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调整,同时配套进行评价方法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训条件改善,可以逐步形成“以五年制学历框架为基础,以职业标准为尺度,以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能证书考核鉴定为评价手段”的“双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双证”融通;教学模式
随着江苏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现代企业的生产服务过程,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更为强劲的势头。目前,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存在着总量不足、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的“瓶颈”。因此,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支与经济建设水平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对于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这一新形势,2004年,我校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开始了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探索出一种适合我校实际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就是“双证”融通。
实行“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加入 WTO 后,一方面,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另一方面,对知识与技术兼备的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人。
从社会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反馈的信息看,高职毕业生仅凭学历证书不足以满足用人单位“上手快”的要求。对高职大专层次的毕业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其提前了解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提高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在校期间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可以大大缩短其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增强就业竞争力。无论从学生的角度还是从企业角度看,这都是一件“双赢”的事。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形势下,具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在高职教育中,推行“双证”制度,是深化高职教学改革,使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接轨,培养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的迫切需要;是高职教育突破常规的实验、实习模式,建立具有高职教学实训与技术培训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有力举措。
因此,实行“双证”并重是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的有力保障,也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推动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关键。
实施“双证”融通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
师资队伍薄弱教师是实施“双证”融通教育的关键条件,特别是需要具有实践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既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又能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双师型”师资。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普遍少,而且大多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实践操作能力较低,实用型技能掌握较少,他们在校工作期间,没有机会到企业中去学习锻炼,很难适应职业技术培训的要求。
基础条件较差技能训练场所与相应的设备是实施“双证”融通模式的基础条件。该场所应具有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氛围,并且装备先进,各工种应能容纳一两个班的学生,以便组织教学。这就决定了职业院校教学装备需要更大的投入。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职业院校在实验实习方面长期投入不足,仪器设备陈旧,实训设备偏少。对学生个体而言,在有限的实习操作时间内进行训练,是不可能或很难达到技能鉴定标准的。
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脱节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之间缺少对应关系,学校的教学方式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缺乏有机联系,相当多的专业教师不了解本专业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
“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从2004年开始,我校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在深入开展调研和专业剖析的基础上,将高级工培训鉴定与高职学历教育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以五年制学历框架为基础,以职业标准为尺度,以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能证书考核鉴定为评价手段”的“双证”融通的教育培训模式。其精髓:一是“三位一体”,即将教育、培训、职业资格鉴定融为一体;二是培养的学生具备“三项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是学生毕业时能同时获得大专学历和高级工两张证书。具体措施如下:
构建适合“双证”融通实施的培养模式首先,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国家职业标准调整教学计划,使“双证”制度在高职教育的源头得到接轨与融合。我校的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标准为尺度”构建课程体系,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职业分析、专业剖析,确定具体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对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重组与整合,进一步完善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的结构调整其比例,实现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鉴定接轨。其次,在课程建设上,我校吸收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针对现有的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不相适应,以及相对于行业发展滞后等问题进行改革,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学历教育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将职业要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整合到课程中,从而保证课程开发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保证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及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目前,我校已编写完成了《定量分析》、《经济真菌》、《植物组织培养》、《数控车工工艺》等十五种实践教学讲义。这些校本教材(讲义)编写目标明确、操作性强、图文并茂、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在使用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基本实现了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培训内容的合理融合。再次,在教学模式上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我校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合作办学,培养软件人才,IT课程均采用项目教学法,以程序编制为项目,融合英语教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语言及编程学课程于一体,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根据“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组织生物制药、机电一体化和畜牧兽医等高职专业的学生到南京喜之郎、盐城东洋集团、沛县森磊鸭场等企业开设工学交替模式试点。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学生感悟企业文化,积累了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同时,也感到自身知识的欠缺,更加珍惜在校学习机会,学习风气明显好于其他班级。我校先后与“正大”、“江奎”等全国知名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根据企业需求“量身订做”地培养人才,提高了专业定位的准确性。学校还与企业共同开展了“有薪周末”、“带薪实习”等活动。
