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这个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时代,教育工作者做为培养人才的关键人物,如何让学生建立具有创新能力的思维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数学化思想对塑造创新型思维的建立起到的实用性在初中数学的教育中得到广泛认可。初中数学作为基础类学科,运用数学化思想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初中数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本文针对数学化思想对于初中教育的实质性作用和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化水平。
【关键词】数学化思想;初中数学;扩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76-01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落实创新理念,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是许多教育工作者目前正在探讨的问题。初中阶段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关键时刻,教育工作者更要把握这一重要的时间段,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具备数学化思想是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并灵活运用的关键,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必要手段,更是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有效解决的思维方式之一。
一、数学化思想的定义
数学思想是指将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反应到人们的意识活动里,再通过思维活动得出结果。把现实世界观察到的事物通过数学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用此理性、客观地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数学化思想,能够以更理性、更全面、更系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通过对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能力会大幅度的提升,建立数学化思维的思考方式,更是掌握如何学好数学这门学科的關键所在。
二、数学化思想对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数学思想是学习数学知识和方法本质的重要手段,促使数学化思想的形成能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虽然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育领域中数学思想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但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情况来看,数学化思想已经给学生的日常学习带来了明显地变化。
数学属于需要逻辑思维较强的一门学科,只是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很难真正达到提高成绩的效果,而数学化思想的建立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初中数学老师在授课时,要做的不仅是将基本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在解题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将学生的性格特点纳入教学范围,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数学化思想的培养。
学校教授学生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方法知识解决问题。数学化思想的培养更是如此,在数学领域中通过实践来分析问题的行为就是数学化思想的体现。特别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的认识还停留在“只为解题”的理念上,解答老师、教材编撰者、各类试卷的习题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常态,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学生还处于被学习的状态,没有形成学生主动构想题目,熟悉问题思维的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育的目的不应是让学生如何去解决现有的问题,而是让他们学习用数学化的思维方式去明白这个问题的本质,“万变不离其中”,类似的数学问题都会有它本身固定的框架,习题的不同都是通过这个整体框架演变出来的。
三、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1.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学生是学校教育培养的主体,在初中数学教育的改革当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容易、深入。首先,由于地域环境、政策影响等种种原因,各个初中学校在师资力量和学生质量方面也参差不齐。
针对此类现象,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促使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教育中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其次,在初中教学课堂上进行数学化思想的拓展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学方法的差异是培养初中生建立数学化模式的关键所在。通过以前各个小学的普遍教学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每个班级不论是平均成绩偏高的尖子生班,还是普遍水平都差不多的普通班级,在成绩的排名上都会有“两极分化”的现象。这是因为很多初中学校都还存在成绩差的不爱学,老师只重视成绩优异的学生,对成绩一直落后的学生抱着“任其发展”的态度,认为对他们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好的现象。个体差异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不同,由于自身的先天因素或是后天培养的力度等原因,致使有的学生发展程度高有的学生发展程度低。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适当的调整教学方案,注重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能有利于学生数学化思想的形成。
2.培养“立体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需要的是基本的公式和死记硬背的记忆,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在脑海里通过抽象思维的方式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这就需要学生有“立体思维”的能力。在数学化过程中,建立“立体思维”是一个将数学问题从书面的平面形象立体化的过程,有了思维的形成才能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有趣。这种思维的建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再创造能力,每个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都会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立体思维”的建立就是在他们的自我理解能力基础上对公式化、系统化的数学问题进行二次创造,使学生形成用“数学化”的意识解决现实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利用各种有效方式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转变学生对于数学枯燥无味的形象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通过针对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研究,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到数学化思想的概念,它是将现实中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方式表现出来。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实行数学化思想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学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初中时期又是正处于接受新知识的关键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化思想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最为快捷的方法,更是为学生在以后的学生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做良好的铺垫。这需要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上狠下功夫,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数学化思想渗透到学生中去,以及进行初中数学课堂内容教学时重视思维方式的培养,使之形成高效、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鑫.试论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0):90.
