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书法艺术和陶瓷书法艺术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和特色风貌。对陶瓷书法与传统书法进行对比,对陶瓷书法的创作特点进行深刻总结,探索陶瓷书法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关键词:陶瓷书法;传统书法;创新
基金项目:江西景德镇市2014年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28
一、陶瓷书法溯源
陶瓷书法迄今为止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它和器具中的传统文字密不可分。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点与线的穿插变化,其中蕴含着书法的笔画;唐宋时期长沙窑茶具的五绝、七绝诗文和磁州窑词曲的精练含蓄……元、明、清各代陶瓷书法也成为独特的艺术美感和艺术形式,尤其是清代中后期文人雅士共同探讨参与陶瓷书法的创作,作品融入了不同的情感与思想,极大地提升了陶瓷书法的艺术价值和品味。明清两代瓷器的生产发展更为迅速,在书法发展形势和内容上,明、清两代瓷器上的题写方法、位置、文字等都有了一定的程式并固定下来,书写的形式和内容从无序到有序,反映了陶瓷书法自身发展的规律。
二、陶瓷书法与传统书法的异同
陶瓷书法艺术和传统书法艺术两者有着很多共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它们都是以流动的线条来表现作者的情绪情感和个人修养,都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状物与抒情相统一的艺术。书写者将自己的生命感悟、审美趣味化为或浓或淡、或枯或润的线条,最终在作品中得以传达与升华。陶瓷书法作为一种独立的装饰工艺美术,由于其独特物质及媒介材料的审美属性与工艺性,更有着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它需要综合运用陶瓷工艺的各种形式、技法。以下针对陶瓷书法的典型特点与传统书法进行对比:
陶瓷书法虽然是传统书法的母体脱离形式,但还是来源于传统书法,由正文、题识、款印三部分组成,其中书法的表现形式如书体、字体、结构、布局、构图、风格等都趋于一致。
陶瓷书法与传统书法最大的区别就是其载体不同。从历史上看,运用毛笔在宣纸上进行的传统书法有两千年的历史,其载体为宣纸。宣纸上书法可卷曲折叠,书写方便,但长期保存易受泛黄、淋湿、虫蛀等损坏,保存需尤为小心。陶瓷书法发展至今历史也很久远,自新石器时代的陶文开始,至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载体主要为陶瓷。陶瓷不仅有平面书写方式,还有立体方式,其最大优势就是表面光洁耐腐蚀,久不变色等。由于载体的不同,其观赏方式与效果也都不同,尤其是陶瓷的立体表现形式,在坯体上需要通过旋转或立体观察来进行,书写者通过配合陶瓷的丰富造型与各种画面装饰需求,可进行有效地书法装饰,书写过程中更加注重人与物的情感体验。
陶瓷书法与传统书法在创作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陶瓷原料主要为泥坯,这就决定了陶瓷书法不仅可以像传统书法一样运用毛笔来书法,也可以运用釉料来进行釉上或釉下书写,同时还可以进行刻字、捏贴、剔字等综合装饰的表现手段来达到不同的效果。若是直接在坯体上进行书写,它对书写者的要求比传统书写的要求更高,因为陶瓷需要进行烧制,烧制本身就意味着风险,再加上陶瓷工艺制作的各个环节与工序的复杂性,所以导致陶瓷书法作品的完成速度慢,风险大。此外,由于陶瓷载体的特殊性,陶瓷不仅可作为艺术品,也可制作成陶瓷制品,当制作成陶瓷制品时,就可对名家的书写作品进行复制而用于商品的批量化生产。
三、陶瓷书法的创作特点
陶瓷书法的载体为陶瓷,它属于陶瓷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其创作程序也就离不开陶瓷工艺的工序。陶瓷书法的一般创作程序先是选坯,然后进行设计与构图,再是书写或制作,最后就是烧成。选坯就是选择瓷板或立体器型,用于釉上或者釉下创作。瓷板与立体器型都要求完好无缺并利于加工。瓷板需要平整,表面光顺,器型需要造型具有美感,成型符合工艺。设计与构图主要针对书写的筹划,不论是瓷板还是器型,创作之前都必须预先把制作的细节规划好,以便于书写制作。其中有以下书写创作要点:
釉上书法。釉上书法的方式在陶瓷书法中运用最为广泛,也是相对较为简单的一种方式,它是采用釉上油料直接在已高温烧成的白胎瓷上进行书写,书写后再经700℃至800℃的低温烧制。该书写最大的优势是可反复修改,任何书写者在此方法基础上都可随意发挥。但白胎瓷面较光滑,无宣纸的渗透与晕染,初次运笔需逐步熟悉,与宣纸相比有一定的难度。(图1)为景德镇当代书画艺人正在进行书法创作,瓶体采用釉上书写的方式,成瓷后书写后如不满意擦除即可。
