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的冬天清冷而粗砺,城市腹部的老厂区却莫名地多了些闲逛的人。因为老四方和老沧口那些老企业要搬迁的缘故,这里的一切又成了人们瞩目的城事。多年没有回到工厂的退休产业工人们重踏上这些常常入梦的老地方,用这样一种方式来怀旧,来触摸过往。这里要拆了,那里要搬了。游走间,陈年旧事跌跌撞撞地浮上心头,竟有欲语还休的惆怅。记忆尽管有些支离破碎,但依旧想压缩、打包,然后粗枝大叶地保存。老厂区里的大树依然静默在那里,仿佛在娓娓道来着百感交集的如烟往事。老人们感觉,这儿的落叶似乎依旧是几十年前飘落的那一片,这是几代产业工人心中共有的一片落叶吧。
怀旧亦是期许。明天,曾承载着无数青岛往事的老城区将华丽转身,“破茧化蝶”之路亦将成为青岛国际化都市进程中的点睛之笔。
但愿老树开新花。
缘起
过去的两个月里,青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老企业搬迁改造正在进行,110多家老企业搬离胶州湾沿岸,为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腾出空间。在青岛跨越发展的大棋盘上,掷下自己落地有声的棋子。
作为全省的经济龙头,青岛的动作备受关注。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阎启俊说,百年青岛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但也面临着老城区拥挤、缺乏发展空间等难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下一个百年青岛怎么走?“环湾保护、拥湾发展”以激情四射的新经济方程式给青岛腾飞赋予了五彩斑斓的活力底蕴。基于此,一系列筹谋和动作次第展开。
四方区已经将2008年确定为“老工业区调整推进年”。年内将启动青岛发动机厂、晶华玻璃厂等老企业的搬迁改造,24家老企业明年“大搬家”。今后,四方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聚集区、宜商宜居宜创业的活力区、环胶州湾岸线的核心区、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标志区。 李沧区西部,也就是青岛市俗称的“老沧口”,将从一个工业基地,建设成为胶州湾东岸的核心商务区,几年后,一个生态、绿色、高端的新沧口将呈现在世人面前,沉寂已久的沧口迎来了新的机遇。
过往
张扬着浓郁现代时尚光芒的魅力青岛建制不过百余年,这似乎与“历史文化名城”这样蕴涵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称呼相去甚远。那可能只是北京、西安这样拥有久远年代里的那些老旧记忆的城市才能焕发出的光彩。但你不得不承认,依稀散落在青岛各个角落的那些琐碎过往,延展开来的浮想,却是来自这个古邦新市记忆深处的悠远气息。
四方区成立于1951年,系沿用原四方村之名。600多年前,四方地区隶属莱州府即墨县管辖。相传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始,即有云南等地移民陆续迁徙来此定居,逐渐形成了错埠岭、洪山坡、徐家坡、徐家村、吴家村、湖岛村、小村庄、四方村等村落,历代均属即墨县管辖。1897年德国占领时期上述区域又分别划归四沧区、浮山区、李村区管辖。自1901年开始,德国人在四方建立了胶济铁路四方工厂(现四方机厂)。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于1916年开始逐步建立了内外棉(现国棉二厂)、大康(现国棉一厂)、隆兴纱厂(现国棉三厂)。这些工厂的建立使四方成为青岛近代工业较集中的地区,造就了庞大的产业大军,形成了后来青岛工人运动的中坚力量。1922年我国收回青岛后,四方分属于台东区、四沧区和李村区。1949年5月25日青岛解放前夕,成立了中共四沧区委、区政府和四沧区军政委员会。1951年8月24日撤销四沧区,设置了四方区和沧口区。1994年6月青岛市进行区划调整后,四方区面积由22.4平方公里,增加到34.55平方公里。
