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时”可以攻玉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ianxuey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缘起:一次时事引入的失败
  开学初,我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不平静的世界》时,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课中引入了“因钓鱼岛问题导致社会上产生打砸事件”,打算让学生体会到动乱所带来的破坏有多么严重,从而进一步感受和平的宝贵。孰料,学生们看完这个新闻资料,义愤填膺,产生了仇恨情绪。
  这次导人是失败的,于是课后我又仔细研读了本课教材,《不平静的世界》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内容涉及世界历史范畴,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战争和冲突,激发学生对战争的痛恨之情,对和平的向往之情。这些战争对学生来说比较遥远,可以说是学生们的历史知识盲区。我引入与学生如此接近的时事资料,照理来说,很接近学生的生活。
  可我只考虑其一,却没有考虑其二。在平时的电视节目、教科书里,以及大人的讲解中,学生们对侵华战争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再加上我选用的时事新闻又是有关日本和中国的钓鱼岛事件。学生感同身受,瞬间产生的情绪不再是怜悯、惊叹,而是仇恨。于是也就无法客观地看待战争的残酷,更萌发不了对和平的向往。
  看来,站在教师的角度选用时事,凭感觉运用于课堂,是一个误区。那么,如何站在学生的视角上,有针对性地选用典型的时事材料呢?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探究、实践,认为遵循原则选择时事材料,并适时地切入于课堂中,才能达到意想中的效果。
  审视:时事遴选的原则
  1.强调针对性
  国内外的大事千变万化,时事内容的热点新闻丰富多彩。有针对性地选取国内外大事或本土热点新闻,把最能说明问题的时事引入到教学中,有的放矢,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如我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时,针对文本“天有不测风云”的主题,在导人新课时引入日本海啸的新闻,通过视频和图片带给学生的强烈冲击力,感受“天有不测风云”的深刻含义。
  引入时事是为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因为学生爱听,老师就引,任何脱离文本的引入都是空中楼阁。只有针对文本主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入的时事,才能对课堂教学起到实效。
  2.提倡新颖性
  在课堂中引入时事,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突显时代特征。只有在深刻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精心选择针对性强的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作为实例,才能使教学更具有说服力,达到说理、解惑的目的。
  如在《祖国属于我们》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观看十八大的实况,听听代表们的意见。相信这样做,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当今的中国。
  我们品德教师平日里要养成关注时事的习惯。古人云:“博观而约束,厚积而薄发。”只有广见博识,才能取其精要;只有积累丰富,才能灵活运用。
  3.关注主体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基础已经决定了只有源自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的时事才能最有利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并有效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师不仅要选择与文本内容、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时事引入,更要从中筛选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和感悟的内容。
  如在《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一文的教学中,关键是让学生懂得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让学生能热爱平凡的劳动,尊重和感谢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在设计教案时,我预备了两个新闻:一是2013年最热门的人物——神州十号的女宇航员王亚平。王亚平是中国第二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并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这则新闻,让学生感受各行各业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为社会做贡献。二是引入报刊新闻《别等没早餐了才想起外地人》:……他们行走在我们衣食住行的边边角角,不招摇,不起眼。一到春节,他们集体回家,与之相关的行业纷纷打烊。没有他们,城市多少有些落寞与冷清……经过斟酌,还是舍弃王亚平这则炙手可热的新闻,选择了第二则,因为我所教的学生们基本上都是外地民工子女,他们的父母早出晚归,辛勤工作。他们更能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的父母,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虽说“距离产生美”,但只有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新闻,才是最鲜活最有生命力,最能使学生产生共鸣、获得感悟的。
  践行:有效引入时事的对策
  在品德课教学中把时代的活水——时事引入课堂,不应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和重复,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捕捉学生心灵跳动的脉搏,把握住教学契机,恰到好处地呈现材料,这样才能为品德课堂“推波助澜”。
  1.曲径通幽花木深——于明理处引入
  品德课堂教学往往分为“感知—明理—激情—导行”四个部分,而“明理”是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根据道德认识形式和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时机引入时事,有助于突破“明理”难点。
  在绍兴市第三届品德书圣大学堂中,来自上虞的汤金华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劳动需要知识这一道理。是这样设计授课的:
  师:你心中的理想职业是什么?(学生说了许多职业:教师、医生、科学家……)
  此时,师课件出示:养猪。问:你看到这个职业,想到了什么?让你去养猪,你喜欢吗?(许多人都说不喜欢)
  这时,课件继续出示:大学生。师问:在你心中,大学生是怎样的人?(学生众说纷纭,都觉得大学生有学识、了不起)
  课件继续出示:大学生养猪
  师:你相信吗?可生活中却真有这样的事?课件出示:“大学生养猪倌”刘荣杰的新闻视频。
  一边放视频,一边提问:妈妈为什么让儿子回家养猪?如果是你接到电话,你会怎么想?刘荣杰是靠什么养猪的?
