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以自身独特的优势被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技术研究
一、高层建筑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之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则有其自身固有的优势作为基础、与普通的混凝土相比,大体积混凝土的块体比较厚,体积比较大;从结构方面來说,混凝土的连续浇筑量比较大,对其的整体性要求也比较高,大体积混凝土能更好的保证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高;从混凝土的厚度来讲,大于1.5m的混凝土的施工要进行分层的设置考虑,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水化热对其整体结构的影响;从高层建筑来讲,大体积混凝土常埋于地下,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但是相应的对抗渗防裂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因此高层建筑的大体积混凝土设置要注意一定的施工技术。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点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是有一定的施工顺序的,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些施工顺序进行执行,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从起点端向底板高度自下而上的逐层进行施工,同时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在流淌的过程中要形成一个斜坡层,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混凝土中,水泥水化作用使用的水重量大概在水泥总重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因此,在混凝土硬化以后,要将混凝土中的剩余水分进行蒸发。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以后是存在着一个由外向内的干缩的过程的,通常这个过程是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的,在长时间作用下,混凝土才能慢慢的形成一个稳定的状态。但是干缩过程也是一个可以逆转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混凝土是非常容易在处于水饱和的状态下的,因此,在进行混凝土养护的时候要对其收缩情况进行掌握,同时大体积混凝土在进行保湿养护的时候是为了推迟干缩情况的发生,这样更加有利于混凝土在强度方面进行提高。
三、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大体积施工材料的选择
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源头是把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关。首先,选用级配良好的石子、含泥量低的中粗砂,在现浇楼板的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高质量外掺剂,以减少混凝土收缩量;再次,根据在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签订订购合同时,应明确混凝土的性能、品质要求。对厂家的水泥进场时应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场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所用骨料、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砼配合比若采用60d或90d强度作为指标时,应将其作为砼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2.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特点
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当混凝土处于刚刚凝结硬化的阶段,在物理上会释放很多的水化热,一般来说水泥在刚凝结的时候放热快,随着温度的降低放热的速度逐渐减慢,与普通的混凝土相比,大体积混凝土要经过升温、冷却、稳定三个时期。在混凝土凝结硬化的过程中,大体积的导热性比较差,温度升高的也比较快,但是降温的速度比较慢,这导致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大的温度梯差。
3.混凝土施工环境的注意事项
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处于地面上方的建筑容易受到风和阳光的影响,这导致建筑的温度会发生变化,而高层的建筑一般都有地下室,其修筑很少受到阳光等的影响,再加上地下室地方较小,昼夜的温差比较小,这导致混凝土本身的变化并不大。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拆模后进行及时的回填,其内部的热量会慢慢的往外散发,再加上土壤的导热比较差,会产生很小的温度应力,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就能得到有效的防治,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考虑温差对其结构造成的影响。
4.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控制
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温度监测控制,有利于为了全面掌握混凝土浇筑快的温升和降温情况。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测温控制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布置测温点。沿大体积混凝土浇注的高度,在混凝土浇筑块底部、中部和表面合理布置测温点。测温点的垂直间距以0.5-0.8m为宜,水平方向测温点应布置在混凝土浇筑块边缘和中间,测点间距以2.5-5.0m为宜。2)测温控制。合理进行测温的控制,在温升阶段测温间隔时间为2-4h,温降阶段测温间隔时间为8h左右。在进行测温的同时还做好大气温度测量工作。如发现实际施工中温差超过25℃,则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避免温差过大产生温差应力。
5.确定保温材料的厚度.预测混凝土表面温度
一般规定,混凝土内表温差T1-T2<25℃对于较厚的混凝土,此温差值可适当放宽。由此可见,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大体积混凝上在降温阶段要“保温”养护。经过计算,提出两种养护方案供施工时选择,即采用盖一层塑料薄膜和一层3cm厚的防水岩棉被的养护方法以及采用蓄水2~12cm养护的方法。前者的优点是保温性能较好,可缩小混凝土内表温差,减慢降温速度,从而有利于混凝土抗裂,但缺点是可能因降温速度过慢而延长养护时间;但如遇环境温度骤降造成混凝土内表温差过大时,较难采取临时加强保温的措施。
6.混凝土的浇筑控制
浇筑控制主要是强调对混凝土拌合物表面的抹面处理及初凝硬化之前的抹面处理。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改善新拌混凝土的表面状况,减少干燥收缩微裂缝的形成。与直接暴露的施工方式相比,抹面处理后混凝土的初裂时间推迟了,而且裂纹的数量、总长、开裂面积都有所减少,开裂程度较小。这是因为通过混凝土初凝后的二次抹面一方面可以消除混凝土早期产生的微裂纹;另一方面抹面也封堵了已经形成的失水通道,减少水分的直接挥发;而且二次抹面还可以使混凝土表面更密实,提高其表面强度。因此,通过二次抹面可显著减少混凝士表面形成的裂纹。
7.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要点
1.温度的合理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应当注重温度的合理控制。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和周边气温的差值应当被控制在25摄氏度以内。而当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拆模时其混凝土的温差应当小于15摄氏度,从而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和收缩问题的有效防治。
2.洒水养护的有效进行
洒水养护的进行主要是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分流失现象。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应当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工作。例如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用草袋、纸袋进行覆盖,从而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能够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和湿润度。另外,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较为干燥、炎热的天气中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当确保洒水养护的时间不小于30分钟,如果建筑工程对裂缝问题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时还需要适当延长洒水养护的时间。
综上所述,进行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对其原材料的控制,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手段对混凝土的裂缝问题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和做好其养护工作,这样对高层建筑建设的质量有一定的保障,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林.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梁德伟.浅析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2,24:46.
[3]梁业丽.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8:109-110.
