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充分认识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的重要性
1 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减轻毕业生就业压力
中国社会调查所2007年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和较突出的就业矛盾使不少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表现出焦虑、急躁、自卑、茫然等,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择业,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影响了校园的稳定和谐,并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我们通过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大大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增强就业自信心,从而促进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2 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能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就业率影响高校的社会公众形象和生源质量,关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已成为衡量高校工作的重要指标。就业率也是学校确定办学规模、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安排招生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自2005年以来,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挖掘资源,使学院就业基地不断扩大,每年应邀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就业洽谈会单位都在30个以上,参加2008、2009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的单位都在40个以上(这还不包括每年还要举办的20多次招聘专场),提供的岗位总数是我们毕业生总数的3倍以上,从而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也促进了学院的科学发展。
3 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有利于形成学生、企业、学校和社会共赢的局面
21世纪,知识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是拥有大批高素质人才。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高校培养的毕业生适应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不了工作和岗位的要求。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通过校企联合,及时掌握市场需求、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结构上的不足等信息,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等,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和市场对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促进社会发展。我们经过多年的摸索,在与大北农集团多年成功举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颁发奖助学金的基础上,与伟嘉集团创办“伟嘉班”,开创了我校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先河。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又与台资公司大成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我校创办“大成班”,这些做法是我们实现学院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 动物科学学院就业基地建设的途径
1 合作双赢,共建就业基地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高校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愈来愈密切,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但是,当大学毕业生和有关部门为学生找不到工作而着急的时候,却也有企业在为招不到所需求的人才而发愁,就业难和人才荒两难同时存在成了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怪现象。如何消除学校与企业间的鸿沟,培养“零适应期”的本科生,寻找破解就业难和人才荒两难困境的钥匙,探索大学本科教育的新模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与迫切的课题。
多年来,动物科学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与6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温氏集团、天邦集团、大成集团、大北农集团、禾丰集团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通过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包括扎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缩短了大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既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又为企业提供了合格毕业生。在合作模式上不断创新,使我们走出了一条新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 以教学实践基地推动就业基地建设
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实习实践活动已成为高校自我宣传和促进学生就业的“流动广告”,实习实践基地也就变成高校一个现实或潜在的就业市场。大学生通过实习实践活动已提前掌握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熟悉企业文化,了解岗位要求,实践动手能力、适应性大大增强。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既可以选拔优秀的人才,又可以降低招聘成本、培训成本,所以很多单位都非常乐意以这种方式选拔人才。我们在实习实践活动上做足“文章”,以实习实践基地不断推动就业基地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每年我们都会开辟一些新的就业基地,使毕业生就业不断有新的增长点。
3 以品牌拓展市场,推动就业基地建设
高校毕业生如同企业的产品,毕业生的质量、特色影响其知名度、信誉度和忠诚度,影响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总体评价和认可,一个品牌毕业生能为学院赢得良好的信誉,而不合格的“产品”将使我们信誉扫地,失去就业市场。因此我们通过培养大量具有鲜明个性风格并被市场普遍认同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在就业市场竞争中获胜,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动物科学学院通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使我们的毕业生逐渐形成了“专业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鲜明特色,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赞誉。我院的毕业生能占到南京天邦公司整个销售队伍的1/3,就是因为我们的毕业生在天邦公司与其他学校大学毕业生的竞争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三 动物科学学院就业基地建设的思路
1 科学规划,准确定位
一个学院的发展定位准确与否,关乎学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要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既要遵循共同的办学规律和治学原则,又要注重个性发展和特色打造,形成鲜明的个性风格。二是要准确定位市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目标的确定既关系到学院能否找准自己在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中的社会位置,求得生存和发展;定位问题也关系到自己的毕业生能否充分展示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能在职业生涯发展中获得成功。因此,我们根据自己的办学实力、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和地理位置等确立自己毕业生的就业区域、行业范围,拓展自己的就业市场。我们在合理定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让毕业生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未来就业方向,为充分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多年来,动科院一直围绕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大胆探索和改革,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畜牧兽医人才。
2 重视品牌塑造,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敬业精神是从事各种不同职业人们的共同要求,乐业、勤业、守业、精业是敬业精神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具有敬业精神是社会和谐发展、民族振兴的迫切需要。是用人单位考量大学毕业生个人品质的重点,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大学生敬业精神的缺失给严峻的就业市场带来不利影响。据《中国企业员工敬业指数2005年度调查报告》显示:“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 比,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表现得‘最不敬业’。他们的最大特点是,遇到困难就选择‘跳槽’或‘消极抵抗’,而不是‘积极建议’。”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并构成个人品牌的核心指标。因此,对我们来说打造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刻不容缓。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清醒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新生入学伊始我们就着重培养学生敬业意识,以本学院的敬业模范来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精神、奉献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并紧紧抓住诚信文明主题教育活动的契机,大力倡导学生的诚信品质和创新精神,多年来的一贯努力使我们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一位企业老总说:“你们的学生不仅专业理论扎实,动手能力也很强,而且能吃苦,留得住”。不仅如此,大学生创业典型不断涌现,最近毕业生中不仅有2005届吴炜、谢建华在凤阳大石岗自主创业,也有朱启响在泗县创办“富民养殖合作社”,还有2006届动物医学专业葛文灿、芮广报、代花强等人在凤台创办养猪场,也有2008届夏朝光等人回乡创业。
3 重视实习实践环节,加强指导
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把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践基地作为办学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来抓。每年暑期都选派相当数量的高年级学生到就业基地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习实践前,我们常到企业了解各种岗位要求,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培训,还根据培训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技能素养和考核情况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实习实践位置。学院还选派有经验的老师全程跟踪和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加强与企业指导教师的联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实习实践情况和企业的评价,并以之来指导学校的教学改革,主动与市场接轨。
4 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就业指导队伍
就业形势的发展、就业市场的拓展和就业基地建设的需要,使就业指导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业指导人员的作用日显重要。他们担负着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帮助学生熟悉国家就业政策,了解社会职业信息,掌握求职技巧,使其正确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任,建立一支懂市场、能公关、善推销的营销队伍,对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意义重大。多年来学院党政齐抓共管,将毕业指导工作全程化、全员化,学院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为推动学院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多年来通过加强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使学院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良好态势,为学校就业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尽到了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郑纯,章桂华.高校就业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探索[J]职业,2008(32):28-29.
[2]沈剑.加强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扩大毕业生就业渠道[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8-119.
[3]王加连,唐伯平.利用动物学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1):118-120.
[4]符绳发,丁义国.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的几点思考[J].职业时空,2008(2):127-128.
[5]《中国企业员工敬业指数2005年度调查报告》http://www.chinahrd.net/.2005—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