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清单,逐一验证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诗者,不过“情景两端”。鉴赏诗歌,主要就是鉴别、赏析“情景两端”。抒情方式只有两种:一是直抒胸臆,二是间接抒情。抒情的手法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而写景艺术内涵丰富、角度多样,手法纷呈,自然成了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因而也就成为二轮复习中考生成绩提高的一个“瓶颈”。下面采用以下三个步骤来试图突破这一难点:
  第一步,审清题意,链接知识。
  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干问的是什么,弄懂要求我们答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答对题,拿高分。如果审题有了失误,答题就会“驴唇不对马嘴”,痛失分数。审题时要把关键词圈画出来,特别关注,例如:问“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就是问描写手法的特点,而不是描写的景物的特点;问“这首诗的颔联用了什么手法”,要注意颔联是诗歌的第二联,不能跟颈联即诗歌的第三联混淆;问“全诗在写景上用了哪些手法”要注意关键词“全诗”,而不是哪一句或者哪几句,还有关键词“哪些”,一般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
  链接知识,主要是指要根据写景艺术手法的知识清单选择对应的术语来解答。知识清单如下表:
  对知识清单的内容一定要烂熟于心,涉及哪一个具体分类,就能随手拈来。例如:“请从描写景物的角度赏析。”考生应该从观察角度利感觉角度来思考,再从远与近、高与低、俯与仰、视听结合等术语中寻找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再如:“请从描写景物的方法来赏析。”考生应该先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角度来思考,再从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色彩渲染等术语中寻找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如果题目为“简要赏析写景艺术”,考生则应该从描写对象、观察角度、感觉角度、表现手法、修辞等诸多方面来展开思考,寻找适当的答案。
  第二步,由主到次,分别验证。
  虽然有了知识清单,但是术语过多,不少考生还是没有办法找准术语,我们可根据高考题中术语出现频率的高低,把术语分成主次,并且尝试代人验证。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考题研究发现这些手法出现频率较高:比喻、拟人、借代、视与听、声与色、动与静、虚与实、点与面、正与侧、工笔与白描、细节描写等。这些术语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需要考生在诗句的理解基础上非常熟悉手法的特点,尤其是会区别容易混淆的手法。例如:比喻和借代,比喻是侧重两者的相似性,而借代是侧重两者的相关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绿”和“红”就是借代手法,分别代指“绿叶”和“红花”。再如:虚与实,要理解虚写之景就是想象、联想、回忆、梦境等非眼前之景,实写之景即为眼前之景。“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就是虚写之景。理解记忆,分别验证后就可以防止罗列术语,乱贴标签等问题。
  第三步,按照步骤,具体分析。
  明确了写景的艺术手法之后,还需要规范答题。只有答题要点齐全,才能拿到高分或满分。一般情况下答题步骤为:①明确写景的艺术手法的角度和术语;②解说手法在诗词中的具体使用内容;③指出使用手法的作用。答题时注意一定要辨析写景句与全篇的意境、氛围和人物思想情感的关联,并明确是何种关联。
  【典题分析】
  (2015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①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①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2)简要赏秒该歹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艺术技巧的鉴赏能力。既然是写景艺术,那就要先将所写景物找出来;然后回忆知识清单,先按观察和感觉角度思考,根据诗句内容理解可以推断有移步换景、远与近、外与内等;然后考虑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照清单,分清主次,分别验证,可以明确有铺陈描摹、虚实结合、寓情于景等手法,最后按照三个答题步骤来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选取景物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铺陈描摹;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写出了期待中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试牛刀]
  (据2017年高考天津卷改编)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
  王安石
  槛临澳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徒倚①,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①徙倚:排徊,流连不去。
  (1)尾联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简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诗词的艺术手法。首先要明确是尾联,然后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可以考虑常见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再理解诗句,从“更待”两字分析,所写之景为想象之景,故运用了虚写的手法。最后用手法、内容和效果这三个步骤来具体答题。
