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时代的思政课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挑战与问题,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对思政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背景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在认真总结和梳理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改革现状及其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对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思政课的教学设计改革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力求在深化思政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特别是教学设计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由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转化等方面有所创新,切实增强新时代新形势下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关 键 词]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思政课;教学设计;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8-0046-02
一、“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思政课教学设计改革研究的背景
本文所说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不是一种新的大学类型,而是对应用型大学内涵的丰富、深化和拓展。北京联合大学具有典型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她肇始于北京,依托于北京,成长于北京,其發展也必须立足北京、面向北京、服务北京,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首都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
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来研究“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思政课教学设计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简称“基础课”。本课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其他思政课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各有分工又功能互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
教学设计是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一个整体性、科学性、协调性地规划教学系统、安排教学活动、统筹教学环节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完善教学内容、规范教学关系、解决教学问题的系统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追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最大化。任何课程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所有教师都应开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事先筹划、精心安排,达成教学目标任务与促成学生学习进步所需的条件和情境,从而创设出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案系统。可以说,课程的教学设计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问题的解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分析、教学决策和教学设计的结果评价等。
教学设计是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和课程效果的重要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一门我国高校所有大学生都必修的思政课,要发挥其应有作用,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多年来,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载体等的改革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对其教学设计方面的研究则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瓶颈”,制约了其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深化发展。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加强对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内的思政课的教学设计的研究势在必行、不可或缓,这是切实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理论需要和实践呼唤。
二、“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思政课教学设计研究与改革的内容
教学设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条件,教学设计有其一般的要求,这是我们应当把握的。但不同课程的教学设计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各有其特点,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只有将一般要求与课程特点相结合,才能科学进行教学设计,也才能使教学设计取得实际成效。
科学进行教学设计,必须明确各门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与改革的内容。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来说,其教学设计研究与改革主要包括这样四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认识和把握学校建设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历史背景、现实需求、地域特点、校本条件等。(2)科学分析和全面把握学校建设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育教学提出的问题、挑战和要求。(3)对现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设计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不足及其产生的原因等进行总结和分析。(4)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建设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提出适应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要求,具有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特征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设计改革的基本方案。本文力图通过尝试性研究,给教学一线的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改革的思路,并期待通过学术讨论和争鸣,推进和繁荣新形势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设计研究,进而从总体上带动和推进我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其感染力和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所在单位思政课改革基本现状
本项目负责人所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全校学生思政课的教学任务。多年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对思政课的改革与建设一直十分重视,广大思政课教师在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载体、路径等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多成果,这一切为我校思政课的发展和本文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 键 词]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思政课;教学设计;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8-0046-02
一、“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思政课教学设计改革研究的背景
本文所说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不是一种新的大学类型,而是对应用型大学内涵的丰富、深化和拓展。北京联合大学具有典型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她肇始于北京,依托于北京,成长于北京,其發展也必须立足北京、面向北京、服务北京,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首都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
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来研究“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思政课教学设计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简称“基础课”。本课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其他思政课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各有分工又功能互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
教学设计是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一个整体性、科学性、协调性地规划教学系统、安排教学活动、统筹教学环节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完善教学内容、规范教学关系、解决教学问题的系统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追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最大化。任何课程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所有教师都应开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事先筹划、精心安排,达成教学目标任务与促成学生学习进步所需的条件和情境,从而创设出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案系统。可以说,课程的教学设计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问题的解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分析、教学决策和教学设计的结果评价等。
教学设计是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和课程效果的重要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一门我国高校所有大学生都必修的思政课,要发挥其应有作用,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多年来,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载体等的改革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对其教学设计方面的研究则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瓶颈”,制约了其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深化发展。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加强对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内的思政课的教学设计的研究势在必行、不可或缓,这是切实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理论需要和实践呼唤。
二、“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思政课教学设计研究与改革的内容
教学设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条件,教学设计有其一般的要求,这是我们应当把握的。但不同课程的教学设计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各有其特点,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只有将一般要求与课程特点相结合,才能科学进行教学设计,也才能使教学设计取得实际成效。
科学进行教学设计,必须明确各门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与改革的内容。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来说,其教学设计研究与改革主要包括这样四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认识和把握学校建设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历史背景、现实需求、地域特点、校本条件等。(2)科学分析和全面把握学校建设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育教学提出的问题、挑战和要求。(3)对现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设计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不足及其产生的原因等进行总结和分析。(4)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建设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提出适应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要求,具有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特征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设计改革的基本方案。本文力图通过尝试性研究,给教学一线的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改革的思路,并期待通过学术讨论和争鸣,推进和繁荣新形势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设计研究,进而从总体上带动和推进我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其感染力和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所在单位思政课改革基本现状
本项目负责人所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全校学生思政课的教学任务。多年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对思政课的改革与建设一直十分重视,广大思政课教师在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载体、路径等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多成果,这一切为我校思政课的发展和本文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