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世界听见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le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8年12月8日至9日,在湖南祁阳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让世界听见——2018湖南永州祁剧文化艺术节暨冬季乡村旅游节”的活动,祁阳一时群贤毕至、胜友如云,这是一场振兴祁剧艺术、繁荣民族优秀文化的节日盛宴。祁剧作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这场来之不易的活动中,祁剧凸显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文章是对这次主要活动的记述,更侧重于活动中产生的随感。
  [关键词]祁剧;艺术节;随想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5-0158-02
  为了传承和弘扬地方戏剧文化,推动祁剧创作、生产,加强各艺术院团及戏剧爱好者的交流合作,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18年12月8日至9日,一场主题为“让世界听见——2018湖南永州祁剧文化艺术节暨冬季乡村旅游节”的活动在祁剧发源地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永州市委、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永州市委宣传部、永州市文体广新局、永州市旅游外事侨务局、中共祁阳县委、祁阳县人政府、湖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承办,以及相关协会、学校、公司共同协办。
  祁剧是湖南省传统地方戏曲中流行地域最广、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剧种,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旧称祁阳戏、楚南戏,新中国成立后,始称祁剧。此次活动的行程有祁剧寻根、祁剧祖师拜谒仪式、开幕式、闭幕式、优秀祁剧交流展演、“祁剧·浯溪”文化旅游座谈会、祁剧嘉年华等内容。省市相关领导,省内外祁剧专家、学者,各祁剧院团演员,特邀嘉宾,省内外新闻媒体记者等数百余人相约名城祁阳,共赴祁剧盛会。我有幸参与了全程活动,满怀欣喜的同时也引发了个人对祁剧相关问题的思索并产生了颇多感触。
  
  
  一、古剧活现催新作
  急剧降温的天气似乎没有丝毫阻挡祁阳人们的热情,祁剧演出场所门外涌动的人群早已将门口围堵得水泄不通,只为听得更清、看得更细。这次活动影响面最大的就是祁剧演出,为期三天的优秀祁剧交流展演活动中,湖南省祁剧传承保护中心(原湖南省祁剧院)、衡阳市祁剧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原衡阳市祁剧团)、祁阳县祁剧团、祁东祁剧演艺有限公司(原祁东县祁剧团)、冷水滩祁剧传承保护中心、白水镇富贵戏曲有限公司等院团在祁阳县影剧院、白竹湖大舞台以及竹山村祁剧演艺厅三地展演了不同经典剧目及精品折子戏。生旦净丑,争奇斗艳,各擅胜场,众口交赞。表演有《金锁奇缘》《黄鹤楼》《打店》《秦琼观阵》《杀四门》《狸猫换太子》《昭君出塞》《访鼠测字》《牛皋毁旨》《五郎出家》《霓虹关》《董洪跌牢》《甲申记》《打棍开箱》《女盗》《打樱桃》《扑桌》《大破天门阵》《红稜袄》《奈何桥》《醉打三门》《劈棺》《活捉三郎》《金龙探监》等传统戏。表演精彩纷呈,观众目不暇接,场场座无虚席,男女老少皆沉浸在演员精湛的表演和高超的技艺中,每到精彩之处掌声喝彩不断,赞叹不已。
  其中一剧散场时一位七旬老人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好看是好看,要是还有些新戏就好啰。”同行老人随口应和道:“现在还有这些传统戏看就不错了,还想看现代戏啊。”恰巧在今年十月份,我有幸观看了同时斩获第六届湖南省艺术节田汉新剧目奖的两部大型现代祁剧,一部是由祁阳县祁剧团创排的祁剧《向阳书记》,另一部是由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祁剧《火种》。结合现代审美风格,两剧无论是从舞台设计、剧本故事情节,还是演员唱腔演技来说都可谓“至善至美”,声情并茂的唱腔和生动感人的表演,具有鲜明的祁剧特色,却又极富现代气息。尽管“祁剧人”在不断开拓创新,但戏曲文化潮涨潮落的这些年,对比兄弟剧种的快速开枝散叶,祁剧好似有点慢条斯理了。曾是行业翘楚的祁剧,现发展远不及同为湖湘特色剧种的湘剧、花鼓戏等,更不用说放眼全国了,路漫漫还须不断求索。创新虽不易,但造成这一现象的问题和困难还须想方设法解决,让世界听见祁剧,首先得让自己看到新祁剧。我猜想两部新创剧目如若亮相这次祁剧交流展演,应该也听不到前辈们道出怕祁剧“后继无人,新作難觅”的感慨了吧。
  
  
  二、齐心戮力话传承
  12月8日下午召开的“祁剧·浯溪”文化旅游座谈会,有关市直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永州市各祁剧团团长以及祁剧界的演员等嘉宾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永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蒋三立主持,与会嘉宾围绕“祁剧的起源、过去、现状”“祁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祁剧助推乡村旅游”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政策性措施各抒己见。
