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洛阳的“碎碎念”

来源 :奇妙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454545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成长


  大家好,我是洛阳,坐落于“天下之中”,是建都最早、历时最长的都城。古时候的我在各个朝代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如斟(zhēnxún)、西亳(bó)、洛邑、成周、王城、雒(luò)阳、神都、京洛、洛京、洛州、中京等,洛阳成了我流传到今天的名字。
  在我今天的“下属”偃师市,有一个叫二里头的地方,这里有一座夏文化的都城宫殿遗址,被看作我的“出生证明”。据学者研究,我很可能就是最早的夏代都城“斟”和商代的都城“西亳”。西周初年,我受到周公旦的青睐,得到了很好的建设,为后来的周平王顺利迁都奠定了基础。后来,西汉(仅两年)、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后梁、后唐等朝代和一些割据势力均把都城定在了我这里。其中东汉的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施行一系列改革,一代女皇武则天称帝等,均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这么多的政权在我这里定都,而大家又对这些政权的看法不一,所以关于我这里“到底有多少朝代建都”的问题还没有定论。其中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以及后梁、后唐这九个朝代在我这里建都没有什么争议,所以我被授予了“九朝古都”的荣誉称号。
  我这座都城有点儿特别,因为时不时还要当个陪都,肩负起护卫都城的责任,起补充、配合等辅助性作用。西周、新莽、隋唐、北宋和金这几个朝代都曾把我当作陪都。“东都”(隋唐)、“西京”(北宋)、“中京”(金代末年)这些称呼,都被打上了陪都的烙印。我最后一次做陪都是在1932 年。那一年,日本在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靠近上海的南京受到了威胁。国民政府决定将我作为陪都以防不测,但随着战事的结束,我也完成了陪都的使命。

我的地盘


  为何我能够被这么多帝王看重,成为他们居住、办公之地呢?想来是因为我优越的地理位置。
  我的四周被群山环绕,北据邙(máng)山,南望伊阙,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有伊水、洛水、瀍(chán)水和涧水等河流穿过。为了我的安全,歷代帝王在我的周围修建了许多雄关。所以,我还有“八关都邑”的称号。
  我的北面可以通向山西,南面穿过南阳盆地和汉水后可以通向湖北,西面可以通向富饶的关中大平原,东北面可以通向河北平原。大运河开通以后,我的东南面可以连接长江、淮河。因此,我这里是“八方辐辏”与“十省通衢(qú)”之地。
  正因为我的地理位置重要,也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一旦天下大乱,我这里会首先遭受战乱。历史上的永嘉之乱、隋末的农民起义、安史之乱等,均使我受到了不小的摧残。
  所以,我见多了英雄豪杰的遗闻轶事,也看惯了政权的更迭。