海岸路是位于四方火车站前的一条普通道路,但对于青岛近代工业史而言,却是一条意味深长的路。海岸路南头是国棉一厂,北头是发电厂。1905年,胶济铁路通车时,就形成了这条路。当时的海岸路一面是铁路,一面是大海。大约在20年代初,海岸路南头建起了大康纱厂(现国棉一厂),北头建起了内外棉纱厂(现国棉二厂)。从此,这条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多了起来。1938年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又在这条路的中段靠海一侧建起了兵营(现汽车发动机厂),用来保护日本在青岛的经济侵略。位于海岸路18号的一座小屋,是20年代中共青岛市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当年刘少奇同志曾经来过这里开展工人运动。1982年,这座小屋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口之名,明代就有了。原名为“海沧”,意思是河海交汇之处。后来,“沧口水道”的繁衍,使这里逐渐成了胶洲湾的一个货运码头,沧口也是“海沧口”的简称。道光版《胶州志》载:“金家口、青岛口海船安装卸货物抽取税银,尽征尽解无定额;仓口、沙子、登窑三小口装花椒梨果同”,说明此时沧口的港航活动已比较正规。崂山道院和附近地区所需粮食从沧口码头上岸,通过大车(地排车)和独轮车运往崂山。崂山特产也是经此装运各地。1901年沧口火车站开通,水陆货运从这里周转。
四方和老沧口的老房子和老街并不像市里洋气的老城区那样有着某些厚重的意味,时光和风霜变本加厉地侵蚀着这里,不动声色地与老城区的人文维持着某种内在的隐秘的平衡。
与时下在地理名称上依旧鲜活的四方区相比,沧口这个已经消逝的名字在许多青岛人心里有着一种别样的感念。老沧口的精髓所在是沧口广场,多年前,青岛仅有的两个广场之一坐落在沧口,另一个是汇泉广场。青岛所举办的任何一次群众大会,必然要在沧口广场设立惟一一个分会场。最具青岛人娱乐精神的“够级”扑克就是在上世纪60年代从这里诞生,并风靡整个青岛,继而走向全国的。延续着这种引导城市娱乐运动的潮流,这里在上世纪70年代直到90年代,几乎成为青岛业余生活的风向标。灯光篮球场、体育馆、游泳馆、剧院、旱冰场、商店、饭馆、租“小人书”的书摊……鼎盛时代沧口广场拥有的这些娱乐元素足以与现在最顶尖的休闲活动相媲美。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沧口剧院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比现在可超值多了。白天放映电影,晚上经常有青岛话剧团、吕剧团等本地艺术团体和外地艺术团体在此上演各种剧目。一个剧院又是上映大片,又是有真人秀,这样的场景如今在青岛已经绝迹了。30年前的沧口,工厂林立,是青岛人所仰慕的地方,是收入最高的地区。
这些艳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青岛的纺织企业。与四方和沧口这两个地理概念同理的是,在人们的惯性思维里,怀旧更多是与淡淡的惆怅有关。因此,更能撩拨起人们这种情结的元素,要么是逝去了的东西,要么是已经低迷的东西。沧口和国棉厂就是这样两种可以回望青春、怀念过往的感情载体。
初中时的地理课本在介绍全国纺织业的情况时,青岛多是与一个“上青天”的概念(上海、青岛、天津的简称)联系在一起的。在过去几十年里,国棉厂是青岛当值无愧的支柱产业。
国棉厂从上世纪50年代直到90年代初的40年里,曾经走过最辉煌的历程。那时候,10个国棉厂从四方绵延到北部的娄山后,蔚为壮观。其他以纺、织、染为业的厂家更是星罗棋布。国棉厂的厂区多是和宿舍连在一起,里面幼儿园、小学、俱乐部、澡堂、食堂、商店、医院、产院、电影院、图书馆、招待所、应有尽有,自给自足,绝对是不折不扣的小社会。
适龄的青年,成为一名国棉厂工人,就跟现在当公务员一样火热。漂亮、泼辣、能干、隐忍的纺织厂女工像诗里纷飞的美丽章节,也几十年如一日地领导着城市的时尚潮流。能找个纺织女工当老婆,绝对是那个时代男青年的最高追求。有一个轰动一时的歌舞叫做《金梭和银梭》,就是用艺术的唯美情调来歌颂纺织女工的。
