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沈从文的《边城》以恬静平和的方式,散文化的优美笔调,如诗般的意境,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湘西世界”的人性美得到了极大的表现。
【关键词】: 沈从文;《边城》;人性美
引言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一部小说,也是他上世纪30年代的代表性作品,自发表以来很多评论文章层出不穷。这篇小说不仅描绘了一个清新、自然、令人憧憬向往的边城世界,而且也描写了生活其中的充满人性光辉的众多人物,如老船夫、翠翠、船工顺顺、天保、傩送等等[1]。沈从文对人性有着独特的理解,他曾提出:“自然人”是一种和谐、完美的生命形式,是以自然人性为基础的生命形式,能在朴素的情感、单纯的观念、自然的情爱中皈依自然美,获得人性的和谐,《边城》就是这种自然人性的艺术表达。[2]因此他的《边城》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
一、深厚祖孙情
老船夫和翠翠是小说所着力描写的人物,他们相依为命,是各自唯一的亲人。翠翠和爷爷之间的感情是这部小说所极力要表现的人性美。老船夫唯一的女儿去世后,他独自养大了孙女翠翠,十几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虽然生活条件有点艰苦,但是他却对孙女疼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这个唯一的亲人。文中也多次提到祖孙两人通过唱歌来互相给予对方欢乐,有时摆渡时,爷爷唱歌,翠翠吹竹笛,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画面啊。但是,转眼间,孙女已出落成一个如她母亲一样美丽的少女,从此爷爷为了翠翠能有个好的归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但是命运总是爱和人开玩笑,他拼命为了孙女的幸福进行抗争,心力交瘁,最后無力支撑。但是他在临死之前还担心翠翠害怕惊雷,“知道她害怕,且害怕她着凉,还起身来把一条布单搭到她身上去。”[3]爷孙之间的亲情之爱结束了,人性之爱却永不终结。最后,他带着深深的无奈和愧疚离开了人世。
翠翠对爷爷的爱也非常深,虽然她有时候爱在爷爷面前耍一些小孩子脾气,但是当爷爷遇到事情时,她也会很好的照顾爷爷:“爷爷当真已病了。翠翠显得懂事了些,为祖父煎了一罐大发药,逼着祖父喝,又在屋后菜园地里摘取蒜苗泡在米汤里作酸蒜苗。一面照料船只,一面还时时刻刻抽空赶回家里来看祖父,问这样那样。”[3]翠翠突然从一个爱在爷爷撒娇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懂事、会照顾人的大姑娘。只有对一个人有深深的爱,一个人才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在与她相依为命的爷爷去世时,翠翠悲痛万分,哭了一整天,而且想守护爷爷的坟山,不愿意进城。因此从翠翠和爷爷深厚的祖孙情中,可以窥探到人性中的美。
二、谦和手足情
《边城》中,天保傩送两兄弟身上也处处洋溢着自然、纯洁、真挚的人性美。这两兄弟同时爱上了一个姑娘,而且他们认为爱情与世俗、金钱毫不相关,傩送不喜欢碾坊姑娘,却爱上了翠翠。哥哥天保先对翠翠表现出了爱意,他采用“车路”向翠翠说媒,可是却被稀里糊涂的拒绝回来。后来他打算采用“水路”向翠翠表达自己的爱意,却无意发现弟弟傩送也喜欢翠翠。虽然他也“有点气恼,有点愤慨,自然是无从掩饰的。”[3]他并没有掩饰自己的气恼、愤慨,这在很多人是很难做到的。他们没有吵闹、没有反目成仇,而是彼此鼓励,彼此谦让,为了爱兄弟俩进行了一场自由平等的竞争。在这场爱情角逐中,更突出的表现了两个人的手足深情。当发现弟弟和翠翠是相互喜欢时,天保以其豁达大度忍痛割爱,为了成全弟弟和翠翠,他选择了离开,未伤手足之情。天保离开后不幸牺牲,傩送认为是因为他和翠翠才造成了哥哥的不幸,他念手足之情或者是处于内疚没有大胆的追求翠翠。兄弟俩的感情是多么纯朴而又真挚啊!两人都为人豁达,胸怀磊落,不为金钱所动。在爱情面前,毅然牺牲自己的幸福去成全对方。兄弟两人可以说演绎了一曲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之歌,尽显人性之美。
三、纯朴邻里情
