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即人学,文品即人品,故有“文如其人”之说。
在距今1600年前的东晋时代,是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黑暗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动荡混乱、火光和血污的时代,它酿造了空前的文化浩劫。大批的优秀人才饮恨死去,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多数文人借药、酒或佛家思想来麻醉自己,用似乎狂放、风光的外表来掩盖他们骨子里的悲哀。但是,在那黑暗的乱世里,却产生了一个千古传诵的魏晋风流,在这个风流中心,陶渊明是最完美的一个。一千多年来,陶渊明迷人的魅力,像一颗璀璨明珠,发出夺目的光彩。那么陶渊明有哪些迷人的魅力呢?
一、人格的魅力
1、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幼年丧父,青年时代,因家贫不得不出仕谋生。
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官到彭泽县令,在官仅八十余日,就辞官归隐了。据《宋书》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得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这就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的最直接的原因,陶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是因为家里有十斗米或更多的米而不折腰呢?据记载,他归隐前的家境就不好:“少年穷苦,每以家弊,东奔西走”,“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这些都说明他不是因为看不起微薄俸禄而辞官,相反“五斗米”对于他来说应是雪中送炭,但是为了自己的尊严、自由,特别是心灵的自由,他宁愿归隐后忍受“饥米驱我去”的乞食日子。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流俗、刚正不阿的独立人格,成为后代文人士大夫精神家园,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了中国士大夫的精神的一块堡垒,用以保卫自己心灵的一块自留地。
2、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的两个结论,也是他人生两大支柱。“安贫乐道”是陶渊明做人的准则、品德和节操。“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朝与仁又生,夕死复何求”(《咏 贫土》其四)。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等安贫乐道的贫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品德节操,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的生存哲学。陶渊明依恋山水、旷性仁达,应该说是一种禀赋。他自己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不喜逢迎的人,置身于名利场,无异于笼中之鸟,又有何快意可言?生命的本质是顺应自然,享受自然,在与自然与然的亲吻中释放无穷活力。
陶渊明因“误落尘网中”失去了自我,这也是他辞官归隐的主要原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这是诗人心灵与肉体合一,从此走向内心自由、灵魂自由、意志自由、精神自由的精神写照。
二、田园诗迷人的魅力
陶渊明从自己“躬耕自资”的生活实践出发,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为中国文学增添一种新的题材——田园诗。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般都鄙视力役,看不起农民劳动,更不消去说发掘农业生产中的诗情画意和参加劳动的感受和体验了。魏晋时代以清淡之风流行,清淡家以不染事务为高雅,远离生活劳动为时髦。所以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盛行,而田园之章则大为逊色。朱自清先生就认为田园诗为陶渊明的独创。
他的田园诗有的是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如《归园田居》:
少小无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归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按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染,虚空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归自然。
在诗人的笔下,田园生活是那么恬美、宁静,桃李榆柳环绕着几间茅舍,远村、近烟、鸡鸣、狗吠无不惬意,这一切都是诗意盎然。
他的田园诗寓情于景,情、景、事、理浑融。写景不追求物似,叙事不追求曲折,而通过普通、常见之物、事,表现高于世人之情,悟别人未见之理。如《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诗有景、有事、有情、有理,但景不是奇山异水,事不过百姓之事,其情却与自然浑为一体,其理却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的统一。
陶诗平淡自然,很少用华丽辞藻、夸张手法,多用白描,平平淡淡,如:“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今日天气佳”都是明白如话;且描写对象往往是平常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等,一切从实说来,毫无夸张粉饰之处,从平谈自然中流露悠然自得的情趣和宁静的田园风光。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堪称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成为后世学习、借鉴、发展文艺的源泉,历代诗人都从他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和受他的熏陶。
陶渊明刚正不阿的人格,直率的生活态度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操,执着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榜样。
(作者单位:553303 贵州省纳雍县阳长中学)
在距今1600年前的东晋时代,是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黑暗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动荡混乱、火光和血污的时代,它酿造了空前的文化浩劫。大批的优秀人才饮恨死去,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多数文人借药、酒或佛家思想来麻醉自己,用似乎狂放、风光的外表来掩盖他们骨子里的悲哀。但是,在那黑暗的乱世里,却产生了一个千古传诵的魏晋风流,在这个风流中心,陶渊明是最完美的一个。一千多年来,陶渊明迷人的魅力,像一颗璀璨明珠,发出夺目的光彩。那么陶渊明有哪些迷人的魅力呢?
一、人格的魅力
1、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幼年丧父,青年时代,因家贫不得不出仕谋生。
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官到彭泽县令,在官仅八十余日,就辞官归隐了。据《宋书》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得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这就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的最直接的原因,陶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是因为家里有十斗米或更多的米而不折腰呢?据记载,他归隐前的家境就不好:“少年穷苦,每以家弊,东奔西走”,“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这些都说明他不是因为看不起微薄俸禄而辞官,相反“五斗米”对于他来说应是雪中送炭,但是为了自己的尊严、自由,特别是心灵的自由,他宁愿归隐后忍受“饥米驱我去”的乞食日子。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流俗、刚正不阿的独立人格,成为后代文人士大夫精神家园,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了中国士大夫的精神的一块堡垒,用以保卫自己心灵的一块自留地。
2、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的两个结论,也是他人生两大支柱。“安贫乐道”是陶渊明做人的准则、品德和节操。“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朝与仁又生,夕死复何求”(《咏 贫土》其四)。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等安贫乐道的贫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品德节操,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的生存哲学。陶渊明依恋山水、旷性仁达,应该说是一种禀赋。他自己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不喜逢迎的人,置身于名利场,无异于笼中之鸟,又有何快意可言?生命的本质是顺应自然,享受自然,在与自然与然的亲吻中释放无穷活力。
陶渊明因“误落尘网中”失去了自我,这也是他辞官归隐的主要原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这是诗人心灵与肉体合一,从此走向内心自由、灵魂自由、意志自由、精神自由的精神写照。
二、田园诗迷人的魅力
陶渊明从自己“躬耕自资”的生活实践出发,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为中国文学增添一种新的题材——田园诗。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般都鄙视力役,看不起农民劳动,更不消去说发掘农业生产中的诗情画意和参加劳动的感受和体验了。魏晋时代以清淡之风流行,清淡家以不染事务为高雅,远离生活劳动为时髦。所以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盛行,而田园之章则大为逊色。朱自清先生就认为田园诗为陶渊明的独创。
他的田园诗有的是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如《归园田居》:
少小无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归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按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染,虚空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归自然。
在诗人的笔下,田园生活是那么恬美、宁静,桃李榆柳环绕着几间茅舍,远村、近烟、鸡鸣、狗吠无不惬意,这一切都是诗意盎然。
他的田园诗寓情于景,情、景、事、理浑融。写景不追求物似,叙事不追求曲折,而通过普通、常见之物、事,表现高于世人之情,悟别人未见之理。如《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诗有景、有事、有情、有理,但景不是奇山异水,事不过百姓之事,其情却与自然浑为一体,其理却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的统一。
陶诗平淡自然,很少用华丽辞藻、夸张手法,多用白描,平平淡淡,如:“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今日天气佳”都是明白如话;且描写对象往往是平常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等,一切从实说来,毫无夸张粉饰之处,从平谈自然中流露悠然自得的情趣和宁静的田园风光。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堪称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成为后世学习、借鉴、发展文艺的源泉,历代诗人都从他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和受他的熏陶。
陶渊明刚正不阿的人格,直率的生活态度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操,执着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榜样。
(作者单位:553303 贵州省纳雍县阳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