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中原人民还不知道何谓佛陀时,四川地区已开始有石刻佛像出现。南丝路把异域的风情带来,秣菟罗的印度本土风,加上键陀罗的希腊罗马风,都巧妙地融合在四川地区的早期佛教石刻之中,并不断地进行着“本土化”调整。
今天我们所见的石刻佛像,俨然和中国人的相貌没什么区别,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个个都是英俊潇洒的美男子。但细细看来,佛像面目内也有印度美男子的影子,薄薄的上唇,微厚的下唇。而某些隐藏的细节,甚至和希腊罗马的雕塑风格雷同。这种石刻艺术的奇异变化,都拜南方丝绸之路所赐。在汉朝时,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留下莫高窟等辉煌艺术,这是流行的说法。殊不知北方沙漠中的骆驼还未驼来佛经时,就有印度僧侣跟着马帮穿行在山岭中的险路上,从印度走到了四川成都。
印度来的时髦发型
2009年初,成都绵阳发掘一东汉墓,内有“盘长”花纹的石刻。“盘长”是中国结的雏形,也是佛教八宝之一。在佛教东传最早的东汉时期,把来自印度的石刻风格体现得最充分的,就是南丝路的起点四川地区。
到乐山彭山一带转悠,很容易就能找到东汉时期的佛像,佛像头上圆圆的光环、遮蔽两个肩膀的衣服,满脑袋的肉髻波浪头发,这些特色的源头不仅在南丝路的另一端印度,更在南丝路的衍生终点罗马。这一切的渊源,不得不从印度石刻说起。印度石刻艺术的发展如同一团乱麻,很难去理清。简单一些说,包含印度本土的风格和希腊罗马的风格。佛像鼻梁高直,额头宽阔,眉问有个小圆点,头顶有丰满的肉髻,并盖有优美自然的波浪式卷发,这是当时希腊罗马一带最时髦的头型。佛像身上的袈裟,两肩皆遮盖,好比希腊哲人宽松的长袍,这种风格名为键陀罗。印度有个“王子菩萨”雕像很有意思,菩萨面孔如希腊人和印度人的综合体,叉着腰,身材符合几何学之完美比例,还戴着印度头巾。
一般来说,在中国的石刻佛像,拥有另一种更加拗口的风格,名为秣菟罗,这可是非常具有印度特色一种风格。这样的佛像没有卷发,要么是螺旋肉髻,要么是大光头,背后的光环复杂多变,用一圈圈绚烂华丽的忍冬纹、宝花纹等装饰,不再是个单调的光圈。嘴巴上薄下厚,做神秘的微笑状。如今我们看到的中原地区的佛像,光着脑袋,袈裟只盖住右边的肩膀,薄薄的贴在身上,透若无物,只有几道浅浅的衣痕,展示出迷人的曲线,就是此风格之体现,古人赞叹为“曹农出水”。但是,中原一带的石刻佛像,迅速走向本土特色,不仅把希腊罗马风格丢在了九霄云外,还把佛像的样子变成了汉人之貌。
在中国流行的秣菟罗风格石刻,从新疆南丝路过来,留下云冈、龙门石窟等艺术珍宝,而键陀罗之风则吹向了阿富汗。而两种风格融台的足迹,则是从南丝路一路行来,到达四川,于是才有了四川安岳和重龙山石窟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可以用有趣两字来描述四川早期的石刻佛像,因为佛像的面孔,是希腊罗马人、印度人、四川人的大杂烩。
复杂的过渡地带
云南出土有吹箫胡僧俑、莲花纹石刻等,佛教的石刻艺术一直沿南丝路绵延到四川宜宾、大邑,什邡等地。但是,云南一带终究是个过渡地区,佛教石刻艺术的终站,还是在四川。
佛教传入云南大理的路线,至今争论不休。此地佛像风格,无疑受到缅甸、中国西藏和中原地带的影响,颇为复杂。但最主要的流传之道,自然是南丝路。通过此路的外延,融合了印度教造像风格的佛教造像艺术,发展到越南、泰国、柬埔寨、尼泊尔及中国西藏地区,这从今藏区佛像的手印、持法器等繁缛风格中,可见一斑。中国西藏的佛教造像艺术,受印度萨拉那特风格影响很大,这种风格的特征是,佛像有印度人的脸型,希腊人的鼻子,颈部有三道衣服折痕,而身上的袈裟透明到几乎裸体的地步,比“曹衣出水”更夸张。
从汉佛到川妹子菩萨