釉下书法。釉下书法较为常见的是青花料(水料)书写,或者是在青花基础上延伸的釉下彩料书写的表现手法。无论是釉下还是釉上,用毛笔书写都是最基本的方法,釉下书法直接在泥坯上书写,下笔无悔,然后再施上一层透明釉并以1300℃高温一次烧成。泥坯上书写的手感接近于宣纸书写,泥料也具有渗透和晕染,也需要掌握原料的干湿度等技巧。古时的风俗习惯沿袭下来的釉下书法作品不常见,但釉下书法在现代陶瓷创作中非常普遍,尤其是景德镇当代艺术名家中的青花作品,作品最后的书写正文、题识和款印那是必不可少的。(图2)是来自景德镇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创作的青花陶瓷作品,器型大量篇幅直接采用釉下青花书写。高温烧制的成瓷面釉透亮,青花色泽清幽典雅,再结合书法本身的内容,让人感受到青花所独有的文化气质。
刻字。刻字分阴刻与阳刻,有釉上与釉下之分,可以在坯上雕刻,也可以在成瓷上雕刻。釉上为成瓷上雕刻,采用钢凿在成瓷表面上进行雕琢,可根据书写内容、字体间距、书法章法等因素来统筹安排。刻字常用在陶瓷器型上,比如在瓷瓶、箭筒、陶瓷茶具等进行雕刻,遵循造型美感、色彩协调、色彩和谐等特点。景德镇杨润泉的郎红窑变唐诗陶瓷书法瓷瓶,经高温1300℃烧成后,在郎红釉面进行唐诗阴刻,书法的凹处用黄金粉加油料填写在字样里,反复多次后晾干色彩,再经800℃左右的烧制后成瓷,该作品对雕刻书法难度极大。
捏贴与剔字的其它创作。捏贴属于釉下的一种方式,创造者先准备好书法作品,将泥料用水调和成粘性,根据不同的字形特点进行捏制,再将捏制好的字体用瓷泥粘到陶坯上,最后经过高温一次烧成。与浮雕效果不同的是,字形与坯体分两部分分别制作,捏贴的方法字形的立体感也更强;剔字是在坯体表面上先喷上釉料,再用毛笔书写,将字形剔去后烧制完留有白字书法,称为留地剔字,反之将底色剔去字形留下,称为剔地留字。 四、陶瓷书法的传承与创新
陶瓷书法与传统书法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二者有着共同的文化内涵,有着和谐的审美情趣,传统书法的形式美和陶瓷载体的材质美在文化内涵和形式上的联系,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开拓了新的境界,这里仅就陶瓷书法的艺术成就与影响略作阐述:
陶瓷书法为陶瓷材质融入了传统书法艺术,拓展了书法艺术的门类,使书法艺术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载体,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内涵与艺术品位。
陶瓷材质作为书法载体具有其特殊意义。陶瓷书法不仅运用方式非常丰富,最主要的是陶瓷本身具有耐腐蚀性强、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形态丰富、永不老化等特点,这对书法物品年限的保存具有现实意义。
陶瓷书法用于陶瓷的综合装饰,对陶瓷本身的装饰发展与创新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书法艺术运用于陶瓷,不仅是形态的装饰,也是意境的表达。传统书法的笔墨气韵融合不同釉色的陶瓷器型,体现的是人与物的交流,传达出书法者的真情实感和审美意趣。意在笔中、韵于瓷内,挥洒自如、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陶瓷书法所呈现的意境美可谓淋漓尽致。
陶瓷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书法主要以诗文出现,其中的格言警句对世人的影响至深,不仅宣传了文学作品,而且蕴含着人生哲理,传播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又增添了陶瓷作品的思想性与教育性。
陶瓷书法将历史文化的尊崇与时代相结合,用泥与火熔铸的语言形式去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它在某些方面有着传统书法所不具备的优势,不仅有着巨大的收藏空间,还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创作和发展更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我们需传承传统书法的博大精深,又要对陶瓷书法进行推广与创新,做到了解陶瓷书法技法,熟悉运用陶瓷书法规律,使当代的陶瓷书法艺术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姚山晨.书法气韵论[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77-78.
[2]姜强.论陶瓷绘画艺术语言[J].社会科学家,2011,(8):139-141.
[3]姜强,汪勇.论中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神韵的融合[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8,(4):103-104.
[4]王瑞华,芦白平.浅析书法装饰在陶瓷创作中的运用[J].景德镇陶瓷,2012,(6):10-11.
