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学面向全体,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之间的差距,根据差异点,进行分层定标、分类指导,实现精细化教学管理,提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解读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内涵,探究了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具体实施教学策略,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2-085
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倡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关注个性发展,挖掘自身发展潜能[1]。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进行分类指导,教师要充分结合教育规律以及学生学习、发展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中得到进步,通过科学分层、精准分类,在精细化教学管理中,提高学生初中物理学习自信心,遵从因材施教教学原则,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一、“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内涵解读
分层教学是为了应对学生间的差异,避免两极分化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贯彻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重要策略[2]。在此背景下进行分层教学,实施分类指导,旨在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在群体分层的基础上,制定不同教学目标、给予不同层次辅助,在精准指导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因此,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在落实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相互促进。
二、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实施策略
1.了解需求为前提,进行群体分层,满足个性发展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群体科学分层和组建是前提[3]。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包括智能、技能、心理、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在综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资料进行分类归档,按照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进行分层管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学习内容,满足个性发展。
例如,在教学《汽化和液化》物理内容时,旨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重点认识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能够科学比较两种方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那么,在教学之前,进行课前预习时,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计不同层次的内容,提高自主預习学习积极性。如,针对后进生,学习理解比较薄弱,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制定学习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课件。例如,可以在微课课件中播放日常生活中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就不见了,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变干等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后进生就“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预习探究;对于中等生,他们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习惯性依赖他人,那么,在设计内容的时候,可以在课件中为其播放从温水开始加热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根据实际操作,就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总结,按照表格的形式进行成果分析,好下表:
通过知识点的整理和实验内容分析,提高对蒸发和沸腾物理观念的认识;对于优等生,教师要引导其全面分析问题,在促进思维发展的同时,帮助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在设计内容的时候,可以以思维导图为辅助,以汽化、液化、蒸发、沸腾为分支构建知识体系,在认识其各个分支关联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综合分析,从局部到整体综合预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通过群体分层以及学习内容的科学安排,促使教学指导更加有效,提高自主预习学习效果,促进个性发展。
2.依据分层为基准,进行提问指导,提高学习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检验学生课堂掌握知识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关系,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提问的时候,可以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促使教学引导更具针对性,这样既可以满足学习发展需求,又可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电生磁》物理内容时,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直线电流磁场分布规律、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征、右手螺旋定则,会运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也会不同。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按照群体分层为基准,进行分类提问,如,针对后进生,可以为学生播放奥斯特实验视频,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以下问题:
①当直导线通电时产生什么现象?断电后发生什么现象?
②改变通电电流的方向后发生什么现象?
在问题引导中,让学生认识直线电流磁场,然后引导中等生,在问题的基础上思考: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会发生改变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随后针对优等生判断通电导体周围磁场方向的方法进行问题探索,思考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与哪种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相似?通过层层问题的渗透和解析,促进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提高物理学习自信心。
3.围绕目标为载体,进行作业分类,促进理解和消化
作业是巩固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有效作业设计,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习质量,因此,基于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下,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围绕不同目标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前提,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促进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例如,在教学《能量转化与守恒》物理内容时,为让学生能够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知道能量守恒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在课后布置作业的时候,对后进生而言,要提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设计作业的时,除了枯燥的书面作业以外,可以借助实验探究作业为辅助,让学生利用小球、水平木板、弹簧等教具,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如设计以下实验装置: 根据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具体操作,让小球从静止开始下滑,通过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展开实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对于优等生和中等生而言,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可以以培养实践应用为目标进行教学优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通过自己对能量转化与守恒相关物理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搜集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分析能量转化内容,如“电风扇、玩具不倒翁、水轮机”等,让学生通过实践调查认识其具体应用,提高学习水平。通过分类作业的安排,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习需求。这样既可以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又可以实现高效教学。
4.依据实验为辅助,进行分层合作,提高动手能力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遵从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分层合作,实验探索,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这样既可以促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实现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又可以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氛围,发挥榜样力量,在合作交流、沟通探索中,促进思维发展,培养科学探究物理素养。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物理内容的时候,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培养物理实验探究学习素养,提高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在分层的基础上进行分组,1个优等生2个中等生1个后进生为一组进行合作实验,让优等生就探究运动和力的实验教具、实验流程、实验目标、实验注意事项进行设计,让中等生就实验过程中具体操作步骤进行思考,让后进生熟悉实验流程,在观察中思考小车滑行距离和什么有关?然后开展实验竞赛,组织不同小组,运用相同教具,探究小车在棉布、木块、玻璃板上的运动情况,进行表格记录,将小组实验录制成视频进行点评,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评选出优秀实验团队,给予相应奖励。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小组实验情况以及学习成果进行教学引导,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分类指导,这样既可以培养科学探究素养,又可以创优教学氛围,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5.遵从应用为目标,重视分类实践,实现学用贯通
教育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学用贯通的目标,引导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也是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师生重视的原因。但是,由于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在实践的时候,其完成结果和实践参与体验感也会不同,为完成学以致用教学目标,在设计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進行分类实践,设计多种实践活动,在调动实践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应用,促使指导更加精准。
例如,在教授《压强》内容时,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想的基本方法,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因此,在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对学困生,可以从感受压力入手,为其提供海绵、小桌子、砝码等教具,引导学生将桌子放在海绵上观察现象,然后增加砝码,最后将桌子按照桌板平放增加砝码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认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然后引导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滑雪的场景,从而导入压强概念。对中等生,可以就增大或减小压强知识点的应用为核心,引导其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展开应用思考,如:
问题一:小明推着一车很重的货物要经过一个封冻的湖面,为了安全起见,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问题二:小李在菜市场买了一只西瓜,用塑料袋提着回家,走了没有多远,就感到手被塑料袋勒得很痛,应该怎样减轻疼痛?
