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育硕士是专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一种结合
教育硕士学位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教育领域内专业教育的一个组成,它对于促进和提高教师质量和推动教育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硕士作为一种制度存在具有它应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同时还有它的现实性。就合理性而言,它合乎教育的规律性,它的运行和发挥作用合乎教育制度的规律。就其合法性来说,它是经过国务院学位办公室通过的一种制度;就现实性来看,它已经成为在职教师申请硕士学位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教育硕士的招生条件规定了必须具有若干年中小学工作经验,并通过全国的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然后进入到招收硕士生的院校,经过两至三年的学习,修完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授予教育硕士学位。这种学位制度的安排显然是专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一种结合。
教师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专业教育,它是大学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更好地把专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结合起来。从体系上来说是教师职前培养、入职训练和职后培训的一个过程,但对于一个个体教师而言,在接受教师职前培养的时候具有潜在的多个时间点,高中毕业进入到教师职前培养是一种选择,然后四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到入职训练,工作若干年后又进入到硕士的教师职前培养,两至三年毕业后再进入到入职训练,有可能在经过若干年的专业发展,又进入到博士的教师职前培养,三年毕业后再进入到入职训练。因此教育硕士是我国培养高层次教师队伍的一种制度,它表明了我国专业教育的一种进步,也揭示了教师培养不仅仅是一种学术训练,而且还是一种专业训练,因而可以有机地把专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结合起来,也表明了我国在教师培养的认识上得到了一次深化。
二、教育硕士是教师教育制度重建中学术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制度重建的关键时刻,重建源于师范教育制度不适应现实的需要,也源于师范教育制度自身的僵滞。师范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在我国创立以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稳定性,并得到了有效的实施,而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具有的稳定性、确定性和有效性会形成一种惯性,这种惯性在面对教育制度变革中出现了制度的功能失调。因此以文理学术文凭为特征和以自足、自闭的招生、培养、分配、就业为主要模式的“金字塔型”的传统师范教育体系需要打破其僵滞性,通过建立新的制度功能,去满足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师范教育体系的重建将打破单一的文理学术文凭为基础的体系,从而构建一种以教师资格证书和学术文凭为基础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并以教师教育的学术制度为前提,实现开放、灵活的“扁平型”的教师培养体系。因此教师教育制度重建中的首要工作应当是建立教师教育的学术制度。“学术制度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大学建立学科专业,保证了学术研究的知识认同或身份;二是在大学设置了学科课程,保证了学术研究的传承;三是在大学设置了教席,所谓的教授席位,保证了学术研究的知识权威性;四是可以颁发学位证书,尤其是博士学位证书,保证了学术研究的知识质量;五是建立了专业或学科组织或协会,保证了学术研究的群体知识消费性;六是建立了学术研究的专门机构或研究所、学科系,它保证了学术研究的知识人才的后继性,七是编辑了学术刊物,保证了专业或学科的知识生产的前沿性。”按照这种说法,教师教育的学术制度包括在大学建立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在大学设置以教师知识为基础的学科课程体系、在大学设置教席,即教师教育教授席位,颁发教师教育学位证书,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或学科组织或协会,建立教师教育学术研究的专门机构或研究所,编辑教师教育的学术刊物。从现实来看,北京师范大学已经在全国率先申请建立了教师教育的二级学科,但没有教师教育的教授席位;凡是培养教师的机构都有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但没有教师教育的本科学位证书,目前颁发的都是文、理学士学位。但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在2003年成立,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建立,《教师教育研究》刊物都表明了我国在教师教育学术制度化上获得了很大发展。由此看来,建立一个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教师教育学位制度成为教师教育学术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已经具有的教育硕士学位严格意义上是一种教师教育学术学位或学术制度中的专业教育学位,可是它是前没有本科学位作为基础,后没有博士学位作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它是一种缺少学术连贯性的学位。
三、教育硕士需要一种深厚的学术制度为基础
教师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也应该有一系列的学术制度作为保障,学术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学位制度,教师教育应当成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的制度安排,而教育硕士可以在合法性的学位制度中获得其应有的地位。由于教育硕士缺乏顶层的学术制度内的设计,导致它没有学术基础,而对于一种学位制度,这种学术基础是极端重要的,因为学术基础是让学位制度可依赖的知识基础,教育硕士由于缺少这种知识基础,找不到学术之根据,学术由知识的历史、理论、概念、范式、方法等构成,而教育硕士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普遍地找不到方向,因此为教育硕士建立教师教育学科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
可以看到,我国现在教育硕士的培养如果在学术制度内来理解的话,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学术质量,因为教育硕士生具有较好的教学经验,还有丰富的教师实践知识,而它们缺乏的是学术基础,或者说学术能力,包括如何去有效地进行学术阅读的能力,如何去写作他们在经过学术训练之后的专业论文的能力,如何以学术话语去言说他们的实践知识和教学经验的能力。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而言,这种学术能力是一种必要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教育硕士应当成为教师教育学术队伍建设的后备力量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专门人才严重匮乏,这在一个有着世界最庞大的教师队伍的国家是很难想象的。拥有世界最大需求的教师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最大的教育教师事业的一个国家没有一支专业化的,在学术制度内受到过严格学术训练的教师教育研究队伍,在笔者看来成为制约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没有专业研究队伍,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缺乏研究基础,没有专业研究队伍,始终建立不起学术制度,没有专业研究队伍,形成不了一个学术共同体,没有教师教育的学术制度缺少去构建教师教育知识体系的基础。从前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硕士本身应该是教师教育学术制度化的一个部分,它应当承担起我国专业教师 教育研究队伍建设的重要责任,甚至说是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
