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心理脆弱,不谙世故,可塑性强,正处于长身体、增知识,养能力的关键时期,对他们的心理教育一定要特别重视。这是为他们未来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价值和世界观夯实根基的最佳时期。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主要是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培育他们健康心理和积极要求上进、勇于竞争的良好心理品质,在课堂教学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使他们幼稚的心灵被覆上阴影。就像张才写几行字的白纸被泼上墨汁,爱到污染,这有损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进得影响其人格甚至人生道路。对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有些问题,现就把它们称之为“垃圾”现象。作为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认真处理,慎防触及学生,引发后遗症。
(一)防止不正确的或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
思想品德教师在讲课时应多用学科术语,并适当予以解释。对于本身的错误或这句话容易产生歧义导致学生误解的语言应避免出现。尤其是对社会中的某些现象和某些人物的评价,要适可而止,切不可乱加评说,否则,学生的思维可能会受到你的影响。
(二)不要把不良情绪带进课堂:
有的老师因为遇到某些挫折而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夹着书本气冲冲地走进教室,讲课时还怒气冲天,有时甚至面目狰狞,学生幼稚心灵可能经不起这种场面,吓得不知所措,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也不利于学生获得知识。
(三)有错不可不改: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因不介意或随意说错了话或给错了答案,当学生指出时,却进行否认,这样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生也可能因此学会了不诚实。要知道诚实正直的人格是教师的必备素养,诚实是正直的基础,是心灵美的核心。只有具备诚实正直的人格,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要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
在素质教育已提倡好几十年的今天,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并未杜绝,严重的还屡见于报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是德育工作者,如果学生犯了一点错误就以罚站、罚抄、语言攻击等方式体罚或变相体罚,就会给学生心灵留下创伤,难以治愈。爱重于教的教学观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英国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对教师来说,真正的爱应放在学生身上。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的前提。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成的教育原则。教师与学生情感一旦破裂,则教育失效,指挥不灵;教师与学生情理交融,则教师一言九鼎,学生言听计从。
(五)尽量避免用套话和讲究词藻华丽:
有的老师为了显示自己的语言功底,或是过强的记忆力,刚上课时便妙语如珠或是名人名言一大串,从而让学生认为自己知识渊博,当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实践证明,学生最尊敬的是知识渊博又善于教书的教师,但如果我们上课用千篇一律或变化很少的套话以及华丽的词语来取悦学生,而不是与教学内容相衔接的话。有的学生就认为老师吹牛,乱侃,失去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有的学生则学会了怎么去跟别人狂吹、滥侃。
(六)举例时切不能都举反例:
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讲问题进行旁征博引时,往往都举反面事例。这样也不好,这样会让学生误解这个社会怎么这么黑暗,很难看到光明的前途,进而丧失了进取的信心和勇气。我们应当多举正面例子,以典型的人物、事件去激励学生、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自强,向典型人物学习的精神。当然适当的反面事例也是必要的,让学生看到社会中也有污点,培养他们敢于同社会上的不良行为进行斗争。
(七)一言堂现象应销声匿迹:
有些思想品德教师上课时害怕传授的知识学消化不良,嚼过一遍,还要再扫荡一遍或是事例子堆砌,一反三地讲,不让学生有思考与发言的机会。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多让学生思考、发表见解或谈心得体会;教师是舵手,应把握好方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一言堂,那就遏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不少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八)对学生不正确的言行举止不能一味地强加指责: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贪玩心强、缺乏自制力等,在课堂上同学之间,或学生对老师可能会出现不正确甚至是污言秽语等不礼貌的举止,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老师可能会怒发冲冠,劈头盖脸地一番批评指责,甚至带有歧视、羞辱性的语言,有时还会牵扯到同学的家长。这不仅于事无补,还会有损自己的形象,导致学生不想听你的课。这种现象千万要不得,尤其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更要显示出德育的重要性,找一个合适的场合和方法对其进行教育。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品德、言行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教育学生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学生在心悦诚服中接受教育。
