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生心目中,信息技术课堂是轻松愉悦的,但学习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因此,信息技术课堂长期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状态。
2014年5月,广州市作为教育部确定的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一,正式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实验项目的研究工作,建立了涵盖品德与社会化水平、学业发展水平、兴趣特长潜能、学业负担状况、对学校文化认同六大方面22项关键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作为广州市首批阳光评价的试点学校,开展了“阳光评价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方式研究”的课题研究。信息技术科组经过两年时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课堂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个操作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上会有很多的机会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近两年,科组通过完善对学生作品的综合评价,渗透阳光评价理念。
1. 充实评价内容,给予学生创意空间
教师不仅将创作作品的完成质量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同时将学生对作品制作的前期分析与策划纳入评价中。教师并不为学生选定主题,而是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充分思考,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鼓励他们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广州本土文化,关注社区人文特色。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鼓励他们对思想和情感上有较深体会的事物进行分析,由感性到理性、由个体到社会,努力创作出丰富而有生命力的作品。
从近两年的作品上看,学生的选题百花齐放,有区域文化类(岭南本土文化、猎德文化、学校特色文化、班级文化等)、国家介绍类(英国、美国等)、传统文化类、体育文化类、民族服饰文化类、环境保护类、饮食健康类等。
将选题、分析与策划等列入为评价内容,能有效促使学生思考和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品德、社会化水平(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以及对学校的认同感得到发展和提升。
2. 充实评价主体和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意识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进行作品评价时应将其纳入评价主体,赋予学生小组以及学生个体发言权。强化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作品质量的审美水平,进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能促进他们的自信大气、创新意识等。
从评价方式上来说,书面的量化评分对于创作作品类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作品展示介绍以及专题点评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式。比如在专题点评讨论中,教师能在学生零散的点评中捕捉到问题的本质和普遍的关注点,无论是关于学科知识点或是关乎价值观世界观的碰撞,只要是有意义的,教师都可在收集后组织学生一起进行专题深入的点评和点拨。
经过几周的持续创作,在提交和点评环节时,学生迫切地想分享自己的作品,也非常期待互评。无论是自评还是他评,学生总要试着从专业的眼光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表达,然后尝试着流畅地表达和分享观点。在这过程中,他们是快乐的、兴奋的。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情感价值观,都在其中得到了升华。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通常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中掌握教学内容。科组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课堂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精心组织和指导,并将小组合作的过程表现和合作结果纳入评价范围,激发学生潜力,提升小组荣誉感和个人成就感。
1. 合理分组
为了避免为“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科组进行分组方式调整。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学生个体能力上的差异远比其它学科大,而且操作类活动较多,其它学科成绩突出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并不见得表现很优秀。所以,科组打破学生在班级上原有的分组,根据学生在该学科的能力和表现,重新进行分配。每个小组里均有学科能力较高、中等、欠佳的学生,互帮互助、互教互学,使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合作意识都能得以锻炼和发展。
2. 精心设计小组任务
设计任务,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技能当然是任务的目标之一,但任务内容不应该仅限于此。学科融合、实践应用、团队协作、德育美育、人文和科技素养、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等关乎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发展的内容,应该巧妙注入和渗透。如在《搭建局域网》这节课中,科组让小组利用网络资源完成自主探究,自制网线完成家庭局域网的搭建以及完成小组研究报告。又如在《电子表格》这一章中,科组注重融合数学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充分感悟数学和信息技术融合之美妙。
主体多元、内容全面、方式多样等原则在课堂教学评价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巧妙地将三者整合,践行阳光评价理念呢?科组充分利用“易学”信息技术课堂辅助系统,将各评价指标纳入到系统当中,对学生进行实时评价,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引导学生综合发展。
信息技术课堂辅助系统实行积分制,学生可以使用自己所赚的积分兑换卡片,卡片可以用来消费,换取限时上网、兑换高阶权限等。系统在评价技术上拥有非常明顯的优势:教师可以对学生个人、小组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手动加减分;系统也会对学生完成题目的情况进行自动加减分;学生课上的表现会被直接记录,教师可以实时监控,及时反馈。
阳光评价理念借助这一技术优势得以渗透。针对习惯品质方面(如学生每节课是否能准时签到、爱护公物),在创新意识方面(如学生发言的深度和广度、创新性),在社会化水平方面(如学生能否关注技术的前沿发展情况、关注国际国家时事),在学科学业发展方面(如学生是否准确运用课程的知识完成操作题),教师都可及时予以评价或实时监测,并利用积分制激励学生努力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努力拓宽思路眼观世界、提升信息素养审美修养等。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科组将继续加强学科知识的研究,探索实践阳光评价理念,深化学科渗透阳光评价的内涵:一方面,努力建立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的有效评价策略和激励性评价体系,丰富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以践行阳光评价理念为己任,以信息技术学科为载体,在建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学科评价体系,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阳光评价理念,让阳光评价真正落到实地,在学生心里开出璀璨的花。