上海和天津关于众多老纱厂的“工业文物”已经鲜有保留,而青岛的资源却相对丰厚。不少专家建议拿出一个当年的国棉厂来,将其打造成中国纺织工业博物馆。因为保护了青岛现有的老纺织厂,就是保护了“上青天”;保护了“上青天”的名号,就是保护了中国纺织的历史。
愿景
1902年,北京的颐和园里有了电灯,很多人认为那是中国的第一盏电灯。其实,青岛在1899年就有了发电厂,青岛人在那时侯就开始打电话。除了发电,还诞生了国内第一辆机车的四方机厂,另外比如烟草、啤酒、葡萄酒、饮料、港口、铁路、纺织、印染、火柴、机车、造船、自行车、照相机、缝纫机、钟表等等,其中很多老工厂生产过中国最具历史价值的品牌。
曾经为青岛赢得许多美誉的老纺织厂,大都以胶济铁路沿线为坐标,顺势散落在四方区西部和老沧口,其创造的中国近代工业文明为城市留存了珍贵而丰富的文化印记。随着历史渐行渐远,工业文明诠解的厚重文化价值日益凸现,温润的人文气息使得刚强的工业文化气息,在历史的渐进中再现光华。基于此,青岛这个建制100多年的年轻城市能够在历史和文化上与北京、西安、南京这些城市同在一个序列,成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很大程度体现在这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缩影,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派生而来的工业文明都与青岛有关。
青岛市的“拥湾发展”战略是一首壮丽的城市进程史诗。在大量老工业企业迁往市郊的同时,这些企业在市内留下的老厂房今后不会全都一拆了之。青岛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从今年起至2011年年底,青岛市将持续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重新发掘、整理一批新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老厂房、机械设备等被冠以“工业遗产”之名,首次列入普查范围。目前已被明确列为工业遗产名录的老企业,除了四方区国棉一厂等,还有位于李沧的国棉六厂、国棉八厂两处,待本次普查工作结束之后,部分有价值的工业遗产将集中通过专家论证,被确认为确有保留价值的工业遗产将上报规划部门,将其列为不宜拆除的历史文物加以保护。
在四方区内,有国棉一厂、国棉二厂、原第一印染厂、四方机厂、葡萄酒厂等7家老企业存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工业建筑。例如素有“民族染料第一家”称谓的原第一印染厂,是由青岛民族资本家杨子生于1919年开办的,它的创立不仅标志着青岛化学工业的诞生,而且还是国内第一个化学染料厂。这样的老企业搬迁后留下的已不仅仅是建筑,而是青岛乃至全国相关行业活生生的史料。
李沧区已经把国棉六厂日式建筑列为第一批未核定文物保护单位并公布,今后已经拥有80多年历史的现国棉六厂综合办公楼和党委办公楼,分别为一层和二层建筑,建筑面积分别为320平方米和480平方米,前身是日商钟渊纺织株式会社在青岛开办的钟渊纱厂,1921年3月动工。这些建筑目前都还在使用,是日式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建筑。很多专家认为,这些建筑很有保护的价值,也是李沧区工业历史的发展见证,这些建筑列为未核定文物单位后,将受到严格保护,今后该片区域拆迁或者重新开发建设,两座建筑都要保留。
著名作家、人文学者李明认为,许多有关青岛的叙述,大都会从海开始。所谓因海兴市,青岛恰如其分。作为港口和贸易城市的青岛,从出现、发展变化,与胶州湾始终密不可分,胶州湾记录了青岛在100年中间逐步演变为国际化色彩浓郁的都市的历史。毋庸置疑,胶州湾承载着青岛城市的底蕴和内涵,这其中,有城市的记忆,城市的文化,也有城市的工业成长、贸易扩展、商业消费和娱乐。地处胶州湾腹地的四方和老沧口,汇聚了众多历史悠久的现代工厂和产业工人栖息的旧城生活区,是传统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相交融的标本,也是城市成长的见证。这些资源,是整个城市和几代人的记忆财富,应该也符合后工业时代对于城市文明延续、产业转化、生态平衡,以及文化、旅游、休闲等方面的需求,具有发展创新文化等新型产业的物质基础和资源优势。
