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第二十一世纪初, 世界发展的多样化。景观艺术不再由西方社会主导. 人们开始关注东方。越来越多的东方元素和影响作为景观设计的一部分. 我们的民族风格的装饰和东方的哲学融合了现代造景艺术. 我们的文明千百年来创造了新的辉煌。西方工业时代的遗留物与东方文化的妥协, 可以为塑料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结合一些实例表明, 在全球化背景下可以整合各种文化因素和谐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景观;西方;工业;东方
序言
1、东西方造型艺术的差异根源
东西方的各种差异其实归根结底是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别,西方善于在任何事物的起源和发展上寻求理性的、科学的甚至是数字的解答。所以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而中国人传统上讲究天人合一,一切遵循自然。没有像西方人那样执着于追求答案,而是讲究“气”和“神”。望自身可以融于自然,神游太虚。
其次东西方的历史沿革差异很大,当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之时,此时的东方还处在封建统治时期并且深受长期闭关之害,这使得西方的生产力发展早于我们很多年,工业化进程推行广泛迅速。使得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末造型艺术都是由西方牵着鼻子走。很多本土设计师的作品西方化,没有展示出他们受生养他们土地的影响所带来的独特灵感。
2、艺术全球化下的设计融合
随着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快捷的交通和便捷的交流方式,东方古老的文明渐渐解开其神秘的面纱,在世界的舞台上重现光芒,这使得西方的设计师乐意做具有东方元素的设计,东方的设计师将传统的造型结合不同的材料用自己的方式传承。
第一章、东西方造型艺术差异
1.1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西方是主观和客观的二分式思维方式,西方热衷于用理论和数字解释人类起源、事物发展甚至是宇宙。這种方式要求将事物逐一以主客分辨。东方人在哲学上讲究“天人合一”不将“神”和“形”完全分开,做到分而不裂。看似天、人是分开的两个个体,但是在个人修养和周身事物的改造保持在“神”上的统一,尊重其间关联。认为在事物发展和人类认知的道路上,思维方式和哲学理论都是在发展过程之中,主客没有办法各自而论。因而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相比较主客的辩证更为人们所接受。
1.2东西方造景艺术发展方式的差异
18世纪是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始,蒸汽机、煤炭、钢铁业的蓬勃发展大幅提高了劳动力,人们的创造力由此得到不断的提升,而此时的东方还处于封建统治时期,统治者的昏庸,生产力的低下导致经济能力的落后。造景水平也停滞不前。世界发展从此走上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道路。到了二战之后各国得到了和平,在新中国建国后由于发展生产力的迫切需要,我国在很多方面都向着西方靠拢,同时我们在很多基础建设上都有苏联的帮持,所以此阶段的景观艺术是以西方造景模式为主的创作。认为这是美的、时尚的、值得模仿的。21世纪东方各国迅速发展,从盲目崇拜西方思想和拾人牙慧的拿来主义,到如今建立良好民族自信、发展自身特色的创作。在艺术全球化的基础上发光发热,充分体现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在景观设计中从铺装、植物、雕塑小景这几项上结合了了书法、篆刻的手发丰富了景观和人们的生活。
第二章、东西方景观艺术融合方式探究
2.1现代景观艺术发展的方向
艺术家们在现代艺术创作中更加偏好加入东方元素。《纽约时报》曾这样形容东西方文化碰撞所产生的运动能量来影响人们的看法:“当欧美完成工业文明持续发展中深感动力不足时,很多人都将眼光投向了神秘的中国,在那里人们可以轻易找到振兴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资源,中国5000年的历史文化沉积形成的全球中国大陆热有用之不完、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在建筑中现代酒店设计以仿传统四合院的“田”字布局为大众所欢迎,在室内也会引用曲水流觞用以增加格局的韵律,这些看似形式的存在都是于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儒释道的精神这三千弱水中的一瓢。
当前景观设计处于这样一个繁荣的大融合时代,我们很难将各个造型作品分派别,设计师在网络上、旅行中会领略到不同的文化再用自身的额理解加盖上特有的印记。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还是企图去寻找一丝踪迹。探究现今造型艺术的状态,预设造型艺术发展的脉络。
2.2现代造景艺术发展的方向
