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分析与探讨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a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凝聚力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工程,本文从“凝聚人心、凝聚人力和凝聚人利三个角度”分析了凝聚力的内涵,并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完善机制和创新党组织建设载体三个方面”探讨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凝聚力;高校;基层党组织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1
  
  凝聚力一般指团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关联以及对组织目标认同的程度。而党的凝聚力就是指党组织的亲和力,思想教育的渗透力、党员干部的感召力、党员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党内活动的吸引力等方面[1]。高校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人、教育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而高校也是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有见识、有主见,代表着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力量。因此,作为战斗堡垒的高校基层党组织能否增强自我的凝聚力,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内涵分析
  (一)凝聚力的核心就是“凝聚人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和根本工作路线[2],我们党无论是在抗战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都以此为“立足点”,因而能够将广大群众团结起来,克服一切困难。在和平年代,尤其是在社会物质条件十分丰富的时代,“凝聚人心”就显得更为重要,而“凝聚人心”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关心人”的问题,梅奥在“人际关系学说”中曾经指出: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一个人是否热爱自己的政党、愿意积极工作,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因素。高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他们掌握这先进的文化和技能,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作为基层党组织更应该关心他们,关注他们,做到“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将知识分子凝聚在基层党组织周围。
  (二)凝聚力的体现形式是“凝聚人力”
  凝聚力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能否“凝聚人力”,他是人心凝聚的一种外显形式。表现为大家是否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否能够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影响人力凝聚的关键因素。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具体的说来就是能否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师生能否以“提高教学质量、一切为学生服务”为自己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在做任何行为和举动时,能否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从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凝聚力的保障条件是“凝聚人利”
  要想做到凝聚人心,就要做到一切从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要营造一种“重人才、重知识”的良好氛围。而这种利益的体现应当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赫茨伯格在“双因素理论”中曾指出物质仅属于保健因素,只能让人没有不满意,而精神因素属于激励因素,可以使人对组织产生满意。对高校的知识分子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对“精神”利益的追求胜过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所以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在注意关心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对于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满足,注重组织文化的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建设的需求。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探讨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提高党员整体素质,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学习力和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3]。尤其在高校,对众多的知识分子来讲,更愿意去捕捉和学习新鲜事物,探索和了解未知事物。通过学习可以近一步完善心智模式,超越自我。同时,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应当积极创建多载体、多形式、多手段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营造学习氛围,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型”党组织。也只有这样才能从精神上将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地围绕在基层党组织周围。
  (二)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机制是组织正常运行的一种保障,机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抽象的,但却可以给人展示能够看得见的未来,一个好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能够使集体充满活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4]。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不断建设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如完善党员入党制度、党内经费使用和监督机制、明确岗位职责等。尤其是对于高校的知识分子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完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更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和赞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载体”
  所谓载体,是承载知识和信息的物质的形体,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理论知识、方针、政策和制度的传播都离不开载体。但随着社会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知识和信息的载体也开始出现多样化,因此,高校党建工作要抓住机遇,积极创新,寻找和开拓党建工作的新载体,以多形式、多手段和多途径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并且要做到与时俱进,与党的重大举措密切联系,如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使党建工作呈现系统化、全面化、有机化。才能做到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全方位的凝聚人心、人力和人利,从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江萍.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凝聚力建设的创新性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9,26(1):44-45,48.
  [2]马静波,闫绪锋.基层党组织加强“凝聚力工程”建设的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4):17-19.
  [3]冯慕虹,李小平.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5):85.
  [4]袁魁昌.高校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2):52-55.
其他文献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是否需要体系?近20年来,在哲学界的争论持续不断。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反体系的。他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强调他们的哲学是方法,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传统的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因为没有贯彻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才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被体系化、教条化。他们认为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发挥其作用,避免重蹈传统的苏联模式的
期刊
摘 要:尼采对鲁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思想性格、情感方式、思维特征、艺术技巧,一直到个人好恶。本文主要分析了鲁迅接受和扬弃尼采思想的主要原因和对鲁迅与尼采的思想精神性格气质等异同进行比较。  关键词:鲁迅;尼采;异同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变化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而发生了较大改变,其主流虽然是好的,但是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方面。本文对此做了调查并且进行了细致分析,就此提出了加强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  中图分类号:G416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分析出发,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环境三方面进行探索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三贴近”,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学生;三贴近  中图分类号:G71
期刊
摘 要:毛泽东功利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部分,是一种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到首位,想问题办事情首先要考虑到人民群众利益的功利思想。当然这种功利思想的形成有一定的理论因素和实践因素,理论的因素主要有中国传统功利思想、马克思主义功利思想、五四爱国运动思想等理论因素作为理论积淀,同时还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实践因素影响。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毛泽东功利思想才逐渐形成,并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
期刊
摘 要: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外交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型理当引起国人更多的研究和反思。它昭示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坎坷与孤独,也预言了中国重回世界中心的必然。  关键词:孙中山;外交;理想;现实;转型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人权是指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是与生俱来的。在中国的历史进展的不同阶段中,人权被时代所赋予的含义和被人们所重视的程度是不同的。在现代社会中,人是作为一切活动的目的,考察人权思想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对于保障人权的实现具有积极地意义。  关键词:人权;古代;近代;现代  中图分类号:D909.9
期刊
摘 要:近两年,由于微博的广泛使用且具有独特功能,一些高校陆续将其运用于学生党建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要切实发挥“红色微博”对学生党建工作的推动作用,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粉丝关注;二、强化信息渠道,发挥育人功能;三、突出互动平台,维护交互环境;四、创建长效机制,确保持续更新。  关键词:微博;学生;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期刊
摘 要:法国是半总统半议会制的国家,总统和总统所在的政党或者政党联盟在国民议会选举中获得觉绝大多数席位成为多数党时,才是执政党,从而才能单独或者联合执政,只有这样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才能实现。在政党或者政党联盟成为执政党时,就通过各种手段来协调政党内部工作人员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使执政党或者政党联盟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达到协调,从而促进法国经济的发展,维护法国社会的稳定。我国可以借鉴法国政党制度的合法性和
期刊
摘 要:随着独生子女的越来越多,从过去的“80”后到今天的“90”后。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同时,将他们的品德教育也高度重视起来。培养一个身心健康,品德思想高尚的人。本文旨在通过体育教学来有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使他们的思想意识提高,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思想品德;大学生;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