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张悦然的转型之作《茧》展现了复仇者人格的异化和灵魂的扭曲的事实,从而对复仇主题进行了消解和否定。
关键词:复仇;宽恕;生命价值
张悦然曾借凭借青春书写踏入文坛,十年之后,她将观照的眼光投射到历史,以挑战历史记忆的方式向稚嫩的青春告别。庞杂错综的文革在《茧》中浓缩成一枚极具象征意味的钉子,用以说明历史遗留下的恶与伤痕依然存在。
复仇作为人类的一种极端化的行为,源于人类的生存本能和心理防御。复仇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是一个丰富而持久的存在。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卧薪尝胆”“荆轲刺秦”“高渐离击筑”到《史记》中的《游仪列传》和《刺客列传》,从著名元杂剧《赵氏孤儿》到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复仇主题文学的传承在古代中国文学中呈现出稳定性和连续性。传统文学的中的复仇者多是正义和至善的化身,他们浩然正气,大义凛然,与复仇对象的“恶”形成鲜明对比,作品集中展示复仇双方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宣扬的是弃恶扬善,锄奸扶忠的侠义精神。现代文学中复仇主题,由对复仇者外在的复仇行动和结果的关注转向了复仇者复杂纠合的内心世界,从鲁迅的《铸剑》,曹禺的《原野》到张爱玲的《金锁记》,都对复仇者心理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寻和精细的描摹。在当代文学中,余华的《鲜血梅花》,汪曾祺《复仇》,苏童《米》等都是复仇文学的典型代表作,这些作品从深处展示了传统伦理对人性的压抑,给予复仇者以同情,对复仇本身和复仇主题做出了新的思考。张悦然的转型之作《茧》不仅是对这一理念的继承,并呈现出某种超越。她集中展示了复仇者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示了情与理,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对复仇主题进行了消解和否定。
一、复仇动机的产生
程恭在教堂中意外找到把钉子嵌入爷爷脑子的凶手,此时他燃起了强烈的复仇意识。他把凶手视为改变自己整个家族命运的根源。程恭的复仇动机似乎可以定为:为了整个家族而采取复仇行动。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而建立在农耕文明和宗法社会基础上的儒家思想文化肯定对家族利益的保护,如《礼记·曲礼上》说:“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游之雠,不同国。”《春秋公羊传·隐公十一年》也说:“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不复仇,非子也。”当自己的家族利益受到了侵害时,个人要不顾一切捍用复仇行为来捍卫卫家族利益,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铸剑》中的眉间尺背负复仇和母亲的复仇期望,《原野》中的仇虎为亲人踏上复仇征途,这些都是典型的“家族血亲”型复仇。作为在复仇者,程恭似乎给自己找到了复仇的合理理由并要自觉承担起复仇重任,而事实上处于小学阶段的程恭对于家族的概念尚不明晰。在情感上,他与这个破败的家族之间稀薄的情感很难让他产生强大的复仇动力。所以,当他明确了自己的复仇对象时,也并未采取任何复仇行动。程恭真正的复仇动机可以从他第一次实施行动窥探。
二、复仇历程及消解
如果说六岁之前,他靠着母爱的温暖努力无视周围世界的冷酷,进入学校,他则依赖于李佳栖的友情对抗周围人对他的恶意。但是随着母亲和李佳栖的相继离开,爱和归属感的缺失激发起程恭的满腔仇恨,他要“为爱复仇”。