西方在造型艺术史的历程中,工业时期风格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工业时期的造型艺术由其当时日益发达的钢铁业作支撑,所以这一时期的造型艺术风格都是由钢结构作为支撑,铁艺盛行。其中包豪斯学院就是典型的例子,包豪斯学院是一所艺术设计类大学。该校是世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对世界艺术与设计的推动有着巨大的贡献。学校提倡的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在材料、结构、肌理、色彩上有科学的、技术的理解。虽受非议不浅,在现代建筑学、美术学、工业设计及景观设计上包豪斯都占据着重要席位。在此设计体系之上结合东方元素的设计越来越多,设计师们望在工业的硬线条中融入东方意蕴。经历中国本土深厚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新思潮碰撞、交织和融合的文化演绎。当东方文化概念乘以西方艺术手法,让“钢”和“柔”的碰撞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在造型艺术的进程中寻求新的风向。
2.3东西方景观艺术融合的实例分析
中国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典朴素的唯物论的辩证法思想,此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现实世界的元素。这五种物质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相互依生、相互制约。
深圳音乐厅就运用到这样的元素。如图1所示用钢架构支起音乐厅入口,并采用代表五行中“金”的黄色粉刷钢结构,就像一株株黄金树,通透的玻璃墙也似不愿阻挡住这些树的生长,白天阳光可以撒照进来,夜晚大厅的灯光交相呼应营造了金碧辉煌的氛围。同时加入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道家思想,用钢架结构巧妙的模仿自然的大树形态,将这种思想符号化,也是可以看出此处所流露出的点点生机。图2是音乐厅的外立面采用暗色调,黑色和棕色的铺装分别代表“水”和“土”,有滋养润物之意。这种新颖形式,不仅能满足建筑何其周边景观的基本功能,也使得建筑更具艺术品、地标物的特质。 景观雕塑是环境景观设计手法之一。此门艺术的存在空间是于我们相同的,在尺度、材质和空间上对人视觉和触觉以刺激,艺术家用现代材质将中国文化中的一些老物件复制,用不同的材质表现了这些事物另一种存在感。图3中《假山石》系列之一,它的原型全部来自于天然的石头,经过高难度的手工锻造而成,作为一个具有实验精神的雕塑家,“假山石”便是吸收和运用了东方传统与现代艺术发展的成果。这一系列作品让见惯了园林山石的东方人眼前一亮,也为西方人民了解东方文化做了牵引索。“假山石”系列中常见的石头形态就是太湖石,太湖石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园林石,太湖石形状各异、体现着“皱、漏、瘦、透”之美。自古以来便受造园师和文人雅客的青睐。展望用高超的技术,将太湖石应有的美感、肌理在形式上完美的复制。似脱离了太湖石但又能够清楚的知晓此物就是太湖石。它曾这样感悟过他的作品“在华丽的表面下被抽空的山水所隐现的假想,即是我对今天真实生活的定义。”想这便是作者对现代山水际遇的感慨,又是对自身价值观的界说。
第三章、总结
通过建筑作品深圳音乐厅和雕塑作品假山石系列的浅谈,理了理西方工业风与东方元素结合的脉络,认为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1、符号化文明
在东方几千年的文化中提取到一个点,可以是实物,也可是一个概念。用艺术家独具的眼光和对此事物的感情化为表象符号,在纯粹的表象中重新提取概念。将这原本已存在的变为自己的再注入到设计之中。这种融合东西方的方式需要艺术家对表现技法、形式掌握纯熟,并且深入了解要将符号化的文化和元素。做到看山不似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
2、东物西做的方式
这种方式是将我们古老的东方文化用西方的技法和材质做完全不改变其外形和气韵的复制,如假山石系列雕塑中的石体,在一些小细节处用原本的技艺材质表现,如假山石系列雕塑中的底托。就好似给原有的形貌套上了一件不同风情的外套,但其本质还是遮挡不住要外溢一点吸引观众窥其本质这种方式虽简单,但作品所想呈现给观者的思想一目了然。
虽对工业风与东方元素结合做出了分析,但须知这只是在造型艺术的种种方式中的一小部分,造型艺术随着世界的发展也在做着改变,设计者们应植根于本土文化将视角放在国际,热爱自己的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参考文献:
[1] 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2] 安晓波,王晓芬,艺术设计造型基础[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 王向荣,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李国新,杨蕴清,建筑[M],大象出版社,2014
[5] 谷彦彬,设计思维与造型[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6] 陈忠,论现代造型意识的培养[J],铜陵学院学报,2003(2)
[7]俞孔坚,景觀:生态.文化与感知[M],科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于立林(1991.2-),女,辽宁省大连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级硕士,设计艺术学景观方向.
