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情境设置的真实性原则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启发了政治教师在课程情境的设置上要把生活和情境结合在一起,坚持真实性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的实践反思


  情境设置的真实性原则可以从情境材料和情境问题两个维度来把握。从情境材料来看,情境要源自生活实际,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从情境问题来看,问题要真切和具体,要针对情境中真实的、具体的情况来设问,避免脱离实际的提问。
  下面,以深圳市宝安中学张宁均老师《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进一步反思真实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在实践中的贯彻。
  课上,为了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的问题,也为了通过问题的有效思考,引导学生真正在就业与自主创业上树立正确的观点,张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她首先简要口述她的学生黄宇(深圳前海华兆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创业经历,然后把一段真实的“采访对话”(情境)展示出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情境问题:根据宝安中学黄宇的创业经历和他的回答,你认为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从情境材料来看,情境中黄宇本人是张老师的学生、同学们的学长,人物是非常真实的。情境是一段师生之间的真实对话,其中黄宇谈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关于创业的真情实感,情境的“事”与“情”都很真实。从情境问题来看,张老师并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这一空泛而抽象的问题,而是让学生“根据宝安中学黄宇的创业经历和他的回答”来思考“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问题针对了情境中真实的、具体的情况(黄宇的创业经历和他的回答),显得非常真切。
  真实的对话情境,以及基于真实对话情境的真切的、具体的提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这一案例给人的启发是,情境越真实,感染力往往越强。如果黄宇本人来到教学现场,对他的创业经历现身说法,相信课堂会更为真实,更为精彩,也更加高效。

二、真实性原则的实施策略


  1. 以知识为导向,建构真实的情境材料
  教师首先要分析相关学科知识的特点和学生对知识的困惑所在,再分析该知识和真实生活的关联之处,最后回到生活中寻找典型的素材,并加工整理成为与课程知识相关联的情境材料。
  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材对知识的阐述理论性很强,学生感到“精神文明”的概念很抽象。在教师对精神文明的概念进行解释(例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相对而言的,物质文明侧重于生产力的发展,精神文明是思想文化的进步”)之后,学生仍然感到精神文明的概念抽象宏大,难以把握。那么,教师在设置情境之前,首先就要明确该课知识的抽象性特点,同时明确学生的困惑正是来自抽象的知识带来的认知障碍。其次,教师要分析“精神文明”与“真实生活”的关联。精神文明实际上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班级里的团结友爱,到家庭里的孝敬父母,到社会上的有礼有序,都是在践行精神文明,都是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杂志、报刊和网络等渠道,寻找身边真实的生活现象,加工整理成与精神文明相关联的情境。
  学生对深圳很熟悉,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笔者设置了真实性情境“什么是深圳最美的风景”:是深圳的碧海沙滩,还是深圳人民的文明举止?同时,为了让学生对教材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有真切的认识,笔者还播放了2015年深圳城市形象宣传片,并设问:2017年深圳应该如何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城市?请提出你们的具体对策。上述情境讲述了学生身边真实的生活,包含了真实的城市、真实的现象,处处紧扣课程知识主题“精神文明”,突出了真实性情境为知识服务的导向。
  2. 以思维为目的,提出真切的情境问题
  在情境材料之后,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目的,针对具体真实的情境材料提出相应的真切的问题。具体而言,“提出真切的情境问题”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问题不能凭空提出,而是要从真实的情境中提出来;其二,问题不能空泛,要与具体的人和事结合在一起;其三,问题要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连,要让学生感到真实并感兴趣。
  例如,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教学中,笔者围绕“什么是深圳最美的风景”设置了真实性情景之后,提出了若干相关问题:(1)在同学们心中,深圳最美的风景是什么呢?为什么?(2)在同学们所描述的风景中,哪些是物质文明,哪些是精神文明?(3)结合上述感悟,谈谈你对“精神文明”这一概念的理解。这三个问题共同构成了“什么是精神文明”的问题系统。它是基于真實的情境“深圳最美的风景”而提出的,具体可感,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同时,它并非空泛地提问“什么是精神文明”,而是把这一抽象但最终要解决的问题,分解为三个层层递进的具体化的问题,从而有序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又如,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措施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常有教师直接提问学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样的问题,脱离了具体的情境,没有针对具体的事物和现象来提问,显得空泛和抽象。而“2015年深圳城市形象宣传片让我们领略了深圳的精神文明风貌。那么,2017年深圳应该如何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城市?请提出你们的具体对策”这样的问题,是基于具体的真实的情境“深圳城市形象”,并且与具体的现象“深圳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城市”结合在一起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紧密相连的。这一问题更加真实、具体,更易于引导学生思考。总之,要基于真实的情境材料,把问题与具体的人和事结合在一起,让问题情境化、具体化,使学生能够依托具体真实的案例对抽象的理论进行感悟和理解,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了,也掌握了各种各样的技能,但是,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却没有很大的提升。目前,不少体育课面临着“小强度,保安全”的局面,体育教师过着“因噎废食,如履薄冰”的生活,这必定会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和安全事故频发的恶性循环[1]。本文对中山市火炬开发区13所小学体育活动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总结事故原因,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不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课内外勾连式”阅读,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巧妙结合,是实现课内外知识交融共通的重要渠道。运用这一阅读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一、勾连背景,拓展阅读添趣味  “勾连背景式”的阅读,能够在增加学生阅读积累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直接的经验,增强数学学习的体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是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它的灵魂在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从而提升核心素养。本文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营养午餐”综合实践课为例,阐述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
期刊
推进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近年来,佛山市禅城区参加了广东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儿童文学资源促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践研究”,以推进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探索作为子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结合区域实际和该课题研究情况,简述推进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策略。一、 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  就推进“整本书阅读”而言,选书是第一要素。我们以推介学界公认的、
期刊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的西南部,它是在长期发育的阿克库勒鼻状古隆起基础上形成的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岩溶一缝洞型大型油气田.受区域构造一沉积背景
PIRLS(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学会发起并组织,由美国波士顿学院统筹,用于评价一国(地区)9~10岁儿童( 相当于四年级学生) 的阅读素养。本文结合PIRLS阅读素养测评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从明确阅读目的、建构心智活动、培养思维品质、审视阅读教学四个方面阐述PIRLS阅读素养测评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评价的启
期刊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副院长卢勃告诉记者,此次活动亮点纷呈。第一是按需送教,共同成长。在活动筹备时,“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执行办公室和带队机构就已经向参与送教的培养对象强调,送教的内容要贴近教学实际,符合乡村教师的教学需求。并且“按需送教”的取向也一直贯穿在活动实施过程当中。本次活动设计理念有所创新,走进乡村不仅是为了“帮扶”,更是“共通、共享、共进和共赢”,通过建立名师与乡村教育的
期刊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确立的坚定不移的发展方针,是我国在世界竞争中争取主动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决策。所谓创新精神,是在已经取得的精神成果的基础上或者在其感召下,思维所进行的一种延伸。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每个教师必须正视和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略作阐述。一、 重视创设情境,要让学生主动学习 
期刊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传输效率问题以及安全问题一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需要加强对双向网络传输的安全管理。本文首先介绍了影响有线电视双向网络传输效
英语听说教学中,听是输入,说是输出。一般情况下,先输入再输出,因此听说课的基本模式是“输入—输出”,输出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实践。课堂上,教师一般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然后提出任务,但在听说教学中,听和说的活动一般都是呈割裂状态,在完成听力活动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创设单一的、表层的、碎片化的情境,进行说的活动。尽管是在设定的情境下,但创设的听和说的情境没有在同一主线下,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