对优等生,可以就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等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生活取材进行知识解析,如通过用吸管喝饮料,感知大气压,结合潜水,认识液体压强等,通过生活素材的应用和实践分析,提高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分类实践指导中实现学用贯通,落实因材施教。
6.依据文本为核心,开展分类辅导,促进高效管理
运用分层教学,展开分类指导,其核心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知识,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和消化。因此,在分类指导的时候,教师要以文本内容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辅助,结合预习、课堂学习等基础,进行分类辅导,在一对一管理的过程中,改善教法,创优学法,提高物理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物质的密度》内容时,旨在引导学生知道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学会运用密度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以文本为核心,对学困生,在课后指导的时候,可以围绕基础知识为主,从概念感知入手,为其播放:用纸包着两块外形相同的杠铃,同学举重比赛的视频,思考为什么力气小的同学赢了?从而引导其思考物体的种类、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使其感知密度。对中等生,在辅导的时候,可以围绕文本实验为核心,激发探究能力,利用微课课件为辅助,设计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引导其根据微课实验,进行自主实验探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结合在线辅导,让学生演示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围绕实验进行教学辅导。对优等生,课上所学知识基本上已经掌握,那么,在指导的时候,教师要以文本教材的目的为核心,以应用为主,出示有关密度在生活中应用的问题,通过专题解析,提高学习理解,通过分类辅导,实现高效管理。
7.提升自我为基本,结合分层点评,实现整体优化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为了优等生提升自我,让中等生超越自我,让学困生发展自我,可见其根本点是在于管理自我和优化自我。而评级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结反思、及时补充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实现整体优化为目标,通过分层点评,促进发展,提高学习。
例如,在教授《光的反射和折射》内容时,重点是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认识光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其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光的折射。那么,在教学点评的时,为提高评价的客观、有效性,可以结合学生实验操作内容、实验过程、实验问题、实验成果等,围绕实验理解为辅助,在全面认识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引导其根据课堂学习笔记、知识掌握情况、作业完成等进行自评。 在学生点评中,引导其根据实验操作进行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最后由教师围绕教材内容、学生学习进步情况、听课状态等进行綜合点评,如针对优等生,可以采用鼓励和实践为核心进行评价;对于中等生可以以激励和反问为点评,在沟通中,提升自我;对于学困生,可以欣赏和沟通为核心,在互动中,促进自我认识。在分层评价中,让学生认识不足,在学生点评互动中,实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三、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注意事项
1.要了解差异,注意精准分层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学生群体有效分层是前提[4]。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分层的精准性,围绕智力、非智力、智能水平进行分层,在了解差异的基础上,促使分层有效。这样既可以为分类指导提供有效依据,又可以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提高学习自信心。
2.要针对实际,遵从指导适度原则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落实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课标要求为准绳,以学生认识能力为核心,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层层渗透,合理指导、适度规划,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要面向全体,注意动态分配
运用分层教学法提高初中物理学习水平,其分层的群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做到精准分层,做到精准指导,促使教育更加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这样既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还可以在动态分配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科学化群体分层是前提,精准分类指导是关键。因此,在实际教学的时候,为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认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内涵,认识其教学注意事项,然后在科学分层的基础上,分类设计预习内容,分类设计问题,分层设计作业,最后利用分层合作,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在分层教学中提高学习自信心,在分类指导下实现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路占金.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3):7.
[2]赵志恒.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3):81-82.
[3]陈世焕.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22):129-130.
