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新课标理念下,倡导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形式,目的只有一个——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如何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可见,完善的评价体系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笔者经实践分析,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开放评价体系,能有效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1.开放评价方式
我们还应把评价寓于平常的教学行为中,如作业评价,课内学习评价,课余学习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能力形成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1.1寓评价于平时作业中。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是建立在存量知识基础之上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求“平时作业”进行认真评价。教师对学生平时作业应认真批改,记载,把它作为对学生语文素质评价的第一手资料。批改作业时,可直接采用等级记录制,按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分优秀、良好、及格、待及格四个等级。作业的评价可分内容进行,如分成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语文交际等六项。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设定“创关积分”形式,这样切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同时,为了提高作业评价的正效应,教师要加大评价密度,增强评价透明度。对低年级学生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后有针对性地找学生个别交流。中高年级可师生共同评价,教师把作业批改记录单发给学生,让组长组织本组学生,结合各自的原始作业进行比照,让学生相互评价,自我检查,肯定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发现不足及时改正。一学期结束时,再对“平时作业”进行总评。
1.2寓评价于课内学习中。课内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发展的主渠道,应该通过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不管是情境性学习活动,还是常规性学习活动,教师的评价既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在营造宽松良好的评价氛围方面努力,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进行反思,比较、明辨是非,扬长避短。
1.3寓评价于课余学习中。教师对学生课余学习的评价,可通过组织学生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进行;学生课余学习的自评,可通过反思课余的学习过程和评判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同时对课余学习的评价,可通过交流课余的学习成果进行;家长的评价,则可通过观察、记录孩子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检验孩子的学习效果进行。
2.开放评价内容
基于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语文考试在内容上要打破一份试卷“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块和重选择、答案唯一的局面,而应从积累与应用、阅读与思考、朗读与交际、作文与创新、综合与实践等方面与学生进行综合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评价,以体现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如,阅读与思考的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字材料的感悟、理解、评价、鉴赏、表达能力等,主要可以从三方面来考查:一是课内材料的阅读;二是课外材料的阅读;三是生活中的积累。朗读与交际可通过口试来考查,如低年级学生抽签朗读有注音的短文,中高年级同学可考查看图说话、看电视说话、口述见闻、就一事件作简短发言等内容。另外也可口试、笔试结合考查,听录音或老师口述,然后作出笔答。
3.开放评价题型
评价题型的设计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出不同项目,不同要求的命题。题型能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在与命题的对话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开放性题型给了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空间,学生置身于此类情境之中,心智放飞,情景萌生,不仅提高了听说读写等能力,而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4.开放命题形式
一直以来,老师布置作业,教师命题,学生按时完成,似乎天经地义,然而,这样的评价活动,对学生而言,是被动接受,外在强加的,说穿了,多少带一点“强迫”的味道。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命题则允许学生参与命题,自主命题。因为学生命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积极探索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我在班里教室墙壁上规划了一块“作业超市”——“知识娱乐园”,并与学生约定:学完一篇课文后,学生可以自己或两三个人合作,设计一份作业,张贴到“作业超市”里,这份作业设计要求在“超市”里要吸引“买主”。同时学生可到“作业超市”里自由挑选自己喜爱的,乐意做的作业。挑了谁的作业,完成后交给谁检查。每课评一最佳“设计师”,最佳“挑战者”。这样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实践创新的舞台,构建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平台,学生非常感兴趣。大大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开放评价体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个性、挖掘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
1.开放评价方式
我们还应把评价寓于平常的教学行为中,如作业评价,课内学习评价,课余学习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能力形成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1.1寓评价于平时作业中。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是建立在存量知识基础之上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求“平时作业”进行认真评价。教师对学生平时作业应认真批改,记载,把它作为对学生语文素质评价的第一手资料。批改作业时,可直接采用等级记录制,按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分优秀、良好、及格、待及格四个等级。作业的评价可分内容进行,如分成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语文交际等六项。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设定“创关积分”形式,这样切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同时,为了提高作业评价的正效应,教师要加大评价密度,增强评价透明度。对低年级学生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后有针对性地找学生个别交流。中高年级可师生共同评价,教师把作业批改记录单发给学生,让组长组织本组学生,结合各自的原始作业进行比照,让学生相互评价,自我检查,肯定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发现不足及时改正。一学期结束时,再对“平时作业”进行总评。
1.2寓评价于课内学习中。课内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发展的主渠道,应该通过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不管是情境性学习活动,还是常规性学习活动,教师的评价既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在营造宽松良好的评价氛围方面努力,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进行反思,比较、明辨是非,扬长避短。
1.3寓评价于课余学习中。教师对学生课余学习的评价,可通过组织学生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进行;学生课余学习的自评,可通过反思课余的学习过程和评判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同时对课余学习的评价,可通过交流课余的学习成果进行;家长的评价,则可通过观察、记录孩子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检验孩子的学习效果进行。
2.开放评价内容
基于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语文考试在内容上要打破一份试卷“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块和重选择、答案唯一的局面,而应从积累与应用、阅读与思考、朗读与交际、作文与创新、综合与实践等方面与学生进行综合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评价,以体现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如,阅读与思考的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字材料的感悟、理解、评价、鉴赏、表达能力等,主要可以从三方面来考查:一是课内材料的阅读;二是课外材料的阅读;三是生活中的积累。朗读与交际可通过口试来考查,如低年级学生抽签朗读有注音的短文,中高年级同学可考查看图说话、看电视说话、口述见闻、就一事件作简短发言等内容。另外也可口试、笔试结合考查,听录音或老师口述,然后作出笔答。
3.开放评价题型
评价题型的设计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出不同项目,不同要求的命题。题型能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在与命题的对话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开放性题型给了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空间,学生置身于此类情境之中,心智放飞,情景萌生,不仅提高了听说读写等能力,而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4.开放命题形式
一直以来,老师布置作业,教师命题,学生按时完成,似乎天经地义,然而,这样的评价活动,对学生而言,是被动接受,外在强加的,说穿了,多少带一点“强迫”的味道。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命题则允许学生参与命题,自主命题。因为学生命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积极探索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我在班里教室墙壁上规划了一块“作业超市”——“知识娱乐园”,并与学生约定:学完一篇课文后,学生可以自己或两三个人合作,设计一份作业,张贴到“作业超市”里,这份作业设计要求在“超市”里要吸引“买主”。同时学生可到“作业超市”里自由挑选自己喜爱的,乐意做的作业。挑了谁的作业,完成后交给谁检查。每课评一最佳“设计师”,最佳“挑战者”。这样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实践创新的舞台,构建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平台,学生非常感兴趣。大大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开放评价体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个性、挖掘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