四川不仅通过南丝路和印度交流,也与中原地区紧密联系。后期四川的佛教石刻,和中原地区差别不大。印度的秣菟罗风格石刻到达中国后,佛像的样子越变越本土,到魏晋时期。佛像清瘦,如同当时备受推崇的清高之士,唐时则面貌丰满圆润,个个慈眉善目。盛唐时的许多石刻佛像,也还是延续了此风格的很多特点,如前胸和小腿的圆绳形状纹路。到宋代时,佛相则是个缨络满身、华贵非常的汉人。四川的石刻佛像,基本与中原相同,但上溯到早一些的年头,则有些微妙的改变。南丝路把异域的风情带来,秣菟罗的印度本土风,加上键陀罗的希腊罗马风,都巧妙地融合在四川地区的早期佛教石刻之中。从乐山、彭山,到什邡、绵阳、宜宾、泸州等地,汉墓石刻中的佛教元素非常多,安岳石刻,重庆大足石刻和夹江千佛岩,其间开凿的佛像跨越几个朝代,深藏有迥异的风格。这些佛像或为卷发,或为螺髻,甚至只有一条浅浅的发际线,背后的光或是块什么也没有的石板,或是燃烧的腾腾火焰。衣服纹饰或厚重或轻便贴身,总之变化万千。
四川地区石刻发展到后期,佛像上已很难看出罗马或印度痕迹。更新鲜的是,四川特色的俏皮体现,安岳石刻中,有一宋代紫竹观音。虽有曹衣出水的风格痕迹,但身上装饰物已复杂化,有华美的璎珞、翠环之网、裙裾等,但造像却大胆地光着上身,跷着光脚板,毫无印度造像中的威猛相或者肃穆相,却如一俏皮的川妹子,有趣至极。
印度僧侣沿着南方丝绸之路而来,而佛教石刻艺术,也随着这条路来到中鼠使一路的佛像变幻着衣饰脸孔,不断调整着风格,以达到被当地人接受的目的。
TIPS:
关于安岳与大足石刻
四川安岳县有卧佛院、圆觉洞、毗卢洞等多处石刻遗址,造像多达10万尊,这些石刻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五代和宋,距今有1300年历史。石刻之风格或有粗犷的魏晋风骨,或有唐代的雍容华贵,也有精细华美的宋代特征,甚至有罕见的佛道融台。安岳石刻上承云冈、龙门,下启大足石刻。
重庆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摩崖石刻,现存精美雕刻遗像4600多尊,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之优秀代表。
今天我们所见的石刻佛像,俨然和中国人的相貌没什么区别,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个个都是英俊潇洒的美男子。但细细看来,佛像面目内也有印度美男子的影子,薄薄的上唇,微厚的下唇。而某些隐藏的细节,甚至和希腊罗马的雕塑风格雷同。这种石刻艺术的奇异变化,都拜南方丝绸之路所赐。在汉朝时,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留下莫高窟等辉煌艺术,这是流行的说法。殊不知北方沙漠中的骆驼还未驼来佛经时,就有印度僧侣跟着马帮穿行在山岭中的险路上,从印度走到了四川成都。
印度来的时髦发型
2009年初,成都绵阳发掘一东汉墓,内有“盘长”花纹的石刻。“盘长”是中国结的雏形,也是佛教八宝之一。在佛教东传最早的东汉时期,把来自印度的石刻风格体现得最充分的,就是南丝路的起点四川地区。
到乐山彭山一带转悠,很容易就能找到东汉时期的佛像,佛像头上圆圆的光环、遮蔽两个肩膀的衣服,满脑袋的肉髻波浪头发,这些特色的源头不仅在南丝路的另一端印度,更在南丝路的衍生终点罗马。这一切的渊源,不得不从印度石刻说起。印度石刻艺术的发展如同一团乱麻,很难去理清。简单一些说,包含印度本土的风格和希腊罗马的风格。佛像鼻梁高直,额头宽阔,眉问有个小圆点,头顶有丰满的肉髻,并盖有优美自然的波浪式卷发,这是当时希腊罗马一带最时髦的头型。佛像身上的袈裟,两肩皆遮盖,好比希腊哲人宽松的长袍,这种风格名为键陀罗。印度有个“王子菩萨”雕像很有意思,菩萨面孔如希腊人和印度人的综合体,叉着腰,身材符合几何学之完美比例,还戴着印度头巾。
