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与提升,因此,二者在教学目标上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弄清楚必修课与选修课在教材编排体例上的和教学目标上的差异性,是上好选修课的关键。必修课是按照文学体裁来划分单元的,如:诗歌单元、散文单元、古文单元、写作单元等;而选修课本则是在特定文学体裁下按照专题来划分单元的,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诗歌专题就分为以下三部分:以意逆志?摇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旨意)、置身诗境?摇缘景明情(把握诗歌的意境)、因声求气?摇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声韵)。此外,探究能力也在选修课本中被提升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在每一篇自主赏析的作品后面都列有“探究·讨论”的题目。
可见,突出专题性和探究性是选修课的基本任务,也是选修课的最大特色。
一、专题性
1.在欣赏文本中渗透专题知识 选修课本是按照专题来编排的,每一个专题中,既有文学文本,又有专题知识介绍,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处理呢?我认为,虽然每一个文学文本都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魅力,但是他们被编入某些特定的专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两者兼顾,突出专题要求。例如《外国小说欣赏》,我们就不能把小说文本和单元话题割裂开来,辜负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也不能只以单元话题为重,把小说文本当作一种佐证;而是在小说文本欣赏过程中,渗透单元话题。具体而言,就是在设计教案是心中一定要有专题(单元话题)意识,但在具体设计时,应先就小说文本的内容、语言、特点等方面做具体赏析,然后水到渠成地落实专题的相关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对小说文本有充分到位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得出的专题知识,是在感性解读上的理性归纳,从而实现文本与专题知识的水乳交融。
2.在训练中落实专题的应试能力 专题学习的效果虽然有很多方面可以体现,但是,应试能力是其中学生最在乎,老师检查起来也最方便的一种。例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书,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小学、初中、高中必修课的学习,他们已经领略了许多作品的文采和意境,也已经背熟了许多篇章和警句,若只是再增加几首古诗欣赏与背诵,那就辜负了编书人的苦心了。这本书是按照三个章节来编排的,分别是:以意逆志?摇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旨意)、置身诗境?摇缘景明情(把握诗歌的意境)、因声求气?摇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声韵)。我们不难看出,它的编排和我们考试的诗歌鉴赏试题类型非常相似,分别是主旨型、意境型和声韵型。除了第三章与我们的试题结合不够紧,其他两章基本是我们试题的热点。与其一篇一篇详细赏析,不如把大量的自主赏析作品作为题目,让学生在训练中找到答题技巧与答题步骤,从而提升答题能力。
例如“置身诗境?摇缘景明情”这一章节,我就把它和原来的诗歌复习中的“赏析诗歌意境”对接起来了。
由学生分小组赏析其中两首诗歌的意境,然后讨论诗歌意境题的答题步骤,最后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最后总结得出的答题方法是:找出意象,通过想象将意象组合形成画面。答题步骤是:(1)找出描写手法,(2)描绘诗歌所展现的画面,(3)概括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氛围特点,(4)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最后,发给学生一套练习题,通过习题强化并巩固学生的应试能力。
3.在探究中升华专题认知 选修课本在每一专题里也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学习方法。但是,作为专题研究,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中的相关方法介绍,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了解、丰富相关的专题知识,从而形成能力。
例如“以意逆志?摇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旨意)”这一专题的学习,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探讨如何读懂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学生通过研讨给出了众多方法,远不止“赏析指导”中仅有的两种。他们给出的方法分别是:
(1)找诗歌中有关情感的词语,(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及修饰意象的词语,(3)读诗歌的标题和注释,(4)知人论世,(5)了解相关的典故,(6)注意诗歌中的一些细节描写等等。
当我们把某个具体问题提出来了,再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研究,最后我发现学生的潜能还是很大的,他们也比我想象中积极。
二、探究性
