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本文从大学英语教育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实际出发 ,结合分级教学的优势 ,粗浅地探讨了实行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以及如何有效实施分级教学,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分级教学;因材施教;大学英语
一、分级教学的内涵
所谓“分级教学”是指以学生认知能力为基础 , 依照认知规律和语言学习的目的 , 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大纲的要求 , 从好、中、差各类学生实际出发 , 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 ,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 , 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 , 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 , 使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 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 体现成功教育 , 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 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素质。分级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要求,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
二、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随着新世纪高等教育的高速高质发展,大学英语教育呈现出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新的问题:一是生源的多样性及其水平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随着学生英语水平层次差距的拉大,传统的教学计划、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模式越来越凸显其局限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二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在各个实践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不同专业对于英语能力的要求又存在差异,所以同一层次的英语教学必然会影响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大学英语教学应参照学生英语水平来实施分级教学,这也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在教学要求上提出了“三层次,三要求”,即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分级教学要从根本上解决“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突出问题。
三、分级教学的有点
(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分级教学是根据学生个体水平差异而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了“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常规,这样致使成绩好的学生 “吃不饱”,而基础差的学生学习吃力,直至丧失学习积极性。而分级教学为不同起点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压力转化成内在动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分级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有利于优化师资配置。由于分级教学采用的是“课程分模块”的形式,因此,在师资配置上学校有更大的自主權,学校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合理而优化配备师资,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且适宜自己的教学资源。比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师资资源紧张,如果按传统的教学形式就难以保证部分优秀学生师从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而采取分级教学则能改变这一现状,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分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升降级”制度是分级教学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每个层次或班级的学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成绩有明显进步者可以升级,如从C升到B甚至再升到A;成绩退步者则要面临降级或者随下一年级重修,如从A降到B再降到C。这样就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优等生”和“差等生”,使竞争永远存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竞争促进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另外一方面,分级教学也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因为分级教学考虑到了基础不同、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任课教师授课时不必再为如何头尾兼顾而大伤脑筋,他们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学内容上而非组织课堂教学上。
四、分级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重点。
(一)转变观念。就学生而言,要努力走出受“歧视”的思想误区,要将分级教学当作一种动力资源;就教师而言,则要把分级教学当作教学研究课题,积极研究各层次的教学方法,以确保分级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科学地进行分级。分级是分级教学的基础,要做到科学分级,首先要有科学的分级标准和分级试题。在分级标准上,要坚持有利于调动学生装积极性为原则,尤其是对处在边缘线上的学生要进行具体分析;在试题方面,要通过试前预测、试后分析、逐年累分级试题等方式,建立以教学大纲为准绳的试题库,做到试题层次分明,既有基本要求题也要有较高的要求题。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握适宜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材选定要求过高,可能使学生失去信心,要求过低,轻而易举即可达到目的,则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材的选择以及教学的进度都要恰到好处。
(四)加强对分级教学的管理。教学管理是分级教学成败的关键,管理问题解决不好,分级教学将功亏一篑。一是在政策上对分级教学给予鼓励,对高层次的学生是否可适当加大学分,对劳动强度大的教师可提高一定的待遇。二是对按级包干和循环包干进行分段实施,让进行分级教学的教师都尝试各级别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以便教师寻找到最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空间。三是加强分级教学的领导,成立专门的机构,在过程管理上,要严格考勤,在成绩登记方面,可实行登记卡制度,这样切实保证分级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结语。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目前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一项教学改革,它的实施是适应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结果。分级教学打破了教学模式的旧框架,采用分级教学模式不仅能做到因材施教,更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学校的管理模式也是一大促进。另外,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从应试教育逐步过渡到素质教教育,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金立贤.多元化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J]. Foreign Language W orld. No. 1, 2005.
[3]张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10)
【关键词】:分级教学;因材施教;大学英语
一、分级教学的内涵
所谓“分级教学”是指以学生认知能力为基础 , 依照认知规律和语言学习的目的 , 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大纲的要求 , 从好、中、差各类学生实际出发 , 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 ,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 , 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 , 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 , 使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 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 体现成功教育 , 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 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素质。分级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要求,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
二、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随着新世纪高等教育的高速高质发展,大学英语教育呈现出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新的问题:一是生源的多样性及其水平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随着学生英语水平层次差距的拉大,传统的教学计划、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模式越来越凸显其局限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二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在各个实践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不同专业对于英语能力的要求又存在差异,所以同一层次的英语教学必然会影响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大学英语教学应参照学生英语水平来实施分级教学,这也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在教学要求上提出了“三层次,三要求”,即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分级教学要从根本上解决“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突出问题。
三、分级教学的有点
(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分级教学是根据学生个体水平差异而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了“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常规,这样致使成绩好的学生 “吃不饱”,而基础差的学生学习吃力,直至丧失学习积极性。而分级教学为不同起点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压力转化成内在动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分级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有利于优化师资配置。由于分级教学采用的是“课程分模块”的形式,因此,在师资配置上学校有更大的自主權,学校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合理而优化配备师资,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且适宜自己的教学资源。比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师资资源紧张,如果按传统的教学形式就难以保证部分优秀学生师从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而采取分级教学则能改变这一现状,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分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升降级”制度是分级教学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每个层次或班级的学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成绩有明显进步者可以升级,如从C升到B甚至再升到A;成绩退步者则要面临降级或者随下一年级重修,如从A降到B再降到C。这样就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优等生”和“差等生”,使竞争永远存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竞争促进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另外一方面,分级教学也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因为分级教学考虑到了基础不同、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任课教师授课时不必再为如何头尾兼顾而大伤脑筋,他们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学内容上而非组织课堂教学上。
四、分级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重点。
(一)转变观念。就学生而言,要努力走出受“歧视”的思想误区,要将分级教学当作一种动力资源;就教师而言,则要把分级教学当作教学研究课题,积极研究各层次的教学方法,以确保分级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科学地进行分级。分级是分级教学的基础,要做到科学分级,首先要有科学的分级标准和分级试题。在分级标准上,要坚持有利于调动学生装积极性为原则,尤其是对处在边缘线上的学生要进行具体分析;在试题方面,要通过试前预测、试后分析、逐年累分级试题等方式,建立以教学大纲为准绳的试题库,做到试题层次分明,既有基本要求题也要有较高的要求题。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握适宜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材选定要求过高,可能使学生失去信心,要求过低,轻而易举即可达到目的,则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材的选择以及教学的进度都要恰到好处。
(四)加强对分级教学的管理。教学管理是分级教学成败的关键,管理问题解决不好,分级教学将功亏一篑。一是在政策上对分级教学给予鼓励,对高层次的学生是否可适当加大学分,对劳动强度大的教师可提高一定的待遇。二是对按级包干和循环包干进行分段实施,让进行分级教学的教师都尝试各级别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以便教师寻找到最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空间。三是加强分级教学的领导,成立专门的机构,在过程管理上,要严格考勤,在成绩登记方面,可实行登记卡制度,这样切实保证分级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结语。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目前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一项教学改革,它的实施是适应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结果。分级教学打破了教学模式的旧框架,采用分级教学模式不仅能做到因材施教,更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学校的管理模式也是一大促进。另外,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从应试教育逐步过渡到素质教教育,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金立贤.多元化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J]. Foreign Language W orld. No. 1, 2005.
[3]张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