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爱留守儿童,发挥长效优势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g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留守儿童、少年的成长和教育,牵动着每一个农民工家庭的心。我校在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充分挖掘学校教育的内在潜力,发挥学校教育的长效优势,创新教育管理的既有理念,拓展教育服务的时空范围,创建留守学生生活教育服务中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全员教师代理监护人制度,本着“就近、就熟、就亲”的原则,关照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既可免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使学校真正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园地。
  一、摸清现状是关爱教育的前提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在逐渐增多。据调查,目前,农村学校外出打工的家长中,父亲外出打工的占32%人,母亲外出打工的占30%。在留守儿童中,由父亲在家照顾的有20%,母亲在家照顾的有22%,由爷爷奶奶照顾的有51%,由其他亲人照顾的有7%。
  从调查情况看,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为留守儿童教育成长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有利于留守儿童自立自强性格的培养,但同时,也使留守儿童教育生活面临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调查中发现,选择与子女分离而外出务工的父母,大多是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他们无一技之长,打工收入往往不高,因此,这些留守儿童家庭的生活普遍拮据。
  2.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令人堪忧。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学习均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是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
  3.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亟待关注。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加上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感觉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了一定的人格障碍。
  4.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他们面临拐骗、打架、斗殴、抢劫、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由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安全纽带衔接不上,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孩子由于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也是非常危险的。
  二、建立长效机制是关爱教育的保证
  一是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通过调查研究,要摸清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儿童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要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二是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要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退休教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可通过工会,发动全体退休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管家长队伍中去,承担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要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即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儿童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干部、团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儿童”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三是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可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代管家长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同时,为加强代管家长的管理,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举办一次代管家长论坛活动,交流经验,探索新路,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我们还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
  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儿童”开展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如举办“关爱留守儿童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为留守儿童献爱心”募捐活动,举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演讲比赛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儿童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儿童开展集体活动,在学校设置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儿童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学校在“留守儿童之家”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专门配备了专业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确保不因家庭贫困而让一个留守儿童失学。
其他文献
一、低段口语交际现状及存在问题  1.低段交际的基本特征  (1)内容的简略性。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使他们在感知事物方面具有明显的笼统性、随意性,受到知识面和感知面的影响,在口语交际中即使能主动积极地在课堂内对老师的提问作出回应,但表达内容也只是简略、不全面的。  (2)极强的模仿性。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尽管在发音口齿、习惯仪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具有极强的模仿性。一
期刊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站在自自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将会得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
期刊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程要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的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因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在语文课上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尊重和主人的尊严,在语文教学中确信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弹性感悟、独立创造、自由表达的积极心理生态的需要,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生态环境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叩开学生的心扉,使语文课程
期刊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下文简称《课程(2011版)》)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也是思想品德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笔者认为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更加重视公民意识教育。现结合对《课程(2011年版)》)的学习研究,谈谈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着惊奇和兴趣,诸如天上的鸟为什么会飞、地上的蜗牛为什么爬得这么慢、电视为什么会出现图像。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幼儿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让大人也难以回答的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愿望。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幼儿进行操作活动需要准备许多东西,老师怕麻烦,也怕幼儿在操作探索的过程中会有危险,或者在课堂中怕纪律混乱等原因,往往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围着教师转,
期刊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 泛关注,利用学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功效持久的好方法,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现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谈一下笔者的认识:  一、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  现代教育教学观指出,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的理
期刊
美术活动是幼儿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语言。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而美术教育中的一系列活动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因为美术活动借助于幼儿的形象思维,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下面就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指导幼儿正确地观察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观察是幼儿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要途径,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要培养幼儿对事物看一看的兴趣,常常提醒幼儿注意观察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向孩子们展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它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及乐于探索、热爱生活、深入社会实践的能力为目标的活动课程。如何让孩子和我们一起在新课程中成长,也获得成长的快乐,感受课程的魅力,和他们一起回归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最终成为道德的参与者、理解者和实践者呢?这就要从如何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开始。  经过多年和学生一起学习实践、与同行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其核心就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创新学习活动中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包括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敏锐性等。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是家长最大的期待,是社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学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
期刊
摘 要:本文在论述了当前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薄弱现象后,着力提出渗透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探究了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如何从不同角度来渗透文化意识,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更有效地转变为交际能力。  关键词:文化意识 渗透 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学  一、渗透文化意识,开展英语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跨文化意识的渗透,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