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地理学科也在随之而进行改革。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和家长把地理学科作为副科,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不尽人意,导致了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的相对滞后。本文主要从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地理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94-02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地理教学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应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例如合作教学作为一种小组学习形式,是目前很多课程教学中都比较适用的教学方式。高中地理阅读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将教师转型为课堂的引导者,将学生变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使得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相互探讨,相互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认知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小组参与与合作意识,使得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效的习得地理学习的技巧和策略。
一、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地理知识的兴趣,扩展视野,提高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大的局限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兴趣,也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像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来改善地理课堂教学的困境。地理学科在中学教学内容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一味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内容的教授。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兴趣低下,同时也降低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因此,新课程改革对于地理学科的促进作用是十分巨大的,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以提高。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和策略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要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改革。目前很多地理课堂上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目标的重要性,将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内容中,知识的拓展性较低,而且教师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学习方法及策略。地理知识本身是丰富而有趣的,如果将地理知识能够以一定的方法串起来呈现给学生,将大大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乐趣。那么如何能够引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呢?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才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以某地区天气、地理及文化知识为例,教师可以以图片、幻灯片或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呈现,然后结合这些生动的画面进行地理理论知识的传授。结合本地的气候和天气,给学生讲解和天气相关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带着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将各种植物的生长结合气候进行分析,不同气候下的植物生长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增加了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2.多样化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一改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在“做中学”。随着科技及网络的普及,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渠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进行相关地理知识的获取。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指定的主题,以任务型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后进行相关知识的查阅,然后在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和发散思维,以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为起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的学习地理学科的理论知识。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小组之间的分工协作和讨论,教师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地理知识的梳理和吸收,例如组织学生制作以某一主题为主的课件展示、新闻点评、角色扮演等。以黄河相关的地理知识为例,除了介绍黄河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对比长江的相关知识,使得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学习,加深对我国两大河流的相关理论知识。
3.地理学习的地图化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教会学生认识地图,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图的更新也非常快,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地图来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知识。学会认识地图,使用地图是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最佳途径。借助于网络或图书馆,结合地图信息,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另外,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和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以过程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结合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实践过程和理论知识考试来评价学生,这样既能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能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起到较大的鼓励作用。
结束语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是为了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会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以及学习终生有用的地理知识,在教师的的引导下,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学习为中心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通过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旭.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02
[2]杨建林.浅谈地理教学的课堂实践,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05
[3]郑晓玲.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策略,2013,05
【关键词】地理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94-02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地理教学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应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例如合作教学作为一种小组学习形式,是目前很多课程教学中都比较适用的教学方式。高中地理阅读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将教师转型为课堂的引导者,将学生变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使得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相互探讨,相互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认知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小组参与与合作意识,使得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效的习得地理学习的技巧和策略。
一、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地理知识的兴趣,扩展视野,提高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大的局限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兴趣,也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像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来改善地理课堂教学的困境。地理学科在中学教学内容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一味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内容的教授。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兴趣低下,同时也降低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因此,新课程改革对于地理学科的促进作用是十分巨大的,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以提高。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和策略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要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改革。目前很多地理课堂上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目标的重要性,将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内容中,知识的拓展性较低,而且教师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学习方法及策略。地理知识本身是丰富而有趣的,如果将地理知识能够以一定的方法串起来呈现给学生,将大大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乐趣。那么如何能够引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呢?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才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以某地区天气、地理及文化知识为例,教师可以以图片、幻灯片或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呈现,然后结合这些生动的画面进行地理理论知识的传授。结合本地的气候和天气,给学生讲解和天气相关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带着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将各种植物的生长结合气候进行分析,不同气候下的植物生长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增加了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2.多样化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一改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在“做中学”。随着科技及网络的普及,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渠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进行相关地理知识的获取。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指定的主题,以任务型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后进行相关知识的查阅,然后在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和发散思维,以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为起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的学习地理学科的理论知识。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小组之间的分工协作和讨论,教师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地理知识的梳理和吸收,例如组织学生制作以某一主题为主的课件展示、新闻点评、角色扮演等。以黄河相关的地理知识为例,除了介绍黄河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对比长江的相关知识,使得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学习,加深对我国两大河流的相关理论知识。
3.地理学习的地图化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教会学生认识地图,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图的更新也非常快,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地图来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知识。学会认识地图,使用地图是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最佳途径。借助于网络或图书馆,结合地图信息,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另外,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和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以过程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结合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实践过程和理论知识考试来评价学生,这样既能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能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起到较大的鼓励作用。
结束语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是为了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会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以及学习终生有用的地理知识,在教师的的引导下,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学习为中心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通过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旭.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02
[2]杨建林.浅谈地理教学的课堂实践,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05
[3]郑晓玲.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策略,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