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人才问题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jordana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航运人才是港航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航运业的发展水平。近年来,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航运人才缺乏,成为上海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的瓶颈。有鉴于此,本文对上海航运人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全面提升上海市航运人才的综合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关键词:上海;航运人才;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进入新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经贸往来日趋频繁,资本、资源以及产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和流动,进一步促进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新布局,为航运业带来巨大的运输需求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也为中国航运业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空间。航运业是实现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条件,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进一步合理调整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的重要力量。
  我国是航运大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我国还不是航运强国。在港口、航道、船舶的方面尤其是在航运人才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航运业的竞争也是航运人才的竞争,航运人才是港航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航运业的发展水平。近年来,上海因其独特的城市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断推进,在航运中心建设方面一边借鉴他国经验,一边埋头紧追,逐渐地步入了世界的舞台。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政府根据本市人才发展规划要求,紧紧围绕服务上海国际航运心建设的战略目标,培养了一批通晓国际惯例与规则、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高素质航运人才,重点建设航运经营管理、航运技术、船舶交易、航运衍生服务等领域的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初步实现了航运领域各类专业人才的集聚,为全面实现国际航运中心设战略目标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上海市航运人才构成的层次
  根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未来定位、功能以及产业支撑,按专业化程度来分,上海所需要的航运人才主要分为四类。即基础人才,主要是从事劳动密集型岗位、对学历没有特殊要求的工作人員和传统航运服务业的普通操作人员;关键人才,主要是基于重要、专业和关键的航运业岗位,从事技术或经验型岗位、对学历有一定要求的工作人员;专业人才,主要是指从事知识密集型岗位、对学历有较高要求的专业人员;紧缺人才,主要包括航运研究、航运管理、航运业务等领域的高端或紧缺型人才(如表1所示)。
  二、上海市航运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一)航运人才数量稳步提升
  近年来,上海市政府按照人才发展规划中的要求,重点培养和优先引进了一批航运经营管理、航运技术、船舶交易、航运衍生服务等领域的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上海市航运人才数量稳步提升。根据上海市国际航运人才服务中心的调查和有关统计,截至2017年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从业人员约为20 万人,本市航运人才资源总量大约在9 万人左右,而这一数据在2010 年仅为5 万人左右。其中,高级航海技术人才等12 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关键人才达到5.6 万左右(如表2所示),比“十一五”末增涨26.5%,基本满足了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对人才的需求。
  (二)航运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统筹和引导下,上海市目前初步建立了高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具体来看,上海市依托相关企业和高校,创建航运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基地- 项目- 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加强与国外人才培训机构的交流,支持高校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此外,还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引导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加大急需和紧缺的航运金融等人才培养力度。
  (三)进一步加大了航运人才引进力度
  2010 年,上海开始实施人才新政,此后上海市政府陆续颁布了《上海航运紧缺人才开发目录》、《集聚航运人才实施办法》、《上海市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一系列涉及航运领域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60 家航运重点机构名单制度,进一步吸引海内外高层次航运人才。
  1.有效支撑了重点航运企业的用人需求。
  据上海国际航运人才服务中心统计,自2010 年实施人才引进新政以来,重点航运企业的人才引进395 人,占全市人才引进总数的12.2%。这些引进的人才在企业里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支撑了这些重点航运企业的用人需求。
  2. 专业技术岗位人才引进数量增加。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通过办理户籍和居住证引进的航运人才中,专业技术岗位及航运管理类人才占比逐渐提高,有效缓解了航运重点专业技术岗位人才短缺的问题。据上海国际航运人才服务中心统计,在通过办理户籍引进的航运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占引进总数的14.2%;业务技术岗位人才占引进总数的90.4%。通过办理居住证引进的航运人才群体中,航运业务技术岗位占84%。
  3.航运人才的年龄结构得以优化。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着眼于长远发展,积极引进年轻且有潜力的航运专业人才,加强有关岗位人员的储备梯队建设,使得全市航运人才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十二五”期间上海引进航运人员的年龄主要在26~35 岁,占总引进人数的73.5%,而目前航运人才队伍中,35 岁以下人员占51%。
  4. 国际化人才引进数量增加。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政府积极引导和鼓励航运企业招聘港澳台和外籍员工、组织优秀员工出国培训、招聘海外留学生等,全市国际化航运人才占比逐渐提高,促进了航运企业的发展。一些新成立的航运企业,港澳台和外籍员工所占比例甚至接近30%。
  5.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在人才培养方面,上海制定了航运紧缺人才开发目录,以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战略目标,对目录中的关键紧缺人才着重进行培养。同时加大了对航运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设立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航运人才的引进、培养、培训和奖励。   三、上海航运人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端航运人才匮乏
