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语用”新题型解题对策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hu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高考中必考的“语用”题,一是在素材选取范围上将进一步扩大:加人图、表等元素丰富文本呈现形式;二是综合性更强:将“语用题”作为进一步考查考生高层级思维能力的方式之一;三是选材内容更接近考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其选材内容将引导考生对价值观念的思考和树立正确价值观,难度系数较前几年有所加大。所以复习要关注:①素材选取范围扩大,选择元素更丰富填空题;②现实性、综合性更强,多种元素综合,突出综合性的图表题;③引导考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能够反映出对价值观念的思考和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衔接题。
  一、综合性更强的“图文转换”
  “图文转换”的素材选取现实性很强,可能涉及当今现实生活中的最新科技(如量子技术、通信领域的4G、5G技术标准)、自动化(如无人机、智能机器人)、交通(如高铁)、法学、建筑、地理、历史等领域素材,特别是“创客”“供给侧改革”“反腐倡廉”等素材。目的在于引導考生关注现实生活,提升自信感。近几年在命题中更强调综合考点要求,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高层级思维能力。
  1.概括性很强的图文转换题
  【典例1】下面是2010~2016年高考全国卷名句考查一览表,请根据图表内容,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命题特点。要求:①答出三个特点;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50字。(6分)
  [答案]①从所选篇目来看,大多出自唐、宋名家名篇,重复的概率较小;②从体裁来看,对于诗词和散文的考查较均衡;③从题料来源来看,考查重点由初中教材转向高中教材。(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材料是表格,首先审题,明确要求,“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命题特点”“答出三个特点”“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少于50字”。然后借助题干明确图表反映的对象,“2010~2016年高考全国卷名句考查”,接着就要抓住表格中的数据,明确特点。表格中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题料来源,二是体裁,三是作者,四是篇名。此时应纵向比较其中数据变化较大的方面。
  2.思维性很强的虚词填空题
  虚词填空题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逻辑关系,虚词正是体现句间逻辑关系的标志之一,所以必须联系上下句之间的语意、语法、语境,采用排除法加以筛选。
  【典例2】填入下列一段文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专家认为,雾霾除了会加重呼吸道疾病之外,还诱发肺癌,现在还没有量化的证据表明暴露于户外空气污染中会导致肺癌,排除这种可能的证据依然不足。专家提醒,雾霾严重时,④⑤要减少出行。口罩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对呼吸功能和气体交换有影响,不宜长时间戴。
  [答案]C
  [解析]由“排除这种可能的证据依然不足”,可确定①处应该是表示不确定的词语,故排除A、B两项;“即使”表示假设让步关系,用在②处不合适,故排除D。
  二、更接近考生学习、生活实际的徽标、漫画题
  前几年的徽标、漫画题虽然现实感强,但离考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不熟悉,造成丢分较多,如果2018年再出徽标、漫画题,可能在选材上更接近考生的生活,命题目的在于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能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典例3】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答案]D
  [解析]应先明确画面的内容,明确主体和主题,比如本题中,主体应是黄莺和人;主题应是离开的时候,黄莺不舍而啼叫。然后再分析备选的诗句,可以采取排除的办法,找出与画面不合的内容。“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这应是写春游的内容;“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是写归来的内容;“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这是纯粹的写景。
  三、灵活多变的“补写”题
  补写题作为全国卷必考题型,每年都因其灵活多变的命题形式和素材,造成考生解题思维偏移,补写的内容衔接不准确甚至南辕北辙,不少考生视为畏途,得分很低。做这类题要从“语法、语意、语境”三个层面去考虑。
  1.从“语法”的角度
  (1)看陈述对象: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话题中的陈述对象。陈述对象前后应一致,议论角度一致,再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话题来组织的。即话题前后要统一,主语、谓语、宾语表达的内容一致。
  (2)抓语言标志:①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②暗示性词语的使用:换句话说、同时、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首先、其次、再次、先前、后来、过去、现在、将来、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诸如此类、所谓、例如……③能串联文意的指代性词语、副词等;④关键词语、相同的句式重复出现;⑤陈述对象、议论角度一致;⑥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