在《边城》中,沈从文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生活于中的人们之间的健康、优美、质朴的人性爱和人情美。这里的人们大部分都很热情诚实,对周围的人都抱着美好、真诚的态度。老船夫本是为公家撑渡船,拿着公家的报酬,但是坐船人却时不时地把钱塞到老船夫手里,“凡事求心安理得,出力气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把钱多的”[3];但是“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送。”[3]渡头为公家所有,过渡人不必出钱,可是人们还是感觉心中不安,把钱掷到船板上;而老船夫虽然推脱不过把钱收起来了,但他却用这些钱买成茶叶和上等草烟来给这些过渡人享用,或许这些上等草烟也有一部分是老船夫自己掏腰包买的吧?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画面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尊重,他们之间没有勾心斗角、强取豪夺,有的只是心与心的真诚交换。
此外,船总顺顺更是纯朴邻里情的代表。他“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同时他又“明事明理,正直和平,不爱财”。平时他对邻里非常热情,能帮助的尽量帮助他们,尤其是对老船工他更是照顾有加。虽然自己的大儿子天保的死与翠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老船工死后,面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翠翠,他却尽释前嫌,忙前忙后,还希望能照顾孤苦的翠翠。而且杨马兵也来帮忙,同时还肩起了以后照顾翠翠的重担。这就是湘西人民,就是茶峒人的善良。这份浓浓的人情、这份厚厚的美德令人感动。湘西茶峒秀丽的自然风光养育了充满人性美的湘西人民。这里的人民勤劳、纯朴、热情、诚实,处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
四、纯洁爱情
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是这部小说所着重描写的,而且是贯穿全文的重要线索。李健吾说:“《边城》是一首诗,是二佬唱给翠翠的情歌。”[1]翠翠第一次见到二佬后,爱情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朦胧的爱意在她心中萌发。她虽然没有提及过傩送,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个少年一直萦绕在她心中,而且像一根毒蛇,常常使她不知何原因地陷入了苦闷又快乐之中。傩送第一次为她唱歌,她的灵魂在梦中被这歌声深深的浮动,可想在梦中她想的念的都是傩送啊!傩送来坐渡船,翠翠又一次见到了他,但她“同小兽物见到猎人一样,回头便向山竹林里跑掉了”这就是情窦初开的小女孩啊。但是这次遇见却使翠翠异常欣喜若狂,虽然爷爷生病了,“自己守船,心中却古怪的快乐”而且自己积极快乐地唱了好多歌,这不是因为见到自己的心上人而欣喜万分吗?而傩送则采取自己的方式对翠翠展开追求之势,他宁愿与渡船的翠翠在一起,也不要多金的碾坊。翠翠和傩送这对深深爱着对方的有情人虽然没有见过几次面、说过几句话,但是对方却像种子一样在各自心中生根发芽,他们没有山盟海誓,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关系,有的只是最单纯的喜欢。在这秀丽的自然之处,两个年轻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爱恋着对方,一切是那么自然,而在这自然中却显示了“人性”的美妙。
结论
《边城》不仅描写了湘西秀美的风光,而且书写了生活于其中的各色人物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的悲喜剧,并表达了生活其中的人民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美。小说《边城》就描绘了一幅有着深厚祖孙情、谦和手足情、淳朴邻里情、纯洁爱情的诗情画,讴歌了一种自由、自在、自得的人生。[2]优秀的作品能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内在精神与社会价值,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抹去它的光辉。沈从文《边城》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饱含了艺术的光芒,对我们的启迪和教育意义更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弱。
参考文献:
[1]李健吾﹒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445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经典.边城[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77、74、52、2、3