教师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培养教师这种专业人员,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技能性、技巧性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培养者必须是实践性层次更高的专业人员,教育硕士通过系统的学术训练,进入到博士研究,在博士阶段接受更专业的培养后,从事教师教育工作和研究才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希望。
一直以来教师教育没有进入到学术领域,没有专业教育地位,因此从管理到政策,从教师培养者到教师培训者都无法获得专业训练。在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都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培养,一支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队伍在管理着声称要追求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在逻辑上是矛盾的,要解决这个矛盾其中一条途径就是建立教师教育的学术制度,把教育硕士纳入到这个学术制度中,成为学术制度的一个基本环节,在教育博士的逻辑中完成学术训练,从而使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背景下获得学术基础。
五、教育硕士需要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才能成为合格的后备力量
教育硕士生的一个特点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按教师教育的话说,他们具有深厚的实践知识,在中小学校积累了丰富的情境性、个体性和隐性的知识。对于他们而言,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把实践知识转化成为显性知识,于是教育硕士的学术训练成为他们实现隐性知识转化成为显性知识的重要条件。
教育硕士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学习、思考动机,他们是有备而来,他们在阅读、写作和表达中带有明显的经验特征,因此他们是最有理由把学术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接受培养的群体。专业教育不是空洞的理论讲解,它应在教师理论阐释中深入到教育硕士生的经验体悟中。只有在他们身上才能做得到。这点我个人在“教师研究习明纳(seminar)”上有切身的感受。
但无论如何,若想把教育硕士生造就成为我国优秀的教师教育研究的后备力量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学术训练。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学术训练分成为学术规范的训练、学术阅读的训练、学术写作的训练和学术报告的训练,因此在课堂上不应该是大学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而应该更多地给予他们学术阅读的机会,学术写作的任务和学术报告的表现时机。对于他们,大学课堂,研究生学习已经不是简单地、单线地、单纯地接受教育理论、教学知识、课程思想的事情,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经过学术训练把他们的实践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普遍性知识。
作者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教育硕士学位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教育领域内专业教育的一个组成,它对于促进和提高教师质量和推动教育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硕士作为一种制度存在具有它应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同时还有它的现实性。就合理性而言,它合乎教育的规律性,它的运行和发挥作用合乎教育制度的规律。就其合法性来说,它是经过国务院学位办公室通过的一种制度;就现实性来看,它已经成为在职教师申请硕士学位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教育硕士的招生条件规定了必须具有若干年中小学工作经验,并通过全国的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然后进入到招收硕士生的院校,经过两至三年的学习,修完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授予教育硕士学位。这种学位制度的安排显然是专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一种结合。
教师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专业教育,它是大学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更好地把专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结合起来。从体系上来说是教师职前培养、入职训练和职后培训的一个过程,但对于一个个体教师而言,在接受教师职前培养的时候具有潜在的多个时间点,高中毕业进入到教师职前培养是一种选择,然后四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到入职训练,工作若干年后又进入到硕士的教师职前培养,两至三年毕业后再进入到入职训练,有可能在经过若干年的专业发展,又进入到博士的教师职前培养,三年毕业后再进入到入职训练。因此教育硕士是我国培养高层次教师队伍的一种制度,它表明了我国专业教育的一种进步,也揭示了教师培养不仅仅是一种学术训练,而且还是一种专业训练,因而可以有机地把专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结合起来,也表明了我国在教师培养的认识上得到了一次深化。
二、教育硕士是教师教育制度重建中学术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制度重建的关键时刻,重建源于师范教育制度不适应现实的需要,也源于师范教育制度自身的僵滞。师范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在我国创立以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稳定性,并得到了有效的实施,而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具有的稳定性、确定性和有效性会形成一种惯性,这种惯性在面对教育制度变革中出现了制度的功能失调。因此以文理学术文凭为特征和以自足、自闭的招生、培养、分配、就业为主要模式的“金字塔型”的传统师范教育体系需要打破其僵滞性,通过建立新的制度功能,去满足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师范教育体系的重建将打破单一的文理学术文凭为基础的体系,从而构建一种以教师资格证书和学术文凭为基础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并以教师教育的学术制度为前提,实现开放、灵活的“扁平型”的教师培养体系。因此教师教育制度重建中的首要工作应当是建立教师教育的学术制度。“学术制度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大学建立学科专业,保证了学术研究的知识认同或身份;二是在大学设置了学科课程,保证了学术研究的传承;三是在大学设置了教席,所谓的教授席位,保证了学术研究的知识权威性;四是可以颁发学位证书,尤其是博士学位证书,保证了学术研究的知识质量;五是建立了专业或学科组织或协会,保证了学术研究的群体知识消费性;六是建立了学术研究的专门机构或研究所、学科系,它保证了学术研究的知识人才的后继性,七是编辑了学术刊物,保证了专业或学科的知识生产的前沿性。”