  【典例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人们把一个说法看成“套话”,,但人们对许多套话不但没有反感,而且还有着强烈的好感。很多时候,人们称这些套话为箴言、格言、警句、名言、语录,甚至把它们当成至理名言。这样的套话看上去很有说服力,,只能让人思想陷入懒惰。假若人的思想懒惰,没有独立思考的行为,时间一长,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已经包含了对它的反感②但若不加思考地拿来当作正确结论③还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写对一处给1分,写对两处给2分,写对三处给5分)
  [解析]①处首先看本段文字的话题是人们对“套话”的态度,①后“但”前后意思相反;②前“套话看上去很有说服力”后说的是后果很严重,意思转折;③是推测的结论。
  2.从“语意”的角度
  语意即一段话的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描写类语段一般采用空间顺序,叙述类语段一般采用时间顺序,论述类、说明类语段一般讲究逻辑顺序。一般在语段中都有暗示性词语来表达“语意”:显示层次的如“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时间先后的如“先前”“后来”“过去”等;具有指代意义的如“这些”“这种看法”“与此相反”等;表示总结的如“总之”“综上所述”等。抓住这些关键词,就能快速而准确地得出答案。
  【典例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何为国学?,从20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标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认为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狭义国学,而广义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
  [答案]①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②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③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共识
  [解析]首先要阅读全段,了解文段内容;其次标出句子,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接着注意关联词的暗示作用和含义;最后结合文体,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结合下句“从20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故①处可填“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结合下文“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故②可填“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结合上文“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故③可填“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共识”。
  3.从“语境”的角度
  语境是作者为了表达写作意图而有意设置的语言环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一些寓言故事,关键词所代表的比喻意,往往是做题的切人点。
  【典例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现代人指望能够通过理性对话去解决分歧,并且发展了对话理论。按照想象,,对话的本质是以讨价还价代替真刀真枪的较量。在理论上说,假如,那么即使不能解决世界和平的问题,至少也能够为地区性的“永久和平”做出贡献。不过,语言博弈代替行为博弃的有效性一直都只是一个良好愿望。事实表明,,对话只能解决一些无足轻重的分歧。
  [答案]①对话可以解决分歧(或“对话是成本最低的博弈”)(2分)②理性对话足以解决冲突问题(1分)(要晤言无法替代行动的较量(2分)
  [解析]该语段话题是关于“对话解决分歧”。首先指出“对话可以解决分歧”;然后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从理论上讲“理性对话足以解决冲突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语言无法替代行动的较量”;在填写语句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钩前挂后,使内容更贴切。
  四、实践性强、最接地气的病句题
  近几年的病句题是“拉开差距”题型之一。其选材内容非常接地气,通常选择重大时事,新闻热点,现实性很强;其命题的病点很规范。在判断时,不要草木皆兵,要善于寻找敏感点,善于比较;要掌握合理的判断顺序。重点把握6种主要类型的难点。如①成分残缺或赘余中:a.介词结构;b.较长的修饰语;c.重复概念。②搭配不当中:a.由并列性短语引起;b.动宾搭配的固定结构,如:“起到……作用”“达到……目的”;c.双面式的情况,如:“能否……”“……高低……”;d.介词结构搭配不当。③语序不当中:0.并列性短语的排列顺序;b.复杂的定语和状语的内部排列;c.分句间的前后位置;d.关联词语位置不当。④结构混乱中:a.主动句、被动句、“把”字句的混乱;b.词语误用引起的混乱;c.杂糅,如:“参赛者大多是以高二年级的师生为主”。⑤不合逻辑中:a.前后矛盾;b.语意适反(尤其注意双重否定、反问句);c.概念范围不清,如“报刊杂志”。⑥表意不明中的结构层次划分不清、指代不明、词义不明确、省略不当。
  【典例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马萨诸塞州的维多利亚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限制移民的行政命令同美国传统与核心价值观念不符,因为移民是美国的立国基础,不能成为移民的敌人。
  B.“敦煌艺术大展”将在成都博物馆开幕,大展分为敦煌石窟艺术、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展、新疆甘肃石窟艺术及壁画艺术展四个部分,将持续至2017年4月10日结束。
  C.当长篮板出现时,那些站在弧顶附近速度奇快、运动力超强的球员会更多地受益,这就是为何韦少和阿德昆托博的篮板数量总是那么多。
