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9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净化深静脉置管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这段时期收治的深静脉置管的血液净化的患者20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护理方法,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地保障。结果:患者在治疗前均按照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换药后在导管出口处使用百多邦涂抹,治疗结束之后使用肝素加头孢曲松钠将导管封闭,导管留置时间为5~120天,患者感染率为3.1%。结论:血液净化深静脉置管的患者感染与医务人员的技术以及操作规范、穿刺部位皮肤感染以及导管附近的血栓发生有关,因此,医护人员按照正确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医患关系。
【关键词】血液净化; 深静脉置管; 预防感染; 护理体会;
血液净化中心是一个治疗各种急性中毒、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其他的严重的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末期肾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而进行有效的血液透析的关键之一是必须保持患者的血管通畅。深静脉置管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危险性也比较低,能够有效的保证血液净化的顺利进行,越来越广泛的被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中心静脉置管多用于血液净化,其在有效性、紧急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使患者比较容易接受,但是会有置管后患者出现感染的现象发生,且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也较高。因此,应重视血液净化深静脉置管的患者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研究了我院需血液净化深静脉置管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以我院收治200例深静脉置管的血液净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0例,年龄为26~78岁,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70例,股静脉置管80例,颈内静脉置管50例;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者12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75例。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深静脉置管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与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并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备案处理。
1.2方法: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地面应干净,无缝隙容易清洗。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按照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在换药后在导管出口处使用百多邦涂抹,治疗结束之后使用肝素加头孢曲松钠将导管封闭,在每次做血液净化前都要检查导管出口处的情况,例如是否脱线,导管处或者附近是否有热、痛、肿的感觉或者是分泌物,医护人员应注意患者换药时要带上口罩。当有感染、堵塞等情况导致血液透析不能正常进行时可将导管拔出。同时要密切注意患者导管插入时可能引发的其他并发症以及导管留置的时间长短。
1.3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判定标准:导管出口处2cm 之内有肿、热、痛、红或者是呈脓性阳性的分泌物定为是出口感染;有发热或者是寒战等全身中毒现象,血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但没有发现其他的感染病灶血培养呈现阴性但是毒血症症状较明显,且排除其他的感染灶,在拔出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定为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数资料用x2来检验,p<0.05表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导管相关感染细菌学检查发现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率为3.1%,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患者感染可能与医务人员的技术以及操作规范、穿刺部位皮肤感染以及导管附近的血栓发生有关。
3.讨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血液净化治疗已经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医疗方法,有效改善了类似疾病的预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治愈率。血管道路是血液净化主要感染部位,其病原体为80%的革兰氏阳性菌,深静脉置管已被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但深静脉置管感染是血液净化的主要常见并发症之一,有研究表明,临床置管会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因此,应对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①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无菌的操作流程,医护人员每次接触导管之前都要换无菌手套,严格执行护理管理制度,掌握置管技巧以及导管管理技术。保持环境的清洁,温度和湿度都应保持在最适宜的状态,定期消毒,通风通气。②患者穿刺部位应使用透气性较好的棉质纱布覆盖,最好不要使用透明敷料,若患者汗多将敷料潮湿后,没有贴牢固而出现卷边等情况时,应及时给患者更换敷料贴,以保证患者局部干燥清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导管脱出后,应将其拔出。③导管出口处发生局部感染后,医护人员应定期给患者消毒,必要时可口服抗菌的药物,若发现突然发热可能是由导管引起的,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因为体温是监测患者感染的重要指标。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怎样保护导管,嘱咐患者穿宽松的衣服,注意体温的变化以及插管处有无热、肿、痛的现象,如有应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本文研究了血液净化深静脉置管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研究发现,患者出现感染的主要原因与医务人员的无菌操作规范、穿刺部位皮肤感染等有关,因此,加强医护人员的操作技巧,规范无菌操作流程,提高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血液净化深静脉置管患者的感染率,改善患者生活之量。
参考文献
[1]
管保章,尹良红,陈湛华,等.长期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1,35(9):1756-1757.
[2]周晓平,罗腾达.加强血液透析室管理预防医院感染[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17(4):322.
[3]曹志剛,陈小珍,么丽颖,等.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273-2274.
