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写”的能力的培养,是重点也是难点。语文“写”的教学活动中,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要研读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亲历作文实践,注重培养写作兴趣。
第一,教师心中必有课程标准写作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应该说是写作“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志。“文从字顺”就是“通顺”。所谓“通”就是说你写的东西思路贯通,没有阻滞,通乎“情”,达乎“理”,能和读者“心心相映”(即打通读者的思想)。所谓“顺”,就是说你写的东西有条有理,顺顺当当,语言流畅,用词妥帖。
第二,亲历实践作文,有效引导,落实一个“写”字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似乎关注了,既讲明了诸多作文要求,也进行了多种写作实践,既讲析了诸多优秀例文,也进行了各种写作交流……等等,不胜枚举。但是,在升考中,学生得分并不十分理想,最终还是影响语文成绩。作文教学的瓶劲仍然无法突破。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教师未能准确领悟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写作目标,造成了我们所做的工作无的放矢。如果我们真的能记住写作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可谓心中有数,胸有成竹,那么你的作文教学就真正有了正确的方向,方向对头了,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就是为有效实践习作迈出了关键成功的第一步。
任何教师、作家,都不能直接地传导“能力”。“创作无世袭”,道理就在于此。正如鲁迅所讲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鲁讯:《致赖少麒》)。欧阳修说:“无他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然而,教师作为一个重要的“外因”,起着指引、点化和督促的作用。教师要当好“教练员”,决定性的战役要靠学生自己打,学生才是真正的运动员。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所在。那么,在进行作文指导方面,教师要抓好如下三个环节的工作:
1.材料。要想写作文,先得有材料。我们知道主题犹如人的“灵魂”,材料就像人的“血肉”,人都以“有血有肉”为健美结实,作文同样如此。要有血有肉,如果没有内容缺血少肉,皮包骨似地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那就像可怜的“小瘪三”一样,空洞无物,显得苍白无力。
2.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如果借这两句话来说:作文的主题恰如山中之仙,水中之龙。离开了它作文则黯然失色;有了它作文则神彩流动。举个例子吧,苏东坡教人作文时这样说过:“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文字之要也。”(《韵语阳秋》)这个比方通俗、生动。“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你没钱,不能白拿人家的物品。同样,要作文,“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没有主题(即意),也无法使用散在“经”、“子”、“史”中的材料。作为语文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提炼主题,主题具有它的客观性,是对“事实材料”所显示的“思想意义”的概括,同时又具有它的主观性。
3.结构。写作中结构非常重要。针对学生作文要把好如下工作:一是注重开头的写作练习,多练后达到会开头,开好头,使起始段能吸引读者。二是有条有理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和想象,具体表述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熟知的事和自己的话。三是会开头和结尾相照应,开头和结尾是作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篇作文“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四是过渡。作文由一层一层的意思,一段一段的内容缀连起来。由这层意思向另一层意思转换,由这段内容向另一段内容发展,这中间往往需要“过渡”。或用过渡段或句,还可用过渡词,如“既然”、“那么”、“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尽管”、“还是”、“即使”等等,可灵活多样。若能这样,作文则严谨、自然、统一。
第三,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养成作文良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作文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来源于在作文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往往被我们老师所忽略,《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此作了有意强化,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如果没有作文动机,不想写,就不会积极搜集材料,就不会“有东西可写”。那么“能夠写出来”也就无从谈起。故“写作动机”是关键。
第四,关注文面,狠抓语言文字
我们知道,人有“脸面”,文则有“文面”,“人面”如桃花,“文面”如杏花。文面眉清目秀,则给阅读者以赏欣悦目之感,文面秀美、漂亮,评阅者,心乐之,则定会确定一个很高的印象分,为师者不可不重视把好文面关。语言文字是思想的“外衣”,文章的“肌肤”,表情达意的“工具”,那么,为了写好作文,夯实语言文字基础就非常重要了。作文教学要本着“我手写我口”的精神,写自己想说的话,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作文有个性、有创意,是作文的关键所在。
