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寻常处见功力,于细微处见真章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体现在对场景以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中。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起着同样的作用。
  留住精彩,定格瞬间
   要把生活中使人获得美好感受的一瞬间定格成永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摄影的艺术——选取特写镜头。写瞬间,可以写人物的言谈、举止、外貌、神情以及心理等,要把握细节,对细节精雕细刻才能突出瞬间,给人无尽的思考。
   经典引路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点拨 母亲听到大姐呱呱而泣时,用手指轻叩南阁子的门扉说:“儿寒乎?欲食乎?”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言语,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备感真切。
  细化动作,延其过程
   巧妙地选用动词,细化动作,延其过程,可以使人物事件具体可感。我们可以选择能真实再现人物复杂心理的动词、选择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动词、选择带有修辞效果的动词、选择能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反映人物性格和身份的动词。
   经典引路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选自龙应台《目送》)
   点拨 送别时,母亲的目光是“一寸一寸往前挪”,而儿子却一下不见了;母亲是一直凝望等候,儿子却头也不回地绝尘远去。一系列不加任何藻饰的动词塑造了成就了《目送》中令人难忘的一幕。
  锤炼词语,巧用修辞
   在细节描写时,有的同学虽然能将动作细化,但往往不够生动传神。在写作中,要注意炼字和运用修辞手法,用词应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另外,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也常采用浓墨重彩、绘形绘色的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一般,采用较多的是夸张、比喻和反复等修辞手法。
   经典引路 (掌柜)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掌柜伸出头来,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选自鲁迅《孔乙己》)
   点拨 想起孔乙己也就是想跟他要账,否则便没有人会想到他了。文章四次重复“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问话,字数虽少,却有着千斤的分量,很值得读者仔细体会。
  扩展句子,补充细节
   在细节描写中,不管是炼字还是运用修辞,都离不开联想与想象的帮助。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可以使描写细致、生动,同时不失真实。
   经典引路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选自朱自清《背影》)
   点拨 该文段运用细节描写,通过细化父亲爬月台的过程,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慈父的形象,并成功将这一形象刻入读者脑海。
其他文献
“噢,我亲爱的孩子啊,你出生在夏季,”老奶媽静静地说,“你哪里懂得真正的恐惧?当冬天来临,积雪百尺,寒风狂啸,那才是真正的恐惧。当长夜漫漫,终年不见天日,小孩在黑夜里诞生,在黑夜里长大,在黑夜里死亡,而冰原狼骨瘦嶙峋,白鬼穿梭林间,那才是恐惧降临之时。几千年前,一个出奇寒冷的漫长冬季降临人间,只是今天的人类不复记忆。在一片黑暗中,异鬼降临人间。”她一边说,手中的针线一边作响,“他们是冰冷与死亡的怪
期刊