  座谈会上,祁阳县委书记周新辉以“弘扬祁剧文化、推进文旅融合”为题作主旨发言,提出要坚持活态化传承,繁荣发展祁剧艺术,并唱好祁剧与旅游融合这台“大戏”,发挥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提升祁剧与祁阳旅游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关于祁剧起源时间500年与900年之争的提出引起专家们热烈交流与讨论。(官方记载祁剧在明朝中叶,有“弋阳腔”传入祁阳,与本地的民歌、小调相结合,形成了祁剧的雏形。明嘉靖时,祁剧已初具规模,明末清初相当盛行。而近有研究者提出祁剧起于唐,兴于宋的新论点。)中国戏曲学院邹德旺导演认为明清前是北杂剧,史证不足,不大认可祁剧起于唐,兴于宋一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此问题外关于祁剧发展,对比曾经“国内第二大剧”“祁阳弟子遍天下”往今现状,强调切不可闭关自守,还须与时俱进。湖南省祁剧院院长、国家级祁剧传承人刘登雄认为在传承的基础上,祁剧发展“重头戏”还是要围绕创新,比如祁剧现代戏的创作演出和研究。湖南省戏曲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肖笑波认为祁剧目前重表演而轻研究,须多培养研究性的人才。已经退休了的老艺人们也认为,祁剧的发展不仅要注重演员的培养,更要在祁剧文化的研究上下功夫,用文化来丰富艺术,让祁剧魅力更加凸显。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戏曲演艺委员会秘书长李广安还认为政府支持也是“新血液”,领导要重视,增加投入,组织力量,加强对祁剧艺术的宣传推介,使祁剧艺术能和其他民族艺术一样代代延续下去。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祁剧艺术,与会嘉宾们畅所欲言。会议最后还发起成立祁剧艺术联盟的倡议,并成立了祁剧艺术联盟筹委会,齐心协力促进祁剧艺术发展。   座谈会开得很实在,名为“祁剧·浯溪”文化旅游座谈会倒不如说是“祁剧研讨会”,所有直言不讳的建议都包含着对祁剧美好发展的殷切期盼。当然,此次会议给我们提出了这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祁剧历史研究发掘的不足、祁剧资料搜集整理的不完善、年轻演员和研究者的缺少如何表明“后继有人”、会议全程离不开的“创新”等等,表明祁剧前行路上仍有很大的挖掘余地,还需要祁剧专家、戏曲研究者、相关领域人员的深入研究。
  
  
  三、合力共助祁剧行
  在任何时代,一个国家的文艺政策都会对艺术发展走向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更是不断强调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这次活动让“祁剧人”备感欣慰的原因离不开政府。从开幕式到闭幕式各级领导致辞中看出的热情期盼与大力支持,各个单位对此次活动的积极配合,对于祁剧来说是一次难逢契机,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平台。
  2004年,祁阳县也曾举办过纪念祁剧诞生500年等祁剧特色活动,很大影响,树立了独具特色的祁剧文化品牌。这一次将艺术节与旅游节结合的形式,使祁剧与旅游紧密相连,以旅游为媒让祁剧走得更远、更顺。首先旨在通过艺术节的形式唤醒大众参与祁剧复兴热情,让祁剧文化成为中国戏曲的一大品牌。又通过旅游节的形式推介祁阳文化旅游资源,让更多人了解祁剧、了解祁阳,让祁剧走出祁阳,走出湖南,走向世界,助力祁阳文化旅游持续升温。以祁剧和艺术节、旅游节为载体,打造祁阳文化名片,把祁剧和祁阳文化、祁阳优秀的山水旅游和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推介出去,全面促进祁阳文化、旅游、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此次活动的全程战略合作媒体为湖南卫视国际频道,助力祁剧走出湖南,走向世界向前大迈一步,另有其余20多家媒体鼎力相助,一时间极大地提升了祁剧文化知名度。在惊叹媒体影响巨大之余不免有一疑惑,我很清楚在流行音乐当道的今天其离不开媒体作为依托,京剧尚且可以,为何祁剧传播路上不能效仿前行呢。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就有专为京剧打造的《空中剧院》特色栏目,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之声”,而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不求为祁剧量身打造,但还须给地方戏更多些空间,中国戏曲百花园里方能“百花齐放”。祁剧作为地方剧种,要想闻名遐迩,除了借助新興媒体力量外,还可广泛利用多种渠道。地方电视台更应该首当其冲,在栏目打造以及播放时间方面要为祁剧做一个长久考虑,避免在观众眼前昙花一现。毋庸讳言,这一些想法的实现离不开各级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结 语