李佳栖离开后,程恭开始实施了他的第一次复仇——将仇人李翼生的孙女李沛原骗上围墙并导致她的脸上留下了永远的伤疤。施恶后的程恭并没有他之前想象的那般畅快淋漓,而是因为仁慈的本性而陷入到了对复仇对象的担忧里。这样的心理反应恰恰证实了程恭对复仇对象并没有强烈的仇恨意识,为家族复仇只不过是天性善良的人他为自己的复仇找到一个合理公正的借口,他并不想给复仇对象带来多么严重的创伤,只不过是借这一对象宣泄自己无爱和孤独的愤恨。如果说爱的失去让程恭陷入了仇恨,那么爱的重新获得则让他暂时忘却了仇恨。仇人之一的汪雨生的女儿汪露寒的出现,不但没有唤起程恭的复仇意识,反而让他超越了复仇,进入到和解甚至是和谐的层面。而程恭的家人对待仇恨对象的态度,不仅催毁了他刚刚建设起来的对人际关系和人性的美好设想,并而且像一股反向作用力,把他再次推向仇恨的深渊。此时在程恭的精神世界里复仇对象已经扩大到周围的人,他与世界的关系产生紧张的对峙。在这种精神的驱动下,他实施了第二次复仇:强暴好友陈莎莎,背叛朋友大斌,对哮喘发作的陈莎莎见死不救。至此,迷失在仇恨里的程恭已经陷入了疯狂和极端,人格已经扭曲,价值观也陷入混乱,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无意义的。复仇的行动也更加残忍,不再是单纯的宣泄或是伤害而是要致对方的肉体于毁灭。他的复仇是丧失理性、盲目、偏执、疯狂的。
三、复仇中的人文关怀
程恭的仇恨最终被大斌的宽恕和陈莎莎的爱给化解。反观程恭复仇的整个历程,他对于复仇对象并没有完全的仇恨,甚至还夹杂着爱,当他看到悲剧的复仇结局,心理上脆弱的防线就会被傳统文化积淀起来的心理结构和行为范式完全崩塌,陷入到道德质问和灵魂拷问里。当他最终放下仇恨并对陈莎莎投入爱情时,他感受到了生活的宁静。复仇固然能激发人的心理潜能,但更会来人格的异化和灵魂的扭曲。复仇者的人性是以仇恨为重心,其它品质如仁慈,友爱,怜悯,都被仇恨遮蔽。复仇者在毁灭对方的同时,最后也成为复仇的牺牲品。张悦然借《茧》这一小说来通过表现复仇者的精神痛苦和矛盾,人性的裂变,寻求灵魂解脱的过程对复仇主题进行了否定和消解。
参考文献:
[1]杨有楠.破茧的艰难——从长篇新作《茧》看张悦然的创作转型[J].当代文坛,2017(1).
[2]王立.精神摧残与肉体毁灭——中西方文学复仇中手段方式及目的比较[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5).
[3]桂萍.论中西文学复仇主题的文化传承与嬗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4).
作者简介:董庆菊,聊城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复仇;宽恕;生命价值
张悦然曾借凭借青春书写踏入文坛,十年之后,她将观照的眼光投射到历史,以挑战历史记忆的方式向稚嫩的青春告别。庞杂错综的文革在《茧》中浓缩成一枚极具象征意味的钉子,用以说明历史遗留下的恶与伤痕依然存在。
复仇作为人类的一种极端化的行为,源于人类的生存本能和心理防御。复仇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是一个丰富而持久的存在。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卧薪尝胆”“荆轲刺秦”“高渐离击筑”到《史记》中的《游仪列传》和《刺客列传》,从著名元杂剧《赵氏孤儿》到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复仇主题文学的传承在古代中国文学中呈现出稳定性和连续性。传统文学的中的复仇者多是正义和至善的化身,他们浩然正气,大义凛然,与复仇对象的“恶”形成鲜明对比,作品集中展示复仇双方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宣扬的是弃恶扬善,锄奸扶忠的侠义精神。现代文学中复仇主题,由对复仇者外在的复仇行动和结果的关注转向了复仇者复杂纠合的内心世界,从鲁迅的《铸剑》,曹禺的《原野》到张爱玲的《金锁记》,都对复仇者心理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寻和精细的描摹。在当代文学中,余华的《鲜血梅花》,汪曾祺《复仇》,苏童《米》等都是复仇文学的典型代表作,这些作品从深处展示了传统伦理对人性的压抑,给予复仇者以同情,对复仇本身和复仇主题做出了新的思考。张悦然的转型之作《茧》不仅是对这一理念的继承,并呈现出某种超越。她集中展示了复仇者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示了情与理,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对复仇主题进行了消解和否定。
