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小学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的发展。而针对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体育不仅仅是因比赛分出胜负,而是在体育运动中懂得什么是拼搏、坚持、永不言弃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
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对于体育课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认为体育课程就是供学生玩耍的,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够认真的对待体育课程的教学。此外,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培训,而忽略了德育教育。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小学教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一些体育活动的技巧展开的,那就是体育教师没有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的教学观念。在大多数体育老师看来,体育课只是要学生促进肢体的活动,而德育教育应该是班主任或者是思想品德老师的教学内容,不明白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使一些小学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但是没有考虑方式方法,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该在进行体育技能训练的同时不断渗透对德育的教育,而不是像平时上课那样进行一堆的理论轰击,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感,从而没有达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初衷。
二、小学教学中体育与德育教学结合不足
(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认识不足
在目前的教学中,体育教师普遍认为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使学生能够跑的更快,跳的更远,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可见,体育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认知还不够清晰,从而不能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二)学校不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由于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应试教育模式,考试成绩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体育课程并不在小学生的考试范围内,导致学校不重视体育课程,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减少体育课程的上课次数,甚至直接将体育课改为自习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基本的体育训练都实现不了,更别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了。
三。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对策
(一)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增强重视程度
在平时的工作中,学校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增强体育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开展一些研讨会,让体育教师对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行交流探讨,提高体育教师渗透德育教育的意识。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要对课程中的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研究,挖掘出体育活动中所隐藏的德育价值,从而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体育课上,老师让学生站队形,让学生自己按照高低个进行排队型,这就有利于增强学生服从命令,有一定的纪律性;田径接力运动和集体体操等相关的运动项目,不仅要求学生自身能够拥有优秀的技能,还要考虑集体的呈现效果,对于动作不标准的,鼓励学生进行帮助,从而使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的良好品质。
(二)對于德育的渗透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身心发育还不完善,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也容易对一件事产生排斥,所以教师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才会容易进行接受,如果只是和学生进行一番理论上的教育,学生反而听不进去,无法接受。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游戏进行教学,通过这些游戏把德育表达出来。例如,在体育课上,学生和老师玩最简单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学生按照老师讲的规则,进行扮演“老鹰”或者“小鸡”,在游戏中,“老鹰”想要抓到“小鸡”即必须要拼尽全力,而“小鸡”要抱成团互相帮助互相保护才能不被“老鹰”抓去。在不断地游戏中,不论是个人的拼搏还是集体的努力,学生们学会了互帮互助,拼搏努力的精神。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不仅提高学生的身体技能,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
(三)将合作与竞争意识融入到体育教学
当今阶段,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合作的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体育活动是需要多名学生共同完成的,体育教师可以在开展这些体育活动的时候融入合作和竞争的意识。例如,体育项目中的接力跑,可以允许学生自由组队,同一组学生每人可以跑不同的距离,每段的距离差控制在正负10米左右。这样,跑的快的同学在发挥在即特长的时候也会为组里其他学生进行加油,而跑的慢的因为一组的荣誉而努力,在竞争中进行合作。当然体育运动的一些项目也是竞技运动,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来进行引导,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竞争,竞争也是建立在合作上的,不能因为竞争而放弃合作,这也是体育教育中德育的关键。
四、结束语
总之,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体育技巧的同时学习一些体育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增强德育渗透的意识,充分的研究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德育渗透在教学中,从而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
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对于体育课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认为体育课程就是供学生玩耍的,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够认真的对待体育课程的教学。此外,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培训,而忽略了德育教育。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小学教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一些体育活动的技巧展开的,那就是体育教师没有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的教学观念。在大多数体育老师看来,体育课只是要学生促进肢体的活动,而德育教育应该是班主任或者是思想品德老师的教学内容,不明白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使一些小学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但是没有考虑方式方法,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该在进行体育技能训练的同时不断渗透对德育的教育,而不是像平时上课那样进行一堆的理论轰击,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感,从而没有达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初衷。
二、小学教学中体育与德育教学结合不足
(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认识不足
在目前的教学中,体育教师普遍认为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使学生能够跑的更快,跳的更远,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可见,体育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认知还不够清晰,从而不能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二)学校不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由于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应试教育模式,考试成绩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体育课程并不在小学生的考试范围内,导致学校不重视体育课程,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减少体育课程的上课次数,甚至直接将体育课改为自习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基本的体育训练都实现不了,更别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了。
三。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对策
(一)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增强重视程度
在平时的工作中,学校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增强体育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开展一些研讨会,让体育教师对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行交流探讨,提高体育教师渗透德育教育的意识。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要对课程中的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研究,挖掘出体育活动中所隐藏的德育价值,从而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体育课上,老师让学生站队形,让学生自己按照高低个进行排队型,这就有利于增强学生服从命令,有一定的纪律性;田径接力运动和集体体操等相关的运动项目,不仅要求学生自身能够拥有优秀的技能,还要考虑集体的呈现效果,对于动作不标准的,鼓励学生进行帮助,从而使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的良好品质。
(二)對于德育的渗透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身心发育还不完善,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也容易对一件事产生排斥,所以教师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才会容易进行接受,如果只是和学生进行一番理论上的教育,学生反而听不进去,无法接受。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游戏进行教学,通过这些游戏把德育表达出来。例如,在体育课上,学生和老师玩最简单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学生按照老师讲的规则,进行扮演“老鹰”或者“小鸡”,在游戏中,“老鹰”想要抓到“小鸡”即必须要拼尽全力,而“小鸡”要抱成团互相帮助互相保护才能不被“老鹰”抓去。在不断地游戏中,不论是个人的拼搏还是集体的努力,学生们学会了互帮互助,拼搏努力的精神。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不仅提高学生的身体技能,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
(三)将合作与竞争意识融入到体育教学
当今阶段,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合作的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体育活动是需要多名学生共同完成的,体育教师可以在开展这些体育活动的时候融入合作和竞争的意识。例如,体育项目中的接力跑,可以允许学生自由组队,同一组学生每人可以跑不同的距离,每段的距离差控制在正负10米左右。这样,跑的快的同学在发挥在即特长的时候也会为组里其他学生进行加油,而跑的慢的因为一组的荣誉而努力,在竞争中进行合作。当然体育运动的一些项目也是竞技运动,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来进行引导,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竞争,竞争也是建立在合作上的,不能因为竞争而放弃合作,这也是体育教育中德育的关键。
四、结束语
总之,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体育技巧的同时学习一些体育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增强德育渗透的意识,充分的研究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德育渗透在教学中,从而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