我的特色


  我这里有中国最早的排水管道、中国最早的图书馆、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在我这里完成的。白居易、刘禹锡、欧阳修、邵雍等人都曾在我这里驻足,留下了流传千古的著作和诗篇。可以说,洛阳的每一处风物,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而号称“洛阳三绝”的龙门石窟、牡丹和水席,则更是让我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烙印。
  龙门石窟和白马寺是我对佛教兴盛的见证。从北魏孝文帝时开始,龙门石窟的营建历时400余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形成了南北长达1千米、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和碑刻题记2800余件的规模。龙门石窟的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所以龙门石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你可以在里面看到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孝文帝为冯太后造的古阳洞,李泰为长孙皇后造的宾阳南洞等。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特色,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你还会在其中发现欧式的纹样、古希腊式的石柱等,所以龙门石窟也是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而创建于68 年的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在我这里种植牡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代,因为我这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地肥沃,加之历代园艺大师巧植善种,牡丹的名品与日俱增,所以到了北宋时,洛阳牡丹已经誉满全国,有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北宋哲学家邵雍有诗咏叹:“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最后,再给大家讲讲我千年以来的“吃货”经验。洛阳水席,这名字有趣!从名字我们能大概猜到它的含义:一是全部热菜都有汤;二是吃完一道热菜再上一道,菜品会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当然,除了这最有名的洛阳水席,我这里还有胡辣汤、羊肉汤、烫面角、牡丹燕菜等,你来洛阳时可千万别错过呀!
其他文献
这位先生穿的服装叫曳撒,也叫一撒。这种款式可能源于元代的“质孙衣”(“质孙” 是蒙古语“华丽”的音译,汉语称为“一色衣”),其款式特色是腰下部为马面褶,带有浓浓的异域风情。曳撒可是明代男子服装中的流行款,连皇帝也时常穿着。  在古代,只有能文能武的男儿才是大家追捧的对象。游猎射箭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体育活动。为了方便运动,防止受伤,男子们通常会穿着罩甲。你看这些穿着罩甲的男子,动作潇洒、英姿勃发。你
期刊
1850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打算举办一场世界级的博览会,他们面向全世界征集场馆的设计方案,并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首先,场馆得是一个临时建筑,搭建周期不能超过10个月,用完以后还能够拆除;其次,要有足够大的面积,能容纳5万人以上,能布置非常多的展品;最后,还要将花费控制在10万英镑以内。  这些条件能满足其中一个就很不容易了,还要同时满足3个,真是太难了!果然,提交上来的245
期刊
从1851年英国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发展至今,世博会已经走过了170年的风雨历程。一个多世纪以来,世博会汇聚展现了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成为全世界人民相互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大舞台。许多流传后世的工业产品、脍炙人口的精彩传奇,都曾在世博会上一一呈现。今天我们就为同学们介绍几项曾在各届世博会上亮相,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工业发明。吹响近代工业化号角的蒸汽
期刊
北京城内古建筑特别多,有皇宫、坛庙、园林、寺观、王府、会馆、民居等,其中皇家建筑是皇室成员办公、居住、祭祀、休闲娱乐等活动的专属场所,因此它们在所有古建筑中等级最高,是古都北京与众不同的城市景观之一。皇帝的“起居室”和“办公室”——紫禁城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都热衷于大建自己的宫殿,他们按照《周礼·考工记》把皇宫的建设理念付诸实践。紫禁城作为皇帝的家和工作场所同样如此,一条中轴线完美地突出了其中心
期刊
我的成长  大家好,我是南京。和其他古都一样,我也有曾用名,如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江宁、上元等。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这里建都,因为明朝实行两京制(国家有两座都城),先后将开封、北平定名为“北京”,我的名字“南京”也随之诞生。  说起我作为都城的经历,要从“六朝古都”说起。六朝指的是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这是一段文化发展十分璀璨的时期,玄学、诗词、史学等都达到了一个
期刊
开馆当天的票价  故宫博物院刚刚开馆时的票价为1元,开馆前两天还有半价优惠,也就是5角钱。  你是不是在想,5角钱还挺便宜的呀!但是,我们今天的5角钱跟那时候5 角钱的购买力可是不一样的。1925年,北京一个五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用约为15元,5角钱相当于普通人好几天的生活费了。后来,故宫博物院开放了更多可供参观的区域,票价上调为3元。在当时来说,去故宫博物院参观一圈,也算是一次“超前高消费”了。
期刊
在我很小的时候,大约距今70万年时,就有人在今天北京市房山区的龙骨山定居了。他们会制造石器,还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的名字叫“北京人”。  3000多年前,北京这个地方自然形成了两个小国——燕和蓟(jì)。它们大概是商王朝的附属国,后来又在西周初期被封为诸侯国。在战国时代,骁勇善战的燕国人参与了战国七雄的争霸,不过最终并没有战胜强大的秦国。  从秦汉到隋唐这1000多年的时间里,我成为北方的军事重镇,
期刊
博物馆中的记忆  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在上海出版,首印1000册,小32开平装,5号铅字竖排,共56页。不过,当时书名被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到9月再版重印时才被纠正过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人们说它像一颗“精神原子弹”,一经问世,就
期刊
我的成長  大家好!我是长安,啊不,我是西安。之所以常常会叫错自己的名字,是因为长安这个名字我曾经用了1500多年,而且这个名字也见证了我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念起周、汉、唐,轻吐我的名字长安、长安……这个名字被赋予了朴素但伟大的愿望——长治久安。可你知道吗?我的过去,不仅仅是由这几个浓墨重彩的时代,而是由100多万年历史、十多个朝代承载起的厚重。  最早活动在这片热土上的人类是出现在100多万年
期刊
小雁塔的“老家”  小雁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当时的名字是“荐福寺塔”“荐福寺浮图”,位于长安城中轴线朱雀大街东侧,是著名的皇家佛塔。这里本来是唐中宗李显的旧宅,李显被废后这里就变成了“献福寺”。武则天登基后将其更名为“荐福寺”,并亲自题写了匾额。义净与玄奘是谁  最初,荐福寺主要珍藏由义净法师从印度带回来的舍利和佛典经卷等。你也许会问,我知道唐代那位大名鼎鼎的高僧玄奘,义净法师是谁呢?  这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