一、复仇动机的产生
程恭在教堂中意外找到把钉子嵌入爷爷脑子的凶手,此时他燃起了强烈的复仇意识。他把凶手视为改变自己整个家族命运的根源。程恭的复仇动机似乎可以定为:为了整个家族而采取复仇行动。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而建立在农耕文明和宗法社会基础上的儒家思想文化肯定对家族利益的保护,如《礼记·曲礼上》说:“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游之雠,不同国。”《春秋公羊传·隐公十一年》也说:“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不复仇,非子也。”当自己的家族利益受到了侵害时,个人要不顾一切捍用复仇行为来捍卫卫家族利益,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铸剑》中的眉间尺背负复仇和母亲的复仇期望,《原野》中的仇虎为亲人踏上复仇征途,这些都是典型的“家族血亲”型复仇。作为在复仇者,程恭似乎给自己找到了复仇的合理理由并要自觉承担起复仇重任,而事实上处于小学阶段的程恭对于家族的概念尚不明晰。在情感上,他与这个破败的家族之间稀薄的情感很难让他产生强大的复仇动力。所以,当他明确了自己的复仇对象时,也并未采取任何复仇行动。程恭真正的复仇动机可以从他第一次实施行动窥探。
二、复仇历程及消解
如果说六岁之前,他靠着母爱的温暖努力无视周围世界的冷酷,进入学校,他则依赖于李佳栖的友情对抗周围人对他的恶意。但是随着母亲和李佳栖的相继离开,爱和归属感的缺失激发起程恭的满腔仇恨,他要“为爱复仇”。
李佳栖离开后,程恭开始实施了他的第一次复仇——将仇人李翼生的孙女李沛原骗上围墙并导致她的脸上留下了永远的伤疤。施恶后的程恭并没有他之前想象的那般畅快淋漓,而是因为仁慈的本性而陷入到了对复仇对象的担忧里。这样的心理反应恰恰证实了程恭对复仇对象并没有强烈的仇恨意识,为家族复仇只不过是天性善良的人他为自己的复仇找到一个合理公正的借口,他并不想给复仇对象带来多么严重的创伤,只不过是借这一对象宣泄自己无爱和孤独的愤恨。如果说爱的失去让程恭陷入了仇恨,那么爱的重新获得则让他暂时忘却了仇恨。仇人之一的汪雨生的女儿汪露寒的出现,不但没有唤起程恭的复仇意识,反而让他超越了复仇,进入到和解甚至是和谐的层面。而程恭的家人对待仇恨对象的态度,不仅催毁了他刚刚建设起来的对人际关系和人性的美好设想,并而且像一股反向作用力,把他再次推向仇恨的深渊。此时在程恭的精神世界里复仇对象已经扩大到周围的人,他与世界的关系产生紧张的对峙。在这种精神的驱动下,他实施了第二次复仇:强暴好友陈莎莎,背叛朋友大斌,对哮喘发作的陈莎莎见死不救。至此,迷失在仇恨里的程恭已经陷入了疯狂和极端,人格已经扭曲,价值观也陷入混乱,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无意义的。复仇的行动也更加残忍,不再是单纯的宣泄或是伤害而是要致对方的肉体于毁灭。他的复仇是丧失理性、盲目、偏执、疯狂的。
三、复仇中的人文关怀
程恭的仇恨最终被大斌的宽恕和陈莎莎的爱给化解。反观程恭复仇的整个历程,他对于复仇对象并没有完全的仇恨,甚至还夹杂着爱,当他看到悲剧的复仇结局,心理上脆弱的防线就会被傳统文化积淀起来的心理结构和行为范式完全崩塌,陷入到道德质问和灵魂拷问里。当他最终放下仇恨并对陈莎莎投入爱情时,他感受到了生活的宁静。复仇固然能激发人的心理潜能,但更会来人格的异化和灵魂的扭曲。复仇者的人性是以仇恨为重心,其它品质如仁慈,友爱,怜悯,都被仇恨遮蔽。复仇者在毁灭对方的同时,最后也成为复仇的牺牲品。张悦然借《茧》这一小说来通过表现复仇者的精神痛苦和矛盾,人性的裂变,寻求灵魂解脱的过程对复仇主题进行了否定和消解。
参考文献:
[1]杨有楠.破茧的艰难——从长篇新作《茧》看张悦然的创作转型[J].当代文坛,2017(1).
[2]王立.精神摧残与肉体毁灭——中西方文学复仇中手段方式及目的比较[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5).
[3]桂萍.论中西文学复仇主题的文化传承与嬗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4).
作者简介:董庆菊,聊城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