构建适合“双证”融通要求的评价方法依据后现代主义教学理念,在评价方法上,围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下工夫,不再单凭一纸试卷,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评定成绩。我校实行了过程考核与项目综合考核的方法,借鉴国外多元整合的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技能测试、模拟测试、实物制作、口头与书面问答、直接观察等,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职业标准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制度,制定考核标准与考核大纲,使考试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相衔接,从而确保了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标准合理融合。目前,我校技能鉴定站已对所有高职专业学生开展了职业资格鉴定,累计完成鉴定3000多人次,在校生技能鉴定通过率达98%,有60%的高职生取得了二个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我校培养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供不应求,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构建符合“双证”融通需要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落实“双证”融通工作的关键。近年来,我校以“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为目标,坚持“面向全体、务实求效”的培养策略,以“打造‘双师’、塑造名师”为重点,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具体做法体现在“三着”上:一是着重校本培养,工作务实求效。经过几年的积累,我校已成功打造了多种品牌主题活动,教学设计比赛、专业技能比武、青年教学能手评选、校级教学示范课、行业发展报告会、专业剖析报告会等主题活动,不但营造了校园学术氛围,而且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成长搭建了适宜的平台。2007年,我校分别在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课程标准制定、课件、直观教具制作等方面设立了四十余项校内课题,并在校内进行招标。课题实施的过程促进了研究团队的建设,促进了教师成长,丰富了“青蓝工程”的内容。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校本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最切合实际、最易见效的方法。二是着眼能力提高,培育教学团队。我校把师德建设提高到“立德育人”的层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 “三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系列教育活动和“师德标兵”评比活动,建立了可行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有效推动了教师工作风貌的转变。我校实施了“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并组织教师制定了《教师五年成长计划》,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变盲目为有计划。我校把“三支队伍”(即系部主任队伍、专业办主任队伍和课程负责人队伍)放在突出位置予以建设,将40多个教研组根据专业方向整合为18个专业办,课程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制,逐步形成了系部建设系主任负责、专业建设专业办主任牵头、课程建设课程负责人承担的管理网络,使“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消极局面得到了根本改变,保证了教学和课改两项工作有章有序、稳步推进。三是着力打造“双师”,彰显职教特色。我校出台了《关于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试行办法》,明确了“双师型”教师的条件、认定、培养和待遇等问题,规定将专业教师两年内有两个月下企业实践锻炼作为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根据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技能鉴定的需要,建立了由具有国家级考评员资格的人员组成的考评队伍。2007年暑期期间,还安排了78名专业教师赴多家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经过几年的努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结出了丰硕成果。两年来,我校教师有14人次分别获得省市级劳动模范、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我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2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9篇,主持和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和开发项目3项,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6项,其中1项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获四等奖。
构建便于“双证”融通模式实施的实训平台实训基地建设是实施“双证”融通工作的重要载体,我校在软、硬两个方面加强建设。在软件建设方面,充分吸取生产一线的管理经验,加强对实训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在硬件建设方面,模拟职业环境进行建设。近几年,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上的投入平均每年达二百多万元,相继建成了组织培养、花卉生产、智能温室、动物繁育、动物诊疗、生物制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等一批专业特色明显、教学和生产功能完备的实训中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岗位环境中得到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2006年,我校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省级现代农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获得省财政600万元项目资金。为高标准完成这两个项目建设,学校配套投资2000万元,一座1.5万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即将开工建设,第一期占地80多亩的新牧场建设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过程中,只有实施“双证”融通,才能使高职教育走出困境,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企业需求;只有实施“双证”融通,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产生规模效应,走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快车道”;只有实施“双证”融通,才能促进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
参考文献:
[1]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中国人才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柳恩铭.学习型学校的管理理论与策略[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3]万伟,秦德林,吴永军,等.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高政平,男,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教务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本文责任编辑:王恒)
