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方式分析与研究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nsd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通用的语言,因此,母语的学习从来都是中华儿女必不可少的一项日常活动。而语文从总体来看是语言与文化的综合体,它是一种代言工具,在语言交流、信息传播、学习以及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也是一种财富支援工具,作用于社会进步、文化交流和科学教育。除此之外,它还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精神财富的积累。在这些作用的凸显下,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中学阶段,语文教育不仅需要教师改进教学的方法,还需要学生提升学习的技巧,从而使得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实现教学目标、达成教学要求,有助于两者共同发展与进步。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文章意图是对“三一八”惨案中的刘和珍烈士表达纪念之情,对其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传达敬仰之情,同时警醒世人,唤醒庸人。这篇经典文章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授,将其精神传达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陈旧教学方式,及时转变教学思维,用愈加自主、愈加创新、愈加合作的教学理念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以使学生能力及其思维日渐成熟,这已然成为一种语文教学改革趋势。
  一、提倡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下,教师都要贯彻民主平等的教育精神,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种种精神权利,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营造师生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教师和学生只有通过精神世界相互交流的心理活动来彼此呼应,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素养,否则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教育,终究不是陶行知所倡议的“真教育”。
  在《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可让小组选举代表总结和探讨结果的要点,同时教师也可参与到学生的组内探讨中,了解组内在研究后无果的、难以理解的句子,如“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所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等,并及时给予提示或者提出参考性意见。此举会直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使得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得民主平等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目的和理念,大幅度地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有助于学生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从而使其成为个性鲜明的独立个体。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源泉。在新型课堂上,学生和教师的等级性消失,学生害怕教师的心理不再存在,学生和教师可以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刻的交流,这从根源上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心态。
  《记念刘和珍君》撰写的背景是“三一八”惨案,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在讲授这篇课文的一开始就设置有价值的导入语,带领学生了解“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前因后果,为学生进行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得学生知晓在这一惨案里,段祺瑞政府下令屠杀爱国人民,令人震惊的是,当时的一些具有反动性质的文人还公开恶意中伤并污蔑这些爱国人士,对此,鲁迅先生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哀痛和愤怒而写下了这篇文章。
  对照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无趣,而且在有了参照物之后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比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可以和《痛哭和珍》这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这篇文章的作者石评梅和刘和珍一样也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比较这两篇文章的异同之处,两者相互补充,使得学生更能深刻体会当时情况下类似于鲁迅先生这些爱国人士心中难以言说的哀痛,点拨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
  三、深入贯彻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满堂灌”,由教师提出问题,而问题式教学则针对不同的学生研读课文,会产生不同的疑问,使得课堂充满了讨论。不同的学生个体会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进行解答,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感受更为真切,记忆更为深刻,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鲁迅先生的文章从不牵涉到媚俗和从众,凌厉恰到好处,令人惊喜不断,但其文章的思想常常较为复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难度,像作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多次提到“只能如此而已”,还称自己献上的仅仅是“菲薄的祭品”,又如鲁迅先生反复提及“自己沒什么话可说,但是还有话要说”“有写东西的必要了”,这些语句充满了矛盾。文章中提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在这里,“真的猛士”是什么人?“哀痛者”代表什么人?“幸福者”又是如何?“惨淡的人生”的意思是什么?这样的一句话会给学生造成迷惑,从而使学生产生大量不同的问题,这种形势不利于学生自主提问。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产生的问题化繁为简,进一步解析文章,借此理清文章的情感脉络,让学生了解到作者主要是通过此文传达对刘和珍的悼念,更是通过对刘和珍的悼念表明自己对“三一八”惨案的立场,唤醒庸人,对生者也起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激励作用。
  四、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社会的各方面发展均有网络的渗透,网络将地域分布具有差异性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便于人们更为便利地采集、传递和交流信息。同时网络还有助于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的相互转换,从而使得信息成为财富,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网络技术产生的效果更是如此。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之前,学生可预先上网收集有关资料,了解课文中鲁迅先生和刘和珍的生平和为人,深入挖掘课文中鲁迅先生的严谨措辞中传达的强烈感情。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有关“三一八”惨案或者鲁迅先生的纪录片,使得学生从视觉上更深刻地感知那个年代文人的难以抑制的悲愤和立志救国救民、不惜牺牲自己的满腔热血。
  此外,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获得的知识进行延伸,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各方面积极运用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只有在生活中深刻感知其意义,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境界。在课后,学生可以阅读处于“三一八”惨案的那段历史时期的其他活动的记录文献,全面了解当时的中国处于何种危急的紧要关头,也可以研读鲁迅先生的其他著作,如《祝福》《呐喊》等,更深刻地去解读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举行《记念刘和珍君》的演讲比赛或者是类似于《朗读者》形式的朗读比赛,用最真切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潜藏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的情感。
  教师在《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真切体会作者文字中的真情流露,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加强文学修养,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其他文献
绘本无疑是一类独具特色的阅读素材,其中包含的图像同文本是互相融合、互相交互的,不可以生硬地将二者分割开来,基于绘本的写话教学在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之间架构了一座直达相通的桥梁,使阅读同写作在交融中互相推动,协同进步。因此,如何利用绘本促进小学生的写话能力,笔者做了以下几点研究。  一、以“绘”为本,全面阅读  一般而言,图画是构成绘本的关键内容,因此,在立足于绘本基础上的写话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需要
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从而更好地表述出来。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写作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翻阅作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一改革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都需要不断深化及优化。语文课堂也不例外,需要教师不断从更深处挖掘教材,更深层地探讨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在新时代下教师应更加重视各个学科各个题目之间的联系,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之下,名著导读课程目标与高考阅读课程目标二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首先,名著阅读可以让学生树立更加科
为了有效提升中职诗词教学的效率,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丰富诗词教学内容,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中职学生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语文教师有必要研究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策略。基于信息化教学手段支撑下的中职诗词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与整合,而且将情境再现、知人论世、情境导入等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中职诗词教学的效果,增强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读写结合即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是根植于语文教育规律的教学活动,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阅读为写作提供基础与材料,写作则是对阅读的突破与创造,二者相互迁移、同步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将读写结合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既具有教育理论上的前沿性,又具有课堂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笔者现结合实例,对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的思考简述如下。  一、读中学写,感悟写作心得  读写结合的出发点在于“读”,要使“读
弱视是一种严重的视觉缺陷性疾病,该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内尽早发现和积极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尝试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弱视筛查方法。
语文教学在我国义务教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们的语文能力,直接决定了其他学科能否正常学习,同时决定了学生们自身的汉语表达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写作能力是否优异,直接决定了初中生的语文成绩。通过写作能够充分看出每个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同时,通过作文,能够清楚地体现出学生的思想表达能力与感情表达能力。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加强引导,帮助学生们打开写作思路
据报道,伊朗正在积极推进被其称之为全球最大的甲醇装置的建设进程。伊朗国家石化公司负责人Mohammad Hassan Peyvandi近日表示,位于波斯湾沿岸城市班达尔的甲醇项目已经完成70
目的探讨高压氧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联合应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效果及对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