我收到一封寄自云南某县的信,是初中李同学所寄,大意是他已经到云南学镶牙手艺,云南山高水恶,举目无亲,师傅打骂,劳作辛苦,他每日眼泪拌饭,生活无趣,真想逃回家云云。  数载传书续友情  李是我初中时最要好的同学之一,也是唯一到我插队的地方来看过我的同学。和永康绝大多数小后生一样,他没能被推荐上高中,就出门学手艺了。我从他的信中读出他
期刊
“北京四大名医”中的汪逢春家在西河沿,离鹤年堂很近。那时候没有大医院,一条巷子一个中医馆,患者多,加之汪逢春名声大,上午出诊,七八十号人排队看病,自己写方子忙不过来,断完病症出方子,嘴里念,徒弟写。念得快,写得更快,那字乱得不成样子,只有鹤年堂的人认识,所以患者一般都来我们店抓药。一年两年时间久了,我们见着他的机会多了,也就熟了。  这老先生,一副圆框黑眼镜,学究的模样,读书多;胖胖的脸面,看着不
期刊
清代宫廷剧里,娘娘小主们的服装可谓争奇斗艳,身边伺候的宫女的着装,也不输给外头任何人。可你别被这些剧情迷惑了,在大清后宫,对宫女有一个至上的要求,那就是朴素。  具体要求就是:禁止描眉画眼,也不能穿大红大绿的衣服。表面上看,这是遵循质朴的规矩,实际还有一层意思,你的风头岂能盖过主子?要是哪天皇帝来了,你比主子还花枝招展,倘若能够引起皇帝注意,一朝临幸,为嫔为妃,那算你走了狗屎运。如若不然,那你就是
期刊
我们插队的地方,属镇办林场,以种植林果为主。除了我们40名知青外,还有40多位农民,他们同我们一起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既有林业技术员、蔬菜技术员,又有开拖拉机、赶车的等等,可谓人才济济。  车把式  令我敬佩的要数一农民“车官”。他叫王礼,正值不惑之年。听周围的人说,他不但赶得好车,而且还有训练马、骡的独特技术,经他训练出来的马、骡,不仅会拉车,而且还会耍耳朵。方圆百里无人不晓,人们送他绰号“车
期刊
小时候,我闹肚子,奶奶找人问了偏方,拿麻油涂满我的肚皮,再用一坨韭菜来回推揉。折腾了一下午,麻油的香味已经开始臭掉,韭菜也变成气味可恶的糊状物。到了黄昏,奶奶才收工。  奶奶已经去世几年了。奶奶的麻油韭菜,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治闹肚子的。小时候我没想过,麻油韭菜的气息,就这样跟肚子难受地连接在一起。  你肯定听过很多次敲门声吧?人生就是这样的,去做客,去探访,都要敲门。不过,有一种敲门声,非常加
期刊
一个欧洲朋友到了台湾,忍不住问我:“台湾为什么有这么多‘吃到饱’的餐厅?”  我忽然被问住了,我们把“饱”作为食物的唯一目的时,失去了多少食物可能有的快乐、滋味、感受。连吃饭,我们也只是“快速”地吃,或者“吃到饱”,在食物里强调“速度”和“饱”,是多么悲惨的价值。  但何止是“吃到饱”,在我们的一生中,升学、考试、升官、发财,不是一种模式的贪而无餍的“吃到饱”的翻版吗?  后来,我离开二十年未曾中
期刊
老魏站在大宁河街,盯着药店门前的大横幅。  两条横幅被正午的冬阳染成金色,文字是行楷:购买药品100元,自选赠品一件。药店门前人群涌动,男人女人,老者居多。买药可以拿赠品,有手电筒、保暖壶……数位穿着白色衣裳的姑娘,收钱,送药,发赠品,恭敬礼貌。  药店是老魏侄子新开的,他一身西装,笑容可掬。老魏走进药店,见店里满是中药、西药,以及老年人用的保健药品、保健器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老魏取过一盒中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