(九)遇到课堂麻烦切不可拿班主任作为挡箭牌:
在七年级课堂上,麻烦事时有发生。如学生思想开小差,做其他作业,看课外书籍,做小动作,甚至有打架现象。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切不可为赶时间上课或担心处理问题带来麻烦而统统以“马上叫你班主任来处理”了事。这样,你会降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学生会认为你不负责任、品德不够高尚等,从而从心理上抵制你的课,对这门课也就失去了兴趣。那你怎么以“德”服人呢?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望,这才叫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十)解答问题时不可无理无据,随意拼凑或武断行事: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许多问题,有的是书本上的,有的是生活中的,有的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有些题目可能与考试有关等等,但因为没有现成的参考答案,导致有时会不假思索地吐出一连串的理由,却没有连贯性。很显然,这是临时拼凑出来的。当学生提出质疑时,还向学生吹胡子瞪眼睛,“大吼”这就是标准答案,强行敷衍学生了事,这种现象千万不可取。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学无止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告诫我们做学问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更何况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呢?我们在教学上要做到“精、新、博”,“精”就是对自己所教学科要精通,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新”就是教师要不断汲取新知识、新见解,讲课要有新意;“博”就是知识渊博;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可以先放一放,待查阅资料或与其他老师讨论后再作解释,要克服怕丢面子的思想。
现代社会是竞争激烈、法制健全、文明进步的社会,德育不可忽视,自古就有“明礼而后能知行”的训导。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贯彻党和国家提出的“五育并举,德育先行”的教育方针,努力预防和克服政治课教学中的所谓“拉圾”现象,以高水平的教学艺术,去丰富学生知识,训练思维,开发智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还可以使学生学到教师的治学严谨、工作务实的方法与作风。教育学生成才,必先教育学生成人,这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的崇高历史使命。因此,我们要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表形象,以正确科学的思想和行为去感染学生,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正当的兴趣爱好和勇于开拓的进取心理品质,为社会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主要是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培育他们健康心理和积极要求上进、勇于竞争的良好心理品质,在课堂教学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使他们幼稚的心灵被覆上阴影。就像张才写几行字的白纸被泼上墨汁,爱到污染,这有损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进得影响其人格甚至人生道路。对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有些问题,现就把它们称之为“垃圾”现象。作为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认真处理,慎防触及学生,引发后遗症。
(一)防止不正确的或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
思想品德教师在讲课时应多用学科术语,并适当予以解释。对于本身的错误或这句话容易产生歧义导致学生误解的语言应避免出现。尤其是对社会中的某些现象和某些人物的评价,要适可而止,切不可乱加评说,否则,学生的思维可能会受到你的影响。
(二)不要把不良情绪带进课堂:
有的老师因为遇到某些挫折而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夹着书本气冲冲地走进教室,讲课时还怒气冲天,有时甚至面目狰狞,学生幼稚心灵可能经不起这种场面,吓得不知所措,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也不利于学生获得知识。
(三)有错不可不改: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因不介意或随意说错了话或给错了答案,当学生指出时,却进行否认,这样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生也可能因此学会了不诚实。要知道诚实正直的人格是教师的必备素养,诚实是正直的基础,是心灵美的核心。只有具备诚实正直的人格,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要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
在素质教育已提倡好几十年的今天,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并未杜绝,严重的还屡见于报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是德育工作者,如果学生犯了一点错误就以罚站、罚抄、语言攻击等方式体罚或变相体罚,就会给学生心灵留下创伤,难以治愈。爱重于教的教学观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英国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对教师来说,真正的爱应放在学生身上。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的前提。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成的教育原则。教师与学生情感一旦破裂,则教育失效,指挥不灵;教师与学生情理交融,则教师一言九鼎,学生言听计从。