  最后师小结:劳动需要知识。   汤老师可谓是有一双慧眼,善于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时事。他选用了上虞一名大学生刘荣杰放弃做电脑公司老板而回到农村养猪致富的新闻。大学生的文凭和养猪的职业形成强烈对比,瞬间激起千层浪。学生嘴上没说,心里定然都在想:“有这样傻的大学生,书不是白读了吗?“视频放完,学生所有原先的观点又都被推翻了——这大学生不傻,原来养猪也需要知识!汤老师灵活地选用时事新闻,使学生明白了:劳动需要知识,可以说是活化了教材,活化了知识,也活化了课堂。
  2.柳暗花明又一村——于误识时引入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识、经验,交流情感、体验、观念,是共同发展的过程、增值的过程、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表面上看,课堂上学生的“旁逸斜出”使教学活动离开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但教师若能给予恰当的引导,教学就完全有可能超越教师的预想,使学生获得非预期的发展。
  教学《交通连四方》时,班上外来民工子女都谈到每次回老家心情都很急切,恨不得能插上翅膀就飞回去。可是长途汽车司机怕被摄像头拍到超速,连100码都不敢开。有一次司机还因为开车时间超过四小时,被交警强制休息,所有乘客都叫苦连天。显然,学生的看法违背了交通安全法规。
  面对这个问题,我没有当场反驳而是因势利导,引入了包茂高速陕西延安“8·26”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6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160.6万元。经调查,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卧铺大客车驾驶员疲劳驾驶造成追尾。同时,货车驾驶员从匝道违法驶入高速,并且在高速公路上违法低速行驶所致。
  最后,学生明白了交警禁止客运车司机违反规定疲劳驾驶、超速行驶是为了乘客的安全,是乘客顺利、平安回老家见到亲人的保障。
  教学中,教师及时捕捉了具有独特理解的生成,抓住时机,引入时事,因势利导,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童心,又巧妙地消除了干扰。
  3.未成曲调先有情——于感悟申引入
  结合文本内容,引入时事进行拓展学习,可以充实和丰富文本、教学空间难以捕捉及呈现的内容,升华主题,让学生的主观世界多些情景体验和感悟,突破对抽象的教材目标的理解,多角度拓展和深化文本内容,打开教学思路。
  在教学《携手共创和平》一课,认识恐怖袭击的危害时,我引入了“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的新闻视频,并把其中一个受害者的信息出示在课件上:
  1日晚间21时20分许,王宇和父母在昆明火车站站前广场准备乘火车回老家哈尔滨。突然,远处出现一群人,手里拿着五六十厘米长的西瓜刀,见人就砍。王宇和父母本能地向火车站旁边的招待所跑去,但王宇的母亲被椅子绊倒。“我没拽起我妈,我父亲赶紧去拉母亲,那凶手就一刀扎到我妈喉咙上……”王宇哽咽道。
  看完后问学生: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1:恐怖分子怎么如此残忍?
  生2:这些人难道自己没有亲人吗?他们到底是不是人?
