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侵权责任问题探析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5fc1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未成年人侵权事件时有发生,而我国立法对未成年人侵权责任承担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立法应在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特殊身份的同时,明确未成年人侵权责任的承担主体、归责原则等问题,以期达到各方利权益的平衡。
  关键词:未成年人 侵权责任能力 监护责任 过错
  侵权责任是根据法律的规定对行为人的违法行为给予惩罚的表现形式,未成年人侵权责任分担问题在侵权法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我国立法上争论不休的老问题。从比较法的角度出发,考量各国对未成年人侵权责任问题的规制,有助于把握不同制度设计下的立法选择,进而为我国未成年人侵权责任分担的立法完善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
  一、比较法研究
  民事法律对未成年人侵权责任分担问题的规制,在各国立法例中采取了不同的制度,笔者依据大陆和英美两大法系的划分,对域外各国具有代表性的立法模式进行介绍和分析。
  (1)大陆法系的代表性立法
  ①德国立法模式
  德国立法对未成年人侵权责任能力采用二分制,按照年龄阶段和识别能力的不同,将未成年人分为无侵权责任能力人和侵权责任能力人,并由此对各年龄阶段所适用的侵权归责原则做出不同规定,无侵权责任能力人对自己的加害举动导致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侵权责任能力人则对损害承担责任。根据《德国民法典》第828条的规定,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绝对无侵权责任能力,不对其所加给他人的损害负责任;7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以“辨识能力”为限承担责任,辨识能力是以同龄人在相同的环境中通常会采取的行为作为标准加以设定的。
  ②法国立法模式
  法国是典型的采用一分制分类制度的国家,规定任何人都具有侵权责任能力,未成年人自然不例外。在确定未成年人是否有过错时,无需证实未成年是否具有认识其行为能力的后果,只要该行为不符合法律、惯例、道德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给他人造成损害,就构成过错,可直接适用《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的规定作出判决。对于过错的判定,采取的是“善良家父”的标准,将侵权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与具有同种资质、能力的人处在同种境遇中进行比较。
  (2)英美法法系的代表性立法
  英美法系坚持未成年人在法律上享有独立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普通法理论认为,仅仅有父母子女关系这一前提,并不构成父母承担侵权责任的充分条件,即父母无需对未成年子女的侵权行为承担任何法律责任,除非该致人损害行为是由于父母的过错导致的。现在的看法是,未成年人对其侵权行为承担责任,但他们的年龄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观欠缺是有效的抗辩理由。在必须存在“恶意或者故意”的案件中,未成年人的恶意无法变现,在必须“表明未尽到合理注意的地方” ,未成年人的注意程度应该与其年龄和理解力相称。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大法系的明显不同之处,大陆法系强调未成年人是否具有过错能力,从而决定其是否要对侵权行为承担责任,英美法系认为未成年人具有承担的能力是其法律主体资格的题中应有之义,因而不强调是否具有过错能力;大陆法系强调父母对责任分担的首要主体地位,因而在其立法中,要么纯粹的有父母承担责任,要么与未成年人连带分担侵权责任。英美法系对父母就其未成年子女承担侵权责任采取消极态度;大陆法系对父母承担责任采取过错责任或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而英美法系主张客观过错,采取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二、我国立法现状
  我国的未成年人侵权责任分担通常是被归于监护人责任之下进行研究的,实质上成为监护人责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侵权责任法》第32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义务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该条款规定主要引起以下争议:1.监护责任的性质问题,未成年人侵权责任一律由监护人承担,监护人责任是无过错责任还是过错推定责任难以推定。监护人责任与未成年人责任是各自独立或者仅为补充连带责任也难以辨别。2.以未成年人财产状况作为承担责任区别的“财产能力标准”,不利于未成年人和被侵权人利益的保护,也不利于督促監护人充分的履行监护职责。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域外立法模式,反思我国对未成年人侵权责任分担的立法现状,对其加以完善。
  三、未成年人侵权责任承担之立法建议
  我国关于未成年人侵权责任分担归责的立法应当充分考虑现代侵权法的精神和功能,使其成为一部以人的救济为价值定位、充分体现填补损害和预防损害两大功能的法律。因此,我国未成年人侵权责任分担归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明确未成年人的独立责任主体地位
  侵权责任能力是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民事主体承担责任的资格。对未成年人来说,无论其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否有判断力,都应该由法律对这一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基于对被害人权利充分救济的考虑,只要未成年人对他人造成损害,均应明确其侵权责任承担主体地位。
  (2)明确未成年人侵权责任的过错归责原则
  基于自由意志论,过错归责原则是侵权责任法基本归责原则之一,我国法律对完全行为能力人从事的侵权行为采取的是该原则,对未成年人更应采用该原则方显公平。在此,我们可以借鉴英美法系中的“合理人标准”,即“未成年人实施了与之年龄、经历、智商相似未成年人在类似环境下旅行的注意则合理”。
  (3)明确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侵权的赔偿义务
  监护人的责任为无过错责任,不论监护人是否尽到监护义务,均要对未成年人的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从责任形式的角度来看,该监护责任为连带责任。当然,尽到监护义务的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侵权赔偿责任是减轻还是免除,应结合司法实践进一步考量。
  参考文献:
  【1】吴纪树.论未成年人侵权责任分担归责[J].中州大学学报,2013(8)
