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普遍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提供动力,帮助他们准确进行自我定位,规划自己的未来。本文阐述了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一课程模式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指学生根据职业导师的指导,通过对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验及自身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权衡之后,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具体的规划和安排。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更深入的了解社会,了解职位未来的走向,进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并为之付出努力。因此,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立,是大学生得以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途径。所以,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合理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1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业的职业规划师,教师团队主要由思想政治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甚至是学生构成,他们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对于职业规划理论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也不够深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所需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及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有些教师任职时间较短,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给出专业的指导,导致学生有了困惑无人可咨询。
1.2 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目前,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大多照抄照搬国外的职业规划理论,理论性特别强,且教材里所含的鲜活案例少,缺乏可操作性,对于没有任何职业经历和经验的学生来说,不利于他们对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另外,很多高职院校对于从大一到大三学生进行教育所使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是统一的,没有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缺乏针对性,尤其对于刚步入校园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认为就业离得还很远,对于职业规划不太关心,若教材选用不合理,容易让他们感到困惑和迷茫。
1.3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方式多以大班教学的方式展开,以系统的课堂理论讲授为主,且多为公共选修课的形式,上课时间短。这种教育模式理论性较强,没有充分贴合学生实际,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过程中的讲座也仅仅是聘请专家简单讲讲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少量案例,讲座时间短,使学生不能与这些富有经验的专家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另外,在教学时间以外开设的职业辅导中心多是针对毕业生,对于在读生的指导工作不到位,不利于学生的职业规划。
2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1 设立职业生涯规划专职辅导人员,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引
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辅导老师经过专业的培训,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教学能力。因此学校要注重引进人才,改革师资队伍,适时对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及考核,并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指导部门,由专职辅导人员对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阻碍和产生的困惑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的与这些辅导人员进行沟通,有利于学生更快的确立自己的目标,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并及时作出规划。
2.2 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材,满足教学需求
教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资料,所选教材是否适合学生学习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所使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教材不仅要内容丰富精要,还要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操作性强。除必要的理论介绍外,还应包含多种职业生涯案例,以及全面、专业的心理测试问卷。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教授的教学内容也不应完全相同。如刚步入学校的新生,应着重培养他们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范围,掌握自我认知的工具和技巧,使他们更好的总结自己的优缺点及职业倾向,以便合理安排日后的学习与生活。
2.3 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教学形式
很多高职院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采取大班制教学,教学手段方法单一,使学生对于这一课程不感兴趣,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具体如下:
2.3.1 案例教学法。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丰富的职业生涯案例,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件中深入角色,重建情况,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3.2 体验式教学。开展体验式教学是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具实践性的重要途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走入现实的工作环境,观察工作对象的真实情况,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并明确自己的目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体验式教学可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职场人士进行访谈,听一听这些人士在校期间是如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访谈体会和心得;二是为学生提供职业体验基地,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进行工作体验,或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真实的工作地点进行实践和探索,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信息。
2.3.3 其它教学方法。除正规课堂教学外,学校可邀请一些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企业成功人士或有实际职业规划经验的学姐学长到校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多与这些成功人士进行沟通、交流,从他们身上获取更多的职业规划经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提高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3 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不断完善专业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具专业化,针对性更强,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规划未来。
参考文献
1 沈雪萍.基于人本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0(15)
2 王恩福,侯明玉.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及方法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8)
3 王仁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0)
(责任编辑 末蓝)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指学生根据职业导师的指导,通过对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验及自身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权衡之后,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具体的规划和安排。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更深入的了解社会,了解职位未来的走向,进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并为之付出努力。因此,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立,是大学生得以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途径。所以,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合理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1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业的职业规划师,教师团队主要由思想政治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甚至是学生构成,他们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对于职业规划理论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也不够深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所需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及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有些教师任职时间较短,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给出专业的指导,导致学生有了困惑无人可咨询。
1.2 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目前,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大多照抄照搬国外的职业规划理论,理论性特别强,且教材里所含的鲜活案例少,缺乏可操作性,对于没有任何职业经历和经验的学生来说,不利于他们对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另外,很多高职院校对于从大一到大三学生进行教育所使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是统一的,没有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缺乏针对性,尤其对于刚步入校园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认为就业离得还很远,对于职业规划不太关心,若教材选用不合理,容易让他们感到困惑和迷茫。
1.3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方式多以大班教学的方式展开,以系统的课堂理论讲授为主,且多为公共选修课的形式,上课时间短。这种教育模式理论性较强,没有充分贴合学生实际,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过程中的讲座也仅仅是聘请专家简单讲讲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少量案例,讲座时间短,使学生不能与这些富有经验的专家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另外,在教学时间以外开设的职业辅导中心多是针对毕业生,对于在读生的指导工作不到位,不利于学生的职业规划。
2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1 设立职业生涯规划专职辅导人员,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引
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辅导老师经过专业的培训,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教学能力。因此学校要注重引进人才,改革师资队伍,适时对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及考核,并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指导部门,由专职辅导人员对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阻碍和产生的困惑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的与这些辅导人员进行沟通,有利于学生更快的确立自己的目标,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并及时作出规划。
2.2 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材,满足教学需求
教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资料,所选教材是否适合学生学习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所使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教材不仅要内容丰富精要,还要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操作性强。除必要的理论介绍外,还应包含多种职业生涯案例,以及全面、专业的心理测试问卷。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教授的教学内容也不应完全相同。如刚步入学校的新生,应着重培养他们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范围,掌握自我认知的工具和技巧,使他们更好的总结自己的优缺点及职业倾向,以便合理安排日后的学习与生活。
2.3 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教学形式
很多高职院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采取大班制教学,教学手段方法单一,使学生对于这一课程不感兴趣,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具体如下:
2.3.1 案例教学法。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丰富的职业生涯案例,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件中深入角色,重建情况,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3.2 体验式教学。开展体验式教学是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具实践性的重要途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走入现实的工作环境,观察工作对象的真实情况,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并明确自己的目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体验式教学可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职场人士进行访谈,听一听这些人士在校期间是如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访谈体会和心得;二是为学生提供职业体验基地,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进行工作体验,或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真实的工作地点进行实践和探索,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信息。
2.3.3 其它教学方法。除正规课堂教学外,学校可邀请一些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企业成功人士或有实际职业规划经验的学姐学长到校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多与这些成功人士进行沟通、交流,从他们身上获取更多的职业规划经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提高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3 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不断完善专业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具专业化,针对性更强,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规划未来。
参考文献
1 沈雪萍.基于人本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0(15)
2 王恩福,侯明玉.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及方法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8)
3 王仁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0)
(责任编辑 末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