[4]万青.初中物理如何科学实施分层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7):23.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三中学,浙江 杭州 311106)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2-085
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倡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关注个性发展,挖掘自身发展潜能[1]。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进行分类指导,教师要充分结合教育规律以及学生学习、发展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中得到进步,通过科学分层、精准分类,在精细化教学管理中,提高学生初中物理学习自信心,遵从因材施教教学原则,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一、“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内涵解读
分层教学是为了应对学生间的差异,避免两极分化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贯彻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重要策略[2]。在此背景下进行分层教学,实施分类指导,旨在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在群体分层的基础上,制定不同教学目标、给予不同层次辅助,在精准指导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因此,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在落实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相互促进。
二、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实施策略
1.了解需求为前提,进行群体分层,满足个性发展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群体科学分层和组建是前提[3]。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包括智能、技能、心理、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在综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资料进行分类归档,按照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进行分层管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学习内容,满足个性发展。
例如,在教学《汽化和液化》物理内容时,旨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重点认识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能够科学比较两种方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那么,在教学之前,进行课前预习时,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计不同层次的内容,提高自主預习学习积极性。如,针对后进生,学习理解比较薄弱,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制定学习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课件。例如,可以在微课课件中播放日常生活中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就不见了,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变干等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后进生就“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预习探究;对于中等生,他们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习惯性依赖他人,那么,在设计内容的时候,可以在课件中为其播放从温水开始加热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根据实际操作,就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总结,按照表格的形式进行成果分析,好下表:
通过知识点的整理和实验内容分析,提高对蒸发和沸腾物理观念的认识;对于优等生,教师要引导其全面分析问题,在促进思维发展的同时,帮助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在设计内容的时候,可以以思维导图为辅助,以汽化、液化、蒸发、沸腾为分支构建知识体系,在认识其各个分支关联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综合分析,从局部到整体综合预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通过群体分层以及学习内容的科学安排,促使教学指导更加有效,提高自主预习学习效果,促进个性发展。
2.依据分层为基准,进行提问指导,提高学习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检验学生课堂掌握知识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关系,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提问的时候,可以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促使教学引导更具针对性,这样既可以满足学习发展需求,又可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电生磁》物理内容时,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直线电流磁场分布规律、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征、右手螺旋定则,会运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也会不同。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按照群体分层为基准,进行分类提问,如,针对后进生,可以为学生播放奥斯特实验视频,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以下问题:
①当直导线通电时产生什么现象?断电后发生什么现象?
②改变通电电流的方向后发生什么现象?
在问题引导中,让学生认识直线电流磁场,然后引导中等生,在问题的基础上思考: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会发生改变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随后针对优等生判断通电导体周围磁场方向的方法进行问题探索,思考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与哪种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相似?通过层层问题的渗透和解析,促进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提高物理学习自信心。
3.围绕目标为载体,进行作业分类,促进理解和消化
作业是巩固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有效作业设计,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习质量,因此,基于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下,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围绕不同目标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前提,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促进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例如,在教学《能量转化与守恒》物理内容时,为让学生能够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知道能量守恒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在课后布置作业的时候,对后进生而言,要提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设计作业的时,除了枯燥的书面作业以外,可以借助实验探究作业为辅助,让学生利用小球、水平木板、弹簧等教具,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如设计以下实验装置: 根据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具体操作,让小球从静止开始下滑,通过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展开实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对于优等生和中等生而言,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可以以培养实践应用为目标进行教学优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通过自己对能量转化与守恒相关物理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搜集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分析能量转化内容,如“电风扇、玩具不倒翁、水轮机”等,让学生通过实践调查认识其具体应用,提高学习水平。通过分类作业的安排,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习需求。这样既可以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又可以实现高效教学。
4.依据实验为辅助,进行分层合作,提高动手能力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遵从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分层合作,实验探索,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这样既可以促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实现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又可以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氛围,发挥榜样力量,在合作交流、沟通探索中,促进思维发展,培养科学探究物理素养。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物理内容的时候,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培养物理实验探究学习素养,提高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在分层的基础上进行分组,1个优等生2个中等生1个后进生为一组进行合作实验,让优等生就探究运动和力的实验教具、实验流程、实验目标、实验注意事项进行设计,让中等生就实验过程中具体操作步骤进行思考,让后进生熟悉实验流程,在观察中思考小车滑行距离和什么有关?然后开展实验竞赛,组织不同小组,运用相同教具,探究小车在棉布、木块、玻璃板上的运动情况,进行表格记录,将小组实验录制成视频进行点评,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评选出优秀实验团队,给予相应奖励。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小组实验情况以及学习成果进行教学引导,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分类指导,这样既可以培养科学探究素养,又可以创优教学氛围,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5.遵从应用为目标,重视分类实践,实现学用贯通
教育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学用贯通的目标,引导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也是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师生重视的原因。但是,由于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在实践的时候,其完成结果和实践参与体验感也会不同,为完成学以致用教学目标,在设计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進行分类实践,设计多种实践活动,在调动实践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应用,促使指导更加精准。
例如,在教授《压强》内容时,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想的基本方法,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因此,在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对学困生,可以从感受压力入手,为其提供海绵、小桌子、砝码等教具,引导学生将桌子放在海绵上观察现象,然后增加砝码,最后将桌子按照桌板平放增加砝码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认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然后引导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滑雪的场景,从而导入压强概念。对中等生,可以就增大或减小压强知识点的应用为核心,引导其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展开应用思考,如:
问题一:小明推着一车很重的货物要经过一个封冻的湖面,为了安全起见,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问题二:小李在菜市场买了一只西瓜,用塑料袋提着回家,走了没有多远,就感到手被塑料袋勒得很痛,应该怎样减轻疼痛?