关键词:高职教育;“双证”融通;教学模式
随着江苏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现代企业的生产服务过程,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更为强劲的势头。目前,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存在着总量不足、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的“瓶颈”。因此,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支与经济建设水平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对于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这一新形势,2004年,我校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开始了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探索出一种适合我校实际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就是“双证”融通。
实行“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加入 WTO 后,一方面,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另一方面,对知识与技术兼备的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人。
从社会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反馈的信息看,高职毕业生仅凭学历证书不足以满足用人单位“上手快”的要求。对高职大专层次的毕业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其提前了解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提高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在校期间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可以大大缩短其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增强就业竞争力。无论从学生的角度还是从企业角度看,这都是一件“双赢”的事。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形势下,具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在高职教育中,推行“双证”制度,是深化高职教学改革,使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接轨,培养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的迫切需要;是高职教育突破常规的实验、实习模式,建立具有高职教学实训与技术培训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有力举措。
因此,实行“双证”并重是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的有力保障,也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推动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关键。
实施“双证”融通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
师资队伍薄弱教师是实施“双证”融通教育的关键条件,特别是需要具有实践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既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又能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双师型”师资。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普遍少,而且大多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实践操作能力较低,实用型技能掌握较少,他们在校工作期间,没有机会到企业中去学习锻炼,很难适应职业技术培训的要求。
基础条件较差技能训练场所与相应的设备是实施“双证”融通模式的基础条件。该场所应具有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氛围,并且装备先进,各工种应能容纳一两个班的学生,以便组织教学。这就决定了职业院校教学装备需要更大的投入。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职业院校在实验实习方面长期投入不足,仪器设备陈旧,实训设备偏少。对学生个体而言,在有限的实习操作时间内进行训练,是不可能或很难达到技能鉴定标准的。
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脱节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之间缺少对应关系,学校的教学方式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缺乏有机联系,相当多的专业教师不了解本专业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
“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从2004年开始,我校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在深入开展调研和专业剖析的基础上,将高级工培训鉴定与高职学历教育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以五年制学历框架为基础,以职业标准为尺度,以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能证书考核鉴定为评价手段”的“双证”融通的教育培训模式。其精髓:一是“三位一体”,即将教育、培训、职业资格鉴定融为一体;二是培养的学生具备“三项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是学生毕业时能同时获得大专学历和高级工两张证书。具体措施如下:
构建适合“双证”融通实施的培养模式首先,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国家职业标准调整教学计划,使“双证”制度在高职教育的源头得到接轨与融合。我校的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标准为尺度”构建课程体系,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职业分析、专业剖析,确定具体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对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重组与整合,进一步完善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的结构调整其比例,实现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鉴定接轨。其次,在课程建设上,我校吸收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针对现有的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不相适应,以及相对于行业发展滞后等问题进行改革,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学历教育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将职业要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整合到课程中,从而保证课程开发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保证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及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目前,我校已编写完成了《定量分析》、《经济真菌》、《植物组织培养》、《数控车工工艺》等十五种实践教学讲义。这些校本教材(讲义)编写目标明确、操作性强、图文并茂、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在使用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基本实现了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培训内容的合理融合。再次,在教学模式上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我校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合作办学,培养软件人才,IT课程均采用项目教学法,以程序编制为项目,融合英语教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语言及编程学课程于一体,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根据“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组织生物制药、机电一体化和畜牧兽医等高职专业的学生到南京喜之郎、盐城东洋集团、沛县森磊鸭场等企业开设工学交替模式试点。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学生感悟企业文化,积累了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同时,也感到自身知识的欠缺,更加珍惜在校学习机会,学习风气明显好于其他班级。我校先后与“正大”、“江奎”等全国知名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根据企业需求“量身订做”地培养人才,提高了专业定位的准确性。学校还与企业共同开展了“有薪周末”、“带薪实习”等活动。
