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其核心就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创新学习活动中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包括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敏锐性等。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是家长最大的期待,是社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学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就此谈谈自己认识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波利亚指出:“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就必然出现学生经常不用教师讲的或课本上现成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的现象,而且正确和错误都有可能出现。正确时,说明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的原理;出错时,也未必不是一种好的现象,这正说明学生不满足于依葫芦画瓢,也说明学生具有创新精神。而我们很多的教师,往往只注意了前者,忽略了后者。在一堂计算教学课中,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7.5×28+17×2.5。在研究计算方法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应该先做乘法再做加法。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能不能用(7.5+2.5)×(28+17)进行计算?很显然,这个学生错误地使用了提取公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教师会告诉学生仔细想一想法则,随着教师简单的否定,在羞涩中学生刚刚萌发的创新意识被扼杀掉了。而有些教师并不急于否定学生,首先表扬学生这种大胆的设想具有创意性,再提出是否存在问题、有无解决的方法。随着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研究意识,从而通过研究发现了多种较新颖独特的计算方法:(1)原式=7.5×17+17×2.5+7.5×11=(7.5+2.5)×17+7.5×11;(2)原式=(7.5+2.5)×28-2.5×11……这样不仅鼓励了学生最初萌发的创新意识,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创新的欲望。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结果。
  二、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学生去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创造动机可以来自儿童的内在动机,也可以来自儿童的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可以相互转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造精神。在长、正方体表面积的练习课上,我为学生设计了一节磁带盒的包装设计课,课上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现有的磁带盒的外包装进行设计,学生从节省材料、美观新颖、使用便利即环保等多个方面分组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具,把自己的设计制作出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动机,在学生的演示过程中,教师及时的鼓励,赞许的眼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学生设计出了阅览式、书架式、礼品式等等多种包装设计,同时加深了对长、正方体的理解,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利用外在动机的激励作用,促进内在动机的发展。因为内在动机更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活动,发展和提高创造能力。
  创造动机还与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有关。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有较强的毅力,富于挑战性,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热衷于担任富于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完成任务时敢于创新,即使遇到挫折失败也会加倍努力,直至成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次调动不同类型学生的创造动机,开展合作学习,发挥不同类型学生的特长,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是极为重要的。还是在包装设计一课中,有的学生思维的创新意识极强但动手能力很差,有的学生手很巧,但缺乏创新精神。因此利用分小组合作的方式,采用优势互补,同样可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创作动机,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思维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一把开启数学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学生一旦科学地掌握了数学思维的方法,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便会大大增强,他们就可以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的“武器”,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最现实的目标和具体途径。
  再次,我认为应充分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第一,教师应当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做到既“备课”又“备人”,而后者就是指我们应当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第二,教师不应充当知识的“授予者”,而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具体地说,教师首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寻找(提出)问题,并积极地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同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又应当帮助学生去承担起责任。也即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真正的促进者,如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当成为自天而降的“救世主”,而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有益的启发者;在学生间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教师则不应成为关于正确与错误的“最高裁定者”,而应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交流和自我批评。第三,除去直接的促进作用外,教师又应注意发挥“学习共同体”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具体地说,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应当具有这样的特点:其中每个人(包括所谓的差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而不是受到轻视或压制;另外,真理的标准是理性而不是教师,也不是任何的“权威”,显然,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其他文献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是课改目标,课改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度、量、序、势四个方面谈了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效率 度 量 序 势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与探索中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课改”要求、响应“减负”号召。本文想从控制影响教学过程的几个重要因素——度、量、序、势等方面,谈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定
期刊
摘 要: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要创建活泼、轻松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创新与实践平台,鼓励大胆猜想,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猜想 直觉 发散 定势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这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数学课堂
期刊
一、低段口语交际现状及存在问题  1.低段交际的基本特征  (1)内容的简略性。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使他们在感知事物方面具有明显的笼统性、随意性,受到知识面和感知面的影响,在口语交际中即使能主动积极地在课堂内对老师的提问作出回应,但表达内容也只是简略、不全面的。  (2)极强的模仿性。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尽管在发音口齿、习惯仪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具有极强的模仿性。一
期刊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站在自自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将会得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
期刊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程要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的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因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在语文课上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尊重和主人的尊严,在语文教学中确信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弹性感悟、独立创造、自由表达的积极心理生态的需要,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生态环境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叩开学生的心扉,使语文课程
期刊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下文简称《课程(2011版)》)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也是思想品德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笔者认为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更加重视公民意识教育。现结合对《课程(2011年版)》)的学习研究,谈谈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着惊奇和兴趣,诸如天上的鸟为什么会飞、地上的蜗牛为什么爬得这么慢、电视为什么会出现图像。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幼儿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让大人也难以回答的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愿望。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幼儿进行操作活动需要准备许多东西,老师怕麻烦,也怕幼儿在操作探索的过程中会有危险,或者在课堂中怕纪律混乱等原因,往往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围着教师转,
期刊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 泛关注,利用学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功效持久的好方法,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现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谈一下笔者的认识:  一、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  现代教育教学观指出,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的理
期刊
美术活动是幼儿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语言。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而美术教育中的一系列活动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因为美术活动借助于幼儿的形象思维,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下面就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指导幼儿正确地观察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观察是幼儿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要途径,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要培养幼儿对事物看一看的兴趣,常常提醒幼儿注意观察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向孩子们展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它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及乐于探索、热爱生活、深入社会实践的能力为目标的活动课程。如何让孩子和我们一起在新课程中成长,也获得成长的快乐,感受课程的魅力,和他们一起回归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最终成为道德的参与者、理解者和实践者呢?这就要从如何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开始。  经过多年和学生一起学习实践、与同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