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技校的计算机教学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目的明确,而且以实用为标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改进 优化 提倡
当今世界是知识型的社会,日益受到新的科学技术的冲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造成信息量剧增,“知识爆炸”,这对于21世纪的人才来说,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探索、研究、创造能力的高低。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
1 准确定位技校的计算机教学
首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所开设的课程应该能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创造力在短时间内迸发出来,只有照顾到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才有动力;其次,课程设置要考虑实用,就是怎么样把学校学的知识和技能用到工作上。比如,计算机文化基础能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文字处理、数据处理的能力;能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知识;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网页制作、工具软件的使用等有关知识,这些对于今后日常事务的处理能有一定帮助,也是让学生对计算机入门的一门最简单易学的课程,所以这门课在技校中一般作为一门公共课来开设。在营销专业中,考虑到学生将来可能会涉足营销策划、广告策划等行业,就需要掌握一些图像处理技术,鉴于此,在营销专业中开设类似Photoshop、Flash等课程。正是由于技校是面向就业,我们在进行计算机教学定位时不得不考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就如一个商店,必须考虑顾客需要什么,而不是我这个商店有多少货物,只有了解了市场的需求,才能科学的设置计算机课程。
从上述看来,技校的计算机教学应定位在计算机是一种工具,要让学生能充分的使用计算机,而不是让学生去解决为什么能用计算机,一切课程的设置都是围绕着如何能更好的使用计算机而展开。
2 改进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2.1 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计算机课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条条大道通罗马”,为了实现一个操作可以采用多种操作方法。比如要进行“复制”,可以通过“编辑”菜单中的“复制”;也可以通过右键单击对象,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也可以按住右键拖动对象,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到当前位置”。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Windows操作的基础知识时,只要讲一种操作,例如只讲“复制”的多种方法,然后由学生思考、讲述类似操作如“移动”等的多种方法,这样就改变了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融会贯通各知识点,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将相机诱导和全盘授予灵活的结合在一起。全盘授予会无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不注重学生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忽视学生情感和思维品质的提升,采用简单、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法,面面俱到,置学生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每位有经验的教师知道,教学本身就是诱导的艺术,学生对所学知识,并非白板一块,而是具有一定基础。教师的作用在于诱导学生的旧知与新知建立联系,让学生理解消化新知。当学生的旧知不足以支撑学习新知的时候,教师的诱导艺术就要随之变化,转变为一种教学铺垫。
2.2 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计算机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所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针对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Flash的引导线运动时,我将预先设置好的动画演示给学生看,然后问学生想知道“小鸟是如何飞的吗”?学生回答“当然想”。在这种气氛下,我开始讲述“图层、引导线”等,学生都认真地看着屏幕,教室里鸦雀无声,等我讲述完毕,学生都热切地希望自己也动动手。于是就在边上机边指导的方式下让学生自己操作,很快掌握了“引导线运动动画”的制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情境,鼓励学生动脑又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会因此变得相当活跃,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自然也高涨起来。
2.3 注重师生互动,提倡案例教學。案例教学法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原始讨论问题的方式,即从意见对立中寻求矛盾,在矛盾中寻找新的意见,在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真理的表述,也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利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的综合能力。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也要提倡案例教学,注重师生互动。比如我在讲述计算机组成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增强师生互动,加强学生的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应该不难,主要是比较抽象,它的五个部分与具体的电脑很难划上等号,所以我把这节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的,主要是想利用投影仪,然后,为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计算机的教学应该是灵活多样,目的明确,而且教学内容也要因人而异,以实用为标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以自己过硬的素质、宽广的知识面对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改进 优化 提倡
当今世界是知识型的社会,日益受到新的科学技术的冲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造成信息量剧增,“知识爆炸”,这对于21世纪的人才来说,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探索、研究、创造能力的高低。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
1 准确定位技校的计算机教学
首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所开设的课程应该能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创造力在短时间内迸发出来,只有照顾到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才有动力;其次,课程设置要考虑实用,就是怎么样把学校学的知识和技能用到工作上。比如,计算机文化基础能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文字处理、数据处理的能力;能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知识;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网页制作、工具软件的使用等有关知识,这些对于今后日常事务的处理能有一定帮助,也是让学生对计算机入门的一门最简单易学的课程,所以这门课在技校中一般作为一门公共课来开设。在营销专业中,考虑到学生将来可能会涉足营销策划、广告策划等行业,就需要掌握一些图像处理技术,鉴于此,在营销专业中开设类似Photoshop、Flash等课程。正是由于技校是面向就业,我们在进行计算机教学定位时不得不考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就如一个商店,必须考虑顾客需要什么,而不是我这个商店有多少货物,只有了解了市场的需求,才能科学的设置计算机课程。
从上述看来,技校的计算机教学应定位在计算机是一种工具,要让学生能充分的使用计算机,而不是让学生去解决为什么能用计算机,一切课程的设置都是围绕着如何能更好的使用计算机而展开。
2 改进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2.1 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计算机课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条条大道通罗马”,为了实现一个操作可以采用多种操作方法。比如要进行“复制”,可以通过“编辑”菜单中的“复制”;也可以通过右键单击对象,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也可以按住右键拖动对象,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到当前位置”。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Windows操作的基础知识时,只要讲一种操作,例如只讲“复制”的多种方法,然后由学生思考、讲述类似操作如“移动”等的多种方法,这样就改变了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融会贯通各知识点,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将相机诱导和全盘授予灵活的结合在一起。全盘授予会无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不注重学生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忽视学生情感和思维品质的提升,采用简单、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法,面面俱到,置学生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每位有经验的教师知道,教学本身就是诱导的艺术,学生对所学知识,并非白板一块,而是具有一定基础。教师的作用在于诱导学生的旧知与新知建立联系,让学生理解消化新知。当学生的旧知不足以支撑学习新知的时候,教师的诱导艺术就要随之变化,转变为一种教学铺垫。
2.2 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计算机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所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针对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Flash的引导线运动时,我将预先设置好的动画演示给学生看,然后问学生想知道“小鸟是如何飞的吗”?学生回答“当然想”。在这种气氛下,我开始讲述“图层、引导线”等,学生都认真地看着屏幕,教室里鸦雀无声,等我讲述完毕,学生都热切地希望自己也动动手。于是就在边上机边指导的方式下让学生自己操作,很快掌握了“引导线运动动画”的制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情境,鼓励学生动脑又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会因此变得相当活跃,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自然也高涨起来。
2.3 注重师生互动,提倡案例教學。案例教学法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原始讨论问题的方式,即从意见对立中寻求矛盾,在矛盾中寻找新的意见,在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真理的表述,也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利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的综合能力。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也要提倡案例教学,注重师生互动。比如我在讲述计算机组成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增强师生互动,加强学生的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应该不难,主要是比较抽象,它的五个部分与具体的电脑很难划上等号,所以我把这节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的,主要是想利用投影仪,然后,为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计算机的教学应该是灵活多样,目的明确,而且教学内容也要因人而异,以实用为标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以自己过硬的素质、宽广的知识面对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