  上海在航运服务领域,如船舶经纪、船舶融资和租赁、海上保险、船舶交易、海事仲裁等方面涉足不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不足1%,与之相应的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上海航运人才大多集中在传统的航运服务业上,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占航运人才的比重较小。根据上海国际航运人才服务中心的调研数据,截至2017 年底,上海市拥有重点紧缺岗位目录范围的航运人才约1.2 万人,仅占总人数7.1%。虽然目前这一局面有所改善,但是高端航运人才的缺口依然存在。
  (二)航运人才培养机制①不够完善
  国际航运业是一个知识性和专业性都非常强的产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航运、金融、法律、贸易、外语等方面复合型知识和能力。而上海航运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航运业的发展,缺少人才梯度的培养体系。如:相关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不完全对接,造成航运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存在脱节,社会上缺少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公共实训基地。其次,在职培训投入不足。很多航运企业对员工缺乏系统性和有针对性的培养。此外,公估公算师、高级引航员、验箱师等航运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仅靠企业很难完成,需要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
  (三)航运人才管理服务机制有待进一步改进
  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航运电商、航运金融衍生品交易、船舶运力交割等航运产业逐渐兴起,这些新兴的产业在带来新兴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对航运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上海现行的人才管理服务机制并没有很好地将这些新兴就业岗位的复合型航运人才囊括在内。此外,随着大型货主企业自有运输船队的不断扩张,这些企业形成了一种新的航运产业链,这些货主企业的从业人员应不应该纳入航运人才的范畴,给传统条块分割的人才管理模式带来挑战。综上,上海现行的航运人才管理服务机制缺乏对以上这些因素的考虑,需要进一步完善,从而更好地达到吸引人才、服务人才、管理人才的目的。
  (四)缺乏体系化、专业化的航运人才服务
  上海目前缺乏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国际航运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也没有专门的机构提供系统的航运人才管理平台,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缺少行业标准和系统性规划,无法提供准确的分类标准和人力资源数据,导致航运人才的许多诉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此外,上海目前缺乏专业的、健全的诚信管理体系,航运企业对外来引进人才不了解,不敢轻易将公司重要业务交给他们,从而影响航运业务的开展。
  (五)航運人才市场化配置机制缺失②
  目前上海市多层次的航运人才中介服务市场没有形成体系,特别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航运人才中介服务市场不成熟,航运人才中介的信用评估体系建设不完善。此外,航运机构及企业与航运人才中介服务市场还没有构建稳定的合作关系,航运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和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上海市航运人才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成立航运人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③
  效仿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功能结构和运作模式,尽快成立“航运人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及其办公室,小组成员由市建管委、市人社局、交通委、上海海事局等有关职能部门联合组成,同时落实各成员单位的职责,理顺工作机制和工作关系,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和决策协商机制,进一步发挥航运建设职能部门对航运人才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此外,还应建立航运人才工作专题例会制度,实施航运人才工作情况通报及评估。将航运人才调研工作制度化,为航运企业高层沟通搭建平台,为政府与航运企业互动建立长效机制。
  (二)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航运人才市场体系
  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以政府人才市场为依托,航运业内人才市场为主体,航运人才中介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的航运人才市场体系。打破“企业所有、部门垄断、条块分割、静态封闭”的航运人才配置模式,畅通航运人才流动渠道,促进航运人才在行业内不同企业、不同系统、不同部门之间的有序和合理流动,推进航运人才资源结构合理整。
  (三)加大航运人才优先投入力度④
  优先保证对航运人才发展的投入,建议由政府牵头,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发起设立“上海航运人才专项发展资金”。资金重点用于高端航运人才的培养、引进及奖励,同时也用于航运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补贴。此外,对航运人才的重大开发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适当调整财税政策,采取优惠措施,引导企业加大对职工培训、人才开发的投入力度。
  (四)建立航运人才信用管理制度
  对进入航运企业的人才,进行人才诚信登记和核实,以人事档案信息和学历信息为基础结合专业主管部门提供的相关证明,搜集航运人才的教育背景、道德品行、专业技能、职业成长等信息,利用这些综合信息对航运人才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再依据此信用等级对航运人才进行分类管理。
  (五)构建电子化航运人才管理和服务信息数据平台
  建立全覆盖的航运人才数据库和高级船员数据库,及时掌握航运人才的需求变化信息,发布航运人才指数,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服务航运人才,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队伍保障。
  (六)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发挥现有人才服务机构的公共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体系。整合资源,建立全方位的航运人才“绿色通道”服务体系。加快建立航运人才诚信档案系统,完善航运人才诚信管理服务平台。细化航运人才公共职业培训支持政策,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作用来解决航运人才培训的经费保障问题。
  (七)定向培养,以适应市场需求
  对于航运院校来说,优化航运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提升航运教育办学层次成为重中重。不断整合资源,制定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积极申报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学科建设项目,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度身定制”相关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瞿群臻,李立鑫. 航运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动力机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2) :166-168.