“变化,是必然的。100年间,青岛其实一直在变,一直在寻求各种地理和观念形态上的发展机遇,始终没有真正停止过。”李明认为,到了今天,老四方和沧口实质上已经成为了青岛传统核心城区中间最后的一块工业文明湿地,如何保护,如何延续,如何适度开发,如何让它成为新城市文明的火车头,意义重大。当一个新四方和新沧口呼之欲出的时候,作为青岛城市历史脉络里的一个厚重板块,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希望这些与城市成长息息相关的工业遗产能够老树开新花,散发出崭新的光华,成为城市新的时尚文化代码。
粗糙的墙壁、生锈的铁轨、过时的机器、高大的屋顶、一柱擎天般的大烟囱……在许多人眼中,工业时代留下的东西是落后的、污染的。但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风生水起的创业产业,却诱发出一场布满创意的商业机遇。工业文明与现代服务业的戏剧般对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景观。融发展与延续并存,老企业的文化遗存与天方夜谭般的创意传奇共生。李明说,在青岛,市南区的创意100、市北区的天幕城、原大英烟厂旧厂房改造的“1919创意产业园”,原显象管厂的中联创意山谷已经是珠玉在前。这无疑使老厂房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使得青岛的工业文明以一种更铿锵有力的摩登之魅传承下去。
“当然,四方和老沧口在老企业搬迁后,时尚和现代将成为这个新城区的标签。如果将具有历史厚重感的老厂区的部分建筑遗存以艺术展馆、创意基地,产业博物馆、工业旅游景点、青年旅馆和俱乐部等形式利用起来,不仅历史的脚步可以看清楚,并且可以让这些注入历史文化符号的区块地产新概念丰富和鲜活起来。否则,后人追寻青岛的工业文明印记,就会像奥•亨利笔下那最后一片常青藤叶子,只能在油彩和文字中去寻觅了。”李明说。
怀旧亦是期许。明天,曾承载着无数青岛往事的老城区将华丽转身,“破茧化蝶”之路亦将成为青岛国际化都市进程中的点睛之笔。
但愿老树开新花。
缘起
过去的两个月里,青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老企业搬迁改造正在进行,110多家老企业搬离胶州湾沿岸,为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腾出空间。在青岛跨越发展的大棋盘上,掷下自己落地有声的棋子。
作为全省的经济龙头,青岛的动作备受关注。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阎启俊说,百年青岛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但也面临着老城区拥挤、缺乏发展空间等难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下一个百年青岛怎么走?“环湾保护、拥湾发展”以激情四射的新经济方程式给青岛腾飞赋予了五彩斑斓的活力底蕴。基于此,一系列筹谋和动作次第展开。
四方区已经将2008年确定为“老工业区调整推进年”。年内将启动青岛发动机厂、晶华玻璃厂等老企业的搬迁改造,24家老企业明年“大搬家”。今后,四方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聚集区、宜商宜居宜创业的活力区、环胶州湾岸线的核心区、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标志区。 李沧区西部,也就是青岛市俗称的“老沧口”,将从一个工业基地,建设成为胶州湾东岸的核心商务区,几年后,一个生态、绿色、高端的新沧口将呈现在世人面前,沉寂已久的沧口迎来了新的机遇。