【关键词】景观;西方;工业;东方
序言
1、东西方造型艺术的差异根源
东西方的各种差异其实归根结底是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别,西方善于在任何事物的起源和发展上寻求理性的、科学的甚至是数字的解答。所以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而中国人传统上讲究天人合一,一切遵循自然。没有像西方人那样执着于追求答案,而是讲究“气”和“神”。望自身可以融于自然,神游太虚。
其次东西方的历史沿革差异很大,当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之时,此时的东方还处在封建统治时期并且深受长期闭关之害,这使得西方的生产力发展早于我们很多年,工业化进程推行广泛迅速。使得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末造型艺术都是由西方牵着鼻子走。很多本土设计师的作品西方化,没有展示出他们受生养他们土地的影响所带来的独特灵感。
2、艺术全球化下的设计融合
随着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快捷的交通和便捷的交流方式,东方古老的文明渐渐解开其神秘的面纱,在世界的舞台上重现光芒,这使得西方的设计师乐意做具有东方元素的设计,东方的设计师将传统的造型结合不同的材料用自己的方式传承。
第一章、东西方造型艺术差异
1.1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西方是主观和客观的二分式思维方式,西方热衷于用理论和数字解释人类起源、事物发展甚至是宇宙。這种方式要求将事物逐一以主客分辨。东方人在哲学上讲究“天人合一”不将“神”和“形”完全分开,做到分而不裂。看似天、人是分开的两个个体,但是在个人修养和周身事物的改造保持在“神”上的统一,尊重其间关联。认为在事物发展和人类认知的道路上,思维方式和哲学理论都是在发展过程之中,主客没有办法各自而论。因而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相比较主客的辩证更为人们所接受。
1.2东西方造景艺术发展方式的差异
18世纪是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始,蒸汽机、煤炭、钢铁业的蓬勃发展大幅提高了劳动力,人们的创造力由此得到不断的提升,而此时的东方还处于封建统治时期,统治者的昏庸,生产力的低下导致经济能力的落后。造景水平也停滞不前。世界发展从此走上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道路。到了二战之后各国得到了和平,在新中国建国后由于发展生产力的迫切需要,我国在很多方面都向着西方靠拢,同时我们在很多基础建设上都有苏联的帮持,所以此阶段的景观艺术是以西方造景模式为主的创作。认为这是美的、时尚的、值得模仿的。21世纪东方各国迅速发展,从盲目崇拜西方思想和拾人牙慧的拿来主义,到如今建立良好民族自信、发展自身特色的创作。在艺术全球化的基础上发光发热,充分体现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在景观设计中从铺装、植物、雕塑小景这几项上结合了了书法、篆刻的手发丰富了景观和人们的生活。
第二章、东西方景观艺术融合方式探究
2.1现代景观艺术发展的方向
艺术家们在现代艺术创作中更加偏好加入东方元素。《纽约时报》曾这样形容东西方文化碰撞所产生的运动能量来影响人们的看法:“当欧美完成工业文明持续发展中深感动力不足时,很多人都将眼光投向了神秘的中国,在那里人们可以轻易找到振兴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资源,中国5000年的历史文化沉积形成的全球中国大陆热有用之不完、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在建筑中现代酒店设计以仿传统四合院的“田”字布局为大众所欢迎,在室内也会引用曲水流觞用以增加格局的韵律,这些看似形式的存在都是于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儒释道的精神这三千弱水中的一瓢。
当前景观设计处于这样一个繁荣的大融合时代,我们很难将各个造型作品分派别,设计师在网络上、旅行中会领略到不同的文化再用自身的额理解加盖上特有的印记。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还是企图去寻找一丝踪迹。探究现今造型艺术的状态,预设造型艺术发展的脉络。
2.2现代造景艺术发展的方向
西方在造型艺术史的历程中,工业时期风格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工业时期的造型艺术由其当时日益发达的钢铁业作支撑,所以这一时期的造型艺术风格都是由钢结构作为支撑,铁艺盛行。其中包豪斯学院就是典型的例子,包豪斯学院是一所艺术设计类大学。该校是世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对世界艺术与设计的推动有着巨大的贡献。学校提倡的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在材料、结构、肌理、色彩上有科学的、技术的理解。虽受非议不浅,在现代建筑学、美术学、工业设计及景观设计上包豪斯都占据着重要席位。在此设计体系之上结合东方元素的设计越来越多,设计师们望在工业的硬线条中融入东方意蕴。经历中国本土深厚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新思潮碰撞、交织和融合的文化演绎。当东方文化概念乘以西方艺术手法,让“钢”和“柔”的碰撞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在造型艺术的进程中寻求新的风向。