【关键词】: 沈从文;《边城》;人性美
引言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一部小说,也是他上世纪30年代的代表性作品,自发表以来很多评论文章层出不穷。这篇小说不仅描绘了一个清新、自然、令人憧憬向往的边城世界,而且也描写了生活其中的充满人性光辉的众多人物,如老船夫、翠翠、船工顺顺、天保、傩送等等[1]。沈从文对人性有着独特的理解,他曾提出:“自然人”是一种和谐、完美的生命形式,是以自然人性为基础的生命形式,能在朴素的情感、单纯的观念、自然的情爱中皈依自然美,获得人性的和谐,《边城》就是这种自然人性的艺术表达。[2]因此他的《边城》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
一、深厚祖孙情
老船夫和翠翠是小说所着力描写的人物,他们相依为命,是各自唯一的亲人。翠翠和爷爷之间的感情是这部小说所极力要表现的人性美。老船夫唯一的女儿去世后,他独自养大了孙女翠翠,十几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虽然生活条件有点艰苦,但是他却对孙女疼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这个唯一的亲人。文中也多次提到祖孙两人通过唱歌来互相给予对方欢乐,有时摆渡时,爷爷唱歌,翠翠吹竹笛,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画面啊。但是,转眼间,孙女已出落成一个如她母亲一样美丽的少女,从此爷爷为了翠翠能有个好的归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但是命运总是爱和人开玩笑,他拼命为了孙女的幸福进行抗争,心力交瘁,最后無力支撑。但是他在临死之前还担心翠翠害怕惊雷,“知道她害怕,且害怕她着凉,还起身来把一条布单搭到她身上去。”[3]爷孙之间的亲情之爱结束了,人性之爱却永不终结。最后,他带着深深的无奈和愧疚离开了人世。
翠翠对爷爷的爱也非常深,虽然她有时候爱在爷爷面前耍一些小孩子脾气,但是当爷爷遇到事情时,她也会很好的照顾爷爷:“爷爷当真已病了。翠翠显得懂事了些,为祖父煎了一罐大发药,逼着祖父喝,又在屋后菜园地里摘取蒜苗泡在米汤里作酸蒜苗。一面照料船只,一面还时时刻刻抽空赶回家里来看祖父,问这样那样。”[3]翠翠突然从一个爱在爷爷撒娇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懂事、会照顾人的大姑娘。只有对一个人有深深的爱,一个人才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在与她相依为命的爷爷去世时,翠翠悲痛万分,哭了一整天,而且想守护爷爷的坟山,不愿意进城。因此从翠翠和爷爷深厚的祖孙情中,可以窥探到人性中的美。
二、谦和手足情
《边城》中,天保傩送两兄弟身上也处处洋溢着自然、纯洁、真挚的人性美。这两兄弟同时爱上了一个姑娘,而且他们认为爱情与世俗、金钱毫不相关,傩送不喜欢碾坊姑娘,却爱上了翠翠。哥哥天保先对翠翠表现出了爱意,他采用“车路”向翠翠说媒,可是却被稀里糊涂的拒绝回来。后来他打算采用“水路”向翠翠表达自己的爱意,却无意发现弟弟傩送也喜欢翠翠。虽然他也“有点气恼,有点愤慨,自然是无从掩饰的。”[3]他并没有掩饰自己的气恼、愤慨,这在很多人是很难做到的。他们没有吵闹、没有反目成仇,而是彼此鼓励,彼此谦让,为了爱兄弟俩进行了一场自由平等的竞争。在这场爱情角逐中,更突出的表现了两个人的手足深情。当发现弟弟和翠翠是相互喜欢时,天保以其豁达大度忍痛割爱,为了成全弟弟和翠翠,他选择了离开,未伤手足之情。天保离开后不幸牺牲,傩送认为是因为他和翠翠才造成了哥哥的不幸,他念手足之情或者是处于内疚没有大胆的追求翠翠。兄弟俩的感情是多么纯朴而又真挚啊!两人都为人豁达,胸怀磊落,不为金钱所动。在爱情面前,毅然牺牲自己的幸福去成全对方。兄弟两人可以说演绎了一曲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之歌,尽显人性之美。
三、纯朴邻里情
在《边城》中,沈从文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生活于中的人们之间的健康、优美、质朴的人性爱和人情美。这里的人们大部分都很热情诚实,对周围的人都抱着美好、真诚的态度。老船夫本是为公家撑渡船,拿着公家的报酬,但是坐船人却时不时地把钱塞到老船夫手里,“凡事求心安理得,出力气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把钱多的”[3];但是“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送。”[3]渡头为公家所有,过渡人不必出钱,可是人们还是感觉心中不安,把钱掷到船板上;而老船夫虽然推脱不过把钱收起来了,但他却用这些钱买成茶叶和上等草烟来给这些过渡人享用,或许这些上等草烟也有一部分是老船夫自己掏腰包买的吧?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画面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尊重,他们之间没有勾心斗角、强取豪夺,有的只是心与心的真诚交换。