按照这种说法,教师教育的学术制度包括在大学建立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在大学设置以教师知识为基础的学科课程体系、在大学设置教席,即教师教育教授席位,颁发教师教育学位证书,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或学科组织或协会,建立教师教育学术研究的专门机构或研究所,编辑教师教育的学术刊物。从现实来看,北京师范大学已经在全国率先申请建立了教师教育的二级学科,但没有教师教育的教授席位;凡是培养教师的机构都有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但没有教师教育的本科学位证书,目前颁发的都是文、理学士学位。但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在2003年成立,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建立,《教师教育研究》刊物都表明了我国在教师教育学术制度化上获得了很大发展。由此看来,建立一个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教师教育学位制度成为教师教育学术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已经具有的教育硕士学位严格意义上是一种教师教育学术学位或学术制度中的专业教育学位,可是它是前没有本科学位作为基础,后没有博士学位作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它是一种缺少学术连贯性的学位。
三、教育硕士需要一种深厚的学术制度为基础
教师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也应该有一系列的学术制度作为保障,学术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学位制度,教师教育应当成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的制度安排,而教育硕士可以在合法性的学位制度中获得其应有的地位。由于教育硕士缺乏顶层的学术制度内的设计,导致它没有学术基础,而对于一种学位制度,这种学术基础是极端重要的,因为学术基础是让学位制度可依赖的知识基础,教育硕士由于缺少这种知识基础,找不到学术之根据,学术由知识的历史、理论、概念、范式、方法等构成,而教育硕士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普遍地找不到方向,因此为教育硕士建立教师教育学科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
可以看到,我国现在教育硕士的培养如果在学术制度内来理解的话,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学术质量,因为教育硕士生具有较好的教学经验,还有丰富的教师实践知识,而它们缺乏的是学术基础,或者说学术能力,包括如何去有效地进行学术阅读的能力,如何去写作他们在经过学术训练之后的专业论文的能力,如何以学术话语去言说他们的实践知识和教学经验的能力。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而言,这种学术能力是一种必要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教育硕士应当成为教师教育学术队伍建设的后备力量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专门人才严重匮乏,这在一个有着世界最庞大的教师队伍的国家是很难想象的。拥有世界最大需求的教师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最大的教育教师事业的一个国家没有一支专业化的,在学术制度内受到过严格学术训练的教师教育研究队伍,在笔者看来成为制约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没有专业研究队伍,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缺乏研究基础,没有专业研究队伍,始终建立不起学术制度,没有专业研究队伍,形成不了一个学术共同体,没有教师教育的学术制度缺少去构建教师教育知识体系的基础。从前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硕士本身应该是教师教育学术制度化的一个部分,它应当承担起我国专业教师 教育研究队伍建设的重要责任,甚至说是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
教师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培养教师这种专业人员,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技能性、技巧性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培养者必须是实践性层次更高的专业人员,教育硕士通过系统的学术训练,进入到博士研究,在博士阶段接受更专业的培养后,从事教师教育工作和研究才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希望。
一直以来教师教育没有进入到学术领域,没有专业教育地位,因此从管理到政策,从教师培养者到教师培训者都无法获得专业训练。在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都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培养,一支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队伍在管理着声称要追求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在逻辑上是矛盾的,要解决这个矛盾其中一条途径就是建立教师教育的学术制度,把教育硕士纳入到这个学术制度中,成为学术制度的一个基本环节,在教育博士的逻辑中完成学术训练,从而使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背景下获得学术基础。
五、教育硕士需要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才能成为合格的后备力量
教育硕士生的一个特点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按教师教育的话说,他们具有深厚的实践知识,在中小学校积累了丰富的情境性、个体性和隐性的知识。对于他们而言,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把实践知识转化成为显性知识,于是教育硕士的学术训练成为他们实现隐性知识转化成为显性知识的重要条件。
教育硕士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学习、思考动机,他们是有备而来,他们在阅读、写作和表达中带有明显的经验特征,因此他们是最有理由把学术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接受培养的群体。专业教育不是空洞的理论讲解,它应在教师理论阐释中深入到教育硕士生的经验体悟中。只有在他们身上才能做得到。这点我个人在“教师研究习明纳(seminar)”上有切身的感受。
但无论如何,若想把教育硕士生造就成为我国优秀的教师教育研究的后备力量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学术训练。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学术训练分成为学术规范的训练、学术阅读的训练、学术写作的训练和学术报告的训练,因此在课堂上不应该是大学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而应该更多地给予他们学术阅读的机会,学术写作的任务和学术报告的表现时机。对于他们,大学课堂,研究生学习已经不是简单地、单线地、单纯地接受教育理论、教学知识、课程思想的事情,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经过学术训练把他们的实践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普遍性知识。
作者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