  参考答案:虚写。“夜深同徒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其他文献
“‘人之精英为语言’……语言是生命创造的,在每一个词诞生之前,一定有许许多多的美妙和艰辛。”(引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读本刘烨园的《大地重现》)可以想见,人类最初创造出语言的时候是多么的欢愉。可是,正如所有的美的开初,都常常会沦入庸俗一样,语言在当下也有一种沦入垃圾境地的危险,也因为我们被垃圾语言影响太多,所以一个真正的提笔写作者,应有这种警惕:努力找回创造语言的欢愉享受。这是创造者的大幸,也是阅
期刊
时间是一杆最公平的秤。它给每个人相同的时间,却因每个人努力的程度不同,收获也就不同:我们有多懒惰,它就会还我们多少苦涩;我们耕耘多少,它就会还我们多少硕果。  人生道路是短暂的,我们如果错过这一秒,就很可能错过了全世界。不在此刻拼搏,更待何时?不在此刻拥抱当下,还在等待“后悔药”的发明?  我们正经历一个人生重要的阶段。我们现在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我们以后的生活。在这里我们将拥有一个明确的理想。若
期刊
提到“表达艺术”,同学们一定很熟悉,因为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经常遇到。但大家一定有这样一种感觉:题目概念的表述,提供的参考答案,显得有点“杂乱”,让人捉摸不定。  确实,从全国各地高考试题题干表达以及答案看,“表达艺术”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很不一致,是目前比较“杂乱”的一个知识点。因此有必要从知识内涵出发,进行梳理和探究,使其赏析的思路清晰起来。  例如:某市高三模拟试题要求在阅读散文《达古的春天》后
期刊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浙江义乌的一位妈妈在网上发帖称:“我的女儿平常成绩就一般,这次高考考得也不尽如人意,不过考上了杭州的某大学。前几天给女儿买手机电脑提起了生活费。我不知道别家的孩子都给多少生活费,但我想了想觉得1200块钱还是够的。没想到她不高兴了,居然问我她是不是我亲生的,1200块要饿死她吗?她同学的生活费是她的好几倍。”这位妈妈说,电话费是他
期刊
2017年全国卷从题型上来说有了较大的变化,可能很多人关注的是这种形式的变化,而并没有思考发生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事实上,全国卷试图通过这些变化来引领今后高考语文的改革方向。我们平时训练中司空见惯的是传记类文章,而2017年的文体首次选用时代感和实用性更强的新闻和报告,文本形式也由连续性文本变为包含图表的多重文本。这种文体的出现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用数字、图表说话成为常态。日常接
期刊
文学作品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写照,它所反映的世界都浸润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作者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应对人生,都应该真实地流露在自己的作品中。因此,高考作文虽然有其特殊性,不完全也不需要都是文学创作,但是考生必须把自己所经历或未经历的事件,都放在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炼炉中烘烤一番,然后以负责任的态度表达出来,并适度考虑语言与读者的审美要求,彰显考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这样的高考作文才是格调雅正的。  一、回
期刊
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  心理学把这种爱情中的人儿“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也就是说,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不但不容易被干扰,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事实上,社会生活领域广泛存在
期刊
【考纲解读】  用语得体是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利语体的要求。“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根据内部语境(上卞文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经历、思想性格、心理需求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这是比“简明、连贯”更高一层的要求。  用语得体的具体内涵很多,在复
期刊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学而不思则罔。——孔子  独立思考能力是创造发明的必备才能。  ——华罗庚  思考是行为的种子。——爱默生  写作指导  一、对材料的理解  1.材料是写作的根据,是拟定题目、选取角度、确定立意、构思行文的出发点和凭借。  2.材料由古今中外名人的三句话构成,均与“思”有关。第一句话是从反面说不思考对学
期刊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希望自己能扩大眼界,只有这样,才能见识丰富,人生才会有更高的境界;也有人认为眼界高了,什么都看不上,什么也做不了,带来了个人的痛苦。  写作指导  从命题形式上看,这道作文题具有典型的“海派”风格,延续了上海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的思辨色彩。材料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审题的障碍,不会使考生造成理解的偏差与歧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