  D.除了旅游产品费用,中国游客目的地购物消费也非常可观。携程报告称,春节期间,仅在伦敦一地,中国游客的消费额就可能达到1100万英镑。
  [答案]D
  [解析]A项结构混乱:“不能成为移民的敌人”前面没有主语,前面的主语“移民”不能作该句的主语,主语应该是“美国”或“美国政府”,因暗换主语造成结构混乱;B项结构混乱:“将持续至2017年4月10日”和“将到2017年4月10日结束”句式杂揉造成结构混乱;C项成分残缺,句尾加“原因”。
其他文献
提到“表达艺术”,同学们一定很熟悉,因为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经常遇到。但大家一定有这样一种感觉:题目概念的表述,提供的参考答案,显得有点“杂乱”,让人捉摸不定。  确实,从全国各地高考试题题干表达以及答案看,“表达艺术”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很不一致,是目前比较“杂乱”的一个知识点。因此有必要从知识内涵出发,进行梳理和探究,使其赏析的思路清晰起来。  例如:某市高三模拟试题要求在阅读散文《达古的春天》后
期刊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浙江义乌的一位妈妈在网上发帖称:“我的女儿平常成绩就一般,这次高考考得也不尽如人意,不过考上了杭州的某大学。前几天给女儿买手机电脑提起了生活费。我不知道别家的孩子都给多少生活费,但我想了想觉得1200块钱还是够的。没想到她不高兴了,居然问我她是不是我亲生的,1200块要饿死她吗?她同学的生活费是她的好几倍。”这位妈妈说,电话费是他
期刊
2017年全国卷从题型上来说有了较大的变化,可能很多人关注的是这种形式的变化,而并没有思考发生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事实上,全国卷试图通过这些变化来引领今后高考语文的改革方向。我们平时训练中司空见惯的是传记类文章,而2017年的文体首次选用时代感和实用性更强的新闻和报告,文本形式也由连续性文本变为包含图表的多重文本。这种文体的出现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用数字、图表说话成为常态。日常接
期刊
文学作品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写照,它所反映的世界都浸润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作者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应对人生,都应该真实地流露在自己的作品中。因此,高考作文虽然有其特殊性,不完全也不需要都是文学创作,但是考生必须把自己所经历或未经历的事件,都放在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炼炉中烘烤一番,然后以负责任的态度表达出来,并适度考虑语言与读者的审美要求,彰显考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这样的高考作文才是格调雅正的。  一、回
期刊
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  心理学把这种爱情中的人儿“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也就是说,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不但不容易被干扰,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事实上,社会生活领域广泛存在
期刊
【考纲解读】  用语得体是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利语体的要求。“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根据内部语境(上卞文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经历、思想性格、心理需求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这是比“简明、连贯”更高一层的要求。  用语得体的具体内涵很多,在复
期刊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学而不思则罔。——孔子  独立思考能力是创造发明的必备才能。  ——华罗庚  思考是行为的种子。——爱默生  写作指导  一、对材料的理解  1.材料是写作的根据,是拟定题目、选取角度、确定立意、构思行文的出发点和凭借。  2.材料由古今中外名人的三句话构成,均与“思”有关。第一句话是从反面说不思考对学
期刊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希望自己能扩大眼界,只有这样,才能见识丰富,人生才会有更高的境界;也有人认为眼界高了,什么都看不上,什么也做不了,带来了个人的痛苦。  写作指导  从命题形式上看,这道作文题具有典型的“海派”风格,延续了上海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的思辨色彩。材料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审题的障碍,不会使考生造成理解的偏差与歧义
期刊
古人云:诗者,不过“情景两端”。鉴赏诗歌,主要就是鉴别、赏析“情景两端”。抒情方式只有两种:一是直抒胸臆,二是间接抒情。抒情的手法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而写景艺术内涵丰富、角度多样,手法纷呈,自然成了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因而也就成为二轮复习中考生成绩提高的一个“瓶颈”。下面采用以下三个步骤来试图突破这一难点:  第一步,审清题意,链接知识。  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干问
期刊
别林斯基认为,文章内容再好,如果没有文采,就“有如一个面貌丑陋而心灵却伟大的女人,可以对她敬仰,但要喜欢她是不可能的”。优美的文辞就是思想的光辉,可以说,语言能力是作文能力中最基本、最稳定的因素,自然,语言能力的考查就成为作文考查的主要项目。在高考阅卷中,有文采的文章理所当然更有可能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一、多样的修辞让语言亮丽多姿  善于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是一种使考试作文语言有文采的好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