总之,作文教学的成功决非一日之功,而在于日积月累,勤读苦写。朱熹有这样一首小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训练,我们追求的是源头,这源头来自生活,来自学生的阅读实践,写作实践。
第一,教师心中必有课程标准写作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应该说是写作“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志。“文从字顺”就是“通顺”。所谓“通”就是说你写的东西思路贯通,没有阻滞,通乎“情”,达乎“理”,能和读者“心心相映”(即打通读者的思想)。所谓“顺”,就是说你写的东西有条有理,顺顺当当,语言流畅,用词妥帖。
第二,亲历实践作文,有效引导,落实一个“写”字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似乎关注了,既讲明了诸多作文要求,也进行了多种写作实践,既讲析了诸多优秀例文,也进行了各种写作交流……等等,不胜枚举。但是,在升考中,学生得分并不十分理想,最终还是影响语文成绩。作文教学的瓶劲仍然无法突破。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教师未能准确领悟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写作目标,造成了我们所做的工作无的放矢。如果我们真的能记住写作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可谓心中有数,胸有成竹,那么你的作文教学就真正有了正确的方向,方向对头了,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就是为有效实践习作迈出了关键成功的第一步。
任何教师、作家,都不能直接地传导“能力”。“创作无世袭”,道理就在于此。正如鲁迅所讲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鲁讯:《致赖少麒》)。欧阳修说:“无他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然而,教师作为一个重要的“外因”,起着指引、点化和督促的作用。教师要当好“教练员”,决定性的战役要靠学生自己打,学生才是真正的运动员。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所在。那么,在进行作文指导方面,教师要抓好如下三个环节的工作:
1.材料。要想写作文,先得有材料。我们知道主题犹如人的“灵魂”,材料就像人的“血肉”,人都以“有血有肉”为健美结实,作文同样如此。要有血有肉,如果没有内容缺血少肉,皮包骨似地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那就像可怜的“小瘪三”一样,空洞无物,显得苍白无力。
2.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如果借这两句话来说:作文的主题恰如山中之仙,水中之龙。离开了它作文则黯然失色;有了它作文则神彩流动。举个例子吧,苏东坡教人作文时这样说过:“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文字之要也。”(《韵语阳秋》)这个比方通俗、生动。“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你没钱,不能白拿人家的物品。同样,要作文,“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没有主题(即意),也无法使用散在“经”、“子”、“史”中的材料。作为语文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提炼主题,主题具有它的客观性,是对“事实材料”所显示的“思想意义”的概括,同时又具有它的主观性。
3.结构。写作中结构非常重要。针对学生作文要把好如下工作:一是注重开头的写作练习,多练后达到会开头,开好头,使起始段能吸引读者。二是有条有理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和想象,具体表述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熟知的事和自己的话。三是会开头和结尾相照应,开头和结尾是作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篇作文“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四是过渡。作文由一层一层的意思,一段一段的内容缀连起来。由这层意思向另一层意思转换,由这段内容向另一段内容发展,这中间往往需要“过渡”。或用过渡段或句,还可用过渡词,如“既然”、“那么”、“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尽管”、“还是”、“即使”等等,可灵活多样。若能这样,作文则严谨、自然、统一。
第三,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养成作文良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作文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来源于在作文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往往被我们老师所忽略,《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此作了有意强化,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如果没有作文动机,不想写,就不会积极搜集材料,就不会“有东西可写”。那么“能夠写出来”也就无从谈起。故“写作动机”是关键。
第四,关注文面,狠抓语言文字
我们知道,人有“脸面”,文则有“文面”,“人面”如桃花,“文面”如杏花。文面眉清目秀,则给阅读者以赏欣悦目之感,文面秀美、漂亮,评阅者,心乐之,则定会确定一个很高的印象分,为师者不可不重视把好文面关。语言文字是思想的“外衣”,文章的“肌肤”,表情达意的“工具”,那么,为了写好作文,夯实语言文字基础就非常重要了。作文教学要本着“我手写我口”的精神,写自己想说的话,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作文有个性、有创意,是作文的关键所在。
总之,作文教学的成功决非一日之功,而在于日积月累,勤读苦写。朱熹有这样一首小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训练,我们追求的是源头,这源头来自生活,来自学生的阅读实践,写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