过往
张扬着浓郁现代时尚光芒的魅力青岛建制不过百余年,这似乎与“历史文化名城”这样蕴涵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称呼相去甚远。那可能只是北京、西安这样拥有久远年代里的那些老旧记忆的城市才能焕发出的光彩。但你不得不承认,依稀散落在青岛各个角落的那些琐碎过往,延展开来的浮想,却是来自这个古邦新市记忆深处的悠远气息。
四方区成立于1951年,系沿用原四方村之名。600多年前,四方地区隶属莱州府即墨县管辖。相传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始,即有云南等地移民陆续迁徙来此定居,逐渐形成了错埠岭、洪山坡、徐家坡、徐家村、吴家村、湖岛村、小村庄、四方村等村落,历代均属即墨县管辖。1897年德国占领时期上述区域又分别划归四沧区、浮山区、李村区管辖。自1901年开始,德国人在四方建立了胶济铁路四方工厂(现四方机厂)。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于1916年开始逐步建立了内外棉(现国棉二厂)、大康(现国棉一厂)、隆兴纱厂(现国棉三厂)。这些工厂的建立使四方成为青岛近代工业较集中的地区,造就了庞大的产业大军,形成了后来青岛工人运动的中坚力量。1922年我国收回青岛后,四方分属于台东区、四沧区和李村区。1949年5月25日青岛解放前夕,成立了中共四沧区委、区政府和四沧区军政委员会。1951年8月24日撤销四沧区,设置了四方区和沧口区。1994年6月青岛市进行区划调整后,四方区面积由22.4平方公里,增加到34.55平方公里。
海岸路是位于四方火车站前的一条普通道路,但对于青岛近代工业史而言,却是一条意味深长的路。海岸路南头是国棉一厂,北头是发电厂。1905年,胶济铁路通车时,就形成了这条路。当时的海岸路一面是铁路,一面是大海。大约在20年代初,海岸路南头建起了大康纱厂(现国棉一厂),北头建起了内外棉纱厂(现国棉二厂)。从此,这条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多了起来。1938年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又在这条路的中段靠海一侧建起了兵营(现汽车发动机厂),用来保护日本在青岛的经济侵略。位于海岸路18号的一座小屋,是20年代中共青岛市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当年刘少奇同志曾经来过这里开展工人运动。1982年,这座小屋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口之名,明代就有了。原名为“海沧”,意思是河海交汇之处。后来,“沧口水道”的繁衍,使这里逐渐成了胶洲湾的一个货运码头,沧口也是“海沧口”的简称。道光版《胶州志》载:“金家口、青岛口海船安装卸货物抽取税银,尽征尽解无定额;仓口、沙子、登窑三小口装花椒梨果同”,说明此时沧口的港航活动已比较正规。崂山道院和附近地区所需粮食从沧口码头上岸,通过大车(地排车)和独轮车运往崂山。崂山特产也是经此装运各地。1901年沧口火车站开通,水陆货运从这里周转。
四方和老沧口的老房子和老街并不像市里洋气的老城区那样有着某些厚重的意味,时光和风霜变本加厉地侵蚀着这里,不动声色地与老城区的人文维持着某种内在的隐秘的平衡。
与时下在地理名称上依旧鲜活的四方区相比,沧口这个已经消逝的名字在许多青岛人心里有着一种别样的感念。老沧口的精髓所在是沧口广场,多年前,青岛仅有的两个广场之一坐落在沧口,另一个是汇泉广场。青岛所举办的任何一次群众大会,必然要在沧口广场设立惟一一个分会场。最具青岛人娱乐精神的“够级”扑克就是在上世纪60年代从这里诞生,并风靡整个青岛,继而走向全国的。延续着这种引导城市娱乐运动的潮流,这里在上世纪70年代直到90年代,几乎成为青岛业余生活的风向标。灯光篮球场、体育馆、游泳馆、剧院、旱冰场、商店、饭馆、租“小人书”的书摊……鼎盛时代沧口广场拥有的这些娱乐元素足以与现在最顶尖的休闲活动相媲美。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沧口剧院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比现在可超值多了。白天放映电影,晚上经常有青岛话剧团、吕剧团等本地艺术团体和外地艺术团体在此上演各种剧目。一个剧院又是上映大片,又是有真人秀,这样的场景如今在青岛已经绝迹了。30年前的沧口,工厂林立,是青岛人所仰慕的地方,是收入最高的地区。