对优等生,可以就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等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生活取材进行知识解析,如通过用吸管喝饮料,感知大气压,结合潜水,认识液体压强等,通过生活素材的应用和实践分析,提高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分类实践指导中实现学用贯通,落实因材施教。
6.依据文本为核心,开展分类辅导,促进高效管理
运用分层教学,展开分类指导,其核心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知识,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和消化。因此,在分类指导的时候,教师要以文本内容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辅助,结合预习、课堂学习等基础,进行分类辅导,在一对一管理的过程中,改善教法,创优学法,提高物理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物质的密度》内容时,旨在引导学生知道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学会运用密度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以文本为核心,对学困生,在课后指导的时候,可以围绕基础知识为主,从概念感知入手,为其播放:用纸包着两块外形相同的杠铃,同学举重比赛的视频,思考为什么力气小的同学赢了?从而引导其思考物体的种类、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使其感知密度。对中等生,在辅导的时候,可以围绕文本实验为核心,激发探究能力,利用微课课件为辅助,设计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引导其根据微课实验,进行自主实验探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结合在线辅导,让学生演示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围绕实验进行教学辅导。对优等生,课上所学知识基本上已经掌握,那么,在指导的时候,教师要以文本教材的目的为核心,以应用为主,出示有关密度在生活中应用的问题,通过专题解析,提高学习理解,通过分类辅导,实现高效管理。
7.提升自我为基本,结合分层点评,实现整体优化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为了优等生提升自我,让中等生超越自我,让学困生发展自我,可见其根本点是在于管理自我和优化自我。而评级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结反思、及时补充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实现整体优化为目标,通过分层点评,促进发展,提高学习。
例如,在教授《光的反射和折射》内容时,重点是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认识光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其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光的折射。那么,在教学点评的时,为提高评价的客观、有效性,可以结合学生实验操作内容、实验过程、实验问题、实验成果等,围绕实验理解为辅助,在全面认识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引导其根据课堂学习笔记、知识掌握情况、作业完成等进行自评。 在学生点评中,引导其根据实验操作进行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最后由教师围绕教材内容、学生学习进步情况、听课状态等进行綜合点评,如针对优等生,可以采用鼓励和实践为核心进行评价;对于中等生可以以激励和反问为点评,在沟通中,提升自我;对于学困生,可以欣赏和沟通为核心,在互动中,促进自我认识。在分层评价中,让学生认识不足,在学生点评互动中,实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三、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注意事项
1.要了解差异,注意精准分层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学生群体有效分层是前提[4]。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分层的精准性,围绕智力、非智力、智能水平进行分层,在了解差异的基础上,促使分层有效。这样既可以为分类指导提供有效依据,又可以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提高学习自信心。
2.要针对实际,遵从指导适度原则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落实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课标要求为准绳,以学生认识能力为核心,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层层渗透,合理指导、适度规划,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要面向全体,注意动态分配
运用分层教学法提高初中物理学习水平,其分层的群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做到精准分层,做到精准指导,促使教育更加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这样既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还可以在动态分配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科学化群体分层是前提,精准分类指导是关键。因此,在实际教学的时候,为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认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内涵,认识其教学注意事项,然后在科学分层的基础上,分类设计预习内容,分类设计问题,分层设计作业,最后利用分层合作,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在分层教学中提高学习自信心,在分类指导下实现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路占金.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3):7.
[2]赵志恒.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3):81-82.
[3]陈世焕.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22):129-130.
[4]万青.初中物理如何科学实施分层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7):23.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三中学,浙江 杭州 3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