作者简介:
饶舜,男,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方向:陶瓷产品设计,陶瓷艺术实践。
关键词:陶瓷书法;传统书法;创新
基金项目:江西景德镇市2014年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28
一、陶瓷书法溯源
陶瓷书法迄今为止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它和器具中的传统文字密不可分。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点与线的穿插变化,其中蕴含着书法的笔画;唐宋时期长沙窑茶具的五绝、七绝诗文和磁州窑词曲的精练含蓄……元、明、清各代陶瓷书法也成为独特的艺术美感和艺术形式,尤其是清代中后期文人雅士共同探讨参与陶瓷书法的创作,作品融入了不同的情感与思想,极大地提升了陶瓷书法的艺术价值和品味。明清两代瓷器的生产发展更为迅速,在书法发展形势和内容上,明、清两代瓷器上的题写方法、位置、文字等都有了一定的程式并固定下来,书写的形式和内容从无序到有序,反映了陶瓷书法自身发展的规律。
二、陶瓷书法与传统书法的异同
陶瓷书法艺术和传统书法艺术两者有着很多共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它们都是以流动的线条来表现作者的情绪情感和个人修养,都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状物与抒情相统一的艺术。书写者将自己的生命感悟、审美趣味化为或浓或淡、或枯或润的线条,最终在作品中得以传达与升华。陶瓷书法作为一种独立的装饰工艺美术,由于其独特物质及媒介材料的审美属性与工艺性,更有着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它需要综合运用陶瓷工艺的各种形式、技法。以下针对陶瓷书法的典型特点与传统书法进行对比:
陶瓷书法虽然是传统书法的母体脱离形式,但还是来源于传统书法,由正文、题识、款印三部分组成,其中书法的表现形式如书体、字体、结构、布局、构图、风格等都趋于一致。
陶瓷书法与传统书法最大的区别就是其载体不同。从历史上看,运用毛笔在宣纸上进行的传统书法有两千年的历史,其载体为宣纸。宣纸上书法可卷曲折叠,书写方便,但长期保存易受泛黄、淋湿、虫蛀等损坏,保存需尤为小心。陶瓷书法发展至今历史也很久远,自新石器时代的陶文开始,至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载体主要为陶瓷。陶瓷不仅有平面书写方式,还有立体方式,其最大优势就是表面光洁耐腐蚀,久不变色等。由于载体的不同,其观赏方式与效果也都不同,尤其是陶瓷的立体表现形式,在坯体上需要通过旋转或立体观察来进行,书写者通过配合陶瓷的丰富造型与各种画面装饰需求,可进行有效地书法装饰,书写过程中更加注重人与物的情感体验。
陶瓷书法与传统书法在创作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陶瓷原料主要为泥坯,这就决定了陶瓷书法不仅可以像传统书法一样运用毛笔来书法,也可以运用釉料来进行釉上或釉下书写,同时还可以进行刻字、捏贴、剔字等综合装饰的表现手段来达到不同的效果。若是直接在坯体上进行书写,它对书写者的要求比传统书写的要求更高,因为陶瓷需要进行烧制,烧制本身就意味着风险,再加上陶瓷工艺制作的各个环节与工序的复杂性,所以导致陶瓷书法作品的完成速度慢,风险大。此外,由于陶瓷载体的特殊性,陶瓷不仅可作为艺术品,也可制作成陶瓷制品,当制作成陶瓷制品时,就可对名家的书写作品进行复制而用于商品的批量化生产。
三、陶瓷书法的创作特点
陶瓷书法的载体为陶瓷,它属于陶瓷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其创作程序也就离不开陶瓷工艺的工序。陶瓷书法的一般创作程序先是选坯,然后进行设计与构图,再是书写或制作,最后就是烧成。选坯就是选择瓷板或立体器型,用于釉上或者釉下创作。瓷板与立体器型都要求完好无缺并利于加工。瓷板需要平整,表面光顺,器型需要造型具有美感,成型符合工艺。设计与构图主要针对书写的筹划,不论是瓷板还是器型,创作之前都必须预先把制作的细节规划好,以便于书写制作。其中有以下书写创作要点:
釉上书法。釉上书法的方式在陶瓷书法中运用最为广泛,也是相对较为简单的一种方式,它是采用釉上油料直接在已高温烧成的白胎瓷上进行书写,书写后再经700℃至800℃的低温烧制。该书写最大的优势是可反复修改,任何书写者在此方法基础上都可随意发挥。但白胎瓷面较光滑,无宣纸的渗透与晕染,初次运笔需逐步熟悉,与宣纸相比有一定的难度。(图1)为景德镇当代书画艺人正在进行书法创作,瓶体采用釉上书写的方式,成瓷后书写后如不满意擦除即可。