  [2].吴向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 , 23 (4) : 5-7.
  [3].陈继红,真虹.改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软环境的对策研究[J].水运管理,2009(5):11-12.
  [4].真虹.上海国际航运高端人才发展策略[J].人才开发,2011(2):12-14.
  注:
  ① 瞿群臻,李立鑫. 航运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动力机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2) :166-168.
  ② 吴向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 , 23 (4) : 5-7.
  ③ 陈继红,真虹.改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软环境的对策研究[J].水运管理,2009(5):11-12.
  ④ 真虹.上海国际航运高端人才发展策略[J].人才开发,2011(2):12-14.
其他文献
1.项目背景和意义  1)项目背景  项目经费论证工作是整个科研项目实施过程的关键一环,经费论证工作的规范性、充分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影响科研项目经费支持的多少,是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经济基础。随着所内型号和预研项目的持续增加,对项目经费论证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统一经费论证标准、规范经费论证流程、明确责任与分工、形成对接不同经费审定部门的经费论证模板,对项目经费论证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2)项
期刊
摘 要:水运工程项目建设是我国早期作为重要的对外交通路线,中国从改革开放进入到新中国时期,水运工程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实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陆空领域刚刚起步,因此,水运交通是当时的交通首要选择。目前来说,我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往来与货物交流,水运交通仍然是其中的一项选择。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水运工程建设也应当不断进行自我革新,不断进步,提高其运输效率和安全效
期刊
摘 要:安全式的文化形态是属于企业为了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而建立起的文化“软”环境,被视为是促使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精神要素和文化基础。针对企业发展中安全文化的内涵极其充实,其不但涵盖企业全体员工的统一价值观,广泛的认识,还牢牢地植根于广大企业员工的内心深处,是由全局上强化员工安全意识的一款上等之策。基于此,文章针对企业内部安全文化环境的构建策略做出深入的探析,旨在给现实业内工作提供有
期刊
摘 要:舆论监督是司法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舆论监督因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对司法审判过程和结果影响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舆论是人民群众情感态度的直接表达,有时也会与司法审判结果产生冲突。本文从舆论监督的法律原因,社会原因和独特性入手,结合近几年十大刑事案件中舆论产生的阶段和关注焦点,为司法从业者在司法活动中如何应对社会舆情提供建议。  关键词:刑事舆情;司法监督;十大刑事案件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刑
期刊
摘 要:旋转湍流是水轮机、风力机以及压缩机等流体机械中的典型流动现象,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存在多种湍流模型,不同的湍流模型适用于不同的情况,目前并没有一种湍流模型适用于所有情况,因此想要正确的使用湍流模型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文从湍流模型的发展入手,具体阐述了多种不同的模拟方法,并且对湍流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流体机械;旋转湍流;模型研究;发展  通过研究,我们
期刊
摘 要:如今共享经济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科技资源的共享也是常见的方式,我国科技资源的共享主要是政府主导,市场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大,往往是公益性质的资源共享,科技资源共享中的专利权的保护还是低效无序的状态,科技资源的共享需要专利权保护,保护知识产权,目前的科技资源共享中的产权保护问题还存在风险。  关键词:科技资源;共享;专利权  目前我国科技快速发展,科技资源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各种各样的新科技层出不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离岛电网装置太阳能发电时,若其瞬间跳脱后,对离岛电网稳定性的影响。文中选择澎湖列岛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搜集其电网架构、发电设备与负载资料,据此建立电网单线图与相关发电机控制模型。接着进行太阳能发电系统稳态运转的负载潮流分析与瞬时跳脱的瞬时稳定度分析,检查发电机的瞬时响应与系统电压及频率等变量。最后,探讨太阳能发电系统对系统临界清除时间的影响。  关键词:太阳能发电;离岛电网;瞬时
期刊
摘 要:在分析智能武器概念的基础上,对智能武器的作战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了智能武器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有针对性的对我国智能武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在装备建设、综合运用、争议关切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武器装备;指挥控制  1 引言  伴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持续变化,新技术不断应用到国防和军事装备领域,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进行,作战样式、战争形态发生了重大变革。武器装备是刻画
期刊
摘 要:为保证工程施工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施工,就要对工程进度进行管理工作,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投入的时间,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效率。本文将论述进度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作用效果,同时阐述工程施工管理中进度管理控制措施,控 制外在因素对工程施工进度产生的影响。缩短工程施工周期,强化工程整体施工效果。  关键词:工程施工管理;进度管理;管控措施  引言  目前,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
期刊
摘 要: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也在不断的提升,而随着企业产业结构和技术不断的完善,企业管理者逐渐开始重视管理方面工作的开展,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而工商管理作为企业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本文将以工商管理培训为例,分析其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