1.摸清学情积极组织引导是语文探究教学的前提条件 对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语文知识功底、语言运用能力、自主合作能力、探究意识等方面的底子一定要清楚,甚至对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欠缺也要清楚,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探究教学。例如,在上《归去来兮辞》时,课后就有题目探讨“归隐”。但是,学生此时接触的归隐诗人并不是很多,所以,我把这一问题留到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因为,书中收录了大量隐逸诗人的作品。在布置任务时,充分考虑这一话题的宽广性,所以让每一组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隐逸诗人或隐逸名人(可多选)来介绍他们的生平经历以及他们的作品和他们的思想。并且,提出自己关于隐士的定义,和隐士的等级划分。最后,有意思的是,学生们不但涉及到了我们课本中出现的人物也涉及了课本中未出现的人物,如鬼谷子、许由等。更有意思的是其中两小组对陶渊明是否是隐士展开了激烈辩论。
由于学生意犹未尽,于是,又进行了一个作文写作训练,谈谈对归隐的看法。其中“归隐者的抗争——浅谈陶渊明和他的归隐”“归隐者的惆怅”“谈归隐”三篇文章成为“佳作展示”中的一分子。其他同学的一些经典语段成为“众说纷纭话归隐”中的一部分。此外,小组合作探究的人物介绍资料也汇编起来成为以后的作文素材。
2.单元主题是语文探究教学的核心 对于教材中的重点,或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需要精心设计一个主问题,作为重点探究的内容。如果设计的问题过多、过碎,缺乏主线,既显得思绪混乱,又浪费时间。所以,设计一个能够提纲挈领、统领全文的主问题,通过深入探究,既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选修课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这就很好的解决了主问题的设计问题。如教学《牲畜林》,可把主问题设计为:为什么不设计让朱阿一枪就把德国兵打死?围绕这个主问题组织学生充分探究,进而弄清楚小说故事情节的“延迟”的好处。
3.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学生并不会对课本里的探究问题都感兴趣,相反,很多未出现在课本中的话题,学生却相当感兴趣。其实,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独立的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一定是要探究课本里的话题。另外,语文,原本就是一个大的概念,生活中的事情基本上都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若把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的探讨,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调剂,这样既解决学习枯燥的问题,同时,又让学生自主探究岂不很好。当年本·拉登被击毙,电视台一度热点报道,学生课间也讨论得异常兴奋,有人说本·拉登死得可惜了,有人说他死得应该。于是,问学生有没有兴趣探讨一下,学生立马响应。一场主题为“本·拉登是英雄吗?”的辩论赛便很快布置下去了。没有想到的是,它的影响很大,很多老师说,这个题目不适合辩论,容易扰乱学生的价值观,很多其他班的同学也积极提出观赛。我也为此捏了一把冷汗,学生若没有正确认识英雄,那就麻烦了。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对英雄的把握很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并不偏激,他们引经据典,同时对本·拉登的生平也查得很详细,辩论很精彩。看似与课本没有什么关系,却没有想到,在上《项羽之死》这篇课文时,学生在对项羽进行评价时自觉地用上了英雄的定义,在探讨时体现出思考的深度,有一种意外收获之感。
在专题中探究,使得探究有的放矢;在探究中以专题为核心,使专题知识得以落实,专题的探究能力得以增强。因此,把握专题与探究这两者,一定会让选修课大放光彩,成为学生最喜欢、教学效果最好的课程。
可见,突出专题性和探究性是选修课的基本任务,也是选修课的最大特色。
一、专题性
1.在欣赏文本中渗透专题知识 选修课本是按照专题来编排的,每一个专题中,既有文学文本,又有专题知识介绍,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处理呢?我认为,虽然每一个文学文本都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魅力,但是他们被编入某些特定的专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两者兼顾,突出专题要求。例如《外国小说欣赏》,我们就不能把小说文本和单元话题割裂开来,辜负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也不能只以单元话题为重,把小说文本当作一种佐证;而是在小说文本欣赏过程中,渗透单元话题。具体而言,就是在设计教案是心中一定要有专题(单元话题)意识,但在具体设计时,应先就小说文本的内容、语言、特点等方面做具体赏析,然后水到渠成地落实专题的相关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对小说文本有充分到位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得出的专题知识,是在感性解读上的理性归纳,从而实现文本与专题知识的水乳交融。
2.在训练中落实专题的应试能力 专题学习的效果虽然有很多方面可以体现,但是,应试能力是其中学生最在乎,老师检查起来也最方便的一种。例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书,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小学、初中、高中必修课的学习,他们已经领略了许多作品的文采和意境,也已经背熟了许多篇章和警句,若只是再增加几首古诗欣赏与背诵,那就辜负了编书人的苦心了。这本书是按照三个章节来编排的,分别是:以意逆志?摇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旨意)、置身诗境?摇缘景明情(把握诗歌的意境)、因声求气?摇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声韵)。我们不难看出,它的编排和我们考试的诗歌鉴赏试题类型非常相似,分别是主旨型、意境型和声韵型。除了第三章与我们的试题结合不够紧,其他两章基本是我们试题的热点。与其一篇一篇详细赏析,不如把大量的自主赏析作品作为题目,让学生在训练中找到答题技巧与答题步骤,从而提升答题能力。
例如“置身诗境?摇缘景明情”这一章节,我就把它和原来的诗歌复习中的“赏析诗歌意境”对接起来了。
