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Vanity Fair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威廉·萨克雷经典代表作,书中深刻揭露了19世纪英国上层社会趋炎附势、尔虞我诈的丑恶现实。萨克雷文笔细腻,将讽刺寓于幽默之中。我国翻译大家杨必女士准确、地道地再现原作风格,译作自问世以来,备受读者欢迎。杨女士对译文本文“空白”的处理恰如其分正是译文大受好评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接受美学 本文空白 文学批评
接受美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在70年代到80年代引起世界范围内学者的广泛关注,逐渐走向高潮。与以往的文学批评不同,接受美学引入了读者参与对文学文本意义构建的新颖观点,对以往以作者为中心和以文本为中心的文学批评研究造成巨大的冲击,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读者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尧斯和伊瑟尔。其中,伊瑟尔在英伽登的现象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召唤结构”一说。英伽登认为,文学本文只提供给读者一个“图式化方面”的框架,这个框架无论在哪一个方向和层次上都有许多“空白”,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与充实。在此基础上,伊瑟尔进一步定义了本文的意义未定性,即“空白”。“空白”是指本文中没有实写出来或是实写部分向读者暗示的东西。由于文学本文的意义存在于读者的阅读过程,而读者在阅读中往往带着“前理解”并通过加入想象达到对本文意义上的构建,进而达到与本文的“视界融合”。而本文的“空白”是吸引与激发读者想象来完成本文、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本文的“空白”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情节结构上的断层。如果一部作品向读者提供了全部故事,没给他留下想象的空间,读者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厌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空白”恰恰是文学本身的优点及特点,适当的“空白”非但不会给读者造成负担,反而能增加阅读过程的趣味性,最终达到与文本的“视界融合”,得到较高层次的美学感受。
同样的,翻译文学的生命力也体现在读者对翻译本文的接受。在翻译文学中,由于译者的介入,形成文学接受的“折射”过程。首先,译者在接触源文本时,不可避免地加入自身的理解,达到译者与源文本的“视界融合”,然后再通过译者的翻译展示给目的语读者。在这个意义上,译者对源文本的理解以及对译本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的差别,对源文本中“空白”的处理,是保留还是舍弃,在译本中是否要创造新的“空白”都是译者应当考虑的问题。
《名利场》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经典作品。他用轻快细腻的文笔,将讽刺艺术寓于幽默之中,将19世纪英国上流社会趋炎附势,尔虞我诈的丑恶现象栩栩如生的展现给读者,因此被争相翻译成各国语言,其中,《名利场》的中译本多达20种,尤以先生杨必的译本最受读者欢迎。以下,笔者拟从词汇、句法层面探讨杨必先生在译本中是如何构建本文“空白”的。
Nay, the acute observer might have recognized the little red nose of good-natured Miss Jemima Pinkerton herself, rising over some geranium pots in the window of that lady’s own drawing-room.
连那好性子的吉米玛·平克顿小姐也给引出来了。眼睛尖点儿的人准能看见她在自己客厅的窗户前面,她那红鼻子恰好凑在那一盆盆的拢牛儿花上面。
Nay, with some persons those awes and terrors of youth last for ever and ever.
真的,小时候受的惊吓,有些人一辈子都记得。
萨克雷在Vanity Fair中使用大量口语化的词汇,增加语言的衔接性,同时又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情感,使读者置身其中。原文两个句子都出现了口语词 “nay”,原意是“不“,表示否定。但是根据原文上下文,作者并没有否定的意义。如果按字面翻成 “不”会造成上下文不连贯之感。杨必先生在此两处都没将 “nay”翻成否定含义,而是用 “连”、“真的”代替,填补了由语言差异造成的“空白”,不仅使得上下文连贯衔接,易于接受,还表现出原文口语化的特征,把作者的风趣幽默体现得淋漓尽致。
…But why speak about her?
我们不必多提她了。
与其它译本不同,杨必先生在译文中常常改变原文的句式,以求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性格。她常把陈述句转换成疑问句,把疑问句转换成陈述句,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表面上没有忠实于原文句式,却把作者的情感不打折扣的保留下来。原文这句话虽是以问号结尾可并不是一个疑问句,反之,作者是陈述了这个事实。杨必将其转换成陈述句,直接体现出了作者的意图,向读者肯定了这个事实,填补了“空白”,使译文易于接受。
And her pleasure was to ride the young clots and to scour the plains like Camilla.