【关键词】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技术研究
一、高层建筑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之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则有其自身固有的优势作为基础、与普通的混凝土相比,大体积混凝土的块体比较厚,体积比较大;从结构方面來说,混凝土的连续浇筑量比较大,对其的整体性要求也比较高,大体积混凝土能更好的保证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高;从混凝土的厚度来讲,大于1.5m的混凝土的施工要进行分层的设置考虑,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水化热对其整体结构的影响;从高层建筑来讲,大体积混凝土常埋于地下,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但是相应的对抗渗防裂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因此高层建筑的大体积混凝土设置要注意一定的施工技术。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点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是有一定的施工顺序的,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些施工顺序进行执行,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从起点端向底板高度自下而上的逐层进行施工,同时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在流淌的过程中要形成一个斜坡层,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混凝土中,水泥水化作用使用的水重量大概在水泥总重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因此,在混凝土硬化以后,要将混凝土中的剩余水分进行蒸发。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以后是存在着一个由外向内的干缩的过程的,通常这个过程是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的,在长时间作用下,混凝土才能慢慢的形成一个稳定的状态。但是干缩过程也是一个可以逆转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混凝土是非常容易在处于水饱和的状态下的,因此,在进行混凝土养护的时候要对其收缩情况进行掌握,同时大体积混凝土在进行保湿养护的时候是为了推迟干缩情况的发生,这样更加有利于混凝土在强度方面进行提高。
三、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大体积施工材料的选择
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源头是把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关。首先,选用级配良好的石子、含泥量低的中粗砂,在现浇楼板的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高质量外掺剂,以减少混凝土收缩量;再次,根据在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签订订购合同时,应明确混凝土的性能、品质要求。对厂家的水泥进场时应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场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所用骨料、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砼配合比若采用60d或90d强度作为指标时,应将其作为砼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2.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特点
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当混凝土处于刚刚凝结硬化的阶段,在物理上会释放很多的水化热,一般来说水泥在刚凝结的时候放热快,随着温度的降低放热的速度逐渐减慢,与普通的混凝土相比,大体积混凝土要经过升温、冷却、稳定三个时期。在混凝土凝结硬化的过程中,大体积的导热性比较差,温度升高的也比较快,但是降温的速度比较慢,这导致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大的温度梯差。
3.混凝土施工环境的注意事项
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处于地面上方的建筑容易受到风和阳光的影响,这导致建筑的温度会发生变化,而高层的建筑一般都有地下室,其修筑很少受到阳光等的影响,再加上地下室地方较小,昼夜的温差比较小,这导致混凝土本身的变化并不大。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拆模后进行及时的回填,其内部的热量会慢慢的往外散发,再加上土壤的导热比较差,会产生很小的温度应力,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就能得到有效的防治,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考虑温差对其结构造成的影响。
4.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控制
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温度监测控制,有利于为了全面掌握混凝土浇筑快的温升和降温情况。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测温控制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布置测温点。沿大体积混凝土浇注的高度,在混凝土浇筑块底部、中部和表面合理布置测温点。测温点的垂直间距以0.5-0.8m为宜,水平方向测温点应布置在混凝土浇筑块边缘和中间,测点间距以2.5-5.0m为宜。2)测温控制。合理进行测温的控制,在温升阶段测温间隔时间为2-4h,温降阶段测温间隔时间为8h左右。在进行测温的同时还做好大气温度测量工作。如发现实际施工中温差超过25℃,则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避免温差过大产生温差应力。
5.确定保温材料的厚度.预测混凝土表面温度
一般规定,混凝土内表温差T1-T2<25℃对于较厚的混凝土,此温差值可适当放宽。由此可见,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大体积混凝上在降温阶段要“保温”养护。经过计算,提出两种养护方案供施工时选择,即采用盖一层塑料薄膜和一层3cm厚的防水岩棉被的养护方法以及采用蓄水2~12cm养护的方法。前者的优点是保温性能较好,可缩小混凝土内表温差,减慢降温速度,从而有利于混凝土抗裂,但缺点是可能因降温速度过慢而延长养护时间;但如遇环境温度骤降造成混凝土内表温差过大时,较难采取临时加强保温的措施。
6.混凝土的浇筑控制
浇筑控制主要是强调对混凝土拌合物表面的抹面处理及初凝硬化之前的抹面处理。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改善新拌混凝土的表面状况,减少干燥收缩微裂缝的形成。与直接暴露的施工方式相比,抹面处理后混凝土的初裂时间推迟了,而且裂纹的数量、总长、开裂面积都有所减少,开裂程度较小。这是因为通过混凝土初凝后的二次抹面一方面可以消除混凝土早期产生的微裂纹;另一方面抹面也封堵了已经形成的失水通道,减少水分的直接挥发;而且二次抹面还可以使混凝土表面更密实,提高其表面强度。因此,通过二次抹面可显著减少混凝士表面形成的裂纹。
7.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要点
1.温度的合理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应当注重温度的合理控制。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和周边气温的差值应当被控制在25摄氏度以内。而当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拆模时其混凝土的温差应当小于15摄氏度,从而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和收缩问题的有效防治。
2.洒水养护的有效进行
洒水养护的进行主要是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分流失现象。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应当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工作。例如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用草袋、纸袋进行覆盖,从而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能够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和湿润度。另外,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较为干燥、炎热的天气中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当确保洒水养护的时间不小于30分钟,如果建筑工程对裂缝问题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时还需要适当延长洒水养护的时间。
综上所述,进行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对其原材料的控制,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手段对混凝土的裂缝问题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和做好其养护工作,这样对高层建筑建设的质量有一定的保障,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林.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梁德伟.浅析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2,24:46.
[3]梁业丽.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8: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