  为期三天的活动虽然时间不长,但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戏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祁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这次活动对重振祁剧影响力与文化自信心产生了重要意义,更是一场振兴祁剧艺术、繁荣民族优秀文化的节日盛宴。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文化面貌焕然一新,站在新的起点,研究者们更要抓住机遇,秉持正确的戏曲观念、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戮力同心创造祁剧的美好未来。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路漫漫,唯有上下求索,祁剧才能真正走出世界,让世界听见,更让世界看见。
  
  
  (责任编辑:张洪全)
其他文献
[摘 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共和国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州,在这片古老神奇的雪域高原,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民族文化。在其历史进程中,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尤其是民间歌舞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璀璨夺目,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对该州民间歌舞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以及传承人等进行了汇总说明,对保护和传承的现状进行了概述,期望能对非遗文化,这一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的
期刊
[摘 要]傅庚辰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在近七十年的音乐创作实践中,创作了数以千计的音乐作品,有些已成为各个时期的经典。本文以作曲家的歌曲创作为主线,对其艺术之路、艺术成就、艺术特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傅庚辰;音乐创作;艺术成就;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5-0001-03  提起作曲家傅庚辰的名字有人可能有些陌生,但哼起《红
期刊
[摘 要]音乐与电影艺术的联姻,从电影诞生以后,艺术家们就开始了一次次的探索。为了更好地还原生活中的视觉和听觉元素,从早期的乐队现场伴奏到当下的音乐完全融入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地位愈发显得重要,甚至成为一部电影能否取得艺术和商业价值上的成功的关键所在。音乐剧电影是音乐以主导身份地位融入电影的标志性作品题材,本文以此为论述对象,结合《歌剧魅影》《马戏之王》等经典音乐剧电影作品,探寻音乐剧电影的创作特
期刊
[摘 要]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的播出,我国相继掀起的“中国文化热”唤醒了人们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以及对民族精神的弘扬。顺应新时代文化的发展,谷建芬老师创作的《新学堂歌》打破了当下音乐教育中儿童“无儿歌可唱”的局面,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一定的现实与积极意义。  [
期刊
[摘 要]地方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唱、歌词、曲调等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尤其是地方民歌的即兴性,是他保持鲜活的源泉,也是传承的困境所在。传承人的口述史包含个人的从艺经历与艺术感悟还有民歌本身的现状,不仅能够反映民歌的宽度——社会性,更加能够探究民歌的深度——专业性,是地方民歌传承的有效途径。在口述史采录过程中,采取对象由中心人物扩展为亲历者,采录内容由语音叙述到音乐叙述,采录者的
期刊
中秋月
期刊
叙述(鋼琴小品)
期刊
伊水伊人
期刊
[摘 要]院校中的古琴教育始于20世纪初诸城派琴家王燕卿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聘为国学教员。现作为国内颇有影响力的艺术院校——南京艺术学院,古琴教育历史悠久,教学资源丰富,传承途径多样,教学方式多样。又因琴学教育所在的社会环境斗转星移,应如何更好地利用院校优势,开展琴学教育,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  [关键词]南京艺术学院;古琴教育;传承历史;多层次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竹樓梦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