  ……
  师:是的,这是一群丧尽天良的魔鬼!这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恐怖主义团伙!他们并没有逍遥法外,4天后全部被抓获。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只有打动学生心灵的东西,才能在学生的情感深处留下深刻的记忆,终生难忘。通过此次引入,学生第一次近距离地直面恐怖分子,情绪愤慨,激发起了热爱和平的愿望,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和平的价值和意义。
  展望:他山之“时”的妙处
  时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选,在于教师选择正确时机,合理引入。好的时事案例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触动人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如果我们品德教师选择实实在在的、符合学生生活气息的、具有课堂灵性的特定时事,适时引入,那么我们的品德课堂自然会妙不可言!
其他文献
近日,听了我校三年级岳老师执教的一道习题,内容是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该老师初次教学:主要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在方格纸上先呈现出正方形,让学生说说它的边长是多少,随后很快得出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第二步:出示长方形,学生数出长方形的周长是14厘米。  第三步:电脑显示,从正方形中复制出一个同样的正方形下移,再从右边的长方形中复制一个同样的长方形下移并向正方形靠拢,
期刊
我校在两年多的探索中,力图将儿童、创造性戏剧和语文教学三者作为和谐对话的生态关系来考察,把创造性戏剧作为教与学的手段,并借鉴艺术的眼光来审视,以融合的取向来阐释与实践儿童的语文学习。我们将“创造性戏剧”界定为:在激发儿童创作戏剧的过程中,培养儿童乐于并善用戏剧语言表达自我、思考和认识周围世界,由师生共同建构的指向人文精神的一种审美教育。为让“创造性戏剧”牵手“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期刊
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将目光聚焦课堂,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层出不穷,教师挖空心思构建高效课堂,却忽视对学生课后复习方法的指导,使一些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屡屡出错,成绩“居低不上”。笔者认为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要“两只手”给力,“一只手”是指教师课堂上的“教”,“另一只手”是指学生课后知识的温习。教师课堂上要“重拳出击”,课后复习要“出手相助”,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明显的成效。 
期刊
数学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引领学生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是主观意识和现实表象抽象化、概括化的结果,旨在主体性教学实践下,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逻辑起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学生更多的思维品质、注意力品质以及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参与和作用。而小学生虽然是生动活泼的、独立的群体,所具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相差不远,但对于这种逻辑性强、数理能力要求较高的学
期刊
本期关注:创新与实践  策划人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改以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时代赋予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当今课堂教学的崭新课题。十余年来,围绕这个中小学课程改革前沿的课题,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从各种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  下面一组文章,记录了作者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水平,不拘泥于旧的思维模式和框架,积极开发学生的创
期刊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自主体验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教师的教学要顺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制约着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程度。但是,当今我们还经常会发现有的教师对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认识不足,存在着用教师活动代替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学生学习体验不充分,或体验缺乏有效引导而难以深入等现象,从而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案例描述】  最近,分
期刊
如何真正让我们的数学教育成为文化之旅,让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充分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爱上数学呢?目前仍是一个有待破解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苏教版数学一、二年级的教材研读,发现教材中编排了比较丰富的与数学文化相关的内容,形式灵活多样,突出了教材的多义性与开放性。本文侧重分析苏教版数学一、二年级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呈现方式,旨在明确低年级教材中数学文化知识的整体概况,凸显教材的数学文化呈现途径与状态,便于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学生“插嘴”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数学课堂之上。有的“插嘴”极具价值,有的却有失偏颇。面对学生的“插
期刊
善耕自创办以来,已逾百年,在这动荡与发展并存的百年之中,她以其独有的理念,度过了战争的硝烟,沐浴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历经坎坷沧桑,依旧安静地居于苏州城中,履行着她的职责,福泽着一方姑苏人。善耕的发展,是善耕人因地制宜,不断革新的结果。  一、“昨日”之“耕”——烽火中孕育。实践中成长  善耕实验小学是苏州市区的一所百年名校,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二月二十五日,初名长洲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堂址
期刊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情感光芒,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正如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