(五)尽量避免用套话和讲究词藻华丽:
有的老师为了显示自己的语言功底,或是过强的记忆力,刚上课时便妙语如珠或是名人名言一大串,从而让学生认为自己知识渊博,当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实践证明,学生最尊敬的是知识渊博又善于教书的教师,但如果我们上课用千篇一律或变化很少的套话以及华丽的词语来取悦学生,而不是与教学内容相衔接的话。有的学生就认为老师吹牛,乱侃,失去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有的学生则学会了怎么去跟别人狂吹、滥侃。
(六)举例时切不能都举反例:
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讲问题进行旁征博引时,往往都举反面事例。这样也不好,这样会让学生误解这个社会怎么这么黑暗,很难看到光明的前途,进而丧失了进取的信心和勇气。我们应当多举正面例子,以典型的人物、事件去激励学生、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自强,向典型人物学习的精神。当然适当的反面事例也是必要的,让学生看到社会中也有污点,培养他们敢于同社会上的不良行为进行斗争。
(七)一言堂现象应销声匿迹:
有些思想品德教师上课时害怕传授的知识学消化不良,嚼过一遍,还要再扫荡一遍或是事例子堆砌,一反三地讲,不让学生有思考与发言的机会。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多让学生思考、发表见解或谈心得体会;教师是舵手,应把握好方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一言堂,那就遏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不少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八)对学生不正确的言行举止不能一味地强加指责: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贪玩心强、缺乏自制力等,在课堂上同学之间,或学生对老师可能会出现不正确甚至是污言秽语等不礼貌的举止,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老师可能会怒发冲冠,劈头盖脸地一番批评指责,甚至带有歧视、羞辱性的语言,有时还会牵扯到同学的家长。这不仅于事无补,还会有损自己的形象,导致学生不想听你的课。这种现象千万要不得,尤其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更要显示出德育的重要性,找一个合适的场合和方法对其进行教育。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品德、言行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教育学生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学生在心悦诚服中接受教育。
(九)遇到课堂麻烦切不可拿班主任作为挡箭牌:
在七年级课堂上,麻烦事时有发生。如学生思想开小差,做其他作业,看课外书籍,做小动作,甚至有打架现象。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切不可为赶时间上课或担心处理问题带来麻烦而统统以“马上叫你班主任来处理”了事。这样,你会降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学生会认为你不负责任、品德不够高尚等,从而从心理上抵制你的课,对这门课也就失去了兴趣。那你怎么以“德”服人呢?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望,这才叫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十)解答问题时不可无理无据,随意拼凑或武断行事: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许多问题,有的是书本上的,有的是生活中的,有的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有些题目可能与考试有关等等,但因为没有现成的参考答案,导致有时会不假思索地吐出一连串的理由,却没有连贯性。很显然,这是临时拼凑出来的。当学生提出质疑时,还向学生吹胡子瞪眼睛,“大吼”这就是标准答案,强行敷衍学生了事,这种现象千万不可取。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学无止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告诫我们做学问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更何况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呢?我们在教学上要做到“精、新、博”,“精”就是对自己所教学科要精通,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新”就是教师要不断汲取新知识、新见解,讲课要有新意;“博”就是知识渊博;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可以先放一放,待查阅资料或与其他老师讨论后再作解释,要克服怕丢面子的思想。
现代社会是竞争激烈、法制健全、文明进步的社会,德育不可忽视,自古就有“明礼而后能知行”的训导。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贯彻党和国家提出的“五育并举,德育先行”的教育方针,努力预防和克服政治课教学中的所谓“拉圾”现象,以高水平的教学艺术,去丰富学生知识,训练思维,开发智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还可以使学生学到教师的治学严谨、工作务实的方法与作风。教育学生成才,必先教育学生成人,这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的崇高历史使命。因此,我们要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表形象,以正确科学的思想和行为去感染学生,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正当的兴趣爱好和勇于开拓的进取心理品质,为社会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