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想象涵盖了已知的内容和未知的一切,不断地进化,生成新的知识,引领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此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想象力;积累;语言;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31-01
以往的教学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教材讲授中无形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长期处于思维单一、僵硬的状态,导致课堂缺乏活力。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从学生的积累、语言、写作出发,培养其想象力,使其体会到语文课堂的魅力。
一、注重積累,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具体表现在学生日常的文字和语言表达上。一个人只有内心充盈,他的谈吐、文笔才能体现出与众不同,也就是出众的想象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时常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树立对知识的二次创新意识,培养想象力。
其实,语文教材的内容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有很强的可读性,是学生储存知识、丰富想象的优质来源。教学时,我们要借助文字,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其走入作者的世界,跟随作者的思路,感知文章传达的意境,深入体会,为自己的创作积累素材。比如,笔者在教学《三峡》一课时,就让学生反复阅读其中描绘景色的句子,思考体会其含义,走入夏季“沿溯阻绝”,春季“清荣峻茂”,秋季“林寒涧萧,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奇特景象中,体会作者融入的情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这样就形成了体会、理解、思考、融入的过程,让学生借助文字与作者一起走进三峡的瑰丽美景之中,积累生活体验。
除了充分利用教材积累情境与素材,我们还要引导学生经常阅读课外名著。名著中刻画的人物和景象都很生动、真实,感染力很强,用词描述很准确,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想象创新的欲望,给学生提供了遐想的空间。笔者通常推荐学生看《聊斋志异》《海底两万里》《骑鹅旅行记》等来启发学生,培养其想象力。此外,还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带领他们寻找想象的源头。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引导他们走进社会、融入自然,体验人间冷暖,感受社会氛围,观赏自然奇景,为发展想象力打好基础。
二、语言训练,丰富学生情感,强化想象力
积累只是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新的第一步,之后,我们就要引导他们对积累的内容进行综合利用,加工生成新形象,其媒介就是语言。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语言的训练,从说话训练、表演活动、朗读、仿写入手,丰富学生情感,强化想象力。
朗读是一种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教材中的语言优美生动,对人物、景致的刻画很到位,学生很容易被感染。我们可以借助感情朗读引导学生融入情境,角色互换,真切地感受到另一个世界中的人、物、情、景,以此强化想象力。比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笔者就设置情境,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充分解读阿长的语言,深入体会她的情感,把静止的文字注入生命,让听者感受到语气、声调、情感的变化,感悟到她的人物形象,一个淳朴善良的劳动妇女对孩子的爱护之心,着实让人感动。此外,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词句训练,对教材中一些好的语句、写法进行借鉴积累,以此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写作训练,丰富文字表达,优化想象力
写作是学生想象力、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透过文字,我们可以体会到学生的情感,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参与他们的天马行空。所以,在教学时,要时常给学生提供想象创作的情境,引导他们训练展示自己的想象力,优化创新过程。
训练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含蓄的结尾,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续写、改写、扩写等,一方面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丰富文字表达,提高写作能力。比如,在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就让学生理解诗意进行续写。文中写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就结束了,对友人分别之后的活动没有提及,学生就可以想象他们二人分别之后对彼此的思念和回忆以及对不能回京城的种种失落不安,用文字表达出来。再如,小说《孔乙己》的结局作者虽然没有明确地说出,但是孔乙己肯定逃不了死亡的悲剧。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启发他们做一回仁慈的“上帝”,给可怜的孔乙己改变命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帮他逃离那个“吃人”的社会,给他安排一个新的开始或美好的际遇。有的学生在创作的时候竟然写到孔乙己穿越了,变成了某个王朝的大官,一生荣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虽然有点脱离情境,但是想象力值得表扬。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一方面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帮助其发展思维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培养其语文素养,不断优化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让学生在精彩的语文世界里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关键词]初中语文;想象力;积累;语言;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31-01
以往的教学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教材讲授中无形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长期处于思维单一、僵硬的状态,导致课堂缺乏活力。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从学生的积累、语言、写作出发,培养其想象力,使其体会到语文课堂的魅力。
一、注重積累,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具体表现在学生日常的文字和语言表达上。一个人只有内心充盈,他的谈吐、文笔才能体现出与众不同,也就是出众的想象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时常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树立对知识的二次创新意识,培养想象力。
其实,语文教材的内容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有很强的可读性,是学生储存知识、丰富想象的优质来源。教学时,我们要借助文字,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其走入作者的世界,跟随作者的思路,感知文章传达的意境,深入体会,为自己的创作积累素材。比如,笔者在教学《三峡》一课时,就让学生反复阅读其中描绘景色的句子,思考体会其含义,走入夏季“沿溯阻绝”,春季“清荣峻茂”,秋季“林寒涧萧,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奇特景象中,体会作者融入的情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这样就形成了体会、理解、思考、融入的过程,让学生借助文字与作者一起走进三峡的瑰丽美景之中,积累生活体验。
除了充分利用教材积累情境与素材,我们还要引导学生经常阅读课外名著。名著中刻画的人物和景象都很生动、真实,感染力很强,用词描述很准确,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想象创新的欲望,给学生提供了遐想的空间。笔者通常推荐学生看《聊斋志异》《海底两万里》《骑鹅旅行记》等来启发学生,培养其想象力。此外,还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带领他们寻找想象的源头。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引导他们走进社会、融入自然,体验人间冷暖,感受社会氛围,观赏自然奇景,为发展想象力打好基础。
二、语言训练,丰富学生情感,强化想象力
积累只是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新的第一步,之后,我们就要引导他们对积累的内容进行综合利用,加工生成新形象,其媒介就是语言。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语言的训练,从说话训练、表演活动、朗读、仿写入手,丰富学生情感,强化想象力。
朗读是一种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教材中的语言优美生动,对人物、景致的刻画很到位,学生很容易被感染。我们可以借助感情朗读引导学生融入情境,角色互换,真切地感受到另一个世界中的人、物、情、景,以此强化想象力。比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笔者就设置情境,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充分解读阿长的语言,深入体会她的情感,把静止的文字注入生命,让听者感受到语气、声调、情感的变化,感悟到她的人物形象,一个淳朴善良的劳动妇女对孩子的爱护之心,着实让人感动。此外,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词句训练,对教材中一些好的语句、写法进行借鉴积累,以此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写作训练,丰富文字表达,优化想象力
写作是学生想象力、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透过文字,我们可以体会到学生的情感,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参与他们的天马行空。所以,在教学时,要时常给学生提供想象创作的情境,引导他们训练展示自己的想象力,优化创新过程。
训练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含蓄的结尾,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续写、改写、扩写等,一方面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丰富文字表达,提高写作能力。比如,在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就让学生理解诗意进行续写。文中写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就结束了,对友人分别之后的活动没有提及,学生就可以想象他们二人分别之后对彼此的思念和回忆以及对不能回京城的种种失落不安,用文字表达出来。再如,小说《孔乙己》的结局作者虽然没有明确地说出,但是孔乙己肯定逃不了死亡的悲剧。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启发他们做一回仁慈的“上帝”,给可怜的孔乙己改变命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帮他逃离那个“吃人”的社会,给他安排一个新的开始或美好的际遇。有的学生在创作的时候竟然写到孔乙己穿越了,变成了某个王朝的大官,一生荣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虽然有点脱离情境,但是想象力值得表扬。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一方面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帮助其发展思维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培养其语文素养,不断优化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让学生在精彩的语文世界里体会到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