此外,船总顺顺更是纯朴邻里情的代表。他“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同时他又“明事明理,正直和平,不爱财”。平时他对邻里非常热情,能帮助的尽量帮助他们,尤其是对老船工他更是照顾有加。虽然自己的大儿子天保的死与翠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老船工死后,面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翠翠,他却尽释前嫌,忙前忙后,还希望能照顾孤苦的翠翠。而且杨马兵也来帮忙,同时还肩起了以后照顾翠翠的重担。这就是湘西人民,就是茶峒人的善良。这份浓浓的人情、这份厚厚的美德令人感动。湘西茶峒秀丽的自然风光养育了充满人性美的湘西人民。这里的人民勤劳、纯朴、热情、诚实,处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
四、纯洁爱情
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是这部小说所着重描写的,而且是贯穿全文的重要线索。李健吾说:“《边城》是一首诗,是二佬唱给翠翠的情歌。”[1]翠翠第一次见到二佬后,爱情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朦胧的爱意在她心中萌发。她虽然没有提及过傩送,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个少年一直萦绕在她心中,而且像一根毒蛇,常常使她不知何原因地陷入了苦闷又快乐之中。傩送第一次为她唱歌,她的灵魂在梦中被这歌声深深的浮动,可想在梦中她想的念的都是傩送啊!傩送来坐渡船,翠翠又一次见到了他,但她“同小兽物见到猎人一样,回头便向山竹林里跑掉了”这就是情窦初开的小女孩啊。但是这次遇见却使翠翠异常欣喜若狂,虽然爷爷生病了,“自己守船,心中却古怪的快乐”而且自己积极快乐地唱了好多歌,这不是因为见到自己的心上人而欣喜万分吗?而傩送则采取自己的方式对翠翠展开追求之势,他宁愿与渡船的翠翠在一起,也不要多金的碾坊。翠翠和傩送这对深深爱着对方的有情人虽然没有见过几次面、说过几句话,但是对方却像种子一样在各自心中生根发芽,他们没有山盟海誓,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关系,有的只是最单纯的喜欢。在这秀丽的自然之处,两个年轻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爱恋着对方,一切是那么自然,而在这自然中却显示了“人性”的美妙。
结论
《边城》不仅描写了湘西秀美的风光,而且书写了生活于其中的各色人物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的悲喜剧,并表达了生活其中的人民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美。小说《边城》就描绘了一幅有着深厚祖孙情、谦和手足情、淳朴邻里情、纯洁爱情的诗情画,讴歌了一种自由、自在、自得的人生。[2]优秀的作品能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内在精神与社会价值,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抹去它的光辉。沈从文《边城》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饱含了艺术的光芒,对我们的启迪和教育意义更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弱。
参考文献:
[1]李健吾﹒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445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经典.边城[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77、74、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