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的美的对象。文学鉴赏的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包括良好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一定的审定美、创造美的能力等。高尚的审美意识追求真理、发扬善性、增进健康,从而促进人的各种素质的发展,是青少年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因此,语文教学是美育的重要阵地。
一、在深情“美读”中感受美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感情就没有美。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感知作品的情感美。要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美,不但要多朗读,还要善于“美读”。所谓“美读”,用叶老的话说,就是“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如:吟诵《听潮》是一种美的享受。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沉吟,感受那恬静、清丽、和平、愉悦的柔态美;用昂扬、急速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愤怒,感受那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万马奔腾的雄壮美,在美的感受中理解作者对大海的深情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加强诵读指导,让学生带着感情反复吟诵,在诵读中提高对语言的审美感受能力。总之,语文课上有了琅琅读书声,才能充满浓浓情意;有了浓浓情意,学生才能身临审美境界、体会情感、把握文意,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二、在激情“研读”中理解美
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染。中学语文教材蕴含着多方面的情感因素,所以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审美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如果能创设一个成功的与审美教育相适应的情境,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渗透审美教育的阅读鉴赏教学必定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美、理解美的过程一定要以情激情,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绪进行学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语文教材中的美的要素。
1、语言的凝练、含蓄美
所谓凝练,就是语言精确简练、言简意赅,并将复杂的内容、丰富的感情、深邃的道理凝聚在精炼的词句之中,“片言明百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去品味作者锤炼字句的苦心和功力,以及炼字炼句所取得的艺术美。如:《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短短六句诗,就将木兰代父从军、急赴前线、出生入死、艰苦奋战、十年凯旋而归的历程、环境、气氛和感情作了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真可谓言简意赅。
语言的含蓄美是一种深层次的语言美。掌握这类寓意深邃、意在言外的语言,对理解全文的思想内容是极为重要的。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沈德潜评价说:“旅中情思,虽说明未说尽。”诗中只是轻描淡写、毫不经意地点出“思故乡”的原因是“望明月”,而没有细致地描写出思故乡的具体内容、具体环境。但是,正是这种“未说尽”的内容比“已说明”的内容要丰富得多,这种“未说尽”带来的含蓄美,“使历代见月思乡的人,不管各自的处境如何,都能借吟诵本诗句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张燕瑾《唐诗选析》)鲁迅的《故乡》、《孔乙己》,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契诃夫的《变色龙》等作品的许多语言都是凝练含蓄的典范。指导学生理解它们时,教师要加以点拨,撩起学生产生与作家、作品相适应的情绪心境,通过艺术形象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以人度物来体验其情,领悟其理。
2、语言的音乐、绘画美
韵律的和谐、节奏的鲜明,是使语言具有音乐美的基本因素,语言的音乐美给语文审美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诗歌、散文的语言极富音乐美。例如《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里语言平仄的变化、音调的抑扬、句式的反复和句末“了”字的运用,给人以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教学中要发掘这些美的因素,多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其节奏、韵律的美,培养审美情趣,体会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古人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谈。诗词中体现绘画美的例子俯拾即是。最妙的是李清照的《如梦令》,全篇33个字,词中没有一个描绘色彩的字,却使整个画面色彩艳丽:藕花红、鸥鹭白、荷叶绿、湖水蓝,意趣盎然,美不胜收。作者把美的情致注了进去,一幅动态的、立体的画图就溢了出来。
3、作品的意境美
所谓“入境”,就是进入意境。教师要引导学生架起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一道彩虹——联想和想象,把作者描绘的景象再现出来,例如,《江雪》的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写出了一幅人兽绝迹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冷酷、死寂之感,使人压抑。然而正当我们“冷却”的心被压抑得无法喘息时,一线希望之光透过茫茫的迷雾,在冷荒的原野上闪烁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于是,在这生命绝迹的世界里出现了生命,荒原有了春天,失望有了希望,于是,我们的心开始“温热”了、复苏了。这里,除了环境氛围以外,更重要的就是一种情绪氛围,我们要体验的也主要是这种情绪氛围。
三、在审美“陶冶”中渗透人性美的教育
别林斯基在评论普希金时说:“阅读普希金的作品,是培养人性的最好方法,特别有益于青年男女。”可见,审美陶冶在“人性美”的教育中的功能。我们的中学生,生活经验不足,阅历不丰富,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因此,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激起学生“对善良事物的钦佩感情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语)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通过对作品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的分析,渗透“人性美”的教育
在教材中,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屡屡可见。如《望岳》中泰山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观沧海》中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桃花源记》里恬静、和乐的氛围……这些异彩纷呈、千姿百态的自然画面,融进了作者的感情,细细分析这些自然美,对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性情、激发爱国之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材中也不乏人文景观的美:雄伟坚固的中国石拱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的苏州园林……学习这类课文,要渗透对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的赞颂和钦佩之情。
2、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美的剖析,渗透“人性美”的教育
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言论和行动,透露出内心世界的状态,表现着人的心灵的美与丑。由于教材的教育性导向,因此教材中人物形象美的素材,为数众多。如:《最后一课》、《七根火柴》、《荔枝蜜》通过讴歌爱国志士、优秀共产党员、普通劳动者,点燃爱国、爱党、爱人民之情;《背影》、《散步》、《麦琪的礼物》等通过作者或作品主人公真性情的表露,表现亲情、友情、爱情的可贵;如《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紫藤萝瀑布》等通过“我”的感悟,教育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
2.曾旭晴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3.欧阳代娜 《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