构建适合“双证”融通要求的评价方法依据后现代主义教学理念,在评价方法上,围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下工夫,不再单凭一纸试卷,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评定成绩。我校实行了过程考核与项目综合考核的方法,借鉴国外多元整合的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技能测试、模拟测试、实物制作、口头与书面问答、直接观察等,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职业标准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制度,制定考核标准与考核大纲,使考试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相衔接,从而确保了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标准合理融合。目前,我校技能鉴定站已对所有高职专业学生开展了职业资格鉴定,累计完成鉴定3000多人次,在校生技能鉴定通过率达98%,有60%的高职生取得了二个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我校培养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供不应求,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构建符合“双证”融通需要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落实“双证”融通工作的关键。近年来,我校以“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为目标,坚持“面向全体、务实求效”的培养策略,以“打造‘双师’、塑造名师”为重点,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具体做法体现在“三着”上:一是着重校本培养,工作务实求效。经过几年的积累,我校已成功打造了多种品牌主题活动,教学设计比赛、专业技能比武、青年教学能手评选、校级教学示范课、行业发展报告会、专业剖析报告会等主题活动,不但营造了校园学术氛围,而且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成长搭建了适宜的平台。2007年,我校分别在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课程标准制定、课件、直观教具制作等方面设立了四十余项校内课题,并在校内进行招标。课题实施的过程促进了研究团队的建设,促进了教师成长,丰富了“青蓝工程”的内容。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校本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最切合实际、最易见效的方法。二是着眼能力提高,培育教学团队。我校把师德建设提高到“立德育人”的层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 “三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系列教育活动和“师德标兵”评比活动,建立了可行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有效推动了教师工作风貌的转变。我校实施了“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并组织教师制定了《教师五年成长计划》,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变盲目为有计划。我校把“三支队伍”(即系部主任队伍、专业办主任队伍和课程负责人队伍)放在突出位置予以建设,将40多个教研组根据专业方向整合为18个专业办,课程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制,逐步形成了系部建设系主任负责、专业建设专业办主任牵头、课程建设课程负责人承担的管理网络,使“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消极局面得到了根本改变,保证了教学和课改两项工作有章有序、稳步推进。三是着力打造“双师”,彰显职教特色。我校出台了《关于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试行办法》,明确了“双师型”教师的条件、认定、培养和待遇等问题,规定将专业教师两年内有两个月下企业实践锻炼作为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根据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技能鉴定的需要,建立了由具有国家级考评员资格的人员组成的考评队伍。2007年暑期期间,还安排了78名专业教师赴多家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经过几年的努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结出了丰硕成果。两年来,我校教师有14人次分别获得省市级劳动模范、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我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2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9篇,主持和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和开发项目3项,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6项,其中1项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获四等奖。
构建便于“双证”融通模式实施的实训平台实训基地建设是实施“双证”融通工作的重要载体,我校在软、硬两个方面加强建设。在软件建设方面,充分吸取生产一线的管理经验,加强对实训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在硬件建设方面,模拟职业环境进行建设。近几年,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上的投入平均每年达二百多万元,相继建成了组织培养、花卉生产、智能温室、动物繁育、动物诊疗、生物制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等一批专业特色明显、教学和生产功能完备的实训中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岗位环境中得到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2006年,我校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省级现代农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获得省财政600万元项目资金。为高标准完成这两个项目建设,学校配套投资2000万元,一座1.5万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即将开工建设,第一期占地80多亩的新牧场建设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过程中,只有实施“双证”融通,才能使高职教育走出困境,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企业需求;只有实施“双证”融通,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产生规模效应,走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快车道”;只有实施“双证”融通,才能促进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
参考文献:
[1]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中国人才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柳恩铭.学习型学校的管理理论与策略[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3]万伟,秦德林,吴永军,等.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高政平,男,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教务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本文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