一般来说,在中国的石刻佛像,拥有另一种更加拗口的风格,名为秣菟罗,这可是非常具有印度特色一种风格。这样的佛像没有卷发,要么是螺旋肉髻,要么是大光头,背后的光环复杂多变,用一圈圈绚烂华丽的忍冬纹、宝花纹等装饰,不再是个单调的光圈。嘴巴上薄下厚,做神秘的微笑状。如今我们看到的中原地区的佛像,光着脑袋,袈裟只盖住右边的肩膀,薄薄的贴在身上,透若无物,只有几道浅浅的衣痕,展示出迷人的曲线,就是此风格之体现,古人赞叹为“曹农出水”。但是,中原一带的石刻佛像,迅速走向本土特色,不仅把希腊罗马风格丢在了九霄云外,还把佛像的样子变成了汉人之貌。
在中国流行的秣菟罗风格石刻,从新疆南丝路过来,留下云冈、龙门石窟等艺术珍宝,而键陀罗之风则吹向了阿富汗。而两种风格融台的足迹,则是从南丝路一路行来,到达四川,于是才有了四川安岳和重龙山石窟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可以用有趣两字来描述四川早期的石刻佛像,因为佛像的面孔,是希腊罗马人、印度人、四川人的大杂烩。
复杂的过渡地带
云南出土有吹箫胡僧俑、莲花纹石刻等,佛教的石刻艺术一直沿南丝路绵延到四川宜宾、大邑,什邡等地。但是,云南一带终究是个过渡地区,佛教石刻艺术的终站,还是在四川。
佛教传入云南大理的路线,至今争论不休。此地佛像风格,无疑受到缅甸、中国西藏和中原地带的影响,颇为复杂。但最主要的流传之道,自然是南丝路。通过此路的外延,融合了印度教造像风格的佛教造像艺术,发展到越南、泰国、柬埔寨、尼泊尔及中国西藏地区,这从今藏区佛像的手印、持法器等繁缛风格中,可见一斑。中国西藏的佛教造像艺术,受印度萨拉那特风格影响很大,这种风格的特征是,佛像有印度人的脸型,希腊人的鼻子,颈部有三道衣服折痕,而身上的袈裟透明到几乎裸体的地步,比“曹衣出水”更夸张。
从汉佛到川妹子菩萨
四川不仅通过南丝路和印度交流,也与中原地区紧密联系。后期四川的佛教石刻,和中原地区差别不大。印度的秣菟罗风格石刻到达中国后,佛像的样子越变越本土,到魏晋时期。佛像清瘦,如同当时备受推崇的清高之士,唐时则面貌丰满圆润,个个慈眉善目。盛唐时的许多石刻佛像,也还是延续了此风格的很多特点,如前胸和小腿的圆绳形状纹路。到宋代时,佛相则是个缨络满身、华贵非常的汉人。四川的石刻佛像,基本与中原相同,但上溯到早一些的年头,则有些微妙的改变。南丝路把异域的风情带来,秣菟罗的印度本土风,加上键陀罗的希腊罗马风,都巧妙地融合在四川地区的早期佛教石刻之中。从乐山、彭山,到什邡、绵阳、宜宾、泸州等地,汉墓石刻中的佛教元素非常多,安岳石刻,重庆大足石刻和夹江千佛岩,其间开凿的佛像跨越几个朝代,深藏有迥异的风格。这些佛像或为卷发,或为螺髻,甚至只有一条浅浅的发际线,背后的光或是块什么也没有的石板,或是燃烧的腾腾火焰。衣服纹饰或厚重或轻便贴身,总之变化万千。
四川地区石刻发展到后期,佛像上已很难看出罗马或印度痕迹。更新鲜的是,四川特色的俏皮体现,安岳石刻中,有一宋代紫竹观音。虽有曹衣出水的风格痕迹,但身上装饰物已复杂化,有华美的璎珞、翠环之网、裙裾等,但造像却大胆地光着上身,跷着光脚板,毫无印度造像中的威猛相或者肃穆相,却如一俏皮的川妹子,有趣至极。
印度僧侣沿着南方丝绸之路而来,而佛教石刻艺术,也随着这条路来到中鼠使一路的佛像变幻着衣饰脸孔,不断调整着风格,以达到被当地人接受的目的。
TIPS:
关于安岳与大足石刻
四川安岳县有卧佛院、圆觉洞、毗卢洞等多处石刻遗址,造像多达10万尊,这些石刻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五代和宋,距今有1300年历史。石刻之风格或有粗犷的魏晋风骨,或有唐代的雍容华贵,也有精细华美的宋代特征,甚至有罕见的佛道融台。安岳石刻上承云冈、龙门,下启大足石刻。
重庆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摩崖石刻,现存精美雕刻遗像4600多尊,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之优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