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事语文教学十七年了,在初中教了十年,高中教了七年。深深感到无论高中还是初中,语文课都处于尴尬地位,我在初中教学中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基础并不好,我们甚至要从纠正拼音写法做起,更别说其他方面了。到了高中,我又看到了初中教学的毛病,就是学生其实对语法一窍不通,更别说文言知识了。初中应该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几乎都要在高中阶段补学。甚至到了大学有些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达不到高中应该达到的程度。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我由初中语文教师升入高中做语文教师,才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由于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教学状况没有根本的改变
虽然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考试仍然是教学的指挥棒,所以我认为要想改变中学语文教育现状,还得从考试开始,如果考试的内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教学的方向都會跟着改变的。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得从考试改起。自从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改为从三大块(积累、阅读、写作三大类)考查后,教师和学生都有点无所适从了,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提高阅读水平,就是觉得看语文课本也不能得高分,干脆就放弃课本,做一些习题书上的阅读题,以为这就是学习了。殊不知,好多名篇典型文章都在课本中,而教师的阅读教学却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好多学校也不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也觉得没有学的必要,结果中学语文教学不同程度的被引入了误区。
再说高考,尽管这几年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高考试题的结构和题型发生了重大变化,主客观比例比较合理,但学生高中才开始学习初中应该掌握的知识,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不成正比,高中阶段开设的课程越来越多,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在哪门课都向学生要成绩的情况下,学生不愿也不可能在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中投入太多的精力、花费过多的时间。学生的读写能力、语文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二、教改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语文学科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也没有随之提高
在教育部门的课程标准中,语文始终是排在“大三门”之首的主课,可在学生自己的课程表上,却无情地把它排在了所有高考学科之尾。在平常的学习中,语文课既不属于学生爱上的音、体、美、计算机,又无法和“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数理化以及最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他们怎么会有热情去学习它呢?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多大的工夫也不见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多学少学、学好学坏、学与不学都一样。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无所谓。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学了不会多得多少分,不学也不会少得多少分”。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是闲课,哪能算得上主课呢?作为我们的母语课,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工具课,作为一门最具人性、最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人文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竟然处于这样的位置,落到了这样尴尬的境地,每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深感失落和忧虑。
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和现行的高考制度决定了语文课的存在现状,而且这一局面在短期内还无法改变。
三、教改后,语文课堂教学换汤没换药
高中新课标也实行两年了,有些教师对新教材的解读还延续老办法,没有从观念上进行彻底改革,所以语文课堂仍然重考试轻素质,重练习轻感悟,学生在语文课上仍摆脱不了枯燥无味的题海、喋喋不休的说教。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考试不改教学也不会从根本改变。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我由初中语文教师升入高中做语文教师,才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由于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教学状况没有根本的改变
虽然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考试仍然是教学的指挥棒,所以我认为要想改变中学语文教育现状,还得从考试开始,如果考试的内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教学的方向都會跟着改变的。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得从考试改起。自从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改为从三大块(积累、阅读、写作三大类)考查后,教师和学生都有点无所适从了,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提高阅读水平,就是觉得看语文课本也不能得高分,干脆就放弃课本,做一些习题书上的阅读题,以为这就是学习了。殊不知,好多名篇典型文章都在课本中,而教师的阅读教学却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好多学校也不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也觉得没有学的必要,结果中学语文教学不同程度的被引入了误区。
再说高考,尽管这几年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高考试题的结构和题型发生了重大变化,主客观比例比较合理,但学生高中才开始学习初中应该掌握的知识,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不成正比,高中阶段开设的课程越来越多,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在哪门课都向学生要成绩的情况下,学生不愿也不可能在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中投入太多的精力、花费过多的时间。学生的读写能力、语文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二、教改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语文学科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也没有随之提高
在教育部门的课程标准中,语文始终是排在“大三门”之首的主课,可在学生自己的课程表上,却无情地把它排在了所有高考学科之尾。在平常的学习中,语文课既不属于学生爱上的音、体、美、计算机,又无法和“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数理化以及最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他们怎么会有热情去学习它呢?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多大的工夫也不见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多学少学、学好学坏、学与不学都一样。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无所谓。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学了不会多得多少分,不学也不会少得多少分”。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是闲课,哪能算得上主课呢?作为我们的母语课,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工具课,作为一门最具人性、最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人文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竟然处于这样的位置,落到了这样尴尬的境地,每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深感失落和忧虑。
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和现行的高考制度决定了语文课的存在现状,而且这一局面在短期内还无法改变。
三、教改后,语文课堂教学换汤没换药
高中新课标也实行两年了,有些教师对新教材的解读还延续老办法,没有从观念上进行彻底改革,所以语文课堂仍然重考试轻素质,重练习轻感悟,学生在语文课上仍摆脱不了枯燥无味的题海、喋喋不休的说教。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考试不改教学也不会从根本改变。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