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 方法 选择母乳性黄疸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每次5mL,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口服婴儿葡萄糖粉配制成浓度为5%~10%葡萄糖溶液,每次20mL,每日3次。7d为1个疗程。 结果 治疗组治愈17例,好转29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18例,无效23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
[关键词]茵栀黄口服液;母乳性黄疸;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中图分类号] R2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0-65-02
母乳性黄疸(breast milk jaundice,BMJ)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通常我们所说的母乳性黄疸是指晚发型(又称迟发型),近年来,随着母乳喂养的大力推广及对黄疸的重视,母乳性黄疸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1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母乳性黄疸患儿100例,年龄在3~59d。其中男50例,女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男25例,女2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黄疸指数为血总胆红素水平。两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及黄疸指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其他感染、溶血、缺氧等严重并发症、头颅血肿、肝功能障碍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1.2 诊断标准
母乳性黄疸临床诊断标准[1]:(1)母乳喂养或以母乳为主,黄疸在生后2~14d内出现并持续不退;(2)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3)排除感染、溶血、缺氧、头颅血肿、肝功能障碍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所致的黄疸;(4)停哺母乳后黄疸迅速减轻或消退。患儿一般状况好,生长发育正常,肝脏无肿大,肝功能正常,血HbsAg(-)。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Z11020607,每支装10mL(含黄芩苷0.4g)]每次5mL,每日2次,疗程1周。对照组采用口服婴儿葡萄糖粉配制成浓度为5%~10%葡萄糖溶液,每次20mL,每日3次,疗程1周。两组疗程结束统计疗效,复查黄疸指数。
1.4 疗效判断标准[2]
根据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将疗效分为:(1)治愈:皮肤黏膜黄染消退,且不再重复出现,血清总胆红素<85μmol/L,无其他并发症;(2)好转:皮肤黏膜黄染减轻,血清总胆红素在85~220.6μmol/L之间,无其他并发症;(3)无效:皮肤黏膜黄染无明显变化或退而复现,血清总胆红素>220.6μmol/L。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9,P=0.344>0.05),即两组治疗前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0,P=0.043<0.05),即应用茵栀黄口服液的治疗组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应用配制的葡萄糖溶液的对照组,见表1。
治疗组50例,治愈17例,好转29例(即有效46例),无效4例;对照组50例,治愈9例,好转18例(即有效27例),无效23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5),见表2。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母乳性黄疸于1960年由Arias及Gartner等首先报告,其特点为母乳喂养儿,于生后1周左右未结合胆红素增高,2~3周达高峰,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而其他方面正常。当时称这种高未结合胆红素为母乳性黄疸综合征(现称为迟发型母乳性黄疸)。而1985年以来对母乳性黄疸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现生后3~4d的母乳喂养儿即可发生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也无其他临床症状,因而把这种黄疸也称为早发型母乳性黄疸[1-2]。新生儿,尤其是母乳喂养儿,如喂奶延迟,奶量不足或喂养次数减少,势必造成肠蠕动减慢,肠道正常菌群建立延迟,胎粪内未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回吸收增加,从而加重黄疸的发生[3-4]。
新生儿肠道中某些葡萄糖醛酸甘酶阳性细菌水解结合胆红素,参与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因新生儿的内源性葡萄糖醛酸甘酶相比含量较少,且肠道细菌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转化胆红素成粪胆原[5-6],减少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中医认为黄疸是胎毒湿热阻于胆道引起,应当清热解毒、疏肝利胆。茵栀黄口服液是参照中医方剂“茵陈汤”研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茵陈、黄芩、栀子、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褪黄等功效,有加速胆红素分解和排泄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改变肝脏的胆红素代谢,增加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能力,诱导肝酶系统,使更多的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并加快后者在胆汁中的排泄速度[7]。
本资料表明,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明显优越于口服糖水(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从中医角度辨证施治,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减轻黄疸程度,从而降低胆红素水平,有利于更好地改善患儿的预后。研究表明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是安全的、有效的,特别适用于新生儿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参考文献]
[1] 许植之.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发病机制与防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2):69.
[2] 安文莉.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50例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3,26(1):95-96.
[3] 骆仕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吉林医学,2011,32(3):520.
[4]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2-315.
[5] Penders J,Thijs,Vink C,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early infancy[J].Pediatrics,2006,118(2):511-521.
[6] Medina M,Izquierdo E,Ennahar S,et al.Differential immunomoduiatory properties of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trains:relavence to probiotic selec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Clin Exp Immunol,2007,150(3):531-538.