[2]王冬发.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化思想之我见[J].情感读本,2015,(17):85-85.
[3]丁桂珍.浅谈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5,(4):1-1.
【关键词】数学化思想;初中数学;扩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76-01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落实创新理念,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是许多教育工作者目前正在探讨的问题。初中阶段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关键时刻,教育工作者更要把握这一重要的时间段,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具备数学化思想是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并灵活运用的关键,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必要手段,更是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有效解决的思维方式之一。
一、数学化思想的定义
数学思想是指将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反应到人们的意识活动里,再通过思维活动得出结果。把现实世界观察到的事物通过数学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用此理性、客观地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数学化思想,能够以更理性、更全面、更系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通过对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能力会大幅度的提升,建立数学化思维的思考方式,更是掌握如何学好数学这门学科的關键所在。
二、数学化思想对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数学思想是学习数学知识和方法本质的重要手段,促使数学化思想的形成能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虽然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育领域中数学思想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但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情况来看,数学化思想已经给学生的日常学习带来了明显地变化。
数学属于需要逻辑思维较强的一门学科,只是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很难真正达到提高成绩的效果,而数学化思想的建立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初中数学老师在授课时,要做的不仅是将基本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在解题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将学生的性格特点纳入教学范围,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数学化思想的培养。
学校教授学生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方法知识解决问题。数学化思想的培养更是如此,在数学领域中通过实践来分析问题的行为就是数学化思想的体现。特别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的认识还停留在“只为解题”的理念上,解答老师、教材编撰者、各类试卷的习题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常态,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学生还处于被学习的状态,没有形成学生主动构想题目,熟悉问题思维的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育的目的不应是让学生如何去解决现有的问题,而是让他们学习用数学化的思维方式去明白这个问题的本质,“万变不离其中”,类似的数学问题都会有它本身固定的框架,习题的不同都是通过这个整体框架演变出来的。
三、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1.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学生是学校教育培养的主体,在初中数学教育的改革当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容易、深入。首先,由于地域环境、政策影响等种种原因,各个初中学校在师资力量和学生质量方面也参差不齐。
针对此类现象,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促使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教育中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其次,在初中教学课堂上进行数学化思想的拓展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学方法的差异是培养初中生建立数学化模式的关键所在。通过以前各个小学的普遍教学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每个班级不论是平均成绩偏高的尖子生班,还是普遍水平都差不多的普通班级,在成绩的排名上都会有“两极分化”的现象。这是因为很多初中学校都还存在成绩差的不爱学,老师只重视成绩优异的学生,对成绩一直落后的学生抱着“任其发展”的态度,认为对他们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好的现象。个体差异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不同,由于自身的先天因素或是后天培养的力度等原因,致使有的学生发展程度高有的学生发展程度低。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适当的调整教学方案,注重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能有利于学生数学化思想的形成。
2.培养“立体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需要的是基本的公式和死记硬背的记忆,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在脑海里通过抽象思维的方式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这就需要学生有“立体思维”的能力。在数学化过程中,建立“立体思维”是一个将数学问题从书面的平面形象立体化的过程,有了思维的形成才能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有趣。这种思维的建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再创造能力,每个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都会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立体思维”的建立就是在他们的自我理解能力基础上对公式化、系统化的数学问题进行二次创造,使学生形成用“数学化”的意识解决现实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利用各种有效方式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转变学生对于数学枯燥无味的形象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通过针对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研究,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到数学化思想的概念,它是将现实中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方式表现出来。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实行数学化思想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学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初中时期又是正处于接受新知识的关键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化思想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最为快捷的方法,更是为学生在以后的学生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做良好的铺垫。这需要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上狠下功夫,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数学化思想渗透到学生中去,以及进行初中数学课堂内容教学时重视思维方式的培养,使之形成高效、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鑫.试论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0):90.
[2]王冬发.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化思想之我见[J].情感读本,2015,(17):85-85.
[3]丁桂珍.浅谈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