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组织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彼得·F·德鲁克曾评论说:“现在的年轻人必须了解组织,就如他们的先辈必须学习耕作一样”。什么是组织呢?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西蒙在《管理行为》第三版导言中将组织定义为“一个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传播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西蒙的定义特别强调了“信息传播”对于组织的意义,从而揭开了组织传播研究的核心内涵。在美国,组织传播几乎涵盖了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方方面面。它所探讨的课题包括组织的结构和概念、人际关系,交流、组织过程和组织文化等等。2003年美国的《研究与发展》报告认为,人们之所以对组织传播的研究感兴趣,是因为传播在组织成功中的重要性。组织中交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成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动机。而且,传播在组织变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组织传播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然而,在传播学逐步成为显学的今天,我国的组织传播研究仍然处于低迷阶段。以传播学经典的四大分支学科为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和维普期刊网,可以发现,组织传播的研究文献远远少于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见表1)。
  


  回顾我国20多年组织传播的研究历程,我们大致经历了引进、形成和初步发展等三个不同阶段。
  1988年至1999年为我国组织传播的引进期。以林瑞基在《深圳大学学报》发表的《组织传播及其效果》(1988)为标志,我国大陆第一次出现了“组织传播”这一研究概念。在这之前,组织传播仅在我国台湾地区传播学界产生影响。第一本组织传播著作是林瑞基于1991年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组织传播》。可惜的是,在此之后就很少看到林瑞基组织传播的研究文献发表。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论文还有彭凤仪的《论组织与组织传播》(1996),魏永征的《关于组织传播》(1997)等。与西方发展脉络相似的是,我国最早关注组织传播的并非传播学界的专家,而是管理学科、新闻学科的学者,他们发表的基本上是一些学科介绍性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的转述,阐述了组织传播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此时的组织传播研究尚处于学术启蒙阶段。
  2000年至2004年为我国组织传播的初步形成期。这阶段的重要成果是,华夏出版社出版了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凯瑟琳·米勒的《组织传播》(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丹尼斯·K·姆贝的《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2000),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教军章与刘双合著的《组织传播》(2000),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国才的《组织传播理论与实务》(2002),这些著作的出版对组织传播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这一阶段的研究文献主要有:《组织传播的研究模式及思考》(黄孝俊,2001),《组织传播中的“事件驱动”开发》(舒咏平,2003),《论组织传播的意义》(顾孝华,2003),《组织传播学的界定及其意义》(胡河宁,2004)《组织传播学的发展状况与体系构建》(胡河宁,2004),《诚信:组织管理与传播的伦理智慧》(胡河宁,2004),《组织传播两岸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胡河宁,2004)等等。
  这个阶段除了文献发表数量上升之外,还表现在学者们的研究旨趣大多集中在对“组织传播”学术领域的界定、研究模式的探究、研究意义的深入思考、学科体系模式构建方面。学者们基本摆脱了早期对国外组织传播研究成果的简单转述,期望通过界定组织传播与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和组织行为学之间既联系又区别的关系,厘清组织传播在我国发展的脉络和方向,实现组织传播研究领域的一种突破。
  2005年至今为我国组织传播的初步发展期。这期间论文发表数量增长趋势明显,共有35篇文献。这些论文试图在强调本土化意识的同时,也开始考虑研究范式的创新,以及体现学者个人的研究旨趣。如胡河宁的《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2005)和《组织传播符号的伦理意蕴》(2006),从哲学、符号学视角出发,运用文化阐释的研究范式,诠释组织中隐喻和符号对组织经验的共享与意义建构,透过对组织传播本质的诠释,深入探讨了传播对于组织的不可或缺性。《组织传播研究的方法与视角》(2007)和《组织传播研究的学术路径》(2007)这两篇文章则通过对组织传播国内发展的深度思考,在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组织传播研究的建议。曾耀农、肖乃涛的《组织传播的审美特征》(2006)、刘京林的《论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中介作用-兼介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2007)等论文,通过言说分析的研究方法,为组织传播注入了活力。
  这阶段的著作有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组织传播》(胡河宁,2006),这是我国第一部研究生使用的组织传播教材,作者在构建组织传播理论新体系的途径中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的《组织传播论》(顾孝华,2007),探讨了组织传播的若干理论问题,回顾了组织传播思想的演变过程,重点讨论了组织内部的下行、上行和非正式传播的特点。
  组织传播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研究领域。因此,2005年之后应用型论文的大幅增长亦是此种趋势的有力佐证。一些学者从技术层面入手,探讨新科技影响下的组织传播建设。如顾伟泉的《网络环境下高校组织传播系统的构建》(2005)、《基于网络推拉技术模式的图书馆组织传播系统》(2005),程士安课题组的《数字化时代组织传播的新特征》(2007),王晨的《组织传播的新媒介技术运行分析》(2006)等都是结合了最新的数字科技,研究技术构建对组织传播的影响和促进。
  在研究对象方面,不少文献将组织传播研究放到了具体的组织中,通过对各类社会组织传播行为实践活动的诠释,表现出组织传播的研究有了更多的针对性和应用价值。如刘海波、陈晓霞的《试论学校教育的组织传播属性》(2006)、涂刚的《组织传播与班级管理》(2006)、周云倩的《组织传播视阈下的企业内刊现象》(2007)等等。复旦大学的谢静在《今传媒》杂志连续发表了《组织的决策过程与信息的传播和解释》(2007)、《组织传播与危机的预防和应对》(2007)等四篇文献,刘京林发表了《开放系统、负熵与界限沟通者》(2006)等论文,都是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解读,探讨在组织管理中信息沟通与传递,决策制定与修正等组织信息传播方式、方法、途径等,这些应用性研究文献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更加贴近了鲜活的组织传播实际。