[7] 韦毅.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2):3957.
(收稿日期:2013-07-08)
[关键词]茵栀黄口服液;母乳性黄疸;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中图分类号] R2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0-65-02
母乳性黄疸(breast milk jaundice,BMJ)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通常我们所说的母乳性黄疸是指晚发型(又称迟发型),近年来,随着母乳喂养的大力推广及对黄疸的重视,母乳性黄疸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1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母乳性黄疸患儿100例,年龄在3~59d。其中男50例,女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男25例,女2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黄疸指数为血总胆红素水平。两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及黄疸指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其他感染、溶血、缺氧等严重并发症、头颅血肿、肝功能障碍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1.2 诊断标准
母乳性黄疸临床诊断标准[1]:(1)母乳喂养或以母乳为主,黄疸在生后2~14d内出现并持续不退;(2)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3)排除感染、溶血、缺氧、头颅血肿、肝功能障碍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所致的黄疸;(4)停哺母乳后黄疸迅速减轻或消退。患儿一般状况好,生长发育正常,肝脏无肿大,肝功能正常,血HbsAg(-)。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Z11020607,每支装10mL(含黄芩苷0.4g)]每次5mL,每日2次,疗程1周。对照组采用口服婴儿葡萄糖粉配制成浓度为5%~10%葡萄糖溶液,每次20mL,每日3次,疗程1周。两组疗程结束统计疗效,复查黄疸指数。
1.4 疗效判断标准[2]
根据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将疗效分为:(1)治愈:皮肤黏膜黄染消退,且不再重复出现,血清总胆红素<85μmol/L,无其他并发症;(2)好转:皮肤黏膜黄染减轻,血清总胆红素在85~220.6μmol/L之间,无其他并发症;(3)无效:皮肤黏膜黄染无明显变化或退而复现,血清总胆红素>220.6μmol/L。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9,P=0.344>0.05),即两组治疗前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0,P=0.043<0.05),即应用茵栀黄口服液的治疗组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应用配制的葡萄糖溶液的对照组,见表1。
治疗组50例,治愈17例,好转29例(即有效46例),无效4例;对照组50例,治愈9例,好转18例(即有效27例),无效23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5),见表2。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母乳性黄疸于1960年由Arias及Gartner等首先报告,其特点为母乳喂养儿,于生后1周左右未结合胆红素增高,2~3周达高峰,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而其他方面正常。当时称这种高未结合胆红素为母乳性黄疸综合征(现称为迟发型母乳性黄疸)。而1985年以来对母乳性黄疸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现生后3~4d的母乳喂养儿即可发生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也无其他临床症状,因而把这种黄疸也称为早发型母乳性黄疸[1-2]。新生儿,尤其是母乳喂养儿,如喂奶延迟,奶量不足或喂养次数减少,势必造成肠蠕动减慢,肠道正常菌群建立延迟,胎粪内未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回吸收增加,从而加重黄疸的发生[3-4]。
新生儿肠道中某些葡萄糖醛酸甘酶阳性细菌水解结合胆红素,参与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因新生儿的内源性葡萄糖醛酸甘酶相比含量较少,且肠道细菌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转化胆红素成粪胆原[5-6],减少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中医认为黄疸是胎毒湿热阻于胆道引起,应当清热解毒、疏肝利胆。茵栀黄口服液是参照中医方剂“茵陈汤”研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茵陈、黄芩、栀子、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褪黄等功效,有加速胆红素分解和排泄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改变肝脏的胆红素代谢,增加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能力,诱导肝酶系统,使更多的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并加快后者在胆汁中的排泄速度[7]。
本资料表明,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明显优越于口服糖水(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从中医角度辨证施治,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减轻黄疸程度,从而降低胆红素水平,有利于更好地改善患儿的预后。研究表明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是安全的、有效的,特别适用于新生儿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参考文献]
[1] 许植之.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发病机制与防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2):69.
[2] 安文莉.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50例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3,26(1):95-96.
[3] 骆仕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吉林医学,2011,32(3):520.
[4]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2-315.
[5] Penders J,Thijs,Vink C,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early infancy[J].Pediatrics,2006,118(2):511-521.
[6] Medina M,Izquierdo E,Ennahar S,et al.Differential immunomoduiatory properties of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trains:relavence to probiotic selec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Clin Exp Immunol,2007,150(3):531-538.
[7] 韦毅.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2):3957.
(收稿日期:201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