釉下书法。釉下书法较为常见的是青花料(水料)书写,或者是在青花基础上延伸的釉下彩料书写的表现手法。无论是釉下还是釉上,用毛笔书写都是最基本的方法,釉下书法直接在泥坯上书写,下笔无悔,然后再施上一层透明釉并以1300℃高温一次烧成。泥坯上书写的手感接近于宣纸书写,泥料也具有渗透和晕染,也需要掌握原料的干湿度等技巧。古时的风俗习惯沿袭下来的釉下书法作品不常见,但釉下书法在现代陶瓷创作中非常普遍,尤其是景德镇当代艺术名家中的青花作品,作品最后的书写正文、题识和款印那是必不可少的。(图2)是来自景德镇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创作的青花陶瓷作品,器型大量篇幅直接采用釉下青花书写。高温烧制的成瓷面釉透亮,青花色泽清幽典雅,再结合书法本身的内容,让人感受到青花所独有的文化气质。
刻字。刻字分阴刻与阳刻,有釉上与釉下之分,可以在坯上雕刻,也可以在成瓷上雕刻。釉上为成瓷上雕刻,采用钢凿在成瓷表面上进行雕琢,可根据书写内容、字体间距、书法章法等因素来统筹安排。刻字常用在陶瓷器型上,比如在瓷瓶、箭筒、陶瓷茶具等进行雕刻,遵循造型美感、色彩协调、色彩和谐等特点。景德镇杨润泉的郎红窑变唐诗陶瓷书法瓷瓶,经高温1300℃烧成后,在郎红釉面进行唐诗阴刻,书法的凹处用黄金粉加油料填写在字样里,反复多次后晾干色彩,再经800℃左右的烧制后成瓷,该作品对雕刻书法难度极大。
捏贴与剔字的其它创作。捏贴属于釉下的一种方式,创造者先准备好书法作品,将泥料用水调和成粘性,根据不同的字形特点进行捏制,再将捏制好的字体用瓷泥粘到陶坯上,最后经过高温一次烧成。与浮雕效果不同的是,字形与坯体分两部分分别制作,捏贴的方法字形的立体感也更强;剔字是在坯体表面上先喷上釉料,再用毛笔书写,将字形剔去后烧制完留有白字书法,称为留地剔字,反之将底色剔去字形留下,称为剔地留字。 四、陶瓷书法的传承与创新
陶瓷书法与传统书法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二者有着共同的文化内涵,有着和谐的审美情趣,传统书法的形式美和陶瓷载体的材质美在文化内涵和形式上的联系,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开拓了新的境界,这里仅就陶瓷书法的艺术成就与影响略作阐述:
陶瓷书法为陶瓷材质融入了传统书法艺术,拓展了书法艺术的门类,使书法艺术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载体,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内涵与艺术品位。
陶瓷材质作为书法载体具有其特殊意义。陶瓷书法不仅运用方式非常丰富,最主要的是陶瓷本身具有耐腐蚀性强、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形态丰富、永不老化等特点,这对书法物品年限的保存具有现实意义。
陶瓷书法用于陶瓷的综合装饰,对陶瓷本身的装饰发展与创新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书法艺术运用于陶瓷,不仅是形态的装饰,也是意境的表达。传统书法的笔墨气韵融合不同釉色的陶瓷器型,体现的是人与物的交流,传达出书法者的真情实感和审美意趣。意在笔中、韵于瓷内,挥洒自如、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陶瓷书法所呈现的意境美可谓淋漓尽致。
陶瓷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书法主要以诗文出现,其中的格言警句对世人的影响至深,不仅宣传了文学作品,而且蕴含着人生哲理,传播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又增添了陶瓷作品的思想性与教育性。
陶瓷书法将历史文化的尊崇与时代相结合,用泥与火熔铸的语言形式去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它在某些方面有着传统书法所不具备的优势,不仅有着巨大的收藏空间,还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创作和发展更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我们需传承传统书法的博大精深,又要对陶瓷书法进行推广与创新,做到了解陶瓷书法技法,熟悉运用陶瓷书法规律,使当代的陶瓷书法艺术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姚山晨.书法气韵论[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77-78.
[2]姜强.论陶瓷绘画艺术语言[J].社会科学家,2011,(8):139-141.
[3]姜强,汪勇.论中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神韵的融合[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8,(4):103-104.
[4]王瑞华,芦白平.浅析书法装饰在陶瓷创作中的运用[J].景德镇陶瓷,2012,(6):10-11.
作者简介:
饶舜,男,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方向:陶瓷产品设计,陶瓷艺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