  通过对组织传播研究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到,随着各类组织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影响日益深刻,学者们对组织传播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作为20世纪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探索的一个特殊领域,组织传播理论经历了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等不同研究范式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发展到了21世纪信息社会的传播人范式阶段。组织传播也越来越为我国学者们所认识和关注,其学科发展脉络已渐然成形。然而,从总体上说,组织传播研究在我国仍然处于落后与徘徊状态。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我国组织传播研究还缺少能够致力于组织传播研究的专业力量,研究者普遍受到非专业背景与多学科知识结构等问题的困扰,学科建设目前还存在的许多空白导致众多理论问题模糊不清。与西方国家的组织传播研究相比较,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组织传播研究仍然是块有待耕耘的处女地,发展之途任重而道远。
  展望未来,我国组织传播研究不仅需要量的增长,更需要在研究中注重中国经验、创建本土意识的理论视角,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组织传播研究在与实践结合中长足发展。值得庆贺的是,《今传媒》杂志率先在国内期刊界开辟了“组织传播研究”专栏,展现了杂志主办者的务实远见和学术敏感,我们期待着有更多杂志关心组织传播领域的研究,也期待有更多学者加入到组织传播的研究行列。
   (作者胡银玉系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在职研究生;胡河宁系温州医学院组织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知识管理研究所组织传播研究室主任)
其他文献
5月中旬以来,抗震救灾报道一直是媒体关注的主旋律,也是网友讨论的主要话题。在抗震救灾中非政府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其中,既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事件。红十字会善款利用、志愿者参与救灾被殴打事件等等是媒体和网民们议论的焦点。    一、红十字会善款利用事件    ⒈概述  5月中旬,网上传言中国红十字会某官员在接受CCTV-4采访时表示,将送给灾区价值1300万元的1
期刊
约瑟夫·派恩和詹姆士·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认为 “体验”就是企业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以顾客为中心,创造出能使消费者全面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⑴。体验是使每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消费,在消费过程中产生情绪、体力、心理、智力、精神等方面的满足,并产生预期或更为美好的感觉。体验营销的核心就是顾客参与,通过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让消费者产生愉悦的体验,让消费者在创造性的消费中体现独特的个性和价
期刊
编辑活动是构建健康向上的社会先进文化的有力保障,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需要当代编辑活动来完成的。编辑工作的成功与否与选题策划有着直接的联系,它往往需要编辑工作者在对社会及市场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能够取得“双赢”的选题方案。《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选题策划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一、选题策划的社会价值分析    《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选题策划的社
期刊
一场空前激烈的奥运新闻大战即将拉开大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中,彼此间“战斗”最为激烈的,除国内外几大通讯社外,就当属国内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了。  可以说,任何一家媒体,都想在2008年北京奥运新闻盛宴中,在本地区乃至全国分得一杯羹。这一杯却未必容易喝。在笔者看来,地市级报纸遭遇最大的拦路虎,是一证难求带来的一线资源的匮乏。  有资料显示,上海,《文汇报》《新民晚报》各有3张采访证;成都,《成都商
期刊
继“世相夜总会”之后,华娱卫视新推出了纪实电视节目“超级搜查令”,宣称从现实的最本真状态出发,探寻和查究人性的最隐秘深处,为观众展现生活的离奇事件,为委托人解密发生在身边的曲折案情。在节目中,“超级搜查令”每期都紧扣一类社会问题,引起观众的思考,对观众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这些节目的推出,彰示着电视纪实节目的发展,已由传统的以央视“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为代表的硬性新闻,开始进入到日常生活的领域。
期刊
2008年3月世纪华文对近600多种报刊在22个城市进行了连续监测。从监测结果来看,2007至2008年间,各城市都市报销量持续上升,市场竞争激烈;对于期刊来说,受市场需求影响,总体销量也呈上升趋势,其中时尚类、汽车类销量变化不大,儿童类、旅游类、期刊销量上升较快。根据北京世纪华文连续监测和2008年第一季度监测数据的显示,我们对2008年的报刊业市场现状与趋势评析如下。  都市报竞争格局因城而异
期刊
目前电视节目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栏目已经成为立志抢占大发展空间的电视台的重要经济资源。而在电视栏目品牌建构中主持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一个名主持就是一个品牌栏目的“logo”(品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品牌效应已经成为占领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央视CCTV和凤凰卫视品牌栏目中主持人与栏目的不同关系为例,在分析两台差异的基础上,论述不同的关系对品牌栏目的不同影响,试图发现主持人与品牌栏
期刊
2007年11月19日,全国首个地方性的慈善榜——“2007深圳慈善榜”正式公示,也掀开了“慈善先锋,财富榜样”慈善深圳大型系列主题活动的大幕。这次活动的主办者,除了深圳市民政局、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和市慈善协会等政府部门、社会机构,还有一家媒体机构——《深圳晶报》(以下简称《晶报》)。活动不仅给《晶报》带来了上百万元的广告收入,更有力地提升了报纸的品牌知名度,可谓报纸品牌和广告效益双丰收。    一
期刊
                                     
期刊
《杭州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近年招聘采编人员,就曾将应聘者派到聋哑学校、秀水街等新闻现场采写新闻、拍摄照片,以此检验应聘者的业务能力。可以说,新闻学子业务实践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能否顺利就业,也是检验新闻教育成败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1902年,捐资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美国报业巨人普利策就在备忘录中记下他的新闻教育观:“我的想法是将新闻作为一种崇高的知识分子的职业,用实践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