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渊明的迷人魅力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即人学,文品即人品,故有“文如其人”之说。
  在距今1600年前的东晋时代,是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黑暗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动荡混乱、火光和血污的时代,它酿造了空前的文化浩劫。大批的优秀人才饮恨死去,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多数文人借药、酒或佛家思想来麻醉自己,用似乎狂放、风光的外表来掩盖他们骨子里的悲哀。但是,在那黑暗的乱世里,却产生了一个千古传诵的魏晋风流,在这个风流中心,陶渊明是最完美的一个。一千多年来,陶渊明迷人的魅力,像一颗璀璨明珠,发出夺目的光彩。那么陶渊明有哪些迷人的魅力呢?
  
  一、人格的魅力
  
  1、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幼年丧父,青年时代,因家贫不得不出仕谋生。
  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官到彭泽县令,在官仅八十余日,就辞官归隐了。据《宋书》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得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这就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的最直接的原因,陶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是因为家里有十斗米或更多的米而不折腰呢?据记载,他归隐前的家境就不好:“少年穷苦,每以家弊,东奔西走”,“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这些都说明他不是因为看不起微薄俸禄而辞官,相反“五斗米”对于他来说应是雪中送炭,但是为了自己的尊严、自由,特别是心灵的自由,他宁愿归隐后忍受“饥米驱我去”的乞食日子。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流俗、刚正不阿的独立人格,成为后代文人士大夫精神家园,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了中国士大夫的精神的一块堡垒,用以保卫自己心灵的一块自留地。
  
  2、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的两个结论,也是他人生两大支柱。“安贫乐道”是陶渊明做人的准则、品德和节操。“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朝与仁又生,夕死复何求”(《咏 贫土》其四)。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等安贫乐道的贫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品德节操,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的生存哲学。陶渊明依恋山水、旷性仁达,应该说是一种禀赋。他自己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不喜逢迎的人,置身于名利场,无异于笼中之鸟,又有何快意可言?生命的本质是顺应自然,享受自然,在与自然与然的亲吻中释放无穷活力。
  陶渊明因“误落尘网中”失去了自我,这也是他辞官归隐的主要原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这是诗人心灵与肉体合一,从此走向内心自由、灵魂自由、意志自由、精神自由的精神写照。
  
  二、田园诗迷人的魅力
  
  陶渊明从自己“躬耕自资”的生活实践出发,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为中国文学增添一种新的题材——田园诗。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般都鄙视力役,看不起农民劳动,更不消去说发掘农业生产中的诗情画意和参加劳动的感受和体验了。魏晋时代以清淡之风流行,清淡家以不染事务为高雅,远离生活劳动为时髦。所以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盛行,而田园之章则大为逊色。朱自清先生就认为田园诗为陶渊明的独创。
  他的田园诗有的是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如《归园田居》:
  少小无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归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按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染,虚空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归自然。
  在诗人的笔下,田园生活是那么恬美、宁静,桃李榆柳环绕着几间茅舍,远村、近烟、鸡鸣、狗吠无不惬意,这一切都是诗意盎然。
  他的田园诗寓情于景,情、景、事、理浑融。写景不追求物似,叙事不追求曲折,而通过普通、常见之物、事,表现高于世人之情,悟别人未见之理。如《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诗有景、有事、有情、有理,但景不是奇山异水,事不过百姓之事,其情却与自然浑为一体,其理却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的统一。
  陶诗平淡自然,很少用华丽辞藻、夸张手法,多用白描,平平淡淡,如:“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今日天气佳”都是明白如话;且描写对象往往是平常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等,一切从实说来,毫无夸张粉饰之处,从平谈自然中流露悠然自得的情趣和宁静的田园风光。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堪称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成为后世学习、借鉴、发展文艺的源泉,历代诗人都从他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和受他的熏陶。
  陶渊明刚正不阿的人格,直率的生活态度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操,执着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榜样。
  (作者单位:553303 贵州省纳雍县阳长中学)
其他文献
要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改变数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现状,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培养创造型数学能力,关键在数学课堂。  在数学课堂上,要敢放善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前提出的口号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效率,就是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增加学生负担;提高质量,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基础知识,并会应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要做好这点,教师必
期刊
“递进导学法”是以指导学法为主线,以探求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的含义是把学生引到有结构的学习材料上来,大体分为简单尝试、本质尝试、创造性尝试等。每个阶段,学生在阅读、思考、评议、解惑中掌握知识,开发智力。  现在以“两角和差余弦”的教学过程为例说明。  【第一阶段】导语  问题1:代数运算中a(b±c)= ab±ac 成立,那么cos(α±β)= cosα±cosβ成立吗?并举例说明。  通过分
期刊
刚听完我的研究课《质数和合数》,与之相关的议论话题的焦点就是关于练习时找100以内质数制成质数表。  师1:当有一个学生说划去个位上是0的数是时,教师接着就应该引导学生划去第二、四、六、八列上的数(附表),在媒体上立即演示,这样就去掉一半的数,课堂练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师2:教师告诉学生2、3和5的倍数要划去(2、3和5本身不划去),因为书上的练习就是这样提示的,按书上的来没错。  师3:学生
期刊
一、问题提出    教师在教学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在课堂上题目刚刚写完,老师还来不及解释题意,有的学生立刻报出了答案。这样的学生有的数学基础甚差,有时却能直觉判断出结果。若要问他为什么,他则答说:“我想是这样的。”这时其他同学会笑他是瞎猜的。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解决问题中的直觉思维呢?    二、直觉思维和灵感    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与灵感,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富克斯则说:“伟大的发现
期刊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探究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作为一个教师,我在教学中,也比较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经常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探知。在合作中,我还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习惯。由于不少学生存在着
期刊
长期以来,中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一直沿袭使用语法翻译法。很多教师认为,教英语无非是让学生掌握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判定学生英语学习好与坏的标准是看其英语知识掌握的多少。这样就导致了语法学得挺好,交际中却常常出错。那么,人们如何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什么,语法与交际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一、人们是如何学习语言的    儿童能自如地使用母语是同一行为重复多次和环境影响的结果。因此,学习外语时,教
期刊
在隋唐以来的一百多年中,由于边境战争的频繁,疆土的扩大,以及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们对边塞生活的关心,对边塞知识的丰富,他们对边塞不再感到荒凉可怕,相反感到新奇,一部分仁途失意的文人,就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新出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就产生了唐代边塞诗。高适、岑参就是这个时期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高适(702——765),字达夫,渤海人,祖辈做过大官,其父也曾任过韵州长史。他早年“性拓落,不拘小
期刊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中的作用愈发重要起来。英语教学中的低效长期困扰着广大英语教师。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已历经几年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词汇量,也了解一些基础的句法结构知识,但由于学生智力、非智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许多方面次差距很大,如对英语的兴趣、基础知识的全面性、英语运用能力的差异、对语言的感觉等等。而高中英语的学习容量大、难度提高快、要求高,要想
期刊
成功地上好一堂课,跟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妙用导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导语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上,在必经的路上这座桥梁架宽了,架牢了,学生就能轻松愉悦的到达下一站。下面我们探讨一下语文教学中如何妙用导语。    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一堂课就是一次演出,导入新课是第一幕。如何演好第一幕,这就需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
期刊
文化渗透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认识误区    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和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