  【2】强舒琦.未成年人侵权责任承担之立法考量[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6(9)
  【3】蔡颖雯.论未成年人侵权责任能力[J].法学杂志,2009(5)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9·11事件使得恐怖主义成为一个大家不再陌生的词,从而更应该加强反恐的国际合作。本文通过恐怖主义概述、我国学者对恐怖主义的概述,结合国际公约有关反恐的措施来完善我国应对严峻的恐怖主义威胁的建议。  关键词:恐怖主义;严重破坏性;反恐;措施  一、恐怖主义概述  对于“恐怖主义”,目前世界上尚无统一定义,但恐怖主义所包含的要素恐怖活动、恐怖行为、恐怖主义、恐怖主义行为及恐怖主义犯罪是沒有争议的
期刊
摘要:由于行政效率原则的要求,简易程序普遍存在于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的过程中,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但立法存在缺失,执法亦有疏忽,本文旨在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规范执法实践, 以助于对《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理解与执行。  关键词:治安管理处罚 简易程序 立法  治安管理处罚程序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正义、履行治安管理职责的重要保证。正义不仅要被实现,还应该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从现行
期刊
摘 要:改革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是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外在要求、政府治道变革的必然需要、政府执政理念转型的内在依据。目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改革目标不明确,路径不清晰;审批制度不完善,配套设施不齐全;监督机制不健全,形式化问题严重;审批人员素质不高,服务理念不到位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明确改革目标,完善改革路径;完善审批制度,促进配套改革;健全监督机制,加强改革监督;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强
期刊
一、运动式的执行方式  由于基层力量较为薄弱、缺乏制度化基础等原因,在基层政府的政策实施过程中,运动式的执行方式并不鲜见。运动化治理是以政治与行政手段进行动员,呈现出一种非常态化执行态势的政策实施方式。运动式的执行方式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非常明显地成效,但是,由于这种执行方式缺乏长效性的执行、监督、保障机制,故而不能够使得政策得到根本实施,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从另一方面来讲,运动式的执行
期刊
摘 要:视唱练耳作为一门音乐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与二胡的学习与提升也有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视唱练耳训练的指导辅助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视唱练耳训练对二胡学习的提升作用入手,简述视唱练耳训练对二胡学习者的创造力、节奏感音准以及对乐曲情感表达等的培养。  关键词:视唱练耳;二胡学习;能力;作用  一、开拓演奏力和创造力  二胡演奏中十分注重对音乐作品表现力的培养,并将演奏
期刊
摘要: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由于其规模的巨大及相应处理的不合理,康菲公司漏油事件引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围绕案件争议点,通过对康菲石油案的介绍以及分析,结合相关法条规定得出几点关于此案件的认识。  关键词:康菲漏油案;法律;思考  一、案例介绍  (1)案由。栾树海等21人诉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上污染损害责任纠纷案  (2)基本案情。  原告:栾树海等2
期刊
造纸术与印刷术的产生与发展,为出版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只有当专业的以商业为目的的出版业的兴起,才有编辑活动的勃兴,也才有了编辑职业的产生。由于出版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出版物策划创意的竞争,从而使编辑的功能也不仅表现为对作品的选择、搜集、加工和整理上,而是要针对市场的显现或潜在需求,将出版资源转化为社会需要的文化产品,使投入得到相应的市场回报。策划编辑是指在广泛调查研究市场后,正确判断社会文化走向
期刊
摘 要:监察制度是明代君主专制政体下封建法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到明代的历史阶段的特定产物,同传统的监察制度存在密不可分的继承关系,同时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我们研究明朝的监察制度与机构的具体设置,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明代监察制度在整个中国古代监察史的发展地位,对待理解它在明代社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当代中国监察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摘 要:文章摘取中国古代声乐典籍《唱论》中的部分观点,从声乐美学的角度对这些观点予以理解和释义。一方面,《唱论》中某些声乐观点具有很强的历史时限性,但在当时音乐理论研究与声乐演唱实践中起到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尤为可贵的是其中大部分理论对当今音乐理论尤其是声乐理论研究、实践领域的影响及指导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唱论》中的声乐理论赋予声乐美学研究以史料支持,而从声乐美学视角审视《唱论》,又使《唱论》焕发
期刊
摘 要:留白一词最初来源于中国画,是绘画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表达手法,书法中也经常强调“计白当黑”,留白在画面中可以创造想象的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留白”艺术被人们运用到平面设计领域,并逐步成为平面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版面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条理清晰的版面来吸引读者,并向其有效地传达主题内容。其中,留白是利用“藝术”预留空间,缓解读者心灵压力;留白是利用“艺术”突出主题,为读者梳理思路;留白是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