2.3东西方景观艺术融合的实例分析
中国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典朴素的唯物论的辩证法思想,此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现实世界的元素。这五种物质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相互依生、相互制约。
深圳音乐厅就运用到这样的元素。如图1所示用钢架构支起音乐厅入口,并采用代表五行中“金”的黄色粉刷钢结构,就像一株株黄金树,通透的玻璃墙也似不愿阻挡住这些树的生长,白天阳光可以撒照进来,夜晚大厅的灯光交相呼应营造了金碧辉煌的氛围。同时加入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道家思想,用钢架结构巧妙的模仿自然的大树形态,将这种思想符号化,也是可以看出此处所流露出的点点生机。图2是音乐厅的外立面采用暗色调,黑色和棕色的铺装分别代表“水”和“土”,有滋养润物之意。这种新颖形式,不仅能满足建筑何其周边景观的基本功能,也使得建筑更具艺术品、地标物的特质。 景观雕塑是环境景观设计手法之一。此门艺术的存在空间是于我们相同的,在尺度、材质和空间上对人视觉和触觉以刺激,艺术家用现代材质将中国文化中的一些老物件复制,用不同的材质表现了这些事物另一种存在感。图3中《假山石》系列之一,它的原型全部来自于天然的石头,经过高难度的手工锻造而成,作为一个具有实验精神的雕塑家,“假山石”便是吸收和运用了东方传统与现代艺术发展的成果。这一系列作品让见惯了园林山石的东方人眼前一亮,也为西方人民了解东方文化做了牵引索。“假山石”系列中常见的石头形态就是太湖石,太湖石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园林石,太湖石形状各异、体现着“皱、漏、瘦、透”之美。自古以来便受造园师和文人雅客的青睐。展望用高超的技术,将太湖石应有的美感、肌理在形式上完美的复制。似脱离了太湖石但又能够清楚的知晓此物就是太湖石。它曾这样感悟过他的作品“在华丽的表面下被抽空的山水所隐现的假想,即是我对今天真实生活的定义。”想这便是作者对现代山水际遇的感慨,又是对自身价值观的界说。
第三章、总结
通过建筑作品深圳音乐厅和雕塑作品假山石系列的浅谈,理了理西方工业风与东方元素结合的脉络,认为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1、符号化文明
在东方几千年的文化中提取到一个点,可以是实物,也可是一个概念。用艺术家独具的眼光和对此事物的感情化为表象符号,在纯粹的表象中重新提取概念。将这原本已存在的变为自己的再注入到设计之中。这种融合东西方的方式需要艺术家对表现技法、形式掌握纯熟,并且深入了解要将符号化的文化和元素。做到看山不似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
2、东物西做的方式
这种方式是将我们古老的东方文化用西方的技法和材质做完全不改变其外形和气韵的复制,如假山石系列雕塑中的石体,在一些小细节处用原本的技艺材质表现,如假山石系列雕塑中的底托。就好似给原有的形貌套上了一件不同风情的外套,但其本质还是遮挡不住要外溢一点吸引观众窥其本质这种方式虽简单,但作品所想呈现给观者的思想一目了然。
虽对工业风与东方元素结合做出了分析,但须知这只是在造型艺术的种种方式中的一小部分,造型艺术随着世界的发展也在做着改变,设计者们应植根于本土文化将视角放在国际,热爱自己的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参考文献:
[1] 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2] 安晓波,王晓芬,艺术设计造型基础[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 王向荣,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李国新,杨蕴清,建筑[M],大象出版社,2014
[5] 谷彦彬,设计思维与造型[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6] 陈忠,论现代造型意识的培养[J],铜陵学院学报,2003(2)
[7]俞孔坚,景觀:生态.文化与感知[M],科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于立林(1991.2-),女,辽宁省大连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级硕士,设计艺术学景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