每到年头年尾,各种节日扎堆,大家纷纷攒局过节,各种风格的party应接不暇,那么在古代,没有KTV等各类娱乐场所,也没有自拍和视频,开party时是怎样一种情况?其实中国古人颇有闲情逸致,朋友间聚会的方式往往别出心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挺会玩”,我们从那些流传至今的名画中就可以一窥究竟了。  《韩熙载夜宴图》 南唐巨宦的豪华派对   这幅出自南唐画家顾闳中之手的名画为我们展现了一场流传千古的奢靡
期刊
夕阳的余晖洒在这片金色的大地上,暖暖的。沙漠安静地享受着日落前来自太阳的最后一丝暖意,懒懒的。   这里没有葳蕤的鲜花,没有含露的嫩草,只有横斜的枯枝;这里没有飞舞的蝴蝶,没有高歌的黄鹂,只有盘旋的苍鹰。这里是荒凉的,但这才是沙漠应有的模样。   夜幕悄然降临,沙漠的黑夜如泼墨一般。风呼啸着,沙子被卷到空中又狠狠地拍下,压得人透不过气。即使隔着面罩,我的脸仍然被打得生疼。   我手里紧攥着荧
期刊
我国法定的节假日,算上周末双休,一年的公休假日为115天,再加上年休、探亲等假期,一年中可以休息的时间占到了全年的三分之一。不过,在现实中总会遇到单休、加班、值班等各种零零碎碎的问题。那么,如果时间回溯几百上千年,我们的老祖宗们都是怎样放假的呢?  五日一休还是十日一休   根据史料研究,我国的假日制度始自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汉律》记载,早在西汉时就有明文规定:“吏员五日一休沐。”意思是公
期刊
失而复得的实习机会   在我毕业的前一年,大众中国总部来同济汽车学院招募实习生,获得 Offer 的人可以在毕业前最后的夏天去北京三里屯度过三个月。   当年的德国大众,是中国市场的神车,外资企业在国内有着美妙的光环效应,那里是每个汽车学院的学生都想去的地方。大部分同学都递交了简历,等待着竞争激烈的选拔。我也很期待这个选拔,但我连简历关都没有通过。在正式的选拔开始前我就被淘汰了。   作为一
期刊
在我六岁之前,我与爷爷一起生活在那个乡村小院。院子的周围,一望无垠的蓝天与庄稼连成一片。   小院并不大,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的中间是一块菜地,地里种有苹果树、桃树、喇叭花、地雷花、黄瓜、西红柿……春天,院子里一片粉、一片紫,还有一片嫩绿,让整个院子春意盎然。夏天,院子只剩下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偶尔有一丁点的彩色稍作装饰。夏天白天长,爷爷干完农活回来,与我一同坐在院子里吃西瓜、趁凉,好不惬意。秋
期刊
在中国文化的巍峨群山里,有一种韵味如莺啼山谷、花开之音、流水之韵、风行之声,中国人将之化成了清辞丽曲、笙歌戏舞,演出了自己的峥嵘岁月。这些美丽的舞蹈,成了杜甫眼中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成了白居易笔下的《霓裳羽衣舞歌》,成了刘禹锡心里艳压群芳的柘枝舞……   那么就让我们跟随诗人唯美的文字,去感受中国古代动人的舞蹈、动听的音乐,体验诗歌与音乐、舞蹈交融汇流后的无限魅力。  ●一舞剑器动四方
期刊
漫步人生路,荆棘遍布,山重水复。红尘阡陌,有人扁舟散发,归隐林下;有人自甘堕落,沉迷繁华;有人萍踪浪迹,竹马天涯;亦有人知难而上,击楫中流……人生这盘棋,难免有下错的时候,唯有保持一颗如水般淡然、乐观的心,随岸赋形,才能在生命的乱流中笑出一方水天空阔。   三毛曾说:“春雨、夏雷、秋霜、冬雪,皆为必经。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三毛不仅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在撒哈拉大沙漠中,她
期刊
在国人的印象中,贺卡似乎是西方文化的舶来品。正如“卡”字就缘自英文中的card,是汉语中较为典型的音译词。事实上,中国自古就有互递贺卡的习俗。那么,古人所使用的贺卡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拜年贴”的由来   贺卡并非只有现代才有,也并非从西方引进,而是土生土长的传统之物。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出现了贺卡,只是彼时的贺卡与此时的贺卡稍微有些区别。发明纸张之前,文字一般都记录在竹简之上,因
期刊
对我来说,从很小的时候起,剪发就是一种特殊的仪式感,是一种面貌一新的心理体验。   在我对美的意识还比较懵懂的时候,剪的长度多少全由我妈来拍板,但剪到扎不起来的长度对我来说其实有很大的障碍,尤其是冬天,半长不短的头发在脖领子里十分的有存在感,它们和高领毛衣共同作用产生静电,总让我在课堂上心烦意乱地在脖子里挠个不停。尤其是在有过一次失败的男孩短发经验之后,能扎起来一直是我剪头发最低的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