4.叶圣陶 《语文教学二十韵》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中学课题组)
一、在深情“美读”中感受美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感情就没有美。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感知作品的情感美。要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美,不但要多朗读,还要善于“美读”。所谓“美读”,用叶老的话说,就是“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如:吟诵《听潮》是一种美的享受。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沉吟,感受那恬静、清丽、和平、愉悦的柔态美;用昂扬、急速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愤怒,感受那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万马奔腾的雄壮美,在美的感受中理解作者对大海的深情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加强诵读指导,让学生带着感情反复吟诵,在诵读中提高对语言的审美感受能力。总之,语文课上有了琅琅读书声,才能充满浓浓情意;有了浓浓情意,学生才能身临审美境界、体会情感、把握文意,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二、在激情“研读”中理解美
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染。中学语文教材蕴含着多方面的情感因素,所以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审美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如果能创设一个成功的与审美教育相适应的情境,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渗透审美教育的阅读鉴赏教学必定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美、理解美的过程一定要以情激情,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绪进行学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语文教材中的美的要素。
1、语言的凝练、含蓄美
所谓凝练,就是语言精确简练、言简意赅,并将复杂的内容、丰富的感情、深邃的道理凝聚在精炼的词句之中,“片言明百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去品味作者锤炼字句的苦心和功力,以及炼字炼句所取得的艺术美。如:《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短短六句诗,就将木兰代父从军、急赴前线、出生入死、艰苦奋战、十年凯旋而归的历程、环境、气氛和感情作了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真可谓言简意赅。
语言的含蓄美是一种深层次的语言美。掌握这类寓意深邃、意在言外的语言,对理解全文的思想内容是极为重要的。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沈德潜评价说:“旅中情思,虽说明未说尽。”诗中只是轻描淡写、毫不经意地点出“思故乡”的原因是“望明月”,而没有细致地描写出思故乡的具体内容、具体环境。但是,正是这种“未说尽”的内容比“已说明”的内容要丰富得多,这种“未说尽”带来的含蓄美,“使历代见月思乡的人,不管各自的处境如何,都能借吟诵本诗句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张燕瑾《唐诗选析》)鲁迅的《故乡》、《孔乙己》,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契诃夫的《变色龙》等作品的许多语言都是凝练含蓄的典范。指导学生理解它们时,教师要加以点拨,撩起学生产生与作家、作品相适应的情绪心境,通过艺术形象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以人度物来体验其情,领悟其理。
2、语言的音乐、绘画美
韵律的和谐、节奏的鲜明,是使语言具有音乐美的基本因素,语言的音乐美给语文审美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诗歌、散文的语言极富音乐美。例如《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里语言平仄的变化、音调的抑扬、句式的反复和句末“了”字的运用,给人以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教学中要发掘这些美的因素,多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其节奏、韵律的美,培养审美情趣,体会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古人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谈。诗词中体现绘画美的例子俯拾即是。最妙的是李清照的《如梦令》,全篇33个字,词中没有一个描绘色彩的字,却使整个画面色彩艳丽:藕花红、鸥鹭白、荷叶绿、湖水蓝,意趣盎然,美不胜收。作者把美的情致注了进去,一幅动态的、立体的画图就溢了出来。
3、作品的意境美
所谓“入境”,就是进入意境。教师要引导学生架起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一道彩虹——联想和想象,把作者描绘的景象再现出来,例如,《江雪》的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写出了一幅人兽绝迹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冷酷、死寂之感,使人压抑。然而正当我们“冷却”的心被压抑得无法喘息时,一线希望之光透过茫茫的迷雾,在冷荒的原野上闪烁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于是,在这生命绝迹的世界里出现了生命,荒原有了春天,失望有了希望,于是,我们的心开始“温热”了、复苏了。这里,除了环境氛围以外,更重要的就是一种情绪氛围,我们要体验的也主要是这种情绪氛围。
三、在审美“陶冶”中渗透人性美的教育
别林斯基在评论普希金时说:“阅读普希金的作品,是培养人性的最好方法,特别有益于青年男女。”可见,审美陶冶在“人性美”的教育中的功能。我们的中学生,生活经验不足,阅历不丰富,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因此,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激起学生“对善良事物的钦佩感情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语)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通过对作品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的分析,渗透“人性美”的教育
在教材中,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屡屡可见。如《望岳》中泰山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观沧海》中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桃花源记》里恬静、和乐的氛围……这些异彩纷呈、千姿百态的自然画面,融进了作者的感情,细细分析这些自然美,对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性情、激发爱国之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材中也不乏人文景观的美:雄伟坚固的中国石拱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的苏州园林……学习这类课文,要渗透对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的赞颂和钦佩之情。
2、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美的剖析,渗透“人性美”的教育
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言论和行动,透露出内心世界的状态,表现着人的心灵的美与丑。由于教材的教育性导向,因此教材中人物形象美的素材,为数众多。如:《最后一课》、《七根火柴》、《荔枝蜜》通过讴歌爱国志士、优秀共产党员、普通劳动者,点燃爱国、爱党、爱人民之情;《背影》、《散步》、《麦琪的礼物》等通过作者或作品主人公真性情的表露,表现亲情、友情、爱情的可贵;如《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紫藤萝瀑布》等通过“我”的感悟,教育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
2.曾旭晴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3.欧阳代娜 《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
4.叶圣陶 《语文教学二十韵》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中学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