[4]江飞,夏燕.27例尿毒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5,02:61-6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净化深静脉置管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这段时期收治的深静脉置管的血液净化的患者20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护理方法,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地保障。结果:患者在治疗前均按照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换药后在导管出口处使用百多邦涂抹,治疗结束之后使用肝素加头孢曲松钠将导管封闭,导管留置时间为5~120天,患者感染率为3.1%。结论:血液净化深静脉置管的患者感染与医务人员的技术以及操作规范、穿刺部位皮肤感染以及导管附近的血栓发生有关,因此,医护人员按照正确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医患关系。
【关键词】血液净化; 深静脉置管; 预防感染; 护理体会;
血液净化中心是一个治疗各种急性中毒、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其他的严重的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末期肾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而进行有效的血液透析的关键之一是必须保持患者的血管通畅。深静脉置管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危险性也比较低,能够有效的保证血液净化的顺利进行,越来越广泛的被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中心静脉置管多用于血液净化,其在有效性、紧急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使患者比较容易接受,但是会有置管后患者出现感染的现象发生,且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也较高。因此,应重视血液净化深静脉置管的患者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研究了我院需血液净化深静脉置管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以我院收治200例深静脉置管的血液净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0例,年龄为26~78岁,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70例,股静脉置管80例,颈内静脉置管50例;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者12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75例。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深静脉置管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与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并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备案处理。
1.2方法: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地面应干净,无缝隙容易清洗。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按照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在换药后在导管出口处使用百多邦涂抹,治疗结束之后使用肝素加头孢曲松钠将导管封闭,在每次做血液净化前都要检查导管出口处的情况,例如是否脱线,导管处或者附近是否有热、痛、肿的感觉或者是分泌物,医护人员应注意患者换药时要带上口罩。当有感染、堵塞等情况导致血液透析不能正常进行时可将导管拔出。同时要密切注意患者导管插入时可能引发的其他并发症以及导管留置的时间长短。
1.3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判定标准:导管出口处2cm 之内有肿、热、痛、红或者是呈脓性阳性的分泌物定为是出口感染;有发热或者是寒战等全身中毒现象,血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但没有发现其他的感染病灶血培养呈现阴性但是毒血症症状较明显,且排除其他的感染灶,在拔出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定为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数资料用x2来检验,p<0.05表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导管相关感染细菌学检查发现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率为3.1%,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患者感染可能与医务人员的技术以及操作规范、穿刺部位皮肤感染以及导管附近的血栓发生有关。
3.讨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血液净化治疗已经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医疗方法,有效改善了类似疾病的预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治愈率。血管道路是血液净化主要感染部位,其病原体为80%的革兰氏阳性菌,深静脉置管已被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但深静脉置管感染是血液净化的主要常见并发症之一,有研究表明,临床置管会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因此,应对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①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无菌的操作流程,医护人员每次接触导管之前都要换无菌手套,严格执行护理管理制度,掌握置管技巧以及导管管理技术。保持环境的清洁,温度和湿度都应保持在最适宜的状态,定期消毒,通风通气。②患者穿刺部位应使用透气性较好的棉质纱布覆盖,最好不要使用透明敷料,若患者汗多将敷料潮湿后,没有贴牢固而出现卷边等情况时,应及时给患者更换敷料贴,以保证患者局部干燥清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导管脱出后,应将其拔出。③导管出口处发生局部感染后,医护人员应定期给患者消毒,必要时可口服抗菌的药物,若发现突然发热可能是由导管引起的,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因为体温是监测患者感染的重要指标。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怎样保护导管,嘱咐患者穿宽松的衣服,注意体温的变化以及插管处有无热、肿、痛的现象,如有应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本文研究了血液净化深静脉置管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研究发现,患者出现感染的主要原因与医务人员的无菌操作规范、穿刺部位皮肤感染等有关,因此,加强医护人员的操作技巧,规范无菌操作流程,提高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血液净化深静脉置管患者的感染率,改善患者生活之量。
参考文献
[1]
管保章,尹良红,陈湛华,等.长期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1,35(9):1756-1757.
[2]周晓平,罗腾达.加强血液透析室管理预防医院感染[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17(4):322.
[3]曹志剛,陈小珍,么丽颖,等.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273-2274.
[4]江飞,夏燕.27例尿毒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5,0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