2014年5月,广州市作为教育部确定的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一,正式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实验项目的研究工作,建立了涵盖品德与社会化水平、学业发展水平、兴趣特长潜能、学业负担状况、对学校文化认同六大方面22项关键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作为广州市首批阳光评价的试点学校,开展了“阳光评价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方式研究”的课题研究。信息技术科组经过两年时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课堂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
一、在创作中渗透——在指导学生创作作品过程中践行阳光评价理念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个操作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上会有很多的机会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近两年,科组通过完善对学生作品的综合评价,渗透阳光评价理念。
1. 充实评价内容,给予学生创意空间
教师不仅将创作作品的完成质量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同时将学生对作品制作的前期分析与策划纳入评价中。教师并不为学生选定主题,而是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充分思考,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鼓励他们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广州本土文化,关注社区人文特色。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鼓励他们对思想和情感上有较深体会的事物进行分析,由感性到理性、由个体到社会,努力创作出丰富而有生命力的作品。
从近两年的作品上看,学生的选题百花齐放,有区域文化类(岭南本土文化、猎德文化、学校特色文化、班级文化等)、国家介绍类(英国、美国等)、传统文化类、体育文化类、民族服饰文化类、环境保护类、饮食健康类等。
将选题、分析与策划等列入为评价内容,能有效促使学生思考和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品德、社会化水平(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以及对学校的认同感得到发展和提升。
2. 充实评价主体和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意识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进行作品评价时应将其纳入评价主体,赋予学生小组以及学生个体发言权。强化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作品质量的审美水平,进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能促进他们的自信大气、创新意识等。
从评价方式上来说,书面的量化评分对于创作作品类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作品展示介绍以及专题点评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式。比如在专题点评讨论中,教师能在学生零散的点评中捕捉到问题的本质和普遍的关注点,无论是关于学科知识点或是关乎价值观世界观的碰撞,只要是有意义的,教师都可在收集后组织学生一起进行专题深入的点评和点拨。
经过几周的持续创作,在提交和点评环节时,学生迫切地想分享自己的作品,也非常期待互评。无论是自评还是他评,学生总要试着从专业的眼光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表达,然后尝试着流畅地表达和分享观点。在这过程中,他们是快乐的、兴奋的。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情感价值观,都在其中得到了升华。
二、在小组中渗透——在指导学生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践行阳光评价理念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通常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中掌握教学内容。科组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课堂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精心组织和指导,并将小组合作的过程表现和合作结果纳入评价范围,激发学生潜力,提升小组荣誉感和个人成就感。
1. 合理分组
为了避免为“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科组进行分组方式调整。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学生个体能力上的差异远比其它学科大,而且操作类活动较多,其它学科成绩突出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并不见得表现很优秀。所以,科组打破学生在班级上原有的分组,根据学生在该学科的能力和表现,重新进行分配。每个小组里均有学科能力较高、中等、欠佳的学生,互帮互助、互教互学,使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合作意识都能得以锻炼和发展。
2. 精心设计小组任务
设计任务,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技能当然是任务的目标之一,但任务内容不应该仅限于此。学科融合、实践应用、团队协作、德育美育、人文和科技素养、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等关乎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发展的内容,应该巧妙注入和渗透。如在《搭建局域网》这节课中,科组让小组利用网络资源完成自主探究,自制网线完成家庭局域网的搭建以及完成小组研究报告。又如在《电子表格》这一章中,科组注重融合数学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充分感悟数学和信息技术融合之美妙。
三、在技术中渗透——在激励学生获得积分过程中践行阳光评价理念
主体多元、内容全面、方式多样等原则在课堂教学评价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巧妙地将三者整合,践行阳光评价理念呢?科组充分利用“易学”信息技术课堂辅助系统,将各评价指标纳入到系统当中,对学生进行实时评价,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引导学生综合发展。
信息技术课堂辅助系统实行积分制,学生可以使用自己所赚的积分兑换卡片,卡片可以用来消费,换取限时上网、兑换高阶权限等。系统在评价技术上拥有非常明顯的优势:教师可以对学生个人、小组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手动加减分;系统也会对学生完成题目的情况进行自动加减分;学生课上的表现会被直接记录,教师可以实时监控,及时反馈。
阳光评价理念借助这一技术优势得以渗透。针对习惯品质方面(如学生每节课是否能准时签到、爱护公物),在创新意识方面(如学生发言的深度和广度、创新性),在社会化水平方面(如学生能否关注技术的前沿发展情况、关注国际国家时事),在学科学业发展方面(如学生是否准确运用课程的知识完成操作题),教师都可及时予以评价或实时监测,并利用积分制激励学生努力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努力拓宽思路眼观世界、提升信息素养审美修养等。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科组将继续加强学科知识的研究,探索实践阳光评价理念,深化学科渗透阳光评价的内涵:一方面,努力建立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的有效评价策略和激励性评价体系,丰富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以践行阳光评价理念为己任,以信息技术学科为载体,在建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学科评价体系,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阳光评价理念,让阳光评价真正落到实地,在学生心里开出璀璨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