她爱骑着小马。像卡密拉一般在旷野里奔跑。
萨克雷在他的作品中还大量引用了西方神话典故,进一步制造幽默讽刺的艺术效果。杨必先生在翻译这些文化典故时,保留原典故,并没有用为国人熟知的典故取而代之。同时,她还在译文后附上解释,在读者阅读过程中造成文化断层,即意义“空白”,激起读者对西方文化的好奇心,引得读者去寻求解释,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原作者的讽刺效果。
根据尧斯的观点,文学的历史事实上是接受的历史,每部作品就是一个个独立的文学现象,这些现象只有通过一代代的读者,批评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达到“视界融合”才将它们联系起来。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应当很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领读者主动地投入到作品意义的构建中去,这就要求作者写作时注意给读者创造阅读“空白”,即赋予本文的“召唤性”特征,因为召唤性是文学本文的最根本结构特征,也是读者再创造活动的基本前提。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便要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适当地保留“空白”,适当地填补“空白”,以弥补文化差异造成的审美断层,保证译文读者享受到原文读者阅读的美觉感受。
【关键词】接受美学 本文空白 文学批评
接受美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在70年代到80年代引起世界范围内学者的广泛关注,逐渐走向高潮。与以往的文学批评不同,接受美学引入了读者参与对文学文本意义构建的新颖观点,对以往以作者为中心和以文本为中心的文学批评研究造成巨大的冲击,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读者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尧斯和伊瑟尔。其中,伊瑟尔在英伽登的现象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召唤结构”一说。英伽登认为,文学本文只提供给读者一个“图式化方面”的框架,这个框架无论在哪一个方向和层次上都有许多“空白”,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与充实。在此基础上,伊瑟尔进一步定义了本文的意义未定性,即“空白”。“空白”是指本文中没有实写出来或是实写部分向读者暗示的东西。由于文学本文的意义存在于读者的阅读过程,而读者在阅读中往往带着“前理解”并通过加入想象达到对本文意义上的构建,进而达到与本文的“视界融合”。而本文的“空白”是吸引与激发读者想象来完成本文、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本文的“空白”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情节结构上的断层。如果一部作品向读者提供了全部故事,没给他留下想象的空间,读者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厌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空白”恰恰是文学本身的优点及特点,适当的“空白”非但不会给读者造成负担,反而能增加阅读过程的趣味性,最终达到与文本的“视界融合”,得到较高层次的美学感受。
同样的,翻译文学的生命力也体现在读者对翻译本文的接受。在翻译文学中,由于译者的介入,形成文学接受的“折射”过程。首先,译者在接触源文本时,不可避免地加入自身的理解,达到译者与源文本的“视界融合”,然后再通过译者的翻译展示给目的语读者。在这个意义上,译者对源文本的理解以及对译本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的差别,对源文本中“空白”的处理,是保留还是舍弃,在译本中是否要创造新的“空白”都是译者应当考虑的问题。
《名利场》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经典作品。他用轻快细腻的文笔,将讽刺艺术寓于幽默之中,将19世纪英国上流社会趋炎附势,尔虞我诈的丑恶现象栩栩如生的展现给读者,因此被争相翻译成各国语言,其中,《名利场》的中译本多达20种,尤以先生杨必的译本最受读者欢迎。以下,笔者拟从词汇、句法层面探讨杨必先生在译本中是如何构建本文“空白”的。
Nay, the acute observer might have recognized the little red nose of good-natured Miss Jemima Pinkerton herself, rising over some geranium pots in the window of that lady’s own drawing-room.
连那好性子的吉米玛·平克顿小姐也给引出来了。眼睛尖点儿的人准能看见她在自己客厅的窗户前面,她那红鼻子恰好凑在那一盆盆的拢牛儿花上面。
Nay, with some persons those awes and terrors of youth last for ever and ever.
真的,小时候受的惊吓,有些人一辈子都记得。
萨克雷在Vanity Fair中使用大量口语化的词汇,增加语言的衔接性,同时又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情感,使读者置身其中。原文两个句子都出现了口语词 “nay”,原意是“不“,表示否定。但是根据原文上下文,作者并没有否定的意义。如果按字面翻成 “不”会造成上下文不连贯之感。杨必先生在此两处都没将 “nay”翻成否定含义,而是用 “连”、“真的”代替,填补了由语言差异造成的“空白”,不仅使得上下文连贯衔接,易于接受,还表现出原文口语化的特征,把作者的风趣幽默体现得淋漓尽致。
…But why speak about her?
我们不必多提她了。
与其它译本不同,杨必先生在译文中常常改变原文的句式,以求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性格。她常把陈述句转换成疑问句,把疑问句转换成陈述句,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表面上没有忠实于原文句式,却把作者的情感不打折扣的保留下来。原文这句话虽是以问号结尾可并不是一个疑问句,反之,作者是陈述了这个事实。杨必将其转换成陈述句,直接体现出了作者的意图,向读者肯定了这个事实,填补了“空白”,使译文易于接受。
And her pleasure was to ride the young clots and to scour the plains like Camilla.
她爱骑着小马。像卡密拉一般在旷野里奔跑。
萨克雷在他的作品中还大量引用了西方神话典故,进一步制造幽默讽刺的艺术效果。杨必先生在翻译这些文化典故时,保留原典故,并没有用为国人熟知的典故取而代之。同时,她还在译文后附上解释,在读者阅读过程中造成文化断层,即意义“空白”,激起读者对西方文化的好奇心,引得读者去寻求解释,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原作者的讽刺效果。
根据尧斯的观点,文学的历史事实上是接受的历史,每部作品就是一个个独立的文学现象,这些现象只有通过一代代的读者,批评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达到“视界融合”才将它们联系起来。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应当很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领读者主动地投入到作品意义的构建中去,这就要求作者写作时注意给读者创造阅读“空白”,即赋予本文的“召唤性”特征,因为召唤性是文学本文的最根本结构特征,也是读者再创造活动的基本前提。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便要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适当地保留“空白”,适当地填补“空白”,以弥补文化差异造成的审美断层,保证译文读者享受到原文读者阅读的美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