这些艳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青岛的纺织企业。与四方和沧口这两个地理概念同理的是,在人们的惯性思维里,怀旧更多是与淡淡的惆怅有关。因此,更能撩拨起人们这种情结的元素,要么是逝去了的东西,要么是已经低迷的东西。沧口和国棉厂就是这样两种可以回望青春、怀念过往的感情载体。
初中时的地理课本在介绍全国纺织业的情况时,青岛多是与一个“上青天”的概念(上海、青岛、天津的简称)联系在一起的。在过去几十年里,国棉厂是青岛当值无愧的支柱产业。
国棉厂从上世纪50年代直到90年代初的40年里,曾经走过最辉煌的历程。那时候,10个国棉厂从四方绵延到北部的娄山后,蔚为壮观。其他以纺、织、染为业的厂家更是星罗棋布。国棉厂的厂区多是和宿舍连在一起,里面幼儿园、小学、俱乐部、澡堂、食堂、商店、医院、产院、电影院、图书馆、招待所、应有尽有,自给自足,绝对是不折不扣的小社会。
适龄的青年,成为一名国棉厂工人,就跟现在当公务员一样火热。漂亮、泼辣、能干、隐忍的纺织厂女工像诗里纷飞的美丽章节,也几十年如一日地领导着城市的时尚潮流。能找个纺织女工当老婆,绝对是那个时代男青年的最高追求。有一个轰动一时的歌舞叫做《金梭和银梭》,就是用艺术的唯美情调来歌颂纺织女工的。
上海和天津关于众多老纱厂的“工业文物”已经鲜有保留,而青岛的资源却相对丰厚。不少专家建议拿出一个当年的国棉厂来,将其打造成中国纺织工业博物馆。因为保护了青岛现有的老纺织厂,就是保护了“上青天”;保护了“上青天”的名号,就是保护了中国纺织的历史。
愿景
1902年,北京的颐和园里有了电灯,很多人认为那是中国的第一盏电灯。其实,青岛在1899年就有了发电厂,青岛人在那时侯就开始打电话。除了发电,还诞生了国内第一辆机车的四方机厂,另外比如烟草、啤酒、葡萄酒、饮料、港口、铁路、纺织、印染、火柴、机车、造船、自行车、照相机、缝纫机、钟表等等,其中很多老工厂生产过中国最具历史价值的品牌。
曾经为青岛赢得许多美誉的老纺织厂,大都以胶济铁路沿线为坐标,顺势散落在四方区西部和老沧口,其创造的中国近代工业文明为城市留存了珍贵而丰富的文化印记。随着历史渐行渐远,工业文明诠解的厚重文化价值日益凸现,温润的人文气息使得刚强的工业文化气息,在历史的渐进中再现光华。基于此,青岛这个建制100多年的年轻城市能够在历史和文化上与北京、西安、南京这些城市同在一个序列,成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很大程度体现在这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缩影,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派生而来的工业文明都与青岛有关。
青岛市的“拥湾发展”战略是一首壮丽的城市进程史诗。在大量老工业企业迁往市郊的同时,这些企业在市内留下的老厂房今后不会全都一拆了之。青岛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从今年起至2011年年底,青岛市将持续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重新发掘、整理一批新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老厂房、机械设备等被冠以“工业遗产”之名,首次列入普查范围。目前已被明确列为工业遗产名录的老企业,除了四方区国棉一厂等,还有位于李沧的国棉六厂、国棉八厂两处,待本次普查工作结束之后,部分有价值的工业遗产将集中通过专家论证,被确认为确有保留价值的工业遗产将上报规划部门,将其列为不宜拆除的历史文物加以保护。