由学生分小组赏析其中两首诗歌的意境,然后讨论诗歌意境题的答题步骤,最后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最后总结得出的答题方法是:找出意象,通过想象将意象组合形成画面。答题步骤是:(1)找出描写手法,(2)描绘诗歌所展现的画面,(3)概括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氛围特点,(4)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最后,发给学生一套练习题,通过习题强化并巩固学生的应试能力。
3.在探究中升华专题认知 选修课本在每一专题里也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学习方法。但是,作为专题研究,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中的相关方法介绍,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了解、丰富相关的专题知识,从而形成能力。
例如“以意逆志?摇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旨意)”这一专题的学习,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探讨如何读懂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学生通过研讨给出了众多方法,远不止“赏析指导”中仅有的两种。他们给出的方法分别是:
(1)找诗歌中有关情感的词语,(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及修饰意象的词语,(3)读诗歌的标题和注释,(4)知人论世,(5)了解相关的典故,(6)注意诗歌中的一些细节描写等等。
当我们把某个具体问题提出来了,再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研究,最后我发现学生的潜能还是很大的,他们也比我想象中积极。
二、探究性
1.摸清学情积极组织引导是语文探究教学的前提条件 对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语文知识功底、语言运用能力、自主合作能力、探究意识等方面的底子一定要清楚,甚至对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欠缺也要清楚,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探究教学。例如,在上《归去来兮辞》时,课后就有题目探讨“归隐”。但是,学生此时接触的归隐诗人并不是很多,所以,我把这一问题留到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因为,书中收录了大量隐逸诗人的作品。在布置任务时,充分考虑这一话题的宽广性,所以让每一组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隐逸诗人或隐逸名人(可多选)来介绍他们的生平经历以及他们的作品和他们的思想。并且,提出自己关于隐士的定义,和隐士的等级划分。最后,有意思的是,学生们不但涉及到了我们课本中出现的人物也涉及了课本中未出现的人物,如鬼谷子、许由等。更有意思的是其中两小组对陶渊明是否是隐士展开了激烈辩论。
由于学生意犹未尽,于是,又进行了一个作文写作训练,谈谈对归隐的看法。其中“归隐者的抗争——浅谈陶渊明和他的归隐”“归隐者的惆怅”“谈归隐”三篇文章成为“佳作展示”中的一分子。其他同学的一些经典语段成为“众说纷纭话归隐”中的一部分。此外,小组合作探究的人物介绍资料也汇编起来成为以后的作文素材。
2.单元主题是语文探究教学的核心 对于教材中的重点,或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需要精心设计一个主问题,作为重点探究的内容。如果设计的问题过多、过碎,缺乏主线,既显得思绪混乱,又浪费时间。所以,设计一个能够提纲挈领、统领全文的主问题,通过深入探究,既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选修课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这就很好的解决了主问题的设计问题。如教学《牲畜林》,可把主问题设计为:为什么不设计让朱阿一枪就把德国兵打死?围绕这个主问题组织学生充分探究,进而弄清楚小说故事情节的“延迟”的好处。
3.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学生并不会对课本里的探究问题都感兴趣,相反,很多未出现在课本中的话题,学生却相当感兴趣。其实,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独立的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一定是要探究课本里的话题。另外,语文,原本就是一个大的概念,生活中的事情基本上都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若把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的探讨,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调剂,这样既解决学习枯燥的问题,同时,又让学生自主探究岂不很好。当年本·拉登被击毙,电视台一度热点报道,学生课间也讨论得异常兴奋,有人说本·拉登死得可惜了,有人说他死得应该。于是,问学生有没有兴趣探讨一下,学生立马响应。一场主题为“本·拉登是英雄吗?”的辩论赛便很快布置下去了。没有想到的是,它的影响很大,很多老师说,这个题目不适合辩论,容易扰乱学生的价值观,很多其他班的同学也积极提出观赛。我也为此捏了一把冷汗,学生若没有正确认识英雄,那就麻烦了。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对英雄的把握很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并不偏激,他们引经据典,同时对本·拉登的生平也查得很详细,辩论很精彩。看似与课本没有什么关系,却没有想到,在上《项羽之死》这篇课文时,学生在对项羽进行评价时自觉地用上了英雄的定义,在探讨时体现出思考的深度,有一种意外收获之感。
在专题中探究,使得探究有的放矢;在探究中以专题为核心,使专题知识得以落实,专题的探究能力得以增强。因此,把握专题与探究这两者,一定会让选修课大放光彩,成为学生最喜欢、教学效果最好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