在四方区内,有国棉一厂、国棉二厂、原第一印染厂、四方机厂、葡萄酒厂等7家老企业存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工业建筑。例如素有“民族染料第一家”称谓的原第一印染厂,是由青岛民族资本家杨子生于1919年开办的,它的创立不仅标志着青岛化学工业的诞生,而且还是国内第一个化学染料厂。这样的老企业搬迁后留下的已不仅仅是建筑,而是青岛乃至全国相关行业活生生的史料。
李沧区已经把国棉六厂日式建筑列为第一批未核定文物保护单位并公布,今后已经拥有80多年历史的现国棉六厂综合办公楼和党委办公楼,分别为一层和二层建筑,建筑面积分别为320平方米和480平方米,前身是日商钟渊纺织株式会社在青岛开办的钟渊纱厂,1921年3月动工。这些建筑目前都还在使用,是日式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建筑。很多专家认为,这些建筑很有保护的价值,也是李沧区工业历史的发展见证,这些建筑列为未核定文物单位后,将受到严格保护,今后该片区域拆迁或者重新开发建设,两座建筑都要保留。
著名作家、人文学者李明认为,许多有关青岛的叙述,大都会从海开始。所谓因海兴市,青岛恰如其分。作为港口和贸易城市的青岛,从出现、发展变化,与胶州湾始终密不可分,胶州湾记录了青岛在100年中间逐步演变为国际化色彩浓郁的都市的历史。毋庸置疑,胶州湾承载着青岛城市的底蕴和内涵,这其中,有城市的记忆,城市的文化,也有城市的工业成长、贸易扩展、商业消费和娱乐。地处胶州湾腹地的四方和老沧口,汇聚了众多历史悠久的现代工厂和产业工人栖息的旧城生活区,是传统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相交融的标本,也是城市成长的见证。这些资源,是整个城市和几代人的记忆财富,应该也符合后工业时代对于城市文明延续、产业转化、生态平衡,以及文化、旅游、休闲等方面的需求,具有发展创新文化等新型产业的物质基础和资源优势。
“变化,是必然的。100年间,青岛其实一直在变,一直在寻求各种地理和观念形态上的发展机遇,始终没有真正停止过。”李明认为,到了今天,老四方和沧口实质上已经成为了青岛传统核心城区中间最后的一块工业文明湿地,如何保护,如何延续,如何适度开发,如何让它成为新城市文明的火车头,意义重大。当一个新四方和新沧口呼之欲出的时候,作为青岛城市历史脉络里的一个厚重板块,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希望这些与城市成长息息相关的工业遗产能够老树开新花,散发出崭新的光华,成为城市新的时尚文化代码。
粗糙的墙壁、生锈的铁轨、过时的机器、高大的屋顶、一柱擎天般的大烟囱……在许多人眼中,工业时代留下的东西是落后的、污染的。但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风生水起的创业产业,却诱发出一场布满创意的商业机遇。工业文明与现代服务业的戏剧般对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景观。融发展与延续并存,老企业的文化遗存与天方夜谭般的创意传奇共生。李明说,在青岛,市南区的创意100、市北区的天幕城、原大英烟厂旧厂房改造的“1919创意产业园”,原显象管厂的中联创意山谷已经是珠玉在前。这无疑使老厂房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使得青岛的工业文明以一种更铿锵有力的摩登之魅传承下去。
“当然,四方和老沧口在老企业搬迁后,时尚和现代将成为这个新城区的标签。如果将具有历史厚重感的老厂区的部分建筑遗存以艺术展馆、创意基地,产业博物馆、工业旅游景点、青年旅馆和俱乐部等形式利用起来,不仅历史的脚步可以看清楚,并且可以让这些注入历史文化符号的区块地产新概念丰富和鲜活起来。否则,后人追寻青岛的工业文明印记,就会像奥•亨利笔下那